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佚名
一位善良真诚的好母亲,一个奋勇献身的英雄儿子,一群善解人意、热心肠的战士们,再加上那一封封“不平常”的信,构成了一幅感人的画面,催人泪下!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应该好好珍惜。
1945年3月,我和我的战友们为跟日军抢占一个小型机场,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斗。这次战斗中,日军也投入了大量的兵力。这次战斗的胜利对我军的反击至关重要,上级要求我们务必取得胜利。战斗中,我的战友赵蒙生光荣牺牲。
为了不让英雄的妈妈难过,我们排长说,定期给英雄母亲写信吧。我说,不行啊,赵蒙生的字和你写的不一样。排长说,不要紧,赵蒙生刚写了入党申请书,我就照他的笔迹写,错不了。再说蒙生的妈妈也不认识字。信肯定是叫别人念的。
排长的第一封信是这样写的——
娘:
俺在部队挺好的,您千万不要记挂俺。部队上有吃的,饿不着;冬天有棉袄穿,冻不着。仗看来快要打完了,小日本的日子长不了了。俺们快要过上好日子了。等仗一打完,俺就回来看望您老人家。我们排的同志们都挺好的,大家可团结了。最后,我们端掉了小日本的小机场……
我们原以为兵荒马乱的,信寄不到大娘手里。可过了一阵子,还真收到了英雄妈妈的回信,大伙高兴坏了,就叫排长给念念。
孩子:
你真是好样的,有点儿像你爹。在队伍上一定别给咱家乡丢脸,要多打鬼子。
前几天,鬼子又来烧房子了,可咱不怕,房子烧了,咱还可以盖。小鬼子在这儿也没好日子过。游击队会收拾他们的。娘盼着胜利的一天哪!
就这样,我们一直和英雄的妈妈保持着联系,直到抗战胜利后1946年的春天,我们收到了一封不平常的信……
信是从赵蒙生家乡寄来的,看完后,我们都哭了。信是这样写的:
前线的孩子们:
蒙生妈去年夏天被日军杀害了,她寄给你们的信都是俺代笔的。蒙生妈妈临死的时候对我说,她早就猜到蒙生不在了。她说:“他叔,他们可真是一群好人哪!俺那孩子看来已经不在了。可俺不伤心,孩子是打日本鬼子牺牲的,值。他们是怕俺伤心才给俺写信的。他们的信一到,俺就知道俺那孩子走了。因为俺那孩子是从来不往家里写什么信的,也从不叫别人代写的。俺跟他说过,要一心一意打鬼子,不打完鬼子,就别回来,也不用写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