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的修行
佛光山开山之初,我就为佛光人订出四大工作信条:一、给人信心,二、给人欢喜,三、给人希望,四、给人方便。这四个德目对今日社会,有很大影响,兹再略说此中心要:
一、给人信心,就是关怀他人多赞叹。一般人讲话,常常令人感到挫折,让人丧失信心。我觉得讲话既不需要费很大力气,也不必花费很多金钱,只要在修辞上加以注意,就能给人信心。例如,你骂人“没有出息”,不如改说“你只要努力,就会有前途,就会成功”。一个人不会唱歌,你可以赞美他“你讲话很好听”。我一生都很注意自己的言行,总想提升别人、帮助别人,而不可以用自己的气势来压制别人。所以从课堂上的教育,到对广大民间社团的讲演,以及私下课徒,我都本诸“给人信心”来赞叹别人。赞美的语言如寒冬的太阳,每个人都有这些法宝,为什么不肯应用呢?
二、给人欢喜,就是面带微笑常问好。我经常自我反省、检讨,我在世间与人相处,我对他人有何利益?我的行为、语言、动作,有让别人受到伤害、委屈吗?如果有,我不是很缺德吗?所以佛法里的语言布施、心意布施、微笑布施,我一直都很努力在实践这些不花力气、不费金钱的修行。直到现在,不论走到何处,不管年龄老少,我都乐于亲近,因为每个人都值得我们真情地对他问好,让他欢喜。甚至我觉得只给一个人欢喜还不够,应该给大家都欢喜,因此我发愿要把欢喜布满人间,希望让大家都能了解,这是个欢喜的人间。
三、给人希望,就是言谈举止要鼓励。从五十多年前我在宜兰开始弘法,就有一些年轻人跟随我,我自觉自己没有什么奇异的才能,或是特殊的教化,我只是让他们觉得明天有希望。人生是活在希望里,人如果到了没有希望的时候,活着就没有意义,那就是世界末日来临了。所谓“希望”,就是我对明日有期待,例如明天我可以做一场讲演,后天我可以参与一些公益,明年我可以到世界游历等。所以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因此,我从给别人希望当中,我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了希望,虽然不一定能实现,但拥有希望就已经很富有了。
四、给人方便,就是凡事相助不推诿。我从小出生在贫穷之家,但仍获得许多亲友的照顾,想到人家给我因缘、方便,我现在能不给人因缘、方便吗?我的衣食住行都是仰赖十方供给,每日的兴趣娱乐,也依靠大众的提供。尤其人家给我方便,助我建寺院、办学校、做慈善、印经书,为什么我不能给人方便呢?因此我就借助大家的力量,完成大家的希望,人家给我方便,我也完成他人的方便。
自从创建佛光山至今四十年来,我一直奉行“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假如再假我以余年,不管是封山、封人,我的心永远不会封闭,我愿意一直“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希望佛光人也都能如是奉行。
身体的妙用
每个人都有一个身体,有的人的身体如行尸走肉,有的人的身体充满了活力。兹将身体的妙用一述:
一、用眼睛观看世间真相。小小的眼睛,能看遍广大的世间;世故而经验老到,或是有智慧的人,世间善恶美丑都逃不过他的慧眼。
二、用耳朵倾听美妙音声。一句好话,能使我们心开意解;一首美妙歌曲,能让我们浑然忘我。从耳根多闻里,善解世间诸事,体会世间人情。感谢听闻让我们知道人间多少苦乐,倾听人间多少奥秘。
三、用眉毛庄严无用之地。人的身体上,一般人总认为眉毛是最没有用处的,但是把眉毛剃光,则人将会成为什么样子呢?所以没有用的眉毛,把它摆在眉宇之间,它就能让我们法相庄严,给人欢喜,这就是大用。
四、用美妙语言赞叹大众。每个人都喜欢听人善意的赞叹,一句好话的鼓励,一句善言的赞美,好像夏天的甘露,冬天的太阳,所以我们要善用语言赞美别人。
五、用真心微笑美化人生。世间上最美的东西不是色彩,不是绘画,世间上最美的东西是真心的微笑。连佛陀都用“拈花微笑”来传达心意,表示教外别传的佛法,可见微笑最能解决世间难解的问题。
六、用双手大做人间好事。“双手万能”,的确,人靠双手能做出一番事业,打下一片江山。例如医师用双手替病人打针敷药,工人用双手做成巧妙无比的物品。人类如果不知善用双手大做好事,实在太辜负自己的双手了。
七、用脚步走出康庄前途。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世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天下,我们的天下、世界在哪里呢?就在我们的脚下。只要我们步伐稳当,循规蹈矩,一步一脚印,自然能走出自己的康庄前途。
八、用双肩担当社会责任。所谓社会责任,包括国家、家庭、自我。人活在世间上,不是靠别人来养活我们,而是我们要为国家善尽一份身为公民的责任,所以要用双肩担当社会责任。
九、用面容表达欢喜愉快。一个人要把欢喜分享给别人,但不要把忧愁、苦恼传染给别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愉快欢喜的面容。在家庭里,要用幽默带给家人欢喜;与朋友相处,要表达愉快,散播欢喜。长此以往,自己的人缘、事业,也会有不同于人的成就。
十、用宽阔胸怀包容一切。一个人的事业想要有多大,胸怀就要有多大。你能包容一个人,一个人就是你的;包容一个团体,团体就是你的;包容一个国家,国家就是你的;包容天地世界,天地世界都是你的。所以,自我的胸怀有多大,自我的世界就有多大。
十一、用鼻舌体会人间妙味。鼻子探香探臭,舌头尝咸尝淡,鼻舌和人间的妙味最能接触。其实人间的妙味是在人情味,能把人情味体会得精纯奥妙,则与世间必能相应。
十二、用力行信仰创造净土。佛教里,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创造“极乐净土”;药师如来十二大愿成就“琉璃世界”。我们只要有力行大愿,何怕不能成就“人间净土”呢?
“有志者,事竟成”,人间净土就有待大众的开发了。
享受
人生,每一个人都讲究生活享受,享受声色犬马之乐,享受灯红酒绿的陶醉。有的人把抽烟喝酒当作享受,有的人把拥有三妻四妾认为是享受。其实,人生再怎么享受,良田万顷,日食几何?华屋千间,夜眠不过八尺,何必贪求太多?
虽然,世间上也有人以读书写作为享受,也有人以莳花植草为享受。不过,多数人都在感官上追求享受,在衣食住行上追求享受,他们以为只有从外面寻求刺激,才会感到享受。殊不知我们每个人本身就能享受自己先天所有,不需要靠外境来麻醉自己,只要自己从思想上、心理上认识自己,就能享受自我。兹将自我的享受略说如下:
一、享受双手能动。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双手,双手万能,只要双手能动,就能享受双手的成就。例如,双手能煮出一餐美味的菜肴,能写出一手好字,能画尽天下的景物。双手能绣花,能刻印,能搬运东西,能拿粗拿细;要什么东西,双手一找,什么就来,双手一指,什么就去。懂得发挥双手的功用,真是人生奇妙的享受。
二、享受两脚能走。人生不但能享受双手的功能,还能享受双脚可以走路。再远的千里路,两脚也能走达目标。两脚能爬山,能赛跑,我们看奥林匹克的选手,一百米,五千米,乃至马拉松竞赛等。双脚能够跑出世界冠军,双脚也能安步当车,别人有车马,我有双脚,要游山玩水,要观赏风景,自己的脚都会听命,接受指挥,或东或西,或南或北。有双脚为我们服务,还不感觉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吗?
三、享受耳朵能听。手脚以外,耳朵能让我们听尽世间的好言好语,还能享受美妙的音乐。有人喜欢听老歌,有人喜欢听黄梅调,有人喜欢听歌仔戏、西洋摇滚乐等,随你喜欢听什么,都可以尽情聆听。乃至听人讲故事,听朋友诉说,听家人说话,听情人倾诉,这不都是人生最大的享受吗?
四、享受眼睛能看。眼睛是灵魂之窗,人有双眼,则五彩的人间任你观赏。芸芸众生,各种活动,各种建筑、美景,甚至各地的美术馆、博物馆,随你想要看什么,无论古今中外,文物史迹,天地日月,世间人事,都能尽收眼帘,人生还不够享受吗?
五、享受鼻子呼吸。人的身体,有了鼻子呼吸,才能生存。此外,鼻子能呼吸新鲜空气,你觉得公园的空气好,或是海边的空气清新,鼻子都能如愿为你服务。鼻子不但帮我们呼吸空气,还能帮我们闻香知臭;芬芳的花香,法国的香水,不都是要通过鼻子来享受的吗?
六、享受口舌美味。口舌不但能帮我们说话,吃饭时舌头能辨别各种味道,要香要臭,要甜要咸,舌头都会告诉我们,让我们充分享受饮食之美,做个有口福的人。
除了以上的享受,我们身体上还有其他的官能,例如,皮肤能感受细滑、柔软、舒适的触觉;骨头能帮我们挺住身体,昂首阔步;肠胃能帮我们消化食物,增强体力,甚至毛孔都能自由收缩,以和外界相适应。只是这许多的享受,要靠人的自我观照,自我知足,不能不自我尊重,天天幻想别人来给我们享受,别人是别人的拥有,终究不是我的。我的双手,我的双脚,乃至我的眼、耳、鼻、舌等,这些才是我的,我应该好好地知足应用。
体验
人生总有很多亲身的体验。好的体验,坏的体验;不管好坏,不是经过亲身体验的事,不容易死心塌地地相信。
人生有什么体验呢?
一、生活的体验。生活,有的幸福快乐,有的艰难困苦。有的饱食终日,不知柴米之艰难;也有的三餐不饱,经常处在半饥饿的状态。有人饱暖思淫欲,有人饥寒交迫,常在生死边缘挣扎。富贵的人生,不容易体验出生命的价值;颠沛流离的岁月,反而能深刻领悟生命的意义。因此,吾人能在贫富贵贱的生活里,体会出生命的尊严与生活的意义,那么再苦的体验总是有价值的。
二、工作的体验。人在世间不能没有工作,有的人用脑力工作,有的人用双手工作,有的人用力气工作。有的人一个月的体力辛劳,赚不到一家的温饱;有的人运用聪明智慧工作,一出手获利无数,用之不尽。有的人工作收入虽少,心安理得;有的人侥幸获利,于心不安。从工作中,也各有不同的体验。
三、得失的体验。人都有穷通得失的时候,时运来了,飞黄腾达;时运不济,穷途潦倒。时而有得,万人羡慕;时而有失,朋友都不理不睬。穷通得失给吾人的体验,也不能说不为不深。所以人的体验,不能以一时之得、一时之失作为标准;真正有体验的人,对得失之间,应该要有另外的一个看法。
四、老病的体验。“英雄只怕病来磨”、“有病方知身是苦”,佛法里也说,修道的人要带三分病,才知道发道心。即使有的人平时少病,但年华岁月不能不老;一旦老年的脚步慢慢近了,才知道年轻的岁月跟老年的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尤其当一个人又老又病,行走不便,手脚酸痛,视力茫茫,耳根不聪,口中无味,所谓“生不如死”,那时体验出人生的老病之苦,再想回头,除了轮回以外,此生不复有生命的春天了。
五、濒死的体验。坊间有一些书籍,关于濒死的人诉说濒死的经验,虽是各说各话,莫衷一是。不过中国有句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有过濒死经验的人,其所说就算是虚幻不实,也是一种体验。如果吾人能在有生之年,就有这种死亡的体验,不必临时抱佛脚,有些体验还是好事。
六、悟道的体验。为了体验人生,不少人远离荣华富贵,找寻信仰修持上的体验。在佛教里,有的人经过修行,对人生的真谛有所悟,从此一生对信仰都无怨无悔;只是一些没有体验的人,中途叛道,也在所难免了。所以,宗教的体验,尤其是悟道的体验,对一个有信仰的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说,当一个人有了悟道的体验时,荣华富贵、生老病死、得失有无,就再也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他对永恒的生命,或对未来的生命有了几许的认识,所以能自在解脱,这就是人生体验中,最终极的目标了。
趣味
生活的美妙,在于趣味;做什么事都没有趣味,生活百无聊赖,乏善可陈。对家事有趣味的人,感觉家很可爱;对交友有趣味的话,三五知己谈天,天南地北,快乐无穷。
有的人对花草有趣味,莳花刈草,兴味盎然,增加生活的情趣;有的人对音乐有趣味,弹一首钢琴曲,唱一首歌曲,都能宣泄感情。人总希望自己能活得有趣味,那么人要培养哪些趣味呢?
一、对学问有趣味,提升知识。梁启超先生说:学问之趣味,在于读书可以超越时空,可以面对古今人物与世界。一个人每天能有读书做学问的习惯,不但能提高知识,而且能增加生活的趣味。读经济学,可以知道发财之道;读科技的书籍,可以增加知识,开拓智慧。即使读一份报纸,也能知道社会时事,或者世界大事。读书读到忘记时间,读书读得悠然神往,那就是趣味。
二、对探险有趣味,必有发现。冒险犯难是人的特性,有的人生性喜欢探险,以探险为人生的趣味,因为航海可以发现新大陆,航空可以征服太空,登山可以攻坚登顶,居高临下,傲视一切。甚至有人到南北极,到海底,到深山,都能满足人探险的趣味。探险家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他可以忘记危险,可以增加意志;人们对天文地理的知识,对高山海洋的了解,不都是靠着这许多探险家的发掘,而帮助人类发展文明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