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网络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
19280200000027

第27章 扫描仪的使用与维护(3)

扫描分辨率越高得到的图像越清晰,但是如果超过输出设备的分辨率,再清晰的图像也不可能打印出来,仅仅是多占用了磁盘空间,没有实际使用价值。因此选择适当的扫描分辨率就很有必要。当准备使用600dpi分辨率的打印机输出结果,以600dpi扫描,如果可能,在扫描后按比例缩小大幅图像。例如以600dpi扫描一张4英寸×4英寸的图像,在组版程序中将它减为2英寸×2英寸,则它的分辨率就是1200dpi。

(3)设置好扫描参数

对于不同的扫描对象以及不同的扫描方式,扫描仪在预扫描图像时,按照系统默认的扫描参数值进行扫描,这样产生的效果就有可能大不一样。所以,为了能获得较高的图像扫描质量,可以用人工的方式调整参数。例如当灰阶和彩色图像的亮度太亮或太暗时,可以通过拖动亮度滑动条上的滑块,改变亮度。如果亮度太高,会使图像看上去发白;亮度太低,则太黑。应该在拖动亮度滑块时,使图像的亮度适中。

对于其他参数,也可以按照同样的调整方法来进行局部修改,直到自己的视觉效果满意为止。总之,一幅好的扫描图像不必再在图像处理软件中进行更多的调整,即可满足打印输出,而且最接近印刷质量。

(4)设置文件大小

无论被扫描的对象是文字、图像还是照片,通过扫描仪输出后都是图像,而图像尺寸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文件容量的大小,因此在扫描时应该设置好文件尺寸的大小。通常,扫描仪能够在预览原始稿样时自动计算出文件大小,但了解文件大小的计算方法更有助于用户在管理扫描文件和确定扫描分辨率时作出适当的选择。

(5)存储曲线并装入扫描软件

为了得到最好的色彩和扫描对比度,可以先做低分辨率的扫描,在Photoshop中打开,并用Photoshop的曲线功能来作色彩和对比度的改进。存储曲线并装载回扫描软件,扫描仪现在将使用此色彩纠正曲线来建立更好的高分辨率文件。如果用类似的色域范围扫描若干个图像,可以使用相同的曲线,并且也可以经常存储曲线,再根据需要装载它们。

(6)根据需要的效果放置好扫描对象

在实际使用图像的过程中,有时希望能够获得旋转效果的图像,很多设计者往往都是通过扫描仪把图像输入到电脑中,然后使用专业的图像软件来进行旋转,以使图像达到旋转效果,其实这样很浪费时间。根据旋转的角度大小,图像的质量会下降。如果事先就知道图像在页面上是如何放置的,那么使用量角器和原稿底边在滚筒和平台上放置原稿成精确的角度,会得到最高质量的图像,而不必在图像处理软件中再作旋转。

(7)在玻璃平板上找到最佳扫描区域

为了能获得最佳的图像扫描质量,可以先找到扫描仪的最佳扫描区域,然后把需要扫描的对象放置在最佳扫描区域内,以获得最佳、最保真的图像效果。其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扫描仪的所有控制设成自动或默认状态,选中所有区域,接着再以低分辨率扫描一张空白、白色或不透明块的样稿;然后再用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来打开该样稿,即可看见在扫描仪上什么地方有裂纹、条纹、黑点。可以打印这个文件,剪出最好的区域(也就是最稳定的区域),以帮助放置图像。

(7)使用透明片配件来获得最佳扫描效果

大多数平板扫描仪都配有放在扫描床顶端的透明片配件。想得到透明片或幻灯片的最佳扫描,从架子和幻灯片安装架上取下图片并安装其在玻璃扫描床上,反面朝下(反面通常是毛面)。用黑色的纸张剪出面具,覆盖除稿件被设置的地方之外的整个扫描床。这将在扫描期间减少闪烁和过分曝光。

(9)使扫描图像色域最大化

为了能够尽量地利用30或36位的扫描仪增加色彩范围,使用扫描仪软件(如Agfa的FotoTune)或其他公司的软件尽量对色彩进行调节,因为Photoshop软件仅限24位图像,所以图像可能以最宽的色域范围被插入。

(10)使用无网花技术来扫描印刷品

如果扫描仪没有去网功能,当扫描印刷品时,在图像的连续调上会有网花出现。这时,可用网花最小的分辨率。通常与印刷品网线一样或一倍的分辨率即可。一旦得到相当好的扫描,使用Photoshop稍微柔化网花直至看不出。然后应用Unsharp Mask使图像锐利回来。通过稍微旋转图像来改进扫描,这是因为改变了连续调的网角,对黑白图像旋转45°正好。

7.4扫描仪的日常维护

扫描仪是获取图像的主要设备,因此,要特别注意对其进行正确的使用和维护保养。

1.使用扫描仪的注意事项

(1)扫描仪要摆放在平整、没有震动的地方。这样当电机工作时不会有额外的负荷,可以保证达到理想的垂直分辨率。

(2)保持扫描仪玻璃的干净,它关系到扫描仪的精度和识别率。一旦发现玻璃上有灰尘,就应及时清理。由于扫描仪在工作中会产生静电,从而吸附大量灰尘进入机体影响镜组的工作,因此,不要用容易掉渣的织物来覆盖(如绒制品、棉织品等),可以用丝绸或蜡染布等进行覆盖,房间适当的湿度可以避免灰尘对扫描仪的影响。

(3)把要扫描的图像摆放在起始线的中央,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光学透镜导致失真。

(4)不宜用超过扫描仪光学分辨率的精度进行扫描,因为这样做不但对输出效果的改善并不明显,还会大量消耗电脑的资源。

(5)保存图像要选用JPG格式,压缩比为原图像大小的75%~75%,过小会严重丢失图像的信息,出现失真。

(6)一旦扫描仪通电后,千万不要热插拔SCSI、EPP接口的电缆,这样会损坏扫描仪或计算机,USB接口除外,因为它本身就支持热插拔。

(7)扫描仪在工作时不要中途切断电源,一般要等到扫描仪的镜组完全归位后再切断电源,这对扫描仪电路芯片的正常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7)扫描仪的光学成像部分的设计最为精密,光学镜头或反射镜头的位置稍有变动就会影响CCD成像的质量,甚至可能使CCD接收不到图像信号。为了避免在运输中由于扫描镜头前后撞击而造成的损坏,扫描仪上都安装有一个锁定装置(机械装置或电子装置),专门用于锁定扫描仪的镜头组件,确保其不被随意移动。

(9)用户第一次使用扫描仪前,一定要先开锁,而且保证电源开关置于”OFF“状态,才能插入电源插头(某些品牌的扫描仪,若不开锁就开电源,将有可能导致扫描仪传动系统瘫痪)。扫描仪如需长途搬运时,必须先用该锁定装置把镜头重新锁定。

(10)可以将稿件水平放置在玻璃上。如果由于稿件上的一些部位不能使之水平放置,那就需要在较低的那边垫一块东西,用来垫稿件的东西最好是规则的立方体并且不能挡住稿件太多,只要能将器件水平放稳就行。或者在稿件较高的那边放置一些重物使其较矮的那边翘起来。扫描完毕以后,将扫描后的图片放在一个新文件里看一下它们的明暗度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可以在Photoshop软件中,按Ctrl+M组合键和按Ctrl+L组合键来调整图片的明暗度。如果扫描的器件图片在拼接时总是错位,那是因为在扫描时器件没有水平放置。可先确定哪幅图片由于透视变小需要作纠正处理,在Photoshop中按Ctrl+T组合键对其进行”透视变形“。将透视变小的那一部分图增大,不断调整它使之与另一幅图片的边缘吻合,从而让它们成为一幅完整的图片。

2.扫描仪的拆卸

在维护和检修时往往需要拆卸扫描仪,扫描仪拆卸的基本步骤如下:

步骤1:拆除玻璃平台

用十字螺丝刀伸入圆孔中拧下螺钉,即可向上取下顶盖和玻璃平台。打开扫描仪后,即可看到步进电动机、传动带、扫描头和电路板等部件。有些扫描仪的上下两部分不是用螺钉而是用塑料卡扣衔接,拆卸时用平口小旋具插到缝隙中撬开塑料卡扣,即可分离上下两部分,撬塑料卡扣时动作要轻,不要损坏塑料部件。

步骤2:拔下数据软排线

扫描仪内部一般有两块电路板,一块固定在扫描头后侧,另一块安装在扫描仪后侧,两块电路板通过数据软排线相连接。取下扫描头之前需先取下数据软排线。数据软排线卡在电路板上的排线卡槽中,取下软排线时需先将排线卡槽两侧的卡销向外拔,而后即可很轻松地向外抽出软排线。

步骤3:拆卸扫描头

大多数扫描仪的扫描头都穿在圆形金属杆(导轨)上,由传动带带动沿扫描仪纵向运动,只需将圆形金属杆从底座上的塑料卡座中取下,使扫描头脱离传动带,即可向上取下扫描头和圆形金属杆,而后将圆形金属杆从扫描头上抽出。

步骤4:取下灯管

要取下灯管,首先要了解灯管的位置,灯管横向放置在扫描头顶部,卡在扫描头两侧的塑料卡座上,其供电电源插头插在扫描头后侧的电路板上。只需取下电路板上灯管的供电电源插头,即可从扫描头上取下灯管。最细的灯管只有火柴棍粗细,拆卸、放置时需特别小心。

步骤5:拆除电路板

取出两粒螺钉即可取下扫描头上的电路板,在电路板正面就能看到双列直插封装的CCD器件。由于CCD器件需正对扫描光路中的光学透镜,安装还原不当会影响扫描质量,建议不要随便拆下扫描头上的电路板。

这关系到图像的扫描质量,因此用户在清洗该面板时,先用玻璃清洁剂来擦拭一遍,再用软干布将其擦干擦净。

习题

一、填空题

1.扫描仪一般由()、()、()、()和()组成。

2.扫描仪的种类繁多,根据扫描仪扫描()和()的不同,目前的扫描仪主要分为:平板式扫描仪、名片扫描仪、底片扫描仪、滚筒式扫描仪、文件扫描仪等。

3.名片扫描仪主要是扫描名片的扫描仪,其体积小巧、识别管理功能强大,已经成为办公人士最能干的商务小助手。它是由一台()、一个OCR(光学字符识别系统)和一个()软件组成。

4.专用的底片扫描仪通常采用()作为感光元件,主要用于对透射稿(如反转片和负片等)进行高分辨率的扫描。

5.扫描仪是一种捕获图像并将其转换为计算机可以显示、编辑、储存和输出的()设备。

二、简答题

1.扫描仪是如何进行工作的?它有哪些技术参数?

2.扫描仪可以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优缺点?

3.在扫描图像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4.使用扫描仪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5.在日常维护中,扫描仪需要注意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