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人传记丛书——孔子
19142100000009

第9章 游历洛阳

孔子最敬慕、佩服的人就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周公名旦,周朝的礼仪、文化,大半是周公所创,孔子对这些无不尽心研究。周公后来被封于鲁,是鲁国开国先祖。

孔子在杏坛收徒讲学之后已经是当世广受敬重的夫子,却仍然觉得学无止境。于是有一天,他邀请敬叔一起去洛阳游历。洛阳当时被称为周京,周武王开国之初,定陕西西安为都城,后来,西方犬戎作乱,周平王时迁都河南洛阳,这就是历史上把周朝划分为西周、东周的缘故。孔子游历洛阳有两个目的,一是参观先王遗制,并考察礼乐的源流,还有就是顺便拜访老聃。

老聃就是老子,《史记》上记载,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伯阳,一说字聃。当时,老子是保管文物兼记录历史的史官,是一位极具名望的思想家。

孔子知道老子博古通今,深晓道德的精义、礼乐的奥旨,便有拜访求学之心。

当时规定,一般的平民是不准擅自离开国境的。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古代历来将人口的多寡作为衡量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人口多,则劳动力多,生产就会增加,一旦遇到战争,兵源也就充足。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孔子才会把前往洛阳的意愿向敬叔吐露,并邀他同行。

前面我们讲过敬叔和孔子的关系,他与哥哥孟懿子被父亲孟僖子要求待孔子以师礼。而孔子也认为这兄弟二人是难得的贤士,因此交往日厚,常常一起出游。尤其是敬叔,已经成了孔子很好的朋友。

敬叔欣然同意了孔子的邀约。不过,出国这样的大事,必须先得禀明国君得到允许才行。

国君素知敬叔是个贤臣,孔子又是一个极其勤勉好学的学者,因此对于他们准备出国游历的事,不但欣然同意,还赐给他们两匹马、一辆车用来代步。

从鲁国到洛阳只有几百里的路程,以现在的交通条件,几个小时也就到了。但是古代的交通大多是靠步行,即便孔子有鲁君赐给他的车辆,也着实经过不少时日的颠簸,才抵达洛阳。

周朝日渐衰微,洛阳也再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不过,周朝的一切文物、典章还是很完整地被保存了下来。我国的古老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洛阳作为黄河沿岸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中心,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宝藏,许多的学者、乐师等也都聚集在这里。

孔子和敬叔一进洛阳城,就看到了以前他们从未见过的景象:建筑物巍峨高耸、鳞次栉比,道路宽阔平坦。其实当时鲁国也属富庶之地,但与都城洛阳一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孔子和敬叔安顿好车马、行李以后,就迫不及待地到各处参观。他们游览的地方当时叫什么名字已不可考,其功能作用相当于今天的图书馆和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各种典籍,包括历史记录、医药、天文、农耕等等,种类之杂、数量之多,令人惊讶。这时候距离中国大范围使用纸张还有623年,如此多的典籍都是把文字刻在竹简上,再将一片片竹简连缀成册,其保存之不易可见一斑。

令孔子和敬叔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个叫“明堂”的建筑,这是周王接见各国诸侯的地方。这座建筑宏伟异常,正殿的四周墙壁上,绘着古圣天子尧、舜的像,旁边还有他们施行仁政的相关记载;也有暴君桀、纣的像,以及他们的暴行的记载。仁君与暴君皆立碑作传,目的是让后人有所榜样,有所警惕。

正殿中央的墙壁上,绘着成王接受诸侯朝拜的情景。当年成王只有13岁,还是个孩子,根本无法治理国家。周公忠心耿耿,辅佐幼主,施行善政,奠定了周王朝国祚绵长的基础。

孔子看了以后,不禁对周公的伟大和贤德肃然起敬。

接着,他们又参观了许多先王、圣人遗留下来的青铜制品,包括鼎、壶,以及祭祀用的各种器皿。这些器皿做工精细,雅致庄严。孔子和敬叔心里产生了一种矛盾的感情:一方面自豪于古圣先贤的成就,一方面惋惜着周王室的日薄西山。两人流连徘徊了很长时间,不忍离去。

第二天,他们又去太祖后稷庙参观。后稷,名弃,相传是周朝的始祖。

庙前右边的石阶上,竖立了一个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铜铸人像,人像的嘴巴上用三根钉子封着,人像背后刻着一段铭文,其中有一句是“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这是古代说话谨慎的人,警戒啊”,接下来的铭文详细阐述了三缄其口、出言谨慎的必要性。

孔子回过头来对敬叔说:“古圣先贤们都以‘言不顾行’为耻辱,这铭文实在而中肯,合情而可信。我们应该多多体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