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本心理学研究方案之研究
19120000000004

第4章 人本心理学研究方案的(2)

存在主义哲学起源于19世纪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S.Kierkegaard),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雅斯帕斯(Karl Jaspers)、萨特(Jean.Paul Sartre)等人的积极倡导,存在主义哲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成为20世纪最主要的哲学流派之一。虽然每位哲学家着眼点不同,所强调的方面各异,但是都把人及其存在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突出人与物不同的特征。在他们看来,物是一种自在的存在,而人是自为的存在,人不是被决定的,是具有自由选择的能力的存在。同时认为人的存在是一种“在世界中的存在”,是与周围环境以及他人、自身相关的存在。存在主义还把探讨人类存在的价值问题放在重要地位,认为寻求人生意义的根基,就是寻求对人类具有普遍适用性和约束性的终极价值,从某种意义上,它是衡量人类全部思想和行为的最高标准,人类所做的其他一切都是达到这一终极价值的途径和手段。存在主义哲学坚持,抽象的思考不足以把握丰富的内省经验,运用自然科学的计量方法也无法测度每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内在心理生活的奥秘。因为人作为一种存在物,不同于其他存在物,只有人能领悟到存在本身。因此只有通过体验、移情等主观方式才能实现对另一个存在的理解。存在主义哲学强调语言在认识事物和理解他人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美国本土的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的对话哲学,更是将对话作为哲学探讨的核心对象。在他看来,对话不仅是获得真理的途径,更是人类自身存在的方式。

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与人本心理学立场有很大的接近之处,必然成为人本心理学批判科学主义心理学的一个有力武器和创建自己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在人本心理学研究方案中,“克尔凯郭尔研究方案”就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主导思想发展而来的,现象学对话研究方案则是吸收了布伯的对话哲学的核心思想,启发式研究方案中也把对话作为一个核心观念。

解释学哲学是人本心理学研究方案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来源。在近代之前,解释学作为一种解释的理论、方法和科学即被应用于圣经解释、法学和古典语文学以及其他古代典籍的解释。经过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和狄尔泰的努力,解释学从寻找文本意义的技术转变成为人文科学的方法论基础。进入20世纪,除了上述的这些领域以外,海德格尔、加达默尔(Hans Geory Gadamer)以及利科尔(Paul Ricoeur)等人又将它发展成了一种新的哲学立场,并迅速扩展到史学、文学批评、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科学史研究、神话学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实现了人类哲学在20世纪的“解释学转向”。解释学主张人类经验、行为都具有内在的意义,解释学的任务就是在这些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中找寻其中的意义与价值。它强调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密切联系、研究者的价值关涉、人的心理和行为就是有待解读的文本等。这些解释学思想内涵在人本心理学的很多研究方案中都得到了映射,解释学研究方案更是以解释学哲学为其指导思想,构建其具体的研究过程与程序。有关解释学的思想内容及其对人本研究方案的影响,将在解释学研究方案中作更详细的阐述。

英国物理化学家、哲学家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则将对科学主义的批判提升到科学哲学的高度,提出人性论的科学观,给予人本心理学研究方案科学观上的支持。在他眼中,作为科学主义两大支柱的还原主义与客观主义乃是造成传统科学危机的最大根源。还原主义把任何现象复杂的结构简化为实证的要素,用失去整体机制的元素来说明系统的性质,从根本上歪曲了科学研究的真实性;客观主义则把经验证实当做科学的标准,使科学成了感性记录,并从根本上排除了人对科学活动的参与,排除了科学中人的价值和评价性认知的可能性,造成了事实与价值、知识与人的真实存在的断裂,以及科学对个人的否定。在还原主义与客观主义的支配下,人变成了物,变成了机器;科学则成了一种非主体性的物的机械处理过程。他倡导人性的科学观,认为科学是科学家的主体创造性活动,科学本身是充满人性的,科学家个人的认知活动乃是科学活动的真正基础,任何科学理论都是以科学家的个人意向为先导式的特定结果。主张知识并不像实证主义者所标榜的那样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是渗透了个人因素的存在,是个人的知识。个人因素不仅不是知识中需要剔除的瑕疵,甚至就是知识的知性中心。而他提出的缄默知识理论,则彻底颠覆了传统知识论,指出了知识的内在性、整体性以及模糊性等特征。被称为实现了“认识论上哥白尼式的革命”的波兰尼的思想为人本心理学家勾画出新的科学观,成为批判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强大武器。马斯洛对波兰尼思想也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同时,他的思想也成为人本心理学研究方案思想的直接源泉。他的人性的科学观、个人知识理论、缄默知识理论成为启发式研究方案的基本立论基础。

此外,20世纪所发展起来的实用主义哲学、建构主义以及系统论思想都成为人本心理学家构筑自己方法论以及形成研究方案的思想来源。实用主义哲学是在美国本土发展起来的哲学思想。它的知识的实用主义检验标准以及多种实践研究——如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对诱导过程的研究,杜威(John Dewey)对大脑感觉模式的研究,詹姆斯(William James)对意识和信仰的研究——给人本心理学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仅让人本心理学家认识到意识对心理学的重要性,同时也使得人本心理学家在对科学知识标准的认识上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支持。建构主义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虽然建构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类型,但是都坚持以下几个基本主张:反对把科学仅仅看成是理性活动这一传统的科学观;主张科学问题解决的方案不是完全决定的;人们的知识有其发展性、演化性,是受社会因素影响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建构主义的这些思想与人本心理学家所积极倡导的主张有很多的切合点,也成为人本心理学家乐意吸收的营养。系统论发端于科学研究,然后逐渐上升到系统思想。它强调,事物的特征是内在结构和组织的结果,人类独有的特征如自我意识、语言、文化等都是这个复杂系统的体现。它坚持要理解复杂的整体(如人类),必须关注整体系统而不是各个部分。系统研究策略是通过感知整体,对事物直接加以理解。因此,有的心理学家指出,系统论思想“为人本心理学家提供了一个无须引入新概念(如生命力量、心灵)就能说明人类独特性的理论”。

由此可见,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已经孕育了一条坚持以人为本,高扬人的独特性与特有研究方式的思想传统,这一传统不仅为人本心理学批判实证主义传统提供了强有力的立论基础,同时为人本心理学方法论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土壤,铸就了人文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案的逻辑基础和基本内核。但是人本心理学要真正把这些思想落实到具体实践,仅有这些理论探讨是不够的,考察其他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加以借鉴是其完善研究方法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1.2.其他人文科学的影响

人本心理学家在进一步完善其方法论的过程中,除了在认识论上找寻理论支持和方法论指导以外,对其他人文学科研究方法的考察并加以借鉴是另一个主要策略。人文科学研究都涉及对人及其活动的研究,虽然视角不同,但是这些共同点,也为作为人文科学心理学的人本心理学研究方案吸收其他成熟人文科学研究方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如果说哲学思想中关于人文科学的原则是一种安乐椅上的构想,那么其他人文科学的研究实践则是把这些抽象的原理变为具体的操作,为人本心理学研究方案树立了榜样。

在学科发展和研究进程中,很多人文科学在方法论上面临着与心理学同样的问题——即无视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全盘接受科学主义方法论。但是其他人文科学(尤其是人类学和社会学)似乎比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的变革来得更早、更灵活。当心理学仍然拒绝在方法论上的变革与发展时,在其他人文科学中悄然兴起了一场质的研究运动,实现了方法论上的根本性变革和发展——他们认为,在研究中没有一种特定的方法和实践比其他的方法或实践有更多的特权。他们相信,所有的质化研究实践都“能够提供重要的眼光和知识”。

在其他人文科学中,质化研究的发展分为5个大的历史时期。对“异地”的“他者”感兴趣,研究者“撰写‘客观的’、有关实地经验的殖民化陈述”的传统时期(1900~1950);拥有了各种各样的范式、方法和策略的模糊时期(1970~1986),人本心理学研究方案在这一阶段才开始产生和发展;寻求有关真理、方法和表达的新模式的表述危机时期(1986~1990)以及后现代时期(1990~至今)。每一个研究阶段都有大量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研究。其中最突出的是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研究。

在人类学研究中,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Kaspar Malinowski)所进行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对重要的社会过程进行严格的考察,并努力寻求质化研究方法的形式化。马林诺夫斯基先后三次去新几内亚西南部群岛进行实地田野考察,并于1922年出版了《西太平洋的航海者》,确立了文化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准则和方法。他强调,在研究中应该系统地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详尽的记录,要记录他们的行动、观点、意见和说法。要记录常态,也要记录特例。既要记录直接的所见所闻,又要记录模式化的思想行为,还要做图表、纲目。而这些事实不能孤立地看待;相反,必须把事实置放在一个有机的整体内,把它置于那些解释生活现实的系统中去。他所形成的田野调查研究规范促进了人类学的广泛发展。着名的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和米德(Margaret Mead)遵循人类学所形成的研究规范,在20世纪20年代对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的土着居民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调查,写就了《文化模式》《三个原始部落的性质与气质》《来自南洋:原始社会的青春期与性的研究》《新几内亚儿童的成长》和《萨摩亚人的成年》等蜚声全球的文化人类学名着。

文化人类学的这种“质的研究”方法及其所依托的田野作业作为一种组合成为学术规范,不仅造就了它在20世纪成为人文科学中最亮丽的风景之一,它的研究方法后来为多个学科所沿用,除了与人类学相通的民族学之外,社会学、民俗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乃至传播学都采用这一方法。人本心理学在致力于发展研究方案的过程中也关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详细描述参与者的行为与经验,考察经验、行为形成的环境背景等都为人本心理学家所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