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走向理想的和谐社会
19119700000029

第29章 和谐南京构建的战略构想(2)

二、实施新要素牵动战略

当前南京应实施“新发展要素牵动型战略”。“新要素牵动”主要指:在全球化条件下,“新型工业化”、“新型现代化”道路为南京提供了以知识、人才和文化作为对现有发展资源具有激活、牵动力量的新要素、新资源,并使生产的诸要素优化组合,把工业做强做大,协调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牵动第三产业成长,从而提升综合竞争力,使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进步。在南京和谐社会构建中,要突出以下发展要素的牵动作用:

(1)人本价值理念及人力资本的作用;

(2)培育虚拟经济、非物质经济、文化经济等新的价值创造标准和形式的经济在南京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3)把握知识型社会、学习型社会将成为新的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

(4)发挥科学技术和“文化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带动作用;

(5)充分利用国际竞争和交流合作对现代化推动的重要机制作用;

(6)全面贯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国策;

(7)坚持社会公正原则,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

三、实施生活质量战略

城市最重要的内部功能是为城市居民营造必需的环境和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体现着城市这一重要功能的发展和优化。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实践表明,在城市居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提高生活质量将全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并引发相应的组织和制度创新,对城市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城市建设和管理而言,提高生活质量主要应达到的目标是:身体健康,居住舒适,服务方便,环境优美,公众安全。其相应的对策是:

1.倡导健康新概念,努力建设健康城市。健康城市运动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要根据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需要和可能,全面确立城市的功能定位,提出与世界卫生组织目标相吻合、符合实际的健康南京可行性规划,并开始启动建设健康城市行动计划。这个计划可包含城市生态和环境建设、国家卫生区和国家卫生镇创建、疾病控制的综合防治、生殖保健服务、全民健康促进、全民健身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七方面主要任务。其次,推行公共教育,唤起公共意识,促进公共参与,建立数字化的城市健康网络。再次,努力实现本市居民和外来人口在生活质量方面的同步发展。

2.实施住宅建设战略,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消费质量。宽敞舒适的住房是现代城市居民最重要、最主要的需求,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并能有效带动建筑、建材、家用电器、装饰、物业管理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和扩大就业。

因此,首先,南京应通过旧城和新区建设,使居民居住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同时大量发展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满足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住房建设规划要适当超前,人居环境应有“绿色”规划。

其次,搞好小区配套建设,努力提供便民服务,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提高居民消费力。重点是科学规划学校、医院、银行、邮局、农贸市场、超市等设施,在人口规模合理的前提下,实行组合式、多中心布局,形成步行15分钟以内的“生活圈”,既为居民提供方便,节省居民出行时间,增加闲暇时间,又减少交通流量,缓解南京城市交通的压力。

再次,建立社区无机动车绿色通道。国际城市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步行社区”、“自行车城市”已成为国际城市发展的一个追求理想。生活的社区内部、社区之间、生活与工作场所,以及与休闲娱乐场所之间的步行或非机动车联系,必将成为未来城市的一个追求。

作为城市发展的长远战略,利用目前城市空间扩展的契机,建立方便生活和工作及休闲的绿色步道及非自行车道网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绿道网络不是附属于现有车行道路的便道,而是完全脱离车行的安静、安全的绿色通道,它与城市的绿地系统、学校、居住区及步行商业街相结合。这样的绿色系统的设立,关键在于城市设计过程的把握,它不但可为步行及非机动车使用者提供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步行通道,也可大大改善城市车行系统的压力。

四、实施文化联动战略

当今世界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竞争、政治竞争、军事竞争,还包括文化竞争。构建和谐南京,应实施文化联动战略,即实行“三动”计划(精品带动、互渗互动、人才涌动)、实施“三优”发展(优先发展、优升发展、优势发展)、实现“三力”效应(辐射力、竞争力、影响力)

1.实行“三动”计划。通过精品带动计划,使南京文化发展形成金字塔式的文化发展格局,文化精品、知识体系、理论基础、科学研究、大众文化、时尚文化、网络文化等要分层次地针对不同受众,沿着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发展路径,推进文化的整体协调发展;通过互渗互动计划,南京文化一方面要研究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及其规律,另一方面要研究文化与众多经济产业产品的文化融入及互渗,研究文化与政治文明的相互关系,研究文化因素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人才涌动计划,培养复合型、开拓型、创新型人才,尤其是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2.实施“三优”发展。首先,在产业发展中应确立优先发展文化产业战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确保文化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其次,加速南京文化产业优升发展,以“文化力”推进“经济力”和“城市力”,促进南京城市竞争力提升;再次,整合文化资源,彰显文化特色,突出文化优势,走优势发展之路。

3.实现“三力”效应。首先,将南京建成“南部文化生态中心”,充分发挥南京位处华东、华南、华中、中原交接处的优势,构建“泛文化圈”,增强文化辐射力;其次,发展文化产业,弘扬先进文化,增强文化竞争力;再次,提升市民素质,重塑城市形象,增强文化影响力。

五、实施生态保障战略

生态保障对南京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为此,应建设节约城市、循环城市和绿色城市。

1.建设节约城市,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统筹人与资源和谐发展,是实现南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此,(1)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在政策设计时要体现节约的首位性原则,在安排生产和生活时坚持节约型优先的方针,在制定发展策略时要突出节约首位性;

(2)健全法规标准,强化监督管理;

(3)完善激励政策,建立长效机制;

(4)加快技术创新,突破技术瓶颈;

(5)加强节约型社会的管理,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

(6)强化宣传教育,提高节约意识。

2.建设循环城市的关键是发展循环经济。

为此,(1)建立“经济发展高增长、资源消耗低增长、环境污染负增长”的新型发展模式,把以“原料—产品—废物”为特点的“动脉产业”和以“废物—再生—产品”为特点的“静脉产业”相结合,谋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害废物的“零排放”;

(2)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3)树立资源可持续利用观念,大力建设循环型社会;

(4)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组织企业的生产活动;

(5)将循环经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渗透到精神文明建设的细节之中。

3.以“绿化”推进环境友好城市建设。从实际情况看,南京建设绿色城市以及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根据“绿色南京”的发展目标,制定绿色城市建设规划,确定绿色城市指标体系;

(2)倡导绿色文化、绿色消费,创造高度文明的人文环境系统;

(3)实施全民绿色环境保护教育计划;

(4)加大绿色环境资本化,绿色资本社会化步伐;

(5)把环境保护和绿色建设作为一个产业经营;

(6)确立环境是有价值的资源、资产、资本的观念,不断创造科学的价值评估方法来指导政策的制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