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盛宠鬼医毒妃
19397200000325

第325章 钢铁意志大仇得报(4)

“之后陆先生你抽出时间来,与我回一趟郴州。小皇上答应我塑一个梅震南跪着的铜像,我要把它放到我爹的墓前。”让梅震南永远的跪着。

“好。”让后世的人都知道,这梅震南到底有多阴险恶毒。

大雨下了整整一夜,那声音好似要将房顶都打穿一样。

元初寒与丰离均没有睡着,靠在丰离的右侧,元初寒抱着他的手臂,就这样听了半夜的雨声。

天色亮了,雨声也渐渐停歇,丰离也欲起身进宫。

元初寒先他一步跳下床,端来水盆毛巾给他清洗。

丰离享受着她的服侍,尽管有些毛手毛脚的,可是他很满意。

“你不要太着急,若是撑不住的话,就让人扶着你。办完事了就尽快回来,别在宫里拖沓。不要有大动作,尽量别抬左手。”帮他穿衣服,元初寒一边嘱咐,她要嘱咐的很多。

丰离但笑不语,听着她嘟嘟囔囔,虽然有点吵,不过感觉还不错。

“你都记住了没有?只看着我,倒是应一声啊。”仰脸儿看着他,他也在低头看着她,可是却没应她一声。

“是。”答应,她一串的话只换来他一个字。

“算了,反正你若是不记住的话,等你回来要你好看。走吧。”将他腰带扣上,摄政王出现了。他正经的穿上衣服,就变得气势磅礴,尽管此时面无血色。

“单单听你的威胁,本王就要吓死了。”唠叨的功力就非比寻常,丰离也根本不想再见识她其他的本领了。

撇嘴,看着他眉眼间难掩的痛色,她默默叹气,这次余毒复发比之以前都要严重。

丰离下楼,二楼楼梯口处就有护卫在等着。前后的护着他,平安下楼。

元初寒站在窗口那儿看着,直至看着他进了马车,才算松口气。

洗漱换衣服,她也要出府。

离开王府走上大街,这街上的情况便与前几日大不相同,不再恍若闹鬼似的清冷无人,百姓纷纷走上了街道。

四城门也开了,只不过出城的没有多少人,大部分都是到城门处看热闹的。

昨天城外的大战或许深居城内的人不知道,可是住在距离城门比较近的百姓却听得清楚,便是大雨瓢泼,也没阻挡那声音。

可是今天,城外除却雨水的痕迹,什么都没有。只有空气中残留着一些铁锈味儿,其实仔细辨认,那就是血味儿。

没人知道这里死了多少人,但根据这连大雨都冲不散的味道来看,很多很多。

叛乱的铁字军统帅铁城的人头就挂在南城门,那是他丧命的地方,据说是被虎豹军元帅司徒律快刀斩于马下。

铁城功夫不错,近年来在民间也很有声望,甚至有说比虎豹军元帅司徒律武功高。

但到底功夫如何,眼下也清楚了,死了的那个,肯定武功不如人,否则也不会死。

铁字军是梅家军,围城叛乱是何人所指示也可想而知。梅震南虽早就如死狗一般,可是他府中养的人却也声名赫赫。

更何况铁城还是梅府大名鼎鼎铁先生的儿子,这等犯上作乱,与那一拨人分不开关系。

街上议论纷纷,坐在马车里也都听得到。风云一时的镇国公府倒了,叱咤朝堂几十年。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到了谢幕的时候了。

前往商行,大部分的管家都到了。

看着元初寒到来,众人起身,个个面上满载笑意,大仇得报,想不高兴也难。

“今天是个好日子,连天气都配合我们,一夜大雨,今天就艳阳高照。”解开披风,元初寒走到窗边,推开窗子,阳光也洒了进来。

“司徒将军追捕梅府余孽,相信马上就会有好消息传回来。”那些余孽,一直在调度指挥铁字军。

“司徒律自是不会放过他们,否则啊,必定在暗处造谣,有司徒律受的。”梅府的那群乌合之众,他若是放过了才是蠢。

“司徒将军会与梅家军交战,实在是没想到。”不止他们,就连百姓都议论不断,这很匪夷所思。

“他们龌龊卑鄙,司徒律和他们可不能相提并论。”这一次,虎豹军平乱有功,更声名远扬。

正说着,楼下主街一匹快马经过,那马上的人穿着很正规的特使服装,可是这特使却不是大齐的。

盯着那匹马直至消失在街道尽头,元初寒才回过神来,这是西番的特使。

西番?莫不是苏晏这只苍蝇又准确的闻到了味儿跑来了?

这边战乱刚平,城门也刚刚打开,他就跑来了,速度真是够快。

元初寒的猜测果然没错,正是苏晏来了。

晌午之际,他的队伍就进城了,虽然人不多,可是派头十足,任是谁看都知道那是西番太子来了。

在商行二楼看着那队伍经过朝着皇宫而去,元初寒拧起眉头,“这腿儿真是快。”

“西番太子这个时候来到帝都,不知是何居心。”内乱刚平,他一外人,实在来的不是时候。

“管他呢,反正会带来好消息。”估摸着,他是来‘呈交’梅震南罪证来了。

忍不住撇嘴,天知道那罪证是真是假,不过对于她来说就是好消息。

因为西番太子的到来,本来要昭告天下的圣旨又再次进行了修改,因为苏晏提供了梅震南不为人知的罪证,勾结他西番的商家扰乱两国贸易,同时搜刮钱财为己用。

此等行径与叛国无异,引起朝野哗然。

傍晚时分,圣旨下来了,帝都城中四处张贴,曾经的镇国公梅震南罪无可恕,单单是罪状便列了十二项。

结党营私,扰乱朝纲,架空皇权,陷害忠良,通敌叛国,等等等等,每一条罪状下都有实例。

那陷害忠良下,明确的书写了都有何人惨死他的爪牙鹰手之下。其中,便有不问政事的郑王。

街上,人山人海的汇聚在一起,嗡嗡嗡的议论着圣旨当中书写的事儿。

站在窗口都听得到那些声音,元初寒咬着牙根,看着天边红色的晚霞,恍似看到了郑王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