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组织行为学概论
19120600000018

第18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9)

四、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

孙子提出的“知己知彼”原本是行军之道,意思是用兵打仗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要正确理解人与人的关系,妥善处理这样或那样的人际关系,何尝不需要知己知彼呢?知己知彼能力的大小,是一个人社会知觉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志。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就要和别人交往,而要恰当地处理和别人的关系,就必须了解对方的情感、好恶、需求和个性,此所谓“知彼”。同时,在交往过程中,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倾向也应该有所察觉,知道自己是喜欢对方还是讨厌对方,此所谓“知己”。只有对自己的态度做出准确的判断,才能明确我们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冲突和契合,从而及时进行调整,有效的消除交往过程中可能导致障碍和隔阂的不利因素,促进彼此关系的健康发展。

在人生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是一个出色的演员,随时随地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因而每个人必须对自己和别人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及行为规范做出准确的认识和判断。否则,如果一位组织的领导把在组织中的上下级关系搬到家里,在家里强调等级制度,他就不可能与家庭成员建立亲密的关系,而只能使家人对自己“敬而远之”。

每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就和别人发生了关系,产生了相互作用。对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过程的知觉,就称为人际知觉。人际知觉既包括对自己和别人关系的知觉,也包括对别人与别人关系的知觉。只有正确认识各种人际关系,才能正确处理好“关系网”,并利用“关系网”为自己服务。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日益成为影响人们得失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高水平的人际知觉能力是成功者所必不可少的。

所以,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二)社会知觉的作用

与对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有一些独特性。

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

人能体验其内部世界,而物不能,所以社会知觉的主体可能同时还是社会知觉的对象。

换句话说,社会知觉的对象是有意识的人、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而人们对这些对象的知觉又是通过一些特殊的介质进行的。例如,通过他人的言行、表情、态度等来认识、判断,但是无论是知觉的主体,还是知觉的对象,都会掩饰自己的内在动机,所以人们的社会知觉判断常常可能是不准确的。

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

社会知觉的主客体能够理解彼此间的行为对对方的利害关系,于是知觉者和被知觉者都可以有意识地操纵和利用彼此。当个体能够预测他人可能做出的行动时,他自己便可以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因此相互间的期望会影响彼此的知觉。

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进行社会知觉也需要对知觉对象的各种信息加以组织和分类,但社会知觉往往根据他人的外表和行为进行概括和判断,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也更容易采用以点代面的策略。所以,个人的经验会严重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另外人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大。因此,获得对人的知觉要比对物的知觉更为困难。

(三)社会知觉偏差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因此又称第一印象效应。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A.Ladins,1957)用编撰的两段文字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首因效应现象。他编撰的文字材料主要是描写一个名叫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片段,第一段文字将吉姆描写成热情并外向的人,另一段文字则相反,把他描写成冷淡而内向的人。例如第一段中说吉姆与朋友一起去上学,走在撒满阳光的马路上,与店铺里的熟人说话,与新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第二段中说吉姆放学后一个人步行回家,他走在马路的背阴一侧,他没有与新近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在实验中卢钦斯把两段文字加以组合。

第一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二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三组:只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

第四组:只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

卢钦斯让四组被试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然后回答一个问题“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中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二组中只有18%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三组中认为吉姆是友好的被试有95%。第四组只有3%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的。

这项研究结果证明,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但是卢钦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如果在两段文字之间插入某些其他活动,如做数学题、听故事等,则大部分被试会根据活动以后得到的信息对吉姆进行判断。

也就是说,最近获得的信息对他们的社会知觉起到了更大的影响作用,这个现象叫做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研究发现近因效应一般不如首因效应明显和普遍。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当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淡忘时,新近获得的信息的作用就会较大,就会发生近因效应。

个性特点也影响近因效应或首因效应的发生。一般心理上开放、灵活的人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而心理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稳定倾向的人,容易受首因效应的影响。

2.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他人进行知觉时,由于受到某个或某些特征的影响,从而对这个人的其他特征给以过高或过低的评价。就是我们生活中所说的“一好百好,一坏百坏”。心理学家戴恩等人(K.Dion Etal,1972)曾用实验证实了晕轮效应的存在。他们让被试看一些人的照片,这些照片看上去分别是无魅力的、中等的和有魅力的。然后研究者让被试评定这些人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原本可能与有无魅力是无关的,但评定的结果却显示,有魅力的人得到了最高的评价,无魅力的人得到了最低的评价。

戴恩的研究说明,当人们由于认知对象的外表魅力而对其产生了好感或坏感以后,就会据此对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或特点进行信息整合,这些其他的信息也就被笼罩上了“好的”或“坏的”晕轮。

3.刻板效应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我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聚集在一起,所以,在进行社会认知的时候,人们也往往将聚集在一起的人们赋予相同的一些特征,对不同职业、地区、性别、年龄、民族等群体的人们形成较为固定的看法。当人们去知觉他人时,往往会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就有可能出现偏差,这就是社会刻板效应。例如,人们通常觉得英国人有绅士风度、聪明、因循守旧、爱传统、保守;美国人民主、天真、乐观、友善、热情;法国人爱好艺术、轻率、热情、开朗等等。当我们面前有某一个国家的某个人时,我们往往把对这一国家的人的固定看法强加给这个人,从而有可能对这个人产生错误的认知。

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使人形成“以偏概全”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的偏差,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社会刻板印象之所以会形成,主要的原因有:认知者总是希望根据较少的信息做出全面的推论;每一个群体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目标,因而同一群体中的个体就会有许多相似之处;接触机会的限制,人们通过间接方式得到的信息形成了刻板印象,又由于缺乏直接接触的机会,因而印象难以改变;社会刻板印象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刻板常常与人们的利益或价值发生关系,而且还可以快速补充社会认知过程中的缺失信息;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等。

刻板印象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人们提取信息,加快信息加工的速度,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填补社会认知者所需要的信息,但它又往往造成社会知觉中的以偏概全和固着的反应模式,使社会知觉出现偏差。

当然,社会刻板印象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文化水平越高,他所持的社会刻板印象就越容易改变。另外,一个人对社会刻板印象的性质越了解,他也越容易改变自己所持的刻板印象。

第四节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一、价值观

(一)价值观的定义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1.内容方面

价值观就是关于价值的观念。那么什么是价值呢?简单的讲,价值实际上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好坏”意义,包含善恶、美丑、利弊、得失、祸福、荣辱、优劣、贵贱、有用无用、可爱可恨、妥不妥当、值不值得、应该不应该、重要不重要、轻重缓急等,都可以用好坏来表达;世界上凡是可以用“好坏”来加以叙述并含有取舍意味的对象,就是价值;凡是需要加以“好坏”判断的,就属于价值问题。“好坏”两个字是我们应用得最多、最经常、也最自然的,它很能代表价值和价值观所具有的广泛性。当人们对任何事物说“好”、说“坏”的时候,头脑里必定要有关于这件事“好坏”的某种信念、标准和期待,从而对于事情的好坏抱有一定的基本态度,这就是所谓“价值观”特有的思想内容。因此“价值观”就是人的“好坏观”,即人们关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怎样为好、怎样为坏,以及自己向往什么、追求什么、舍弃什么、拥护什么、反对什么等的观念、思想、态度的总和。

2.形式方面

构成价值观所特有的思想、观念、精神形式,主要是指人们头脑中的信念、信仰、理想系统。价值观不同于知识、理论和科学系统,它主要不是表明人们“知道什么,懂得什么、会做什么”,而是表明人们究竟“相信什么,想要什么、坚持追求和实现什么”,是人们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价值选择的内心定位、定向系统。一般说来,“知道什么”还不等于“就要什么”,所以知识和科学永远不能代替价值观。特别是越是在知识和经验达不到的地方和时候(人类知识的发展是无限的,而其现有的已知总是有限的),信念、信仰和理想就越起作用。通过观察社会上的信仰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它的这种特殊存在和作用。

3.来源和基础方面

任何人的价值观都不是凭空产生和改变的,归根到底,它反映人的社会存在,即生存方式、生活条件和实践经历等特征。价值观的深层基础是主体的根本地位、需要、利益和能力等具体情况,是人的价值生活在头脑中的反映和积淀。因此价值观总是和人的现实状况相联系,不同地位、不同条件、不同经历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在存在着阶级、民族等多元化现实基础的人们之间,价值观也是多元的。

4.功能方面

价值观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评价标准系统。换句话说,人们关于任何价值的信念、信仰和理想一旦形成,它就会成为人们心目中用以衡量事物之(价值)轻重,权衡得失取舍的“天平”和“尺子”。人们用这样的天平和尺子去称量、评判一切人和事物,从而得出自己的态度和选择。

总之,价值观是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深层的、相对稳定而起主导作用的成分,是人的精神心理活动的中枢系统。价值观人人会有,处处会有;不但个人有,集体、阶级、民族、国家和社会更要有;不但在眼前一件件具体事情上反映出来,更在人生事业、社会发展大方向、大决策上显示出来。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实际上是它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社会大系统的“软件”;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价值观则是他的人生和事业中最重要的精神追求、精神寄托、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所在。

(二)价值观的特点

1.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观点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

2.价值观是因人而异的

由于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不同,人生经历也不尽相同,每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