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进青铜峡:塞北江南的发源地
19119300000010

第10章 统一的多民族的发展——隋唐五代(2)

李靖率军与突厥军激战于灵州之硖石(今青铜峡),自早至晚,突厥战败,退于贺兰山后。“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一面贿赂突厥,一面亲自到渭河边与颉利对话,突厥得到巨资后才退兵。突厥军退兵后,李世民在北部设置12个军,驻兵以备突厥。贞观四年(630年),颉利可汗战败被俘。此时,突厥降唐10万余众。至此,长达几十年之久的突厥军攻掠之患平息。

2.大败吐蕃兵

吐蕃是唐朝初期新兴的部落,原来和唐保持着友好往来的关系。唐朝后期,由于边将的挑动,唐与吐蕃的战争频繁起来。

吐蕃军南下,攻占原州、盐州以后,把矛头指向灵州。其间发生了朔方军副元帅兼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被逼举兵叛唐事件。广德二年(764年)一月,仆固怀恩从河东前线带领叛军返回老家灵州,杀死灵州守将浑释之,鼓动一些旧部一举占据灵州城,计划与吐蕃军联合进攻唐都。永泰元年(765年)九月九日,仆固怀恩死于鸣沙,吐蕃军也缩回原州。朔方副将李怀光便乘机于闰十月光复灵州。唐廷立即任命路嗣恭为朔方节度使兼灵州大都督府长史,处理善后,一场危机暂告平息。从大历二年(767年)开始,吐蕃军重新实施占领灵州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其中比较大的战斗有近20次。吐蕃在灵州用兵期间,指挥部设在离灵州不远处的鸣沙,经常从鸣沙派兵侵扰灵州四周的战略要地,破坏灌渠,践踏庄稼,掳掠财物和人口,企图孤立、围困灵州军民,达到不战而胜的结果。大历三年(768年)八月,吐蕃大将尚悉摩指挥10万人攻打灵州;八年(773年)八月,吐军6万余骑攻打灵州,并破坏城外七级渠(今秦渠)。吐蕃兵蹂践毁坏禾稼而去;十三年(778年)二月,吐蕃大首领马重英一面指挥4万余人攻打灵州,一面又分兵在河西大肆破坏水利设施,“塞汉、御史、尚书三渠以扰屯田”(《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下吐蕃下》);贞元八年(792年)四月,吐蕃军围攻灵州,并占领水口城。

长庆元年(821年)一月,吐蕃攻击青塞堡。十月,吐蕃派使者尚绮力陀思来请求和谈,唐派大理卿刘元鼎为谈判代表,在京都长安西郊准备谈判。谈判刚要开始,吐蕃精壮骑兵集结鲁州,灵武节度使李进诚发兵与吐蕃军迎战于大石山下(“大石山,在鲁州东南。鲁州,六胡州之一也,在灵夏西河曲之地。”《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二),大败吐蕃军3000骑兵,杀死260余人,致使吐蕃再派使者赵国章,持宰相信币,与唐议和。

一直到唐朝灭亡时,唐军牢牢坚守灵州孤城,吐蕃军从来没有能够进入这座城池。

3.河西平叛乱

武则天天授三年(692年),党项内附20万人,散居于灵州、夏州(今陕西横山)之间。居于灵州和甘肃庆州之间的党项诸部,五代时称“西路党项”。西路党项经常抢掠从河西到内地的回鹘贡使和商队,“执其使者,卖之他族,以易牛马”(《新五代史·卷七十四·四夷附录第三》),严重影响了中西陆路交通。

五代后唐天成四年(929年),以康福为凉州刺史,朔方、河西等军节度使驻灵州,开始直接管辖灵州所属党项诸部。康福采取发展农牧业生产的办法,使灵州连年丰稔,稳定了党项部落。长兴元年(930年)二月,定远军使李匡宾,占据保静镇(今永宁仁存境内)作乱。康福率军从灵州渡河,在青铜峡叶升堡附近与叛军作战,平息了此次叛乱。

长兴三年(932年)五月,踞夏州的党项人劫掠灵州,其首领被康福诛杀,余皆降附。同年七月,党项再次入掠灵州,康福又率军与之作战,党项败退,康福直追败军至贺兰山后而还。

第二节水利开发与农牧业发展

一、移民与文化开发

华夏文明的发祥地,通常是指狭义上的中原地区,即黄河中游。但在历史的延续过程中,华夏文明却不断向四周扩展和辐射,不但渗透于中华大地,还辐射和影响到中国周边的邻国。在中华文化从发源地向四周扩散、传播的过程中,不断迁徙的人群起了重要作用。

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再加上传播媒介和交通工具的局限,文化的传播就离不开人群迁徙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类自身的迁徙和流动。在早期,人几乎是文化唯一的载体。人口的迁移,实际上就是他们所负载的文化的流动;所以移民运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迁移运动。人口的迁徙与流动往往导致文化从一个地区扩散、传播到另一个地区。民族的迁徙与民族文化的相互传播,不仅是中华民族各个原始族群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古代人类社会带有普遍性的历史现象。宁夏在历代都是一个移民区。不间断的外来移民,为宁夏带来的是不断融合、不断更新的多元文化的丰富内涵,包括历代以各种形式流入宁夏的人口,都对宁夏的历史文化交融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大部分。狭义的文化概念,是指精神生活过程和精神生产的成果,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态。移民文化根植于移民社会之中,是移民社会人们心态、观念和思想的体现。

青铜峡的学术文化、军旅文化和建筑文化、宗教文化等,都与屯田、移民分不开,屯田、移民形成和发展了青铜峡文化。

二、少数民族迁徙式移民和军事屯田式移民

隋唐五代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是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潮。宁夏境内,依旧是这一时期多民族迁移驻足的地方。隋唐时期的移民,有两种形式:一是民族迁徙式移民;二是军事屯田性的移民。

隋唐时期,来自于北方的突厥民族不时南下侵扰。尤其是唐朝前期受战争的影响,移民屯田规模相对较小,加之此时还没有设立大的军镇,军队驻扎相对分散。朔方节度使设立之后,驻军大增,辖境内驻军的粮饷供给,除部分由朝廷补给外,主要靠屯田来提供。唐朝开元以后,由于军事制度发生变化,戍边的士卒长期驻守防地,政府允许携带家属。这样一来,这些长期守边的军队,实际上已转化为从事屯田的军队。此外,还有迁徙贫民屯垦、流放安置罪犯的屯垦,都是当时屯垦的表现形式。隋唐时期屯垦地域,大多在西北边疆,银川平原是主要垦区之一,成为主要的移民迁入区。

1.民族迁徙式移民

隋(581~618年)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其中属于宁夏的建制有二:平凉郡,治平高县(今固原);灵武郡,治回乐县(今吴忠),辖银川平原。隋朝的建立没有经历大的战乱,但仍面临北方突厥的威胁。为防止突厥南进,隋文帝把灵州和原州作为边防重镇,派精兵良将镇守。隋继承北魏的屯田政策,在长城以北地区和河西走廊的屯垦取得了显着成效。开皇三年(583年)正月,“突厥犯塞,吐谷浑寇边,军旅数起,转输劳敝。帝乃令朔州总管赵仲卿,于长城以北,大兴屯田,以实塞下。又于河西,勒百姓立堡,营田积谷。”(《隋书》卷二十四)隋开皇五年(585年)郭衍就任朔州总管,管辖境区“北接番境,常劳转运。衍乃选沃饶地,置屯田,岁剩粟万余石,民免转输之劳。”(《山西通志》卷九十五)同时,隋朝征发役夫3万人在宁夏、陕西境内修筑长城,以抗拒突厥的侵扰,保护屯田与边疆地区的稳定,史载:“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宴如也。”(《隋书》卷二)也为这里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隋初推行均田制和轻税人官制度,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宁夏地区人口迅速增加,《中国人口·宁夏分册》依据《隋书·地理志》的推算认为:隋大业五年(609年)宁夏有人口27500多户,已接近西汉后期人口数。可惜好景不长,隋的统治即发生动摇,隋炀帝的残暴激起各地的反抗。宁夏灵武也爆发了白瑜娑领导的农民起义,自北周开始较为兴盛的经济有所衰退。

唐代分全国为十道。宁夏属关内道,北部地区设灵州总管府,管辖回乐(今吴忠),弘静(今青铜峡北),怀远(今银川市东)、灵武(今青铜峡邵刚),鸣沙(今中宁县北)等县。后又分宁夏为六州:原州、灵州、盐州、威州、雄州和警州。

唐初仍遭受突厥侵扰,唐王朝采取剿抚并用的政策,除利用以灵、原二州为中心对突厥进行军事打击外,还利用优抚政策进行笼络。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李世民亲赴灵州接受铁勒部朝贺,结束了与其长达26年的民族纷争。唐统治者吸取隋亡的教训,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招抚失地流民,按人数分给田地和工具,使生产很快得以恢复。灵州是唐安置内附民族的重要区域,唐统治者对在灵州地区移民屯田颇为重视,因而灵州人口数量增加很快。

2.军事屯田式移民

军屯是唐代发展边镇农业的重要措施。政府规定:凡均州边防镇守,转输不给,则设屯田,以益军储,命令戍边将士因隙地置营田。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九月,唐王朝下诏书“袭隋府兵之制”,设置军府,实行“寓兵于农”政策。太宗贞观十年(636年),左饶卫大将军阿史那杜尔率军屯田灵州。

贞观二十年(646年),李世民巡幸灵州,令“建立廨舍(屯田办事机构),开置屯田”。到高宗、武后时期,屯田已经成为定制。武则天天授初年(690~692年),调任殿中侍御史娄师德赴灵州地区监督管理屯田事务,“往还灵夏,率卒屯田,积谷数百万(石),兵以饶给,无转饷和籴之费”(《旧唐书·娄师德传》卷九十三)。因屯田有功,娄师德被任命为宰相。武则天召见娄师德时说:“王师外镇,必籍边境营田”(唐称屯田为营田),说明唐王朝对军屯实边的重视。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且耕且守,军屯数量增加。

安史之乱后朔方郡境内再度出现屯田,奏于灵武,邠宁起营田。德宗贞元八年(792年),翰林学士陆贽担任宰相,因陇右道(灵州属之)已被吐蕃攻占,边防军队饷糈绝断,建议废“番替防秋”之制(西北边疆常驻中原江淮之兵,轮番更替),将防秋军士一分为三,募集其中一部分,发给衣服粮食工具,鼓励就地屯田耕种,经过一年的收成,要求能达到自给自足,如果有余粮,官府则高价收购,以此“务奖营田”,鼓励屯田的积极性。银川平原田林网德宗认为此项制度“既息践更征发之烦,且无幸灾苟免之弊。寇至则人自为战,时至则家自为农。是乃兵不得不强,食不得不足,与夫倏来忽往,岂可同等而论哉!”(《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九列传第八十九)。防秋制度的废止和变化,说明当时军事营田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得不将营田转让给退伍军士及百姓经营。

唐代大规模开发移民以元和年间最为兴盛,《新唐书·食货志第四十三》记载:“元和中,振武军饥,宰相李绛请开营田……乃以韩重华为振武、京西营田……垦田三百顷,出赃罪吏九百余人,给以耒耜,耕牛,假种粮,使偿所负粟,二岁大熟。因募人为十五屯,每屯百三十人,人耕百亩……垦田三千八百余里,岁收粟二十万石,省度支钱二千余万缗。”说明唐中期进行过大规模移民屯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