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组织行为学概论
19120600000004

第4章 绪论(3)

(五)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对前人的成果批判地吸收与继承原则

组织行为学在我国还处于发展初期,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充分考虑我国各类组织的特点与组织成员的心理特点,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组织行为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坚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原则,用批判的眼光,吸收国外一切有利于我国组织行为学建设与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并且发扬我国古代组织管理思想中优秀的部分,做到古为今用。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组织行为学时,目前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心理测验法和案例研究法五种。

(一)观察法

1.什么是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2.观察法的作用

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启发人们的思维;导致新的发现。

3.观察法的种类

观察法的类型很多,依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对象的活动,可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依对观察对象控制性强弱或观察提纲的详细程度,可分为结构性观察与非结构性观察;按是否具有连贯性,可分为连续性观察和非连续性观察;依观察地点和组织条件,可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等。

常见的观察方法有:①核对清单法;②级别量表法;③记叙性描述法。观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观察者往往要借助各种现代化的仪器和手段,如照相机、录音机、录像机等来辅助观察。

4.观察法的要求

①养成观察习惯,形成观察的灵敏性;集中精力,勤奋、全面、多角度进行观察;观察与思考相结合。②制定好观察提纲。观察提纲因只供观察者使用,应力求简便,只需列出观察内容、起止时间、观察地点和观察对象即可。为使用方便还可以制成观察表或卡片。③按计划(提纲)实行观察,作好详细记录,最后整理、分析、概括观察结果,做出结论。

5.观察法的优缺点

①它能通过观察直接获得第一手资料,不需其他中间环节。因此,观察的资料比较真实。

②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能获得生动的资料。

③观察具有及时性的优点,它能捕捉到正在发生的现象。

④观察能搜集到一些无法言表的材料。

观察法也同其他科研方法一样,有自身的局限性。

①受时间的限制,某些事件的发生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过了这段时间就不会再发生。

②受观察对象限制。如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有些秘密团伙一般不会让别人观察的。

③受观察者本身限制。一方面人的感官都有生理限制,超出这个限度就很难直接观察。另一方面,观察结果也会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

④观察者只能观察外表现象和某些物质结构,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的本质和人们的思想意识。

⑤观察法不适应于大面积调查。

(二)心理测验法

心理测验法是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以心理测验作为心理或行为变量的主要定量手段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心理诊断最常用的且较科学的检查、评价方法。测验法使用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现成量表,例如人格量表、智力量表、症状量表等等,以获得较高可信度的量化记录。心理测验种类繁多,必须严格按照心理测量科学规范实施,才能得到科学的结论。

心理测验是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原理和技术,对人的心理现象或行为做出推断和数量化测量分析的一种手段。现代心理测验是在实验心理学和统计学方法基础上形成的,近百年来主要是从西方发展起来的。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位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了。

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是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顿。另一个对心理测验做出巨大贡献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1890年,他在《心理》杂志上发表文章《心理测验与测量》,使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在心理学文献中。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受法国教育部的委托,编制了比纳-西蒙量表,首次提出了心理年龄(智龄)的概念。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特尔曼于1916年修订发表了《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并提出了智商的概念。20世纪40年代《韦克斯勒智力量表》问世,使个体智力测验日益成熟起来,目前已被世界许多国家广泛采用,我国也在80年代初引进并修订了这个量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心理学家为快速经济地选拔军人而发明了团体测验,如陆军甲种和乙种智力测验。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很快结束,但它对扩大心理测验的影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国心理测验开始于1914年的二三十年代。我国心理学家曾两次修订过比纳智力量表,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心理测验在我国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79年才恢复。近年来我国心理学家正在致力于测验的本土化研究,编制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智力测验、人格测验、适应行为量表等,并已取得初步成功。

标准化心理测验应具备的条件有样本数要大,要有代表性;要有可以比较的常模或正常值;要有信度;要有效度;施测方法标准化。

常用的心理测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按测验功能分: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测验。

②按材料的性质分: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

③按测验的方法分:问卷法、作业法、投射法。

④按组织方式分: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心理测验的使用原则有以下几种。

①测验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

②必须慎重的选择测验。

③必须正确地看待测验结果,不能绝对化,应客观的去评价它。

④必须遵守职业道德。

(三)调查法

调查法(Survey Method)是通过会谈、访问、座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的一种方法。

会谈法或访问法(Interview Method)。通过与被试者会谈,了解其心理信息,同时观察其在会谈时的行为反应,以补充和验证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描述或者等级记录以供分析研究。会谈法的效果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研究者本身的会谈技巧。

座谈法。也是一种调查访问手段。通过座谈可以从比较大的范围内获取有关资料,以提供分析研究。

问卷法(Questionnaire Method)。在许多情况下,为了使调查不至于遗漏重要内容,往往事先设计调查表或问卷,列好等级答案,当面或通过邮寄供被调查者填写,然后收集问卷,对其内容逐条进行分析、记录和研究。问卷调查的质量决定于研究者事先对问题的性质、内容、目的和要求的明确程度,也决定于问卷内容设计的技巧性以及被试的合作程度。例如,问卷中的问题是否反映了所要研究问题的实质、设问的策略是否恰当、对回答的要求是否一致、结果是否便于统计处理以及内容是否会引起被调查者的顾虑,等等。

(四)实验法

1.概念

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或模拟的特定条件下,排除各种干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2.实验法的基本类型

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进步、实验手段的日益提高,实验方法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按照科学实验方法的不同方面,可以分为许多种类型。

(1)按实验的作用进行划分

可以分为析因实验、判决实验、探索实验、比较(对照)实验、中间实验等。

①析因实验是指为了寻找引起某些变化或结果的原因而安排的实验。它的特点是从已知的结果中去找出未知的原因。

②判决实验是指为了判定某种假说是否正确而安排的实验。它的特点是能够判定这一假说的前途命运。经过这类实验,假说就可以被证实或被否定。

③探索实验是指创设一定的条件来达到某一目的而安排的实验。它的特点是从已知的原因来发现它将产生的未知结果。

④比较(对照)实验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似组群进行比较,一个是“对照”组,作为比较的标准;另一个是实验组,是进行某种实验而采取的一些措施,通过一些实验步骤,然后观察其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得出这种措施对研究对象所产生的影响。

⑤中间实验是指在科学研究中已取得初步成效,在生产应用前必须进行的一种模拟生产条件的实验。这种实验方法一般应用于农业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实验中比较复杂、规模又比较大的研究项目,以便通过中间实验来最后确定其科研成果能否应用于生产的科学价值。

(2)按实验的性质进行划分

可以分为定性实验、定量实验和结构分析实验。

①定性实验是指为了测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及其组成部分而安排的实验。其目的就是为了判定某种组成部分是否存在,或是否起作用。它的特点是回答“有没有”或者“是不是”等问题。

②定量实验是指在测定研究对象的组成成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测定各组成成分之间的数量关系,确定含有某一组成分数值的实验。

③结构分析实验是指为了测定研究对象的空间结构状况并对其进行分析而安排的实验。它既有定性的一面,也有定量的一面。

总之,实验法根据其分类的标准不同可以进行多种区分。并且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实验法的种类将不断丰富。

(五)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通过向管理人员提供关于组织问题的书面描述,然后要求他们进行诊断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方法。通过这一过程,不仅能真实体验确定和分析复杂问题的情景,还能了解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案例分析法是哈佛大学首创的,强调案例分析和决策理论。教授负责编选真实公司的案例,印发给学生。学生在课下阅读材料和参考资料。教授在课堂上不讲课,只简单介绍情况,主要让学生发言讨论。教授对学生发言的见解、能力等作记分考核。讨论案例时,有关公司部门也派代表参加,由此可以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介绍本部门情况,相当于为本部门做宣传,扩大影响;二是从学生中发现、了解人才,为本部门物色有才干的管理人员;三是从讨论中吸取一些有用的意见,参加的代表本身也进行了学习。研究生在两年学习期间,大约要讨论600~700个案例。案例分析法的有效应用,关键在于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保证案例的质量。必须是描述完整的经营问题或组织问题的案例,并且具有真实性,不能随意捏造,案例要和组织行为学内容相一致。

其二,有效开展小组讨论。组成小组来实施对案例的分析、判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然后在集体讨论中发表自己小组的看法,同时听取别人的意见。讨论结束后,公布讨论结果,并由教师进行归纳、引导和分析,直至达成共识。

第三节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方法和重要意义

一、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方法

(一)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组织行为学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组织行为学具有非常强的应用价值,而且它也是来自于实践的。所有的组织行为学的理论,都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部分学生认为组织行为学比较枯燥难学,书本上的内容理论太多,而且都是外国学者提出的理论,又有许多心理学研究成果,所以不容易学懂。这是对组织行为学这门学科缺乏科学认识的结果。组织行为学作为介绍组织管理的最基本理论的学科,在其产生与发展中借鉴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许多概念、理论的阐述都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含义,其内容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在实践基础上,经过了高度精练、高度抽象而形成的一个学科。因此,学习组织行为学不能仅仅对书本进行咬文嚼字,同时学习者要有很高的主动性,积极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应该掌握适当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多阅读一些组织行为学方面的书籍、报纸、杂志,并广泛联系管理实际,这将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把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可以有两条途径。

其一,联系自己的实践经验。组织行为学中所阐述的大部分内容,都来源于我们的工作管理实践。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在实际工作或学习中都会亲身经历、耳闻目睹或间接知晓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实际经验与体会,那么在学习理论时,联想一下这些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而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将有助于对理论的理解。

其二,借助案例。一个人的实践经验总是有限的,要联系自己没经历过的实践,就只有靠间接经验了。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美国哈佛商学院在20世纪20年代创造了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成功的教学与学习方法,这种方法迅速得以流传。案例是对实际管理问题的客观描述,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典型性,每个案例中都隐含了一个或几个方面的管理原理。

正因为案例具有这样的一些特点,它就成为人们进行模拟训练、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有力工具。目前,国内出版的组织行为学案例比较多,也比较丰富,这给组织行为学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便利。

(二)转变观念,采用新型思维方式

学习、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需要转变观念,采用新型思维方式,养成相应的思维习惯,这些思维方式主要包括以下4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