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网络纵横于天地之间——互联网络技术
19119000000028

第28章 网络和人类(1)

互联网是人类非常巨大的成就,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必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但是互联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中国人发明了火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但是火药也是人类自相残杀的主要工具。

一、网络社会

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内,人类发挥了异乎寻常的想象能力,享受着信息处理带来的快乐;互联网也是一个社会,不同的是,这个社会的基础应该是比特(bit)而不是原子。

网络已经成为人类生存空间的一部分,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社会。

西方人造了一个词称为Cyberspace(Cyber—,表示计算机),希望能够概括网络社会的特点。

什么是虚拟空间?我们在这里不妨给出一个不规范的概念:“虚拟空间是以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为基础的,利用通信终端进行交互的网络,在该网络内向使用者提供各种各样的人机界面和服务。”

首先,虚拟空间的基础是计算机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虚拟空间就是网络空间的代名词。通过网络,实现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信息流以比特流的形式在网络内传输。

人是一种生物,必须依赖多种多样的物质生存,人在现实空间中的角色更多的是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关系,而到了虚拟空间,这种关系变成了一种信息的交换。

如果说人要依靠大脑和消化吸收系统与现实空间发生作用,那么人和虚拟空间的作用则完全依靠于大脑。也许这是人们在虚拟空间表现出诸多不适应的根源。

数码化的虚拟空间比现实空间拥有更多的信息量,这种呈现爆炸性增长的信息量,不可避免地给人类带来了压力。“信息爆炸”的说法很早就提出,并被专家们批判。

任何时候,当人类社会处在变革时期,都会给人自身带来痛苦。当网络也成为了人类生存环境的一部分,让人深陷其中的时候,这种痛苦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虚拟空间中,由于其超现实的特点,人们将会尽力摆脱现实社会中的角色定义和制约自己的道德环境,这是人的天性。现实中的道德和法律约束存在着空缺,而且不能完全适用于虚拟空间。无论如何,即使采用任何手段,我们也没有这个能力消除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区别。传统道德和网络道德的冲突是必然的结果。

我们不可以因为传统道德的需要而抵制网络,也不可以因为网络而彻底放弃传统道德,让网络左右人类社会。

网络社会的经济典型特征是比特经济,传统社会的经济特征是原子经济。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比特可以无限次拷贝,其成本只是存储媒体;原子经济依赖原子,原子会被消耗。两种经济形式所表现出的经济行为存在着不同。

比特经济带来了虚拟资产的概念,虚拟资产也是资产,虚拟资产的价值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在这个浪漫而充满挑战的虚拟空间内:

人们试图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义,但是遇到的是传统道德的约束;

虚拟资产成为了人们财富的一部分,并得到法律的保护;

虚拟社区只是人们对传统社会的模仿所创造的概念,只是人们所想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交往方式之一;

虚拟经济,眼球经济,点击经济……是人们对财富追求的本能在虚拟空间内的反应。

二、网络时代的学习

互联网是一个最佳的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一个虚拟教育环境,是人类社会所面对的重要课题。

网络时代的学习具有以下特征:

(1)教育活动可以脱离物理空间的局限,利用网络的构建虚拟教室、校园、社区和图书馆;

(2)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跨地域共享,充分利用遍布世界的教育资源;

(3)利用人机交互技术,实现教育活动的互动性;

(4)由于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实现24小时在线学习;

(5)学习方式具有多样性;

(6)知识的多媒体化;

(7)信息的可选择性。

互联网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人类的教育和学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时代,要求人类要具有新的学习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1)信息处理能力

能够熟练使用信息处理工具,如字处理、图像处理、浏览器、搜索引擎、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进行信息的处理和交互。

(2)获取知识的能力

能够利用搜索引擎和网络的索引资源,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选择和获取知识。针对网络的海量信息,能够进行有效的选择,区分有用和无用信息。

(3)信息的处理能力

能够对网络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归纳、分类和整理。

(4)信息免疫能力

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要能够有较高的自控、自律能力,对网络进行甄别,避免沉溺于网络的色情等垃圾信息之内。

(5)信息创造与学习的平衡能力

网络提供了最为便捷的获取信息的途径,利用网络进行作弊和抄袭已经成为了教育中的大问题。要能够有效地平衡知识的创造与学习的区别,避免陷入“效率提高,创造力下降”的困境。

(6)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的能力

能够熟练地利用网络和数字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网络经济

与网络经济类似的概念有许多,如比特经济、数字经济、眼球经济、点击经济等等诸如此类。我们在这里没有必要刻意去区别这些概念。

网络经济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网络经济概念可以理解为是网络时代的经济,是指所有和网络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相关内容。

狭义的概念,网络经济可以专指依靠网络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和网络上的信息资产以及虚拟资产等内容。

(一)网络经济的内容

从广义的概念来讲,网络经济包括所有为了网络或者是基于网络的内容:

(1)因为网络的发展而产生的计算设备、网络设备及其相关产业链

为了支持网络的运行,需要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链,涉及网络通信电缆、处理器及外围芯片、交换设备、网络终端、网络工程等,同时也产生了庞大的网络设备生产商。

(2)和网络相关的软件技术

和网络相关的软件包括设备中的嵌入式软件和终端软件。类似于浏览器、即时通信软件、FTP软件、E—mail终端等是软件产业中的重要内容。

(3)依靠网络所实现的传统的经济活动

其主要内容可以称为电子商务。网络成为进行传统经济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而且高效的平台。

(4)依靠网络提供的信息服务

利用互联网,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并形成了许多的服务提供商,如搜索引擎、文件下载、MP3下载等。

(5)数字娱乐

由于远程交互的特点,依托于互联网实现交互游戏等数字娱乐功能具有天然的优势,同时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6)其他类别

人类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互联网是一个可以充分释放想象力的空间。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有两类资产的概念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一类是在网络上发展起来的信息资产,如数据库、网站和页面的内容、网络存储的文档等,已经在网络形成了非常庞大的规模,但是目前缺乏有效的量化和评估手段。

另外一类是虚拟资产。在游戏中所拥有的武器、论坛中的虚拟货币等,在法律上已经被逐步承认并得到保护。虚拟资产和现实中的财产似乎不能一一对应,但是其在现实中的价值又是不能否认的。

(二)网络经济的特征

摩尔定律是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特征。同样,摩尔定律对网络经济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概括起来,网络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1)创新性

技术创新是IT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正如摩尔定律的作用一样,只有持续创新的企业才能够在网络时代很好地生存。自从计算机出现以来,许多鼎鼎大名的公司由于不能跟上创新的步伐已经逐渐消失或者变得无足轻重,如DEC,COMPAQ,3COM等等。所以美国人讲IBM是“不倒的蓝色巨人”,在最早的计算机制造公司里面,几乎是硕果仅存的。

同时,技术创新又为新的经济体的崛起提供了切入市场的机会。新技术层出不穷,而许多新技术起源于小型公司。

(2)24小时在线的经济活动

由于互联网是24小时运行的,依赖于网络的经济活动不受时间的限制。这个特点为网络经济活动的进行提供了更宽广的空间。

(3)全球化开放的经济

互联网的全球化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经济活动的地域约束。跨国和跨地区的经济行为更加便利。

(4)虚拟经济

互联网技术为网络经济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同时开辟了更新的经济模式和内容。拥有信息和比特同时成为人类财富的一部分并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游戏、彩铃等类似的内容同样在创造着社会财富。

(5)高效率的经济

依靠网络的联通,经济活动中的交往具有了更高的效率。通过电子邮件等信息交流方式大大地提高了这种交往的效率。

(6)更直接的经济活动

通过网络,可以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中间环节,降低成本。生产环节和用户的沟通更容易。

四、网络犯罪

既然虚拟空间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存空间的一部分,那么对人们在虚拟空间内的行为必须进行约束,这就牵涉到对网路犯罪的定义。

无庸置疑,网络犯罪既然是犯罪,就必然具有犯罪的基本属性:

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应受刑法的处罚性。

我们要把一种网络行为定义为犯罪,这种行为必须具有对社会的危害性,同时这些违法行为在法律上必须有明确的定义,并且法律上必须明确这种行为应受的处罚。

这里可以给出一个定义:

“网络犯罪是利用计算机等网络终端,通过网络实施的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社会行为,该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的规定,并应受到一定的处罚。”

按照2000年12月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国把网络犯罪行为分为涉及互联网运行安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以及其他犯罪行为四种。

(1)涉及互联网运行安全的行为

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攻击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致使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遭受损害;

违反国家规定,擅自中断计算机网络或者通信服务,造成计算机网络或者通信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2)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行为

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或者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

通过互联网窃取、泄露国家秘密、情报或者军事秘密;

利用互联网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利用互联网组织邪教组织、联络邪教组织成员,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

(3)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利用互联网销售伪劣产品或者对商品、服务作虚假宣传;

利用互联网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利用互联网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扰乱金融秩序的虚假信息;

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网页、提供淫秽站点链接服务,或者传播淫秽书刊、影片、音像、图片。

(4)涉及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的行为

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诈骗、敲诈勒索。

(5)利用互联网实施其他构成犯罪的行为

其他行为是指随着网络的发展有可能会出现的具有一定危害性的行为。

五、互联网上的隐私

隐私,Privacy,是个非常典型的来自西方的概念。对隐私权的保护,是当代人权的重要内容。

隐私是什么?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姑且把它理解为“所有希望只有自己知道而不希望别人知道的信息”吧。

隐私权是每个人享有的基本权力,这个权力毫无疑义的在互联网内应该被尊重。

网络外的隐私问题是人类持久的话题。因为是隐私,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好奇而津津乐道;同样因为是隐私,也会成为某些人获取利益的动力。看看社会上有多少媒体在炒作那些明星的花边新闻就知道隐私的保护是人类多么困难的课题,在法律上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又是多么的软弱无力。

互联网上的隐私是人类新的课题。对于每个人来讲,哪些是隐私呢?事实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当你对网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后,你会发现希望保守秘密的内容更多。

(一)互联网上的隐私

什么是你在网上的隐私?这取决于你自己。

没错,你在网络的隐私取决于你自己希望把什么信息在什么范围内保护起来。

你是否允许别人知道你计算机存储的所有内容?

你是否允许别人知道你的桌面都有什么东西?

你是否允许别人知道你每天在什么网络冲浪?

你是否允许别人知道你在什么时间给什么人发送了什么内容的电子邮件?

当你给你的朋友发送了一封情书的时候,你会愿意所有的人都收到吗?

下面是一些和网络有关的信息,隐私在一定程度上是安全问题:

(1)IP、MAC地址、主机名

通过IP地址、MAC地址和主机名可以实现用户的定位,想一想这个后果,如果所有的黑客都知道了你的地址,这会成为很好的攻击对象。

(2)E—mail账号

电子邮件是用来通信的,但是一定没有人希望全世界都知道你的账号,垃圾邮件是目前互联网的严重问题,对个人也是如此。如果你每天收到数百封和你毫不相关的邮件,这一定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