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超级妈咪之小儿推拿我最强
19313500000006

第6章 推拿治疗儿科病症(2)

3.肺胃实热:高热,面红,气促,不思饮食,便秘烦躁,渴而引饮,舌红,苔燥,脉数有力,指纹深紫。

治疗原则:清泻里热,理气消食。

步骤1.清肺经300次。

步骤2.清胃经300次。

步骤3.清大肠300次。

步骤4.揉板门50次。

步骤5.运内八卦100次。

步骤6.清天河水200次。

步骤7.退六腑300次。

步骤8.揉天枢100次。

注意事项:

加强护理,慎衣食,适寒热,避风邪,防外感;饮食有节,以免损伤脾胃;病后注意营养,以免气血津液亏损;发热高且不退,可一日推拿2~3次;对于外感风寒发热者可以选用大椎、肺俞拔罐1分钟。

小儿咳嗽

病证概述:

咳嗽是常见的、多发的肺系病症,见于多种呼吸道和肺脏病症中,如感冒、肺炎等均可引起。一般以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为咳嗽。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尤以冬春季为多。本节所述的咳嗽仅指小儿以咳嗽为主的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症。

操作方法:

1.外感咳嗽:咳嗽有痰,鼻塞,流涕,恶寒,头痛,苔薄,脉浮。若为风寒者兼见痰、涕清稀色白,恶寒重而无汗,苔薄白,脉浮紧有力;若为风热者兼见痰、涕黄稠,稍怕冷而微汗出,口渴,咽痛,发热,苔薄黄,脉浮数。

治疗原则:疏风散邪,宣肺止咳。

步骤1.推攒竹30次。

步骤2.推坎宫30次。

步骤3.揉太阳30次。

步骤4.清肺经300次。

步骤5.运内八卦100次。

步骤6.推揉膻中50次。

步骤7.分推胁肋50次。

步骤8.揉肺俞100次。

步骤9.捏脊5遍。

若风寒者加推三关、掐揉二扇门;风热者加清天河水;痰多喘咳,有干、湿性啰音者加推小横纹,揉掌小横纹。

2.内伤咳嗽:久咳,身微热或干咳少痰,或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形体消瘦。

治疗原则:健脾养肺,止咳化痰。

步骤1.补脾经300次。

步骤2.补肺经300次。

步骤3.运内八卦200次。

步骤4.推揉膻中50次。

步骤5.揉乳旁50次。

步骤6.揉乳根50次。

步骤7.揉中脘100次。

步骤8.揉肺俞100次。

步骤9.按揉足三里50次。

久咳体虚喘促加补肾经、推三关、捏脊;阴虚咳嗽加揉上马;痰吐不利加揉丰隆、揉天突。

注意事项:

注意保暖,防止外邪侵袭;少食辛辣、香燥、炙煿食物及肥甘厚味,防止内伤乳食;外邪未解之前,忌食油腻、荤腥;咳嗽未愈之前,忌食过咸、过酸食物。

小儿哮喘

病证概述:

哮喘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哮指声响,喘指气息。临床上常以发作性呼吸困难,呼气延长,喉间有哮鸣音,伴有咳嗽、痰涎,严重时张口抬肩,难以平卧为特征。本病于春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气候突变、寒温失宜、饮食不当等为本病诱发因素。

操作方法:

治疗原则:降气化痰,平喘。

步骤1.清肺经300次。

步骤2.推揉膻中50次。

步骤3.揉天突30次。

步骤4.搓摩胁肋100次。

步骤5.揉肺俞100次。

步骤6.运内八卦100次。

步骤7.寒喘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喘息时间有哮鸣声,甚者抬肩欠肚,不能平卧,吐痰清稀,色白多沫,形寒无汗,面色苍白或青紫,四肢不温,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小便清长,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濡数或浮滑,指纹淡红者按揉风池,推三关,揉外劳宫,揉乳旁、乳根,擦背,按揉三阴交。

热喘主要表现为咳嗽气促,呼吸憋气,不能平卧,喘息时间有哮鸣音,痰稠色黄,发热面红,胸闷膈满,烦躁不安,渴喜冷饮,小便黄赤,大便干燥或秘结,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浮数,指纹深红者加掐总筋,分阴阳,清大肠,退六腑,分推膻中,推天柱,推脊,揉丰隆。

久病阳虚主要表现为除上述寒喘症状外,兼有面色青灰,口不渴,倦怠乏力,食少纳呆,头汗涔涔,张口抬肩,端坐喘息,四肢欠温,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濡而无力,指纹淡白者补脾土,补肾经,清肺经改为补肺经、推小肠,推三关、摩胁,摩中脘,揉丹田,揉肾俞。

注意事项:

兼有佝偻病者应适当补充营养;一般不忌口,但有明显诱发哮喘发作的饮食应避免;发作时应注意休息,平时可加强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及时增减衣服,避免感冒。

小儿惊风

病证概述:

惊风也称惊厥、抽风、惊痫、天吊。以肢体抽搐、两目上视和意识不清为其特征。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病情变化越迅速,是小儿常见的病症之一。临床上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种,急惊风来势凶急,处理不当可使脑组织和局部机体缺氧,遗留后遗症,严重的可引起窒息,发生呼吸和循环衰竭,危及小儿生命。因此治疗要及时、果断,必要时要积极抢救。

操作方法:

1.急惊风

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先以开窍镇惊,然后分别予以清热或导痰,或消食以治其本。

步骤1.掐人中、拿合谷、掐端正、掐老龙,掐十宣、掐威灵、拿肩井、拿仆参等各3~5次。

步骤2.止抽搐,拿合谷10次,拿曲池10次,拿肩井10次,拿承山、委中等各3~5次。

步骤3.肝风内动表现为壮热无汗,口渴欲饮,眼红颊赤,神昏谵语,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牙关紧闭,两目上视,舌质红绛、苔黄糙,脉数,指纹青紫者拿风池、肩井,推天柱骨、推脊,按阳陵,拿承山。

痰湿内阻表现为喉中痰声漉漉,咳吐不利,呼吸急促,苔白腻者清肺经、推揉膻中、揉天突、揉中脘、搓摩胁肋、揉肺俞、揉丰隆。

乳食积滞表现为发于饱食过食之后,脘腹胀满,呕吐纳呆,腹痛,便秘,发热,目瞪视呆,昏厥不省,呼吸短促,气息窒塞,舌苔黄腻,脉滑数者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揉中脘、揉天枢、摩腹、按揉足三里、推下七节骨。

邪热炽盛表现为患儿体温往往在39℃以上,神情紧张,烦躁不安,项背不适者清肝经、清心经、清肺经、退六腑、清天河水、捏脊。

2.慢惊风:面色苍白,形瘦,纳呆,便溏,嗜睡无神,两手握拳,抽搐无力,时作时止。有的在沉睡之中突发痉挛,肢冷畏寒,舌淡,苔薄,脉沉无力。

治疗原则:培补元气、熄风止搐。急性发作时可按急惊风处理。

步骤1.补脾经300次。

步骤2.清肝经300次。

步骤3.补肾经300次。

步骤4.按揉百会100次。

步骤5.推三关200次。

步骤6.揉曲池50次。

步骤7.揉中脘300次。

步骤8.按揉足三里50次。

步骤9.拿委中5次。

步骤10.摩腹5分钟。

步骤11.捏脊9遍。

注意事项:

惊风是小儿急症之一,除抓住危及生命的主要矛盾外,应及时解痉,防止窒息及呼吸、循环衰竭,在推拿解痉的同时,还应积极查找病因,对症治疗;慢惊风急性发作时可按急惊风处理。

小儿遗尿

遗尿又称尿床,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在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反复发作。本病多由肾气不足,下元虚冷,或病后体弱,肺脾气虚不摄所致。多见于3~12岁的小儿。本病的诊断需排除器质性疾病,如隐性脊柱裂、尿道畸形等,同时注意有无蛲虫感染等;遗尿症必须及早治疗,如病延日久,会妨碍儿童的身心健康,影响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