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本心理学研究方案之研究
19120000000011

第11章 人本心理学研究方案的(9)

2.5.主观主义研究范式

客观主义是科学主义心理学方法论的又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心理学“科学化”的基本要求。当实证主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科学哲学以后,它所崇尚的客观、实证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成为科学的一个基本的和唯一的标准。所以,对于完全接受了科学主义方法论原则的科学主义心理学来说,要达成对人的经验、行为的客观认识,必须坚持客观主义的研究范式。与其他心理学方法论主张一样,客观主义亦有三个层面的内容。在对人及其本质的理解上,客观主义所坚持的是物理主义世界观。把这一世界观运用于心理本质的理解,心理现象就是一种物理现象,它与其他物理现象并无根本性的不同,也能够由人的感官(或作为人的感官延长的物理工具)直接被感觉到。尽管心理现象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但却可以还原为生成心理现象的其他物理现象。在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上,客观主义所强调的是坚持实证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必须坚持以客观的、可观察的或可操作的对象为限,必须坚持客观实证的立场,保持价值中立、情感超脱的态度。在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上,客观主义所强调的是各种取自自然科学的“客观”方法,如观察、实验、测量、条件反射法等。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其最为典型的代表。它们以科学主义为理论模型,以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坚持中立的价值观和方法中心论的科学观,对可观察的行为进行实证的、客观的研究,以获得对行为的客观的、普适性的真理。客观实验范式对现代心理学摆脱一切不以经验为基础的哲学思辨而成为一门独立科学是有重大贡献的。但是,客观主义范式的这些成就是以割舍人的独特性为代价的,在客观主义研究范式中,“人的心理学被物化心理学所取代”,陷入了还原论和客观主义的境地。人的社会历史制约性、主观性在客观主义研究范式中荡然无存。

人本心理学家对于这种无视主观性存在、一味坚持客观性的立场予以了抨击。马斯洛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类本性中的许多方面往往是靠主观体验到的,因此应该在逻辑实证主义经验论和存在神秘主义的私人主观世界之间保持平衡,主张主观范式与客观范式的结合。罗杰斯在其来访者中心治疗实践中,坚持主观主义范式,认为治疗师必须对患者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真正进入患者的内心,才能完全地理解患者的体验与感受。并指出,科学与心理治疗乃至人的一切方面都植根于、奠基于人的直接主体体验。研究者只有通过移情性的理解,才能实现对这些主题体验地认识和理解。

新一代人本心理学家不仅对传统的客观主义研究范式进行了批判,认为这实际上是对主观性的一个简单化的理解:如果在研究中出现了主观性,那么就是错误的或者坏的,是错误的就必须消除,如果不能消除,那么结果就受到了主观性的污染。同时也对早期人本心理学家的立场进行了批评,认为由于他们“仍然没有摆脱时代精神的束缚”,因而把人的研究还是框进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并没有真正体现出人的特有本性。新一代人本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由吉尔吉领导的心理学家所发展的各种质化研究方案才真正体现了不用对人类经验还原为机械因素研究的方法。在他们看来,没有主观性的参与,任何工作都无法完成,所以消除主观性不是解决的办法,客观性本身也是通过主观性活动实现的。在这些研究方案中所体现的心理学知识不可能达到自然科学一样的客观,而是有着主观性、历史性、相对性的特点。他们以人的内在意识、体验为研究对象,以直觉、亲身体悟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期实现对人类经验意义的理解。现象学研究对于意义单元的划分带有研究者个人的学术背景和价值立场,对现象本质的揭示需要研究者对材料的充分占有和直觉;解释学研究者认为,行为和心理“文本”是一个历史性的存在,对它的解读是研究者和文本的“视阈的融合”,不可能实现绝对的客观,不同的人从相同的文本中会领悟不同的意义;启发式研究更是以人们内心深处的“缄默维度”为考察对象,主张通过对自我的深入反思、沉浸使得缄默知识外显化;体验研究强调对自己各种体验的自我观察、自我报告和自我发现;对话研究方案主张在研究者以及研究者与研究现象的对话过程中揭示现象的本质;现象描述研究方案认为从第二层次视角——主体对现实认识的考察,对主体内部观念或者体验的考察了解体验类型。在这些研究方案中,目的、价值乃至人的整个精神生活不仅应该而且可以作为心理学的对象。以价值为导向、从价值的观点选取自己的事实并形成自己的问题,是心理学研究应有的立场。探索生活世界中人类经验的意义与价值,勾画出人的本真形象是心理学的目的所在,内省、直觉、体验、理解、解释等则为心理学的基本方法。

2.6.非决定论的心理学解释框架

决定论是经典自然科学的一个基本假设。依据这一假设,任何自然现象都是有原因的,都处于一定的因果关系中,“如果A,那么B”,是因果法则的最典型形式。把握了因果关系,就可对事件进行解释。因而,发现这种因果关系,对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预测是科学的主要任务。通过在实验室中对无关条件的控制,确定心理和行为的决定因素,以此来说明现象的规律是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理想追求,也是决定论在心理学中最明确的体现。精神分析的潜意识、行为主义的刺激与反应等都充分体现了决定论的思想。对于弗洛伊德来说,无论心理现象(抑或是人类的文化现象)多么复杂,都是有原因的,最终都能归结到潜意识的欲望和本能的驱力。而行为主义更是坚持认为人与动物的行为是由其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寻找行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因果关系便是心理学的主要任务与目的。

马斯洛等早期人本心理学家对科学主义心理学所坚持的决定论思想予以了批判。认为因果关系是建立在两个完全独立的事件基础上的,即因果关系应用于外部关系占主导的时候。而人是具有能动性的,当把对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运用于人身上时是不恰当的。在人类行为是因果决定的还是由自由意志支配的问题上,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明确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所有的行为都是被决定的”。但是马斯洛所强调的是一种自我决定。如人格结构——包括需要系统——几乎不受外在环境或者来自具体情境的刺激所决定。“人越成熟,就越具有自我决定能力”。但是在新一代人本心理学家看来,马斯洛等人并没有彻底摆脱决定论的思想,“可以解释为一种折中”的立场。确实,在马斯洛的“似本能”概念中,虽然指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差别,为人的发展和社会以及教育的作用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但是其研究的重心在于人的本质的自然基础或人与生俱来的生物学本性,而不是人的现实性或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治疗中也包含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他们更多地将人的社会性动机、智能性动机,甚至对真、善、美等存在价值的追求均看做机体所固有的遗传构成,而不是在个体的社会生活、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生成的,所以仍然残留着决定论的余温。

新一代人本心理学家明确指出,把理解事件关系的因果决定论运用于人类现象是没有用的,因为人类现象并不满足因果关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或者说,如果把人类现象从其所产生的情境中分离出来,就失去了它本身的特点,所考察到的只是现象的外观特征。人类现象从本质上是意识的,而意识存在是意向性的,这意味着意义是人的首要特征,对人类意义的分析而非探讨因果关系才是心理学的首要任务,而真实的人类现象应该考察内在关系和运用内在视角。吉尔吉指出,人文科学心理学不受因果关系制约并不是指人类存在作为一个整体不受因果关系的影响。很多现象,如“把我推向悬崖我会坠落,把我绑在树桩上点上火,我会被烧毁,给我下毒我会死”,这些都蕴涵了因果联系,但是这种类型的分析不是心理学的任务。心理学要实现对人的全面理解不是简单地跟随其他学科怎么做,而是要发现自己独特的视角,只有这样,它所作出的贡献才是不可替代的,是唯一的。人有别于物,有着心理、意识、目的、意志等特征,人可以独立自主地为自己的行为做出决定,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存在于自然界的因果规律并不适于人的心理、行为,目的、价值、经验、意志等应纳入心理、行为发生发展的解释框架。真正的人文科学研究策略强调的是人类的经验——按照其主体所呈现的那样对心理生活的意义加以理解,而意义是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体现出来的。所以,在人本心理学质化研究中,都强调心理学的任务不是为了预测与控制,而是为了获得对人类实际经验、对“生活世界”中真实生活的理解。因而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也不是一个个定理、公式或者规律,而是对经验的描述,甚至是一个故事、一幅画、一段音乐(如启发式研究)——因为它们都能提供重要的眼光和知识,都能对理解自己和他人提供帮助。

人本心理学研究方案所呈现出的这几个方面的特征与科学主义心理学方法论一样是相互关联的。科学主义心理学方法论由于把心理学的科学性放在首位,就必然采取自然科学取向;为了满足符合科学的标准,必须在方法上与自然科学为楷模,因而方法中心论就成为理所当然的选择;确定了方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必须按照方法的要求来处理,因此,只有在研究对象上进行自然化的还原,才能满足方法必须的条件;客观主义研究范式则是科学主义方法论的核心内涵,也是心理学成为科学的基本条件;寻找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因果关系是科学主义的最终理想。而人本心理学研究方案则是以寻求对人的理解为目标,因此关注人,构建适合人的研究方法是它们的出发点,因而必然采取人文科学取向;关注人的独特性、人与物的差异性也是在构建方法论上必须首先思考的问题,因此因为对象上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也是其逻辑的自然延伸;以人为出发点构建研究方法就无需按照自然科学的标准对人进行还原处理,只需按照人在实际生活中的本来面貌予以研究,因此,人的整体,人与生活世界的联系成为人本心理学研究方案关注的主要方面;要获得对人的内心世界的理解,必须通过内在的直觉体悟,外在的控制所获得的只是对人的浅层的认识,所以直觉主义人本学和主观主义研究范式也就成为必然选择。

由此可见,人本心理学研究方案所坚持的是人文科学心理学方法论,它不仅抨击了科学主义方法论的自然科学取向、方法中心论、逻辑主义知识论、还原主义研究路线、客观主义研究范式以及决定论的解释框架,同时对早期人本心理学对科学主义心理学方法论批判的不彻底性、在科学研究上实践的缺乏也提出了质疑。并以自己的实践践行了人文科学方法论的基本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