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本心理学研究方案之研究
19120000000013

第13章 人本心理学现象学研究方案(2)

现象学还原。现象学还原分为两个层次:本质还原与先验还原。本质还原的基本原则是“面向事物本身”,胡塞尔将它视为“一切原则的原则”。他说:每一种原初就给予的直观是认识的正当的源泉,一切在直觉中原初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在活生生的呈现中)提供给我们的东西,都应干脆地接受为自身呈现的东西,而这仅仅是在它自身呈现的范围内而言的。对于胡塞尔来说,现象就是本质,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中稳定的、一般的、变中不变的东西。这种现象不能从经验材料中抽象出来,而是人们通过一种独特的洞察或直觉,使它从意识中呈现出来。只要实现了“悬置”,前人留给我们的间接知识以及有关外部世界存在的知识,统统都被搁置起来,从而使意识得到了纯化,只剩下意识流,即呈现在意识中的直接经验到的各种东西。通过直观就能获得现象的本质。先验还原要解决的问题是形而上学的问题,即有关存在的最一般规定性问题。在胡塞尔看来,所谓先验的还原,就是在现象学“悬置”的基础上,进一步净化自我意识,排除掉意识中偶然的、个别的东西,把经验的自我变成先验自我。他说:通过现象学的悬置,我把我的自然人性的自我以及心灵生活——我的心理学的自我——还原为我的先验现象学的自我,即先验现象学的自我经验领域。这样先验自我就作为高于自然的关注的自我的一位不感兴趣的旁观者而确立下来。经过先验的还原,意向性已不再是一般的生理物理的人的一种心理的特性和结构,而是纯粹的意识的特性结构。在胡塞尔看来纯粹自我这时作为纯粹的思想活动的执行者,在本体论上具有优先地位。它不仅给予对象以意义,而且为构成对象提供了前提,成为自明性的存在。胡塞尔宣称:我们的现象学不应当是一门关于实在现象的本质科学,而应当是一门关于被先验还原了的现象的本质科学。显然,在胡塞尔看来有两种本质,客观事实的本质与主观想象的本质,其“现象学还原”所寻求的是后者,是净除了一切实际内容的本质或理念,它从客观事实而来却又与客观事实之本质无关。“现象学还原”还必须将“还原”的执行者“我”作为还原的对象。在经验意义上作为我的认识对象的“我”只是属于同自然世界无异的外部事物,“还原”将此“我”还原为“现象”,如其还原其他客体一样。在人本心理学现象学研究方案中所涉及的是本质的还原,它所需要探察的是现象的本质,而非先验的还原。

想象变更(imaginative variation)。哲学家通过想象变更法获得对现象的本质认识,理解现象的意义。想象变更也称为“思维的实验”,是现象学方法的一个核心步骤。它是在想象中对现象的特征以尽可能多的方式加以变更以便从次要的和偶然的特征中区分出其主要特征的过程,目的是把握经验的本质。

第三,“生活世界”学说。胡塞尔晚年是在对当时欧洲科学发展所面临的种种危机的认识基础上提出这一学说的。胡塞尔认为,现代科学在对人类生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在逐渐脱离了它最初诞生的“母土”,丧失了它唯一可以获得意义的根据,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要克服欧洲科学所面临的危机,科学和哲学必须“返回生活世界”——只有人们日常的生活及活动才是科学的基础。他认为,在“生活世界”中,人们以前科学的观念和方式与世界打交道,处理人们经验到的各种事情,以素朴的方式对待他们的经验、情感、需要和动机,人们的活动和自己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只有对生活世界的深入分析,才能从实证理性的偏见中解放出来,才能找到人的价值和意义的根基,才能建立一门现象学的新人道主义。因此,哲学的视角必须重新返回生活世界,运用现象学还原方法来揭示“生活世界”的本质结构:自我、我思、我思对象,以找回人的价值与意义,而达到完善先验现象学或先验心理学的目的。

此外,胡塞尔有关心理学的观点以及心理学在现象学中地位的观点也对后来的心理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熟知冯特,曾师从布伦塔诺,是斯顿夫的朋友,与缪勒(Muller)是同事,读过詹姆斯的着作,熟悉匹兹堡和格式塔学派的观点。基于对当时心理学的熟悉,胡塞尔对当时盛行的“经验心理学”进行了批判。他指出,心理学没有获得像自然科学一样的进步是因为它让自己服从于自然主义的诱惑,而没有关注到自己独特的要求,没有关注到人类现象在方法和概念上的独特性。他希望形成一门新学科以在经验心理学与现象学之间建立起联系,他称这一学科为现象学心理学,其目的是在意义结构和功能的层面来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的主要方法为现象学方法,实验只是作为现象学研究的一个补充和辅助手段。另外,胡塞尔反对把人类的心理以生理的语言来进行说明,反对把心理生活还原为生理事件。但胡塞尔对心理学的阐述是以哲学为出发点和目的的,正如美国着名现象学家斯皮尔格博格(Speigelberg)所指出的,胡塞尔不仅没有完全勾画出其现象学心理学的轮廓,而且在他随后的文献中也很难发现其具体的心理学观点,但是作为哲学家的胡塞尔,他的现象学的一般概念,在他的基本结构中所描述的意识的意向性,为现象学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主要动力。

随后的海德格尔、萨特以及梅洛·庞蒂等人继续发展了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海德格尔把存在主义所关注的问题和现象学方法结合起来。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说明其目的是回答存在的意义和具体的方法。萨特的第一个研究是心理学的,是对人类情感和想象的研究,纵观其一生,萨特不断有心理学的描述,他把自己的心理学称为“存在心理分析”(existential psychoanalyses)。梅洛·庞蒂充分意识到胡塞尔对生活王国的拓展的重要意义,他通过对行为赋予某些特征,把现象学转变为“严格的现象学”。对梅洛·庞蒂来说,行为就是意向性的,是与世界相关的。所以,心理学的现象都不是独立于这些行为和意向性的,心理学从来没有离开过主体间王国。因此,从最深层次来说,以现象学为基础的心理学是一门主体间性的科学。这样,严格现象学主要关注“对所研究的现象的忠实”,希望按照所呈现出来的特征对现象加以研究。

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哲学为现象学研究方法提供了思想基础与理论框架。在现象学研究方案中,现象学哲学方法以及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很多思想都得到了映射和体现。

2.2.现象学研究方案的心理学先驱

2.2.1.欧洲存在主义-现象学心理治疗与美国的存在-现象学运动

欧洲存在主义-现象学心理治疗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它是在欧洲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哲学的直接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社会现实在心理治疗和心理学研究中的反映。其主要创立者和代表人物是瑞士精神病学家宾斯万格(Ludwig Binswanger)、万登博格(van den Berg)、鲍斯(Medard Boss)、奥地利的心理医生弗兰克尔(Viktor E.Frankel)以及英国精神病学家莱恩(Laing)等。他们针对欧洲的社会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现实,猛烈抨击了社会对人类心灵的摧残,提出了所谓反精神病学的观点。在心理学的各种主题上都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他们强调经验、过程、自由,强调患者与治疗师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并强调从患者的角度来理解他们的问题。弗兰克尔针对现代社会意义丧失的现实、人生价值和存在受到威胁的现状,阐发了意义治疗(lototherepy)的存在心理学思想观点和意义治疗方法。主张人类最大的渴望不是愉快、力量,而是意义。欧洲心理学家的工作在20世纪的30年代通过麦克雷狄(Robert McLeod)和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以及欧洲移民安吉尔(Andreas Angyl)、万·卡姆(Adrian Van Kaam)、艾伦博格(Henri Ellenberger)、卡夫卡(Kurt Kaffka)、科勒(Wolfgang Kohler)、蒂里奇(Paul Tillich)等人的介绍,受到了美国心理学家的关注。

与此同时,在美国本土也出现了存在-现象学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詹姆斯和杜威、奥而波特等人,欧洲移民的前述存在心理学家以及现象学心理学家也参与了进来。詹姆斯主张现实是人可以直接经验的,并主张沿着胡塞尔现象学的道路寻求对自然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替代。所以有人指出,“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是对现象学心理学的最好的诠释……胡塞尔的主张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完全的理解”。詹姆斯相信建立统一心理学科学的可能性,但是他的基本方法是对经验仔细地考察,从这一角度来说,他是一个现象学家。詹姆斯在对宗教经验进行研究时,他放弃了自然科学立场,悬置了已有的理论和对宗教的先见,运用了胡塞尔所说的“现象学心理学还原”方法,用严格的想象变更和敏锐的直觉对宗教经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意向性分析,并把握了宗教经验的本质因素和类型。詹姆斯对宗教经验的质化研究深深地影响了人本心理学家们对新方法的思考。吉尔吉正是在读了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以后才树立起心理学的梦想。在杜威的思想中也蕴含了很多现象学主题。他主张教育改革必须建立在对儿童经验仔细地考察之上。奥而波特、麦克雷狄等人不仅亲自实践,而且还鼓励同仁探索现象学心理学研究方法。此外,心理学家如卡夫卡、科勒以及安吉尔、万·卡姆等都持类似的观点。到20世纪40年代,这些来自不同国家和领域的学者形成了一个合流,呼吁心理学和心理治疗采取现象学取向。其中最突出的是斯莱格(Donald snygg)、康布斯(Arther W.Combs)、万·卡姆和罗杰斯。斯莱格被看做是“美国现象学的第一个代表”。他发表于1941年的题为“The need for a phenomenological system of psychology”的文章,常常被看做是倡导现象学心理学研究的开端,“这是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中第一次呼吁心理学中运用现象学方法”。斯莱格和康布斯在很多合着的着作中呼吁发展主观经验的现象学系统心理学。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由当时行为的现象场所决定的,主张人的行为是由即时的知觉而非客观事件主宰的,两人共同发展了知觉研究方法。万·卡姆是一个咨询心理学家,他相信不仅仅是咨询心理学,所有的心理学都必须意识到存在主义的基础,他发展了第一个“经验的心理现象学方法”(empirical psychopheno menological method),并以它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1962年在杜奎森大学建立以现象学哲学为基础的心理学博士点。20世纪50年代末期,吉尔吉进入由万·卡姆所主持的杜奎森大学心理学系开始探寻科学现象学研究方法。

2.2.2.意动心理学

布伦塔诺被认为是现象学运动的先驱,在他的《经验立场的心理学》中,首次提出了“意向性”概念,指出“意识总是与意识对象相关地存在”这一特征,并成为现象学哲学的核心概念。布伦塔诺反对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要以意动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要研究各种心理的活动或动作,而不是单纯的内容。实际上,心理的活动和内容又是相互联系的,任何心理活动都指向一定的内容,看必有所见,听总有所闻。他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意向性的心理现象。在研究方法上,虽然布伦塔诺不反对实验方法,但是,他认为过于强调实验会导致对研究问题的忽视,破坏心理活动和过程的整体性特征,因而主张对心理活动的研究要采取观察的方法来进行。其后期的观点逐渐转向了心理学现象学方法。他认为,现象学是一个描述性方法,是一个解释的、通向理解的方法。布伦塔诺希望心理学方法能按照主观的、经验的个体来描述心理行动。布伦塔诺的思想对于整个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心理学家布伦南(J.F.Brennan)指出:格式塔心理学、现象学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甚至美国机能主义的折中取向都可归功于布伦塔诺。布伦塔诺的学生斯顿夫进一步拓展布伦塔诺的思想,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机能(即布伦塔诺的意动),认为机能与现象既不可分又各自独立存在于经验中,并把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在实验中加以研究。在与冯特关于音乐理解的争论中,斯顿夫认为美妙的音乐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不需要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但是斯顿夫最大的贡献不在于他在心理学的具体研究上,而在于他对布伦塔诺思想的传承和培养了大批影响心理学历史甚至西方文化的学生上,包括格式塔学派的科勒与卡夫卡以及胡塞尔。屈尔佩的二重心理学在试图弥补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之间鸿沟的努力中,也保留了现象学某些方面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