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进青铜峡:塞北江南的发源地
19119300000001

第1章 远古文明的序幕(1)

青铜峡历史文化地理——塞北江南的发源地

第一节早期遗迹——历史文化之根

一、牛首山化石

1.草台子乳齿象化石区

草台子乳齿象化石区位于青铜峡市峡口镇草台子村南1000米处,北距东干渠400米。化石区地处牛首山北麓的丘陵地带,属冲积层,且地层较为复杂,化石埋藏在距地表10米处的岩层内,已发现的化石里有乳齿象的肢骨、肋骨、臼齿等。最大的肢骨化石残长30厘米,宽20厘米,臼齿化石光滑坚硬,长10厘米,齿径为5厘米。

由此可推断,在1000万年前,青铜峡牛首山一带自然环境良好,森林茂密,有充足的水源和食物,适合大型动物的生存。据当地百姓讲,多年前在取沙中也有少量单个化石出现。此次在较大范围内发现大体格化石,文物部门分析此处可能存在化石群。经自治区考古所专家初步断定,该古生物化石系晚中新世乳齿象化石,距今1000万~1200万年。

2.石峡沟浆鳞鱼化石区

石峡沟浆鳞鱼化石区位于青铜峡峡口镇跃进村东南4000米的牛首山石峡沟,沟为南北走向,化石区四周群山环抱,峭壁林立,化石就在石峡沟两侧山头的岩石中。1974年地质工作者在青铜峡牛首山石峡沟发现浆鳞鱼化石,这在亚洲是首次发现,化石深藏于山体岩石层中,只有在沟谷断层中偶尔显露。石峡沟泥盆纪底层剖面是全国泥盆纪的典型剖面。

二、石器时代遗址

石器时代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在它们之间,还有一个承前启后的中石器时代。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末期,考古工作者先后对青铜峡市、固原地区等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进行了发掘与研究。考古工作者提出的“菜园文化”是一种新文化的观点,在学术界引起关注。而中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贺兰山前台地——青铜峡鸽子山文化遗址最为典型。

1.鸽子山文化遗址

中石器时代遗存在宁夏黄河沿岸各市县均有发现,而青铜峡鸽子山遗存是最具典型性的遗址。从1993年至1996年,宁夏考古研究所与美国内华达山间研究所、加利福尼亚大学人类学系、犹他州沙漠地质局合作组成的中美联合考察队,对青铜峡市贺兰山山前台地上的鸽子山遗址进行了为期四年的合作发掘。发掘出土的2000余件石器,同水洞沟遗址所发掘的石器一样,分为普通石制品和细打制品,普通石制品又以人工石片和刮削器较多。所不同的是,水洞沟遗址发掘的石器原材料是就地取材,多为硅质白云岩和粗石英岩,而青铜峡鸽子山发掘的石器却来自数10公里之外,主要为各色细石英岩和细泥岩,加工方法较水洞沟多样化。王惠民先生在《石器时代考古的收获——鸽子山遗址考察记》中谈到:特别是一些双面打制的尖状器,形体较大,长度多在7厘米以上,并且比水洞沟尖状器规范对称,个别的已具有梃。细石器用料质地都很纯细,以玛瑙、燧石和蛋白石为主,也有水晶(纯石英);加工方法先进,间接法、软锤法及压剥法普遍使用,用指垫法技术产生的石片、石核剥痕清晰规整。打制石核,多采用从四周向中心剥片,形成圆锥形、楔形或船底形石核,色彩艳丽,外形美观。这些打制品从加工方法到成品形制都可以代表本时期细石器的最高水平。经专家测定:鸽子山石器的年代在距今11620±70~10060±60年。鸽子山石器继承了华北地区旧石器晚期“小石器”的工艺传统,器形及加工方法均多种多样,既有平面直接打击这种最简单的石器制造方法,又存在两面间接、软锤压制等较高级的石器制造方法。青铜峡鸽子山卧牛同时,鸽子山石器遗址在全貌上还体现出它与中亚、西亚的一些石器遗址文化内涵相互渗透,因而反映出鸽子山在史前早期中西文化的过渡作用,为探索远古人类的迁徙及文化传播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这种过渡阶段的考古学文化,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以细石器工艺传统为代表的中石器时代文化,其后发展为以农业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鸽子山旧石器遗址说明,贺兰山一带古人类一万年前已经开始采集、加工食物及其种子。远古人类的这一行为给以后农业的产生打下了技术基础。同时,这一研究还表明由于这一时段区域环境变化,迫使古人类生活原料逐步由比较单一的状况向动植物多种资源化发展。

这些考古发现表明,当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发生骤变时,以狩猎为主的经济形态已经不能够为人类提供足够的食物。生活在贺兰山一带山地、沙漠边缘的人们便开始采集、加工食物及其种子。这时成熟的磨制石器便逐渐成为人们手中得心应手的工具。

青铜峡鸽子山中石器文化遗址,已于2006年列入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芦沟湖遗址

芦沟湖,在青铜峡广武四眼井西2公里处。这里为贺兰山南麓,气候温暖。春秋季百花盛开,芦沟湖遗址季风带来黄河湿润的空气,蓝天白云,芦花雪波,各种水禽在如镜的湖中游弋。山色蒙胧,绿树成荫,情趣盎然。清代名将、广武俞益谟的一首《芦沟晚霞》诗,对此美景作了形象的描绘:“残角吟风晓弄奇,霞天归雁宿芦时。边城赤帜连三塞,天际红云覆九嶷。色照黄河波有艳,彩飞绿野暮相宜。方期光耀随朝现,何日西晖日影移。”

芦沟湖西侧不远处,有铜佛古寺1座,还有西夏元昊行宫遗址。

1991年秋天,青铜峡文管所在芦沟湖一带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总面积3万平方米,文化层大部分暴露在地面上。发现有大量的新石器文化堆积,并采集到许多陶片和石器,有石斧、石臼、刮削器、尖锤器等。这些石器都有明显使用过的痕迹。陶片属于夹沙陶,质地坚实细腻,有几何形纹饰,属罐、碗等器皿。

这些陶片和石器属新石器时代,也称“细石器文化”,这个时代以打制细小石器、制造陶器为主要特征。说明我们的祖先在距今七八千年前,就已在这里生活,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基本上已经过着定居的生活。虽然还是以畜牧业生产为主,但是农业生产在当时人类的经济生活中已占据重要位置。人类开始用磨制的方法,制造生产工具和部分生活用具。

烧陶技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历史已经跨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些发现,对研究青铜峡史前史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三、刻在石头上的史书——岩画

岩画,是先民对生产和生活的形象记录,也可认为是先民凿刻在石头上的史书,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和造型艺术。贺兰山岩画的出现,是贺兰山的自然生态、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诸多因素决定的。当时贺兰山森林茂盛,山外有大片乔灌木和辽阔的草原。河道迁徙形成一连串的湖泊、湿地、沼泽,水陆生物种类繁多,山水给古人类生存创造了条件。青铜峡鸽子山、芦沟湖等处的石器文化遗址就是一个证明。

贺兰山绵延200多公里,横亘于银川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既阻挡了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压冷气流的南侵,又将东南季风带来的大量水蒸气截留在银川平原上空,还阻挡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成为分隔朔北温带草原与温带荒漠、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一道分水岭,也是中原农耕文化区与塞外草原文化区的天然分界线。优越的自然条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贺兰山亘古以来就是北方众多游牧民族心目中的圣山。从先秦到秦汉,大约有鬼方、猃狁、北狄、胡、匈奴、突厥、吐谷浑、吐蕃、鲜卑、党项和蒙古等氏族和部落的游牧民族在这里生活过。贺兰山岩画与这些民族的游猎、日常生活和历史文化有着必然的密切的联系,是他们真实生活的写照和原始艺术的杰作。

黄河流经卫宁平原后,在青铜峡境内广武一带被牛首、峡口两山紧扼其喉,这便是着名的青铜峡。青铜峡岩画主要分布在广武境内,北侧与贺兰山接连,南侧与中宁县相邻,有口子门沟岩画、四眼井岩画、芦沟湖岩画等几处。另有牛首山岩画,表现了太阳在牛首山地区早、中、晚的天文位置。豹子图案在青铜峡岩画上也是首次发现,同时还发现了一种未知动物图案。这些岩画图案的发现,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考古价值。

青铜峡广武口子门沟沙石梁子山位于贺兰山南端,距小坝约40公里。这里峰高谷深,山外平滩万顷,水草丰盛,是古代先民生息繁衍的地方。自口子门沟进入即到岩画区,这里海拔1500米,在绵延1公里多的山崖谷壁上,刻着数百幅岩画。这些岩画内容丰富,造型古朴,线条清晰,写意真实,具有一定的艺术观赏价值,被人们称为艺术的“化石”“无声的史诗”。其内容与当时的游牧生活有关,人物、动物、场景在岩画中各有表现,凿制精练,栩栩如生。

广武岩画,可分为早、晚两个时期。早期岩画以凿刻或减地阴刻为主,内容多为动物、狩猎;晚期岩画以敲凿为多,内容多为手、足岩画和车辆、人骑岩画。这些岩画,有匈奴人的作品,有突厥人的符号,有党项族的题记,有汉族人民的创造,是多民族的杰作。这些岩画虽然线条简单,但细腻真实,将人文之初的追求和创造的人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实为一个罕见的艺术宝库,是一笔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早在公元6世纪初,我国着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已发现和记录了贺兰山和阴山等地区的岩画。在以后的1000多年中,也有不少发现,青铜峡广武岩画是1983年9月由兰州军区84572部队两名干部发现的。

青铜峡口子门沟、四眼井、芦沟湖岩画的分布有两个特点:一是分布于深山腹地,多居于山梁之上或陡峭石壁上;二是多分布于沟口两侧的沟崖上,循沟而进沿沟崖分布。岩画无论在深山腹地,还是沟口两侧,岩画点周围均地势开阔,水草茂盛,是放牧的极好场所。这里岩画分布密集,石面大小有别,方向多数一致,一般面南或面东。

广武岩画以组合图案居多,单体图案相对较少,数量有500多幅。

(一)岩画分布

1.口子门沟岩画

口子门沟地属青铜峡广武。这里山体高耸,怪石嶙峋,明长城顺山势蜿蜒而下,山前地势开阔,绿草丛生。岩画位于口子门沟入沟约7公里处,分布在沟南砂石梁子山上,以及周围约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

岩画主要散布在一座座山梁之上,所处地势相对较高,一般高度距沟底80~100米。岩画画面大小不等,内容以动物为主,约20个地点,有岩画120余组。

2.四眼井岩画四眼井岩画中的水禽

四眼井,顾名思义,因此地有四处泉眼而得名,位于口子门沟南2公里处。背靠巍峨高耸的贺兰山,面临一望无际的平原,林草茂盛,是贺兰山南段一处不可多得的绿洲宝地。

岩画凿刻于山体东侧的一道道崖壁和岩石上,多居于平整光滑的石面上。这里岩画相对密集,大部分面南或面东南。这一地区岩画分布范围较广,分11个地点,有岩画100余组。

3.芦沟湖岩画

芦沟湖位于四眼井西侧约2公里处。沟口处有泉眼,积水成湖,湖边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岩画散布于沟两侧山崖上,分6个地点,有岩画30余组。

(二)岩画图像分类

1.动物岩画

动物有哺乳类、爬行类和鸟类三大类。这些动物中既有家养牲畜,也有野生动物和凶残猛兽,以野生动物为多。飞禽类有鹰、雀等,主要发现于四眼井的岩画画面上。较大的飞禽一般凿刻于众动物上方,展翅翱翔。较小的雀类,造型生动,形象逼真。四眼井地区发现禽类(鹤等)岩画,对于青铜峡古代自然环境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人物、人面像岩画

岩画中的人物图像散布于各个岩画点。有单人像,也有与动物组合在一起的。可分为正面、侧面、背面和特殊人物图像等四种,还有执弓和骑马的猎人、牧人图像等。

3.工具和武器岩画

工具和武器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是不可分的,既可作为生产工具,也可作为作战武器。如弓箭,在狩猎活动中作为猎取动物的工具,而在战争、械斗中,武士们手中的弓箭就成为武器。古代弓箭的使用最为广泛,有长弓,也有短弓。岩画中长弓弓体较大,往往高于持弓之人,弓的刻画一般分为有箭杆和无箭杆两大类。

4.车轮和车辆岩画

岩画中车轮的构图多样化。车轮的主体图像是一个圆环形,其内变化较多。车辆的表现方法有两种形式:第一种,用车轮代表车辆,这是一种透视的表现方法,前侧套马,应是双辕车辆。第二种,直接凿刻出车辆图像,采用平面构图方法。有的由两个平置的圆环车轮组成,中部前方套马;有的车轮为双重环,单辕,有舆。

5.植物岩画

植物岩画内容多与北方猎牧经济相关,植物岩画一般较少见,但在青铜峡岩画中有树木等植物图像。树的表现一般有一个主体树干,两侧分叉组成枝条,树干粗壮,枝叶茂盛。也有水草植物图像。另外有天体岩画,手印、脚印岩画,蹄印岩画,建筑物岩画,符号岩画,文字题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