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综合知识应试指南
19118800000037

第37章 四川基本省策

一、四川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显着变化,人们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和市场化、国际化提升期,也正处于跨越发展爬坡上坎的关键期。

二、四川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基本思路和“四破除、四强化”

中共四川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了四川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要坚持以工业强省为主导,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强开放合作,加强科技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

全会提出“四破除、四强化”,即要在实干中解放思想,在发展中统一认识,破除盆地观念,强化开放意识;破除内陆观念,强化前沿意识;破除自满观念,强化进取意识;破除休闲观念,强化爬坡意识。

三、四川现阶段的发展定位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全省工作的总体取向,着力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按照“一主、二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推动跨越发展;认真组织实施民生工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大力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努力建设富裕四川、和谐四川、文明四川、开放四川、生态四川。

四、四川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实现三步走:第一步,到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5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000元左右;第二步,到2015年,生产总值力争达到26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1000元左右;第三步,到2020年,生产总值力争达到47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5000元左右,实现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接近或达到当年全国水平。

到2020年,把我省建设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实力显着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富裕四川;建设成为民主发展、法制健全、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和谐四川;建设成为公民道德良好、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人民素质更高的文明四川;建设成为观念开放进取、发展环境优越、对外合作交流充分、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开放四川;建设成为生态文明明显改善、资源科学开发、环境有效保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功能充分发挥的生态四川。

五、四川经济发展“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的基本格局

要创造和发挥优势,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交通枢纽;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设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基地、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显着提升产业聚集力、要素转化力、市场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六、四川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7+3”产业发展规划

要坚持把大力推进工业化作为我省加快发展的核心战略,重点培育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和现代中药等7个优势产业,积极培育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等3个有潜力的产业,努力发展一批千亿产业,打造大企业集团,形成优势产品链条,发展产业集群。

七、四川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建立的城镇体系

要重点打造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攀西城市群和川东北城市群“四大城市群”,加快建立以成都特大城市为核心、以区域大城市为骨干、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八、实现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要把握“四个优先”

坚持效益优先、好中求快,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坚持富民优先、民生为本,坚定不移地走和谐发展之路;坚持科教优先、求新求进,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之路;坚持优势优先、重点突破,坚定不移地走跨越发展之路。

九、新形势下推进四川省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突出农民增收核心目标,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联动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农业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公共事业,促进农村和谐,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十、新形势下推进四川省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

到2020年,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保障粮食自求平衡,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着进展,农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农村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十一、四川推进农村改革创新要加快构建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

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要着眼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方向,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和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1)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2)建立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统筹城乡发展,是破解“三农”工作难题、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要着力在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等“六个统筹”上取得突破,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

(3)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科学管理的原则,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4)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建立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5)创新金融服务农村制度。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十二、汶川“5·12”大地震及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目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遭遇8级地震。汶川大地震是中国1949年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的强度、烈度都超过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四川省汶川县、北川县、绵竹市、什邡市、青川县、茂县、安县、都江堰市、平武县、彭州市。重灾区共41个县(市、区),其中四川省就有29个。截至2009年4月25日10时,遇难69225人,受伤374640人,失踪7939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

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30日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目标是:“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三年基本恢复”,就是要完成城乡住房修复重建,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恢复到灾前水平,使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生产条件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并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五年发展振兴”,就是要形成特色突出、结构优化的产业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基本适应的基础设施体系,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十年全面小康”,就是要推进灾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争取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十三、四川奋力推进“两个加快”

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这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大的形势,是必须紧紧围绕的中心工作。全省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两个加快”,服务“两个加快”,促进“两个加快”。

十四、四川实施“八项民生工程”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政府决定,从2008年起实施以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通畅、环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八项民生工程”。“八项民生工程”共涉及40分项、101小项。

强化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西部大开发的基础是( )。

A.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B.环境保护

C.发展农业

D.发展科技

2.“5·12”地震后,四川省政府及人民积极进行灾后重建工作,力图将地震重灾区建成高新产业密集区,在成德绵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基础上,建设和延伸为“( )”高新技术产业带。

A.眉山—绵阳—德阳—成都—阿坝—泸州—乐山

B.达州—绵阳—德阳—成都—巴中—雅安—乐山

C.泸州—绵阳—德阳—成都—巴中—达州—乐山

D.广元—绵阳—德阳—成都—阿坝—雅安—乐山

3.下列不属于成都市“十一五”期间发展目标的是( )。

A.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

B.创业环境不断优化

C.人居环境继续改善

D.第三产业继续增进

4.四川省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要实现三步走,其中第二步,到2015年生产总值力争达到( )亿元。

A.20000

B.18000

C.25000

D.26000

5.汶川“5·12”地震中,我省共有( )人遇难。

A.69117

B.69255

C.69225

D.69115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共四川省委提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想——“三个转变”,其内容是( )。

A.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B.加快民间资本向民营资本转变,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C.加快封闭性制度向开放性制度转变,大力营造宽松投资环境

D.加快人才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2.四川省确定的六大支柱产业是( )。

A.电子信息业 水电业

B.机械冶金业 医药化工业

C.饮料食品业 旅游业

D.煤炭加工业 生物制药业

3.四川“八项民生工程”包括( )。

A.就业促进

B.灾后重建

C.教育助学

D.百姓安居

4.四川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7+3”产业发展规划中的三包括( )。

A.航空航天

B.饮料食品

C.汽车制造

D.生物工程

5.四川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为“一主、三化、三加强”,其中“三化”包括( )。

A.新型工业化

B.新兴城镇化

C.城市公园化

D.农业现代化

三、判断题

1.实现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要把握四个优先:效益优先、富民优先、科教优先和优势优先。( )

2.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目标是: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 )

3.四川城市功能各有特点:西昌为西部科技城;绵阳为科技卫星城;攀枝花为钢城;自贡是盐都。( )

4.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 )

5.“八项民心工程”自2010年起实施共涉及40分项,100小项。(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D

4.D

5.C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ABC

3.ACD

4.ACD

5.ABD

三、判断题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