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厚黑学全书2
19423000000025

第25章 忍者无敌(3)

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前后经过三个月,到了第六十九次时,对方竟也被他那苦心孤诣、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感动,答应贷给他日元一百万元。

当朋友、熟人们知道他获得银行贷款一百万日元,于是他们也纷纷伸手帮忙,有的出资十万元,有的贷给他二十万日元,不久就有两百万日元的资金可运用。

如此,岛村就辞去店员的工作,立即设立丸芳商会开始绳索贩卖业务。

岛村深信,虽然他的条件比别人差,但用自己新创的“原价销售商法”干下去的话,一定能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界中立足的。

岛村的原价销售法相当有名,但方法很简单,没什么花招。具体来说包括如下几点:

首先,他前往黄麻产地冈山的麻绳索厂商,一条四十五公分长的麻绳以五角钱大量买进,然后照原价一条以五角钱卖给东京一带的纸袋工厂。

完全无利润反而赔本的生意做了一年之后,“岛村的绳索确实便宜”的名声远播,应接不暇的订货单就从各地像雪片纷飞般源源而来。

接着,岛村就按部就班,采取他的行动,他拿购货收据前去订货客户处诉说:“到现在为止,我是一毛也没赚你们的钱。但是这样让我继续为你们服务的话,我便只有破产的一条路可走了。”

这样跟客户交涉的结果,客户也为他的诚实的做法深受感动,心甘情愿的把交货价格提高为五角五分钱。

然后,他又到冈山找麻绳厂商洽谈:“你卖给我一条五角钱,我是一直照原价卖给别人的,因此现在才有这么多的订货。如果这种无利赔本的生意让我继续下去的话,我只有等关门倒闭了。”

冈山的厂商一看他开给客户的收据存根,便大吃了一惊,这样甘愿不赚钱做生意的人,他们生平头一次遇见,于是就不加考虑,一口答应以后供应他一条四角五分钱。

如此一条赚一角钱,按当时他一天的交货量为一千万条算起来,一天的利润就有一百万元,比以前当店员五年的薪金还要多。

创业两年后,岛村就成为名满天下的人,同时把丸芳商会改为公司组织。

他回忆说:“有一次我遇上以前去三井银行时把我赶出来的银行职员,他知道我发了大财,因此一看见我就面红耳赤地望而却步,一会儿,就默不作声的逃之夭夭了。”

创业十三年后,他一天的交货量至少也有五千万条,其利润实在难以计算。现在袋子绳索更是讲究,有塑胶带、缎带、绢带等,一条卖价五元左右,这些高级品的利润更是可观。

岛村的成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他有先见之明,在十多年前就预料,纸袋流行的时代一定会到来;其次是他的原价商法得到了业界的信任,使他不花一文宣传费,顾客便自动替他宣传,使他无往不利,在几年间就从一个穷光蛋摇身一变成为日本绳索大王。可以说,他的原价商法,即是“吃亏就是占便宜”商法,是一项最高明、最高超、奥妙无穷的招财进门的法宝。

忍一时风平浪静

忍耐和愤怒是造福和招祸的一个重要关口。忍是“心字头上一把刀”,表示如果不忍,就会招来灾祸。每个人来到世上后,都会遇到许多不顺心、不如意的事,甚至还会碰到被冤枉、被欺负的事,在此关头是忍还是怒,可能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就能决定你的祸福。

有许多人,为了一些小利益或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发生口角之争,互不相让,以至大吵大闹,进而大打出手,结果往往两败俱伤。有的在为了物质利益上的争执,闹出了人命案子,打死的一方肯定会阴魂不散,而另一方则要“杀人偿命”。由此可见,忍字是多么的重要。古人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当然忍也有个原则,例如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失,国家的荣誉受到侮辱,这都不能忍,要挺身而出。

说白了,忍让,实际上就是让时间、让事实来表白自己,它能够摆脱相互之间无原则的纠缠和不必要的争吵。

忍让者,忍耐也,谦让也。一般来说,社交过程中如果产生什么矛盾的话,双方可能都有责任,但作为当事人,如能主动地“礼让三分”,多找自己的原因,往往能云消雾散,和好如初。

据说清代中期有个“六尺巷”的故事。当朝宰相张英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邻而居,都要起房造屋,因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让张英出面干预。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写上一首打油诗劝导张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见书明理,马上将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深感惭愧,也把墙退后三尺。因此,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形成了六尺宽的巷子,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其实,忍让是一种美德。朋友的误解,亲人的错怪,流言制造的是非,论传导致的轻信……此时恼怒不会春天化雨,生气无助雾散云消,只有一时的忍让才能帮助你恢复应有的形象,得到公允的评价和赞美。

但忍让并不是懦弱可欺,正相反,它更需具备自信和坚韧的品格。“忍”字至少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坚韧和顽强。晋朝朱伺在《晋书·朱伺传》中说:“两敌相对,惟当忍之;彼不能忍,我能忍,是以胜耳。”这里的忍正是顽强的精神体现。其二是抑制。宋代爱国诗人陆游,胸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战书”的报国壮志,也曾写下过“忍志常须作座铭”。这种忍耐,不也正凝聚着他们顽强、坚忍的宝贵的品格吗?岂能说他们是懦弱可欺呢?

歌德有一天到公园散步,对面走来了一位曾经对他作品提出过尖锐批评的批评家,他站在歌德面前大声嚷道:“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歌德回答道:“而我正相反!”边说边满面笑容地让在一旁。歌德的幽默消除了自己的恼和怒,避免了一场无谓的争吵。从某种意义上讲,既为自己摆脱了尴尬难堪的局面,顺势下台,又显示出了自己的心胸和气量。

欲速则不达

急迫地追求短期效应而不顾长远影响,追求眼前的区区小利,而不顾全局的根本利益,这都称之为急功近利。

古语讲,欲速则不达。急功近利是成就大事业的绊脚石。

急功近利者,一定是戴着功利名位近视眼镜的目光短浅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闻到了芝麻的香,而忘却了西瓜的甜。只看到目前的境况,只看到暂时的贫富盈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急功近利者一贯的行为方式。为了治好头而不顾脚,为了治好脚又可以不顾头了。为了摆脱眼前的状况,可以不顾未来的利益,为了求得一时的痛快,而以长远的痛苦为砝码。其实这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你如果患上了急功近利的毛病,就一定心胸狭窄,胸无大志,总是盲从世俗;脑袋长在人家的脖子上,别人说军人时髦,你便想法穿上军装;别人说文凭重要,你便马上去混文凭;别人下海捞钱去了,你如同热锅上的蚂蚁,马上削尖脑袋下海去。

你根本不管人何以为人。什么人格啦,德行啦,人生境界啦,品行操守啦,灵魂啦,优美啦,在你看来一钱不值。你以为人生在世唯吃好穿好玩好乐好就是好,就是实在,就是价值。于是,为了达到吃穿玩乐之好,你可以不择手段,不顾廉耻,出卖灵魂。

然而这世间的事情也真怪,越是急功近利者越不容易得到功利,没有一个不顾廉耻,出卖灵魂的人能够得到真正的快乐。

无论什么样的急功近利者,总是瞪着一对贪得无厌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名利二字。然而名利之对于你好似一个西方哲学家打过的一个比喻一样,如同吊在车把前面的一块肉对于拉着车的车夫一样。车夫总想抓住那块肉,却总是抓不到。无论你把车拉得多么快,那块肉始终在你的车把前面,始终抓不到你手中。你成天绞尽脑汁,时刻伺机投机取巧,而且忙忙碌碌、大汗淋漓、辛辛苦苦,到头来仍然一无所有。你仍然功未成、名未就、利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