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人传记丛书——亨利·福特
19142300000014

第14章 反战的立场(3)

当股东们听说了亨利的计划时,便开始骚动和紧张起来。如果亨利再组织一个比福特公司更大的公司,并大量生产汽车,那么就会与福特公司竞争市场,福特公司的利益就要大打折扣了。如果公司的利益大幅下降,那股东们自然也分不到多少红利了。

这个消息导致一时间人心惶惶,很多股东都自动退出了,亨利就趁机把洛基兄弟和詹姆斯等大股东的股权买了下来。

到1919年,亨利终于可以随自己的意愿来经营福特公司,不必再为说服大股东们而费脑筋,也不必再另创新公司了。一想到自己不再是空谈理想的理想家,而是可以把理想付诸行动的实践者,亨利就情不自禁地在办公室内欢快地跳起来。

参加竞选

亨利曾在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极力倡导和平,甚至还为此投入了很多财力和物力,各大报纸争相报道他的行为,亨利最终以“和平主义者”闻名于世。所以,当威尔逊总统决心准备参战时,就有很多反对参战的人推举亨利为反对党代表,和威尔逊相抗衡。因此亨利也成了密歇根州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之一。

起初亨利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他觉得自己也一定不会当选,所以并不甚在意。但投票结果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亨利竟成功当选,而且比其他候选人多5000票;两个星期之后,亨利又在内布拉斯加州获得了很高的投票,在《圣路易报》所作的民意测验中,亨利也备受关注和支持。然而亨利本人却对当总统毫无兴趣,他立刻发表声明,放弃候选人的资格。亨利认为,他之所以能够顺利被提名,不仅是因为他是和平主义者,更重要的是他采用了大量生产方式制造T型车,公司实行了日薪五美元、八小时工作制的制度,赢得了大家的赞赏,所以才能得到这么多票数。

除此之外,以威尔逊为首的民主党也支持亨利的竞选,可是亨利自觉对政治毫无所知,根本不适合当总统;而且亨利曾经和威尔逊进行过数小时的长谈,觉得威尔逊是一位极富人情味的政治家,对他印象很好,所以亨利决心放弃竞选,改为全力支持威尔逊连任。

在竞选期间,民主党向亨利寻求财力支持,不懂政治的亨利起初还感到奇怪,觉得没有必要为政治花钱,所以就答复民主党说:“花钱从事政治活动太不像话,我个人对任何政治活动,绝不捐助一分一毫。”

亨利的原则使他们感到非常失望。后来亨利明白了竞选要作必要的宣传,需要一笔不小的宣传费用,既然他决定了支持威尔逊连任,就应该尽一点力量,因此便决定承担新闻宣传的广告费。最后再加上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拥戴,威尔逊终于成功连任了。

“一战”结束的前期,共和党积极筹划要从民主党手中夺取议会的领导权;威尔逊为了争取美国在国际联盟中的发言权,也想在议会中增加民主党的势力,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亨利所在的密歇根州一向是共和党的地盘,但亨利支持威尔逊总统的立场是很坚定的。

有一天,威尔逊邀请他到白宫,要求亨利参加民主党参议员的竞选。亨利对这件事不感兴趣,便婉转拒绝了。但威尔逊再三请求他,说:“福特先生,假如你想实现和平的理想,就要把握这个重要时机,参加密歇根州的竞选,来支持我们达到和平的目标。不要以没兴趣为理由,为了和平,你一定要参加竞选。”

亨利最终被威尔逊诚恳的一席话说服了。这样一来,民主党为拥有一支强大的生力军,而感到非常振奋和高兴。而密歇根州的另一位候选人,杰出的企业家纽贝利与亨利正好相反,他非常热衷于政治活动,不断举办政见会,经常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还大搞宣传活动,不惜在这上面花大把的金钱。而亨利就显得低调很多,他一向不喜欢在大众面前说话,只办过一次政见会,再加上他从事选举活动的意愿也不是很强烈,不想为选举花无谓的钱。在亨利看来,花钱参加公职选举,是亵渎选举的神圣,完全不是一个守法的公民应该做的事。亨利也没有去争取本公司员工或商店的投票支持。他希望每一个公民都不受任何干扰,都能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只有在自由意志下进行的投票,才是公正、公平的投票。

选举的最终结果是,纽贝利得到217088票,亨利得到212751票,以大约4300票之差落选。不过对于亨利来说,能够在共和党的传统地盘上获得这么多票,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了。而且后来纽贝利被检举有贿选的嫌疑,尽管最高法院因证据不足而没有起诉他,但对他来说已经是留下了无法抹去的污点。相反,亨利虽然落选,却输得光明磊落,虽败犹荣。

自由的声音

在亨利参加选举的时候,反对党发行的报纸对他进行了恶意的攻击,他们肆意歪曲事实,欺骗广大读者。亨利心里明白,这些报纸都被银行家所操控,完全没有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银行家要它说东它就说东,要它说西就说西。

亨利不能容忍他们一直这样误导大众,决心要把自己谋求人类利益的理想,借着报纸原原本本地转达给读者,这时亨利深刻地体会到,是有必要自己发行一份报纸了。他请在福特公司当推销员的克拉克负责筹备发行报纸的事。恰好当时《迪尔伯恩独立报》经营不善,濒临倒闭,克拉克便把它整个买下来。亨利很喜欢《迪尔伯恩独立报》的名称,于是决定继续沿用。

亨利希望《迪尔伯恩独立报》能坚守公正、公平的原则,决心要把它打造成一份维护美国与世界自由的报纸。发行方式是每周出刊一次,亨利还在报上保留了自己的专栏,以便发表自己的见解。

报纸的发行进行得很顺利,唯一的问题就是印刷机过于老旧,基部还有裂痕,零件也有些松动甚至脱落,克拉克很生气,亨利倒不怎么介意,还安慰他说:“没关系,如果实在不能用,就干脆拆掉改成耕耘机吧。”

亨利叫人把印刷机装置在耕耘机工厂内用来印发报纸。当印刷机运到工厂时,一些员工不明白怎么回事,上来就七手八脚地想把它拆解,亨利赶紧阻止他们,叫大家把印刷机擦干净,说:“这部印刷机虽然很陈旧,但修理一下应该还可以用,要先擦拭干净,然后查出毛病在哪里。”亨利还特意嘱咐大家,凡是修理机器时,都要先把机器擦干净。

印刷机被擦干净,再重新组合以后,就可以投入使用了。机器运转得非常顺利,没有任何毛病。以前操作机器的工人对亨利说:“这台机器从未运转得这么顺利过。”在这以后的几年中,印刷机也没有再出现故障。

亨利发行《迪尔伯恩独立报》并不是要赚钱,所以也不用招揽广告来增加收入,但亨利也绝不把它当做是福特公司的宣传工具。民众订阅一年只需一美元,而这份报纸的成本超过了五美元,所以报纸从一开始就亏本,而且越畅销就亏损得越多。但亨利执意要继续发行下去,不在乎会损失多少钱,他把《迪尔伯恩独立报》当做是把自由、和平的声音传达给大众的桥梁,是让全美国人坦诚沟通的一份报纸,绝对不可为了利益而半途而废。

《迪尔伯恩独立报》发行的那一年,亨利的强烈反对战争,主张和平的思想就引起了其他报纸的质疑,《芝加哥论坛报》认为亨利是“无政府主义者”,甚至批评说:“享利·福特不但是一无所知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个叛国贼。”

亨利不愿去理会这些恶意中伤的话,但他的法律顾问却愤怒地说:“董事长,对这样无理的侮辱,你不应该再保持沉默,应立刻采取法律行动。”经过律师的再三要求,亨利决定控告《芝加哥论坛报》。

审判开始,亨利以证人的身份出庭。但这一次与以前的“夏尔旦讼案”在性质上有着根本的不同。审判的重点是以政治和社会问题为重心,亨利显得有些辩才不足。他从小就是一个机械匠,小学毕业后就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继续进修,所以虽然在技术问题方面亨利很有信心,但在其他知识上,他有时甚至比不上一个小学生。更糟糕的是亨利最怕在很多人面前说话,着急的时候往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芝加哥论坛报》的律师针对亨利的这些弱点,毫不留情地攻击他。

这些弱点让亨利的律师感到很棘手,尤其是当亨利说出对自己不利的话时,对方就立刻抓住破绽,大肆攻击,亨利的律师只好极力辩护。

亨利就一个人愣在法庭上。他总是懊恼地问律师:“我话已说出,又留下了记录,这可怎么办呢?”

律师安慰他一定会设法维护他的利益。

在一次庭讯中,亨利的律师正想尽办法为亨利辩护时,一架飞机在窗外飞过,亨利便立刻离开证人席,走到窗户旁对律师说:“你看,这架飞机在作低空飞行。”

律师感到很尴尬,连忙劝亨利回到证人席。

不久,亨利又看到一只小鸟停在窗台上,便情不自禁地对律师说:“一定要拿食物喂他,不然它是不会飞下来的。”

就这样,法庭认为亨利是真正爱好和平的人,最终判决亨利胜诉,《芝加哥论坛报》也因此被罚六分钱。

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判决有点可笑,虽然罚款不多,但对《芝加哥论坛报》来说却是一件不光彩的事。

直到1941年,《芝加哥论坛报》的社长写了一封信向亨利道歉,信中说:

以前本报曾经恶意批评你,实在非常抱歉。我想可能是战争使人失去判断力,感情较冲动的缘故吧。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正激烈进行,而与此相同的事却仍在世界各地重现,这真是世间难以避免的争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