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进青铜峡:塞北江南的发源地
19119300000041

第41章 古峡历史文化采撷(3)

第五节回族文化——鸿乐府清真寺

“清真寺”,又称“礼拜寺”,是阿拉伯语“买斯志德”的意译。“买斯志德”一词在阿拉伯语法中属空间名词,意思是“叩拜之处”,专称礼拜处所——清真寺。中国将“买斯志德”译为“清真寺”,是从元末明初开始的。

清真寺是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主要是作为穆斯林礼拜、讲经宣教和从事宗教经堂教育、培养教职人员、办理宗教事务的场所。它的建筑结构严整,朴质壮丽。

清真寺的主体建筑为礼拜大殿,也叫“上殿”,一般都建在寺院的中轴线上,其建筑方向坐西面东,朝着麦加圣地——“克尔白”(天房——全世界穆斯林朝拜真主的集中方位)。大殿建筑为“凸”字形。通常殿内四面墙壁素洁淡雅,形象景物一概皆无,而代之的是由一些阿拉伯文艺术字(古兰经文)和几何图案构成的装饰物。大殿正面后墙称为正向墙(端向克尔白),墙壁正中一般挖有半圆“凹”形门洞状,名为“凹壁”(阿语称“米哈拉布”)。凹壁设置目的是认识礼拜朝向,是集体礼拜时领拜者伊玛目占据的地方。殿内右前方即西北角,是阶梯形小阁楼讲坛“敏拜尔”,是伊玛目宣讲的地方,旁边放有一根木杖,称“虎图白”棍。

“邦克楼”是召唤穆斯林到清真寺礼拜用的,由塔基、塔身、塔顶几个部分组成,外形多是细长的,顶部为塔尖,一般设在清真寺大门或大殿附近。

沐浴室,又称水房子,是清真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内设小净池,大净间,备有汤瓶、吊罐,专供穆斯林平时或礼拜时“大、小净”用,一般建筑在大殿的东南侧,坐南面北,与阿訇、满拉的住室相对。

教长室,俗称厢房,即开学阿訇的住室,一般建筑在大殿的东北侧,坐北向南,与讲经堂连在一起。

富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清真寺,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穹顶,穹顶及其装饰为绿色。穹顶根据寺的大小规模,分一、三、五个,为单数,忌双数。只有一个穹顶者,象征穆罕默德圣人;三个穹顶者,居中象征穆罕默德圣人,其余两个象征逊尼派和什叶派;有五个穹顶者,居中象征穆罕默德圣人,其余四个象征伊斯兰教的四大法学派,即哈乃非、马立克、沙非义、罕伯里。清真寺的建筑风格在继承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又积极吸收运用中、西亚伊斯兰教建筑风格及装饰艺术,显示了中国回族穆斯林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使清真寺建筑具有了中国特色和地域特点。

青铜峡全市计有清真寺76座,现以鸿乐府为例对清真寺作简要介绍。鸿乐府道堂的经厅与拱北(民国初年建筑,美国学者摄于1936年)

鸿乐府清真寺,始建于清乾隆初年,地处青铜峡峡口镇任桥村,是中国着名的伊斯兰文化重地。

鸿乐府清真寺地处“塞北江南的发源地青铜峡”,回乐峰障其南,黄河屏其西,秦、汉古渠环其左右,西南靠青铜古峡,东北向七百里绿洲,实为钟灵毓秀之地。这里所处的古灵州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在哲赫忍耶历史中,来自四面八方的苏菲学者和求道者云集于此,使这里延续着浓厚的伊斯兰文化氛围和优良的人文传统。鸿乐府见证了哲赫忍耶两百多年的历史,哲赫忍耶八代导师中有五位曾先后在此传教,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在此发生,故此地又称“鸿乐府道堂”。有多位宗教导师、“热依斯”(教区的负责人)、伊斯兰学者等被安葬于此。其教众遍及青海、甘肃、宁夏、新疆、云南、河北、吉林、山东等地。

鸿乐府最早是哲赫忍耶第三世教主马达天之父马文生的坟地。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马达天掌教后,在鸿乐府建拱北并设道堂。第四世教主马以德(马达天之子)重修鸿乐府并建拱北。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马以德逝世后,葬于鸿乐府,修建拱北。清咸丰末年,第五世教主马化龙(马以德之子)续修、扩建鸿乐府拱北、道堂,有礼拜亭200余间,坟地40亩。民国十二年(1923年),第七世教主马元章之子马震武主持鸿乐府教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守拱北的阿訇(右)与来访的美国学者(左)在鸿乐府拱北(美国学者摄于1936年)鸿乐府道堂共有15个院落,占地200余亩,房屋290多间。鸿乐府周围有水地581亩;关马湖有苇湖600亩;金积南部山区有一片宽10公里、长30公里的草山;同心豫旺有旱地700亩。共有耕畜120头,羊9400只,骆驼20峰,铁木轮车17辆,汽车2辆,农、牧、林等杂工130人。

两百多年以来,融合了伊斯兰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的信仰根基和深厚底蕴,鸿乐府拱北已成为全国各地哲赫忍耶教众拜谒、上坟的圣地之一,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认知中国伊斯兰苏菲学派和哲赫忍耶派的访问之地。博大精深的伊斯兰文明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在这里交汇并发展。

第六节建筑文化的典范——董府

一、董府建筑及其背景

董府,位于吴忠市利通区和青铜峡市峡口镇交接处的任桥村,是清末甘肃提督、武卫后军统领,着名将领、太子少保董福祥的宅第,故称“宫保府”。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董福祥率甘军在北京奋力抗击。之后,清政府与入侵者议和,董福祥以“罪臣”革职。定居青铜峡后,修建了这座规模宏大的府邸。该建筑物于1902年开始修建,1905年基本建成,建筑用银数10万两,用工200多万个,耗粮500万斤,占地3000多亩(包括董营村)。在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由于议和过程中的压力和原因,董福样虽被革职,但在清政府看来,他维护西北地方安靖的作用还在。因此,董府的修建规模是按尚书衔提督格局修建的,董府董府也因其“太子少保衔”而称为“宫保府”。董府修建过程中所用的木料,来自于甘南,运输沿黄河顺流而下;所用的石料多来自于陕西;石匠也来自于陕西,木匠大都来自于四川,铁匠部分来自于包头;砖瓦石灰均就地烧造。大量木雕、砖雕、石雕艺术,精美绝伦,百年后依旧熠熠生辉。工匠来自四面八方,材料取自全国各地,这都说明董府修建过程中融入了多元的建筑文化。

有了这个大背景,董府的修建自然不是一般民宅的格局和样式,而是一处“三宫六院”式多重四合院布局,其主体建筑为硬山式卷棚顶重檐两层楼阁式,中间为一进两院,前后左右配以门楼、厢房、回廊;南北院都是一进两院的形式。就是这样一处百年的老宅子,凝聚着清朝末年那段特殊的经历,再现的是董福样在近代史上的一个缩影。历史远去了,这古老的建筑却成了难得的历史文化遗产。2006年,董府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董府原址为一个大湖塘,为确保地基牢固,湖底全部采用煤炭铺垫,厚度达2米,上面再夯以黄土。据说,当年宅第开工时,用了数百头峰骆驼由磁窑堡驮炭,摊派民工、车辆拉土,花了半年多时间,才把地基垫起来。

董府为我国传统砖木斗拱结构,运用彩、绘、雕、刻、塑等手法,又以匾、题、画点缀装饰。府形为堡寨,坐西面东,规模宏大,格调讲究,布局严谨,工艺精湛,是较具代表性的明清四合院式建筑群,也是宁夏现存最大的堡寨。外寨墙早已被毁。内寨墙东西长122米,南北宽112米,墙基宽12米,顶宽4.5米,高8.5米,外加女墙高2米,厚0.5米,墙上四周均有枪眼和了望孔。墙顶四角有角台,并建有更房。大门顶端有3间“悬山式”立木砖砌门楼,大门建在偏北墙30米处,门洞以条石为基,砖拱弧顶为墙。木质大门,包嵌铁板。寨墙内南北角各有砖阶可登墙上。内寨为“三宫六院”式布局(即南前、南后;中前、中后;北前、北后六院)连成一体。宅院正门,偏建于北院和中院之间,有砖刻对联:“铭怀四字,誓鉴二心”,“四字”当为“忠孝节悌”,“二心”即有悖于朝廷之心,表现了董福祥铭怀、誓鉴的决心。门楣上悬御赐“宫保府”金匾,匾额盘有两条金龙,栩栩如生,工艺十分精湛。旁有侧门,以中后院为轴,向南、北展开,中后院是两层完整的立木框架楼房,木制楼梯,上下扶栏体建筑东西长72米,南北宽58米,占地150亩,共148间出插房屋。屋脊均系硬山式,脊檐反翘,设置六兽,装点部分琉璃瓦。建筑雕梁画栋,彩绘新颖。除正门外,另有旁门、屏风、照壁、影壁等,书画题刻、装衬雅致。主房有祖先堂、客厅、卧室、书房、学房院等。倚寨墙内,另建通排土木房屋,供仆夫杂役住用,还有粮仓、碾坊、磨坊、厨房等。府周围有朱府、姚府、贾府、李府、周府、杜府等近十座堡寨,如众星捧月,均系董福祥部下住所,因名董营村。

董府的建筑模式与董福祥在北京的宅邸如出一辙,同时参照京城王府建筑布局,又结合宁夏地方民居特色综合而建,基本上沿袭了我国明清时期的宫殿建筑风格。

二、董府建筑雕刻艺术

董府的装饰艺术形式活泼,题材广泛,造型生动,形象传神。装饰技法有的简洁明了,有的精雕细琢。有历史人物题材、祥禽瑞兽、花卉果木、器物组合、法宝纹、几何纹等图案,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和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