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厚黑学全书4
19424200000003

第3章 寻找合作伙伴的学问(2)

通常情况下,人们是不愿轻易去找上级办事儿的,上级盛气凌人的“架子”和目无下属的“脸子”在一般下属那里是不会被愉快接受的。一般而言,下属不到万般无奈和迫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随便提出一件事让上级烦心的。所以,对一个人情世故相对成熟的下属来说,不经过“三思”,只靠脑瓜门儿忽地一热乎便去找上级办某件事的人可谓寥寥无几。按照一般社会经验归纳起来,有如下一些事情是下属们经常要找上级出面办理和帮助解决的。

与工作有关的利益是下属们经常求上级办事的基本诱因之一。这些利益包括调岗、晋升、涨工资、分房子、调停与同事之间的矛盾、平息一些不利于自己发展的言论或舆论。这一类事能否办到,关键在于你在上级心目中的位置如何,位置高了,他会把利益的平衡点放在你身上;位置若是低了,则必须借助外在的或间接的力量方能把事办成,否则便只能充当各种利益的旁观者了。

与社会生活有关的利益是下属们求上级办事的又一大诱因。包括借贷、买卖、调解各类纠纷、参与婚丧嫁娶等各类红白喜事的协调,对各类被侮辱、被损害者的法律公断以及某些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等托办的事宜等。办这类事,上级一般未必直接出面和直接行使权力,他们的间接活动有时却是非常有效的。

与家庭关系有关的利益是下属求上级办事的第三个诱因。包括夫妻关系、儿女关系、亲戚关系。这些关系所涉及的利益有时不能得到满足或者受到了伤害,而自己又无力自我成全,于是责无旁贷,只好间接地承揽过来找某位上级说情,恳望他能出面干预或施加影响。如为子女找工作,帮助妻子调动工作,帮助某位亲属安置工作等。

正是因为有以上这些利益关系,你才有可能经常要求上级办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几乎都可以涵盖在“困难”二字之下,如经济困难、思想困难、情感困难、地位困难等,求上级办事儿,说穿了无非是托他们帮助解决这些“困难”。是困难就有一些苦衷,要想把事情办成,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这些苦衷通情达理、不卑不亢地吐出来,切入肌肤地诱使上级产生同情心,从而帮助你把恳求办的事情办好。

要引起上级同情,必须了解上级自身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经历,对上级曾经有过类似的切身感受的事情,容易得到同情,从而得到支持和应允。

要引起上级同情,必须在人之常情上下功夫,必须把自己所面临的困难说得在情在理,令人痛惜。所以,越是哪一点给自己带来遗憾的地方和痛苦的地方,则越是大加渲染,这样,上级才愿意以拯救苦难的姿态伸出手来帮助你办事儿,让你终身对他感恩戴德。因为大凡能激发人的公正之心、慈悲之心和仁爱之心的事情,都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和帮助,还能使人在帮助之后产生一种伟大的济世之感。

要引起上级同情,必须了解上级的好意,了解他平时爱好什么,赞扬什么,又愤慨什么,了解他的情感倾向和对事物善恶清浊的评判标准。上级的同情心有时是诱出来的,有时是激出来的。如果上级对你的某个朋友有成见,认为他水平很差,他不得志和受排挤,是不足为怪的。那么,你要帮朋友解决常年在基层受压抑之苦,并想借此引起上级的同情,可能就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了。只有没有成见的时候,才能产生同情心。

所以,利用上级善良的同情心办事儿,有时能收到“以情感人”的奇效,它甚至比“以理服人”更能打动上级的心灵,更能促使上级伸出仁爱之手。

让他为你的不幸洒泪

歌星北岛三郎和职业棒球选手江川卓,二人名声同时大噪,二人又同时购置了一栋豪华住宅。可是人们对二人的评价却截然不同。他们夸赞北岛三郎有办法,购置了豪华的住宅,而对江川卓的房子感到刺眼,认为他与房子不相配。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异呢?这或许是因为北岛从小吃尽苦头,经过艰难困苦,才取得今日成果的缘故吧!因此,人们对他不仅怀有亲密感,而且对他怎样奋斗的经历也十分了解;而江川卓却没有这种经历,几乎是青云直上,因此,才遭他人的讥讽和白眼。

日本前任首相田中所以深得人心,除了他领导有方、才华横溢、政绩卓着之外,恐怕与他的经历不无关系,他出生于越后,经过多年的奋斗,才当上主宰全国的首相。他艰苦奋斗的历程得到了人们的同情。由此观之,人们的感受常常受到过去某些体验的影响。虽然对手比自己的地位高,可是一旦得知对方过去的不幸遭遇或者其遭遇与自己大体一致时,原来对他的嫉妒心很快就会转变为亲密感。

一般人对那些出身名门,各方面条件优越且一帆风顺的人,只有疏远感,没有嫉妒心。

人们对于那些经历与自己相仿、才能与自己相当的人,若因他突然遇到好机遇,一跃龙门,就会产生嫉妒感,捶胸顿足,埋怨老天爷不公平。“为何他有这样好的运气,而我却没有呢?”然而,对于那些过去经历坎坷,屡遭不幸,通过巨大的努力和艰苦奋斗而跃居高位、出人头地的人,人们会产生同情心和亲密感。

歌星或演员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扩大影响,也往往利用这种手段进行自我宣传。

因此,各位朋友要想出人头地,必备的条件当然很多,其中必须经过艰苦的努力,这样才容易被人认同和接受。

有些人声称:“我少年丧父,母兼父职,经历过千辛万苦”或“我年少丧父,母病甚笃,靠我一个人做童工来养活一家老小……”将这类极其悲惨的遭遇,在适当的时机里向人道出,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常识性的技巧,是借所谓心理上的通感现象,来得到他人的同情。有些人对人类这种心理现象十分了解,因此,在与他人谈话时,常常蓄意夸张自己过去是如何地不幸,这种例子多如牛毛,数不胜数。

总之,艰苦的经历,悲惨的命运,容易唤起同情心,缩短双方的距离。

历史上的着名人物丰臣秀吉,不管在哪个时代都被视为伟大人物,其原因就在这里。人们都乐于谈论他成功背后的辛酸史,并为他的不幸大洒同情之泪。

不要强硬

孟获是三国时期南中地区少数民族的首领,是当地很有影响的人物。他和朱褒、雍恺、高定等人勾结,推举雍恺为主帅,趁蜀国对吴国作战失败、元气大伤、刘备刚死的机会,煽动少数民族,杀死蜀国派往这一地区的官吏,公开发动武装叛乱。

南中历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三国时候,那里住着许多少数民族,是今天彝族、壮族、傣族、崩龙族的祖先。汉朝时,他们被称为“西南夷”。他们和汉族人民在一起,用劳动和智慧开发了中国的边疆,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孟获等人在南中地区的叛乱,既破坏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愿望,也严重地威胁到蜀汉的政权,妨碍了诸葛亮北伐中原、统一全国的计划。为了维护蜀国的统一,诸葛亮经过积极准备,在公元255年,分兵三路,向南中进军。

在开始出兵的时候,诸葛亮采纳参军马谡的建议:这次出征的目的,并不是把那些叛乱分子斩尽杀绝,占领他们的城池,而是要征服当地领袖人物的心,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服从蜀汉的统治,以后不再发动叛乱。这叫做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诸葛亮出兵不久,南中地区的叛军内部起了变化。雍恺被部下杀死,孟获做了主帅。接着诸葛亮杀高定,破朱褒。这年五月,诸葛亮带领军队渡泸水,追击孟获。

由于孟获在当地群众中有一定的威望,当地少数民族和汉族都服从他的指挥,所以诸葛亮命令不准杀害他,一定要捉活的。孟获见蜀军打了进来,就起兵迎战。蜀将王平跟他对阵,开战不久,王平掉转马头往后撤走,孟获驱兵前进,沿山路追赶。忽然喊声大起,蜀兵从两旁杀出,孟获中了埋伏,只得引兵败退。蜀兵紧紧追赶,活捉了孟获。

军士们把孟获押解到大营来见诸葛亮,诸葛亮问孟获:“我们待你不错,你怎么反叛朝廷?现在已被生擒,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接着他亲自带领孟获参观蜀军军营,问孟获:“你看我们的军队怎么样?”孟获一看,蜀军阵营整肃,军纪严明,士气旺盛,心里暗暗佩服,可是并不服气。他说:“我不是被打败的,只是不知虚实,中了你们的埋伏,才被捉的。现在看了你们的军队,也不过如此,真要硬打硬拼,我们是能够取胜的。”诸葛亮笑着说:“既然这样,我放你回去。你整顿好队伍,再来打一仗吧。”说完吩咐士兵们摆上酒席,招待孟获吃了一顿,然后把他放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