书城考试综合知识全真模拟试卷
19118700000025

第25章 综合知识(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十四)(2)

3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的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的关系是( )。

A.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B.指导关系

C.监督关系

D.协商关系

33.事业单位职员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可予以( )。

A.批评教育

B.撤职、调整工作

C.降职、低聘、解聘

D.辞退

34.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调整( )。

A.国家民族关系

B.国家局部之间的关系

C.国家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D.国家阶级之间的关系

35.行政机关使用或者损毁扣押的财物,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于予以(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 )。

A.赔偿、罚款

B.补偿、行政处罚

C.赔偿、行政处分

D.补偿、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在以下试题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干要求,请将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选出,将其序号填入题干中括号内。)

1.“十一五”期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要坚持以下原则( )。

A.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B.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C.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D.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2.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的问题是( )。

A.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B.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C.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D.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3.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一定要以科学理论做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成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因为( )。

A.它为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指明了方向

B.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

C.它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D.它指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衡量标准

4.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相互关系是( )。

A.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

B.后者是前者的体现和保障

C.前者为后者服务,服从后者

D.后者是固定的永恒的,前者是发展的

5.对于存在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的合同,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 )予以撤销。

A.对方当事人

B.人民法院

C.公证机关

D.仲裁机关

6.下列哪些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

A.劳动

B.休息

C.服兵役

D.受教育

7.中国的改革开放从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起步。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党中央又适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第一批项目总投资额数百亿元。到2020年,全国地区发展差异系数(根据各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离散系数计算)将控制在0.747以下。这段材料所体现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 )。

A.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发展

B.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C.坚持东中西部平衡发展

D.东中西互、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8.青藏铁路建设部门把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作为第一任务,严格控制施工活动范围,控制湿地、草甸和草原植被破土面积,做好植被、表土的保护和恢复、防止水土流失。在施工过程中,所有施工范围内的草皮全部移植到选定场地并浇水养生,在工程完工时移回。环境保护已成为工程质量达标的前提条件。这一事实说明( )。

A.必须坚持以环境建设为中心

B.要处理好西藏植被保护与青藏铁路建设的关系

C.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D.速度、质量、效益要统一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理论。这种一脉相承具体表现在( )。

A.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B.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都提出物质和精神文明并举的原则

D.都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宗旨

10.邓小平同志说,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因为( )。

A.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B.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

C.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有反作用

D.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精神文明又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11.社会公德的特点有( )。

A.基础性

B.强制性

C.全民性

D.相对稳定性

12.《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应当加盖印章。可以例外的是( )。

A.会议纪要

B.电报

C.议案

D.函

13.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

A.建立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

B.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C.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未聘人员安置制度

D.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宏观管理和人事监督制度

14.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特征有( )。

A.拥有很高的信息容量

B.提供综合性服务

C.能向用户提供多媒体的信息服务

D.将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变

15.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国家是( )。

A.荷兰

B.英国

C.德国

D.美国

三、判断题(本题10小题,对每题只做出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将其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1.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

2.社会和谐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

3.教育公平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社会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但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无关。( )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处在不同的层次,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不能强求指导思想的一元化。( )

5.精简机构和人员,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只有机构和人员精简了,转变政府职能才能到位。( )

6.甲、乙、丙三人合伙开店,欠下丁某货款1 万元,后甲暴病身亡,乙下落不明,丁有权要求丙独自承担1万元债务。( )

7.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都可以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

8.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

9.中央军委领导全国武装力量,它有权决定战争和和平等有关国家政治生活的重大问题。( )

10.作为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也要剥夺担任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

四、判断简析题

1.我国的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行政权由国务院行使,司法权由法院和检察院行使,所以我国也是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2.法制健全了,法治也就实现了。

3.只有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我国有正当职业和居住1年以上,年满18周岁的公民,才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五、案例分析题

某县一造纸厂未经批准擅自在淮河流域的一河流管理范围内设置排污口,向河流内排污,受到该县环保局的查处。国务院颁布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规定:“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该行政主管部门决定的罚款额,以不超过1万元为限;超过1万元的,应当报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该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该县环保局责令造纸厂纠正违法行为,并经报其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对该造纸厂处以4万元的罚款。造纸厂以罚款过重为由,申请行政复议。在行政复议期间,被申请人将原来的4万元罚款改为3万元,对此,造纸厂表示同意并撤回申请。事后造纸厂又认为3万元的罚款还是过重,又以此事由再次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

请问:(1)本案谁为行政复议机关?

(2)造纸厂再次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复议机关是否受理?

六、综合分析题

材料:“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所以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是最能够把中国13亿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共同奋斗的民主政治,关键在于它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沃土,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伟大实践。”

——摘自2004年9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 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结合有关原理分析我国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