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艺术作品的相关属性
5.3.1 典型
在希腊文中“典型”是“Tupos”,原意是铸造用的“模子”,后引申为理想。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既具有一定社会本质概括性又富于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或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环境等,是艺术创作者为表达艺术作品所蕴涵的深层精神世界所创作出的典型,艺术之所以不同于现实生活恰恰是因为有了艺术典型的存在,这是艺术表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艺术典型的塑造从根本上说是离不开现实生活,它不是凭空捏造的,但同时也汇集了艺术创作者的加工与创造,汇集了现实生活中同类事物最本质的特征,这一属性是深刻的,具有社会意义的。
黑格尔认为:“在荷马的艺术作品里,每一个英雄都是许多性格特征的充满生气的总和。”他还强调,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应当是个性非常鲜明,又最富于代表性,“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别林斯基也认为典型人物应该具有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应当体现出普遍性和特殊性等问题。他从个性与共性、个别与一般、偶然与必然相统一的观点来阐述艺术典型问题,为人们正确认识和塑造典型形象做出了有益的贡献。别林斯基认为奥赛罗就是嫉妒褊狭的代表人物,哈姆雷特就是优柔寡断的典型人物。恩格斯也有关于典型的论述,恩格斯认为,优秀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应当是个别性与普遍性的高度有机的统一体,他在《致敏·考茨基》的信中说:“对于这两种环境里的人物,我认为您都用您平素的鲜明的个性描写手法给刻画出来了,每个人都是典型。”
艺术作品要塑造出典型形象,首先就要从现实生活入手,找到艺术原型,得到第一手材料,接着艺术创作者要以其独到的眼光将这些材料加以整理,去粗取精,再通过艺术加工与构想最终形成一套完整有序、思路清晰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典型事件、典型人物以及典型性格的塑造都是揭示表现主旨的重要依据与材料,对深化艺术意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典型人物形象,确实是优秀艺术作品的一个明显特征。例如,《三国演义》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狡猾奸诈的曹操,文武双全的关羽:《红楼梦》中多愁善感、聪颖敏感的林黛玉:《阿Q正传》成功塑造出的阿Q: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里贪婪吝啬、嗜金如命的老葛朗台: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中丑恶贪婪的犹大:拉斐尔笔下甜美娴静的圣母:莫迪里阿尼画面中纤长的带着淡淡忧郁的裸女:正是这些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使得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长期受到人们的喜爱,影响深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恒久的艺术生命力。
当然,典型不仅仅是指典型人物,它还包括典型事件、典型环境等,但典型的核心是塑造鲜明生动的典型人物形象。典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又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任何艺术典型,都是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在独一无二的个别形象中体现出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鲁迅笔下的阿Q这一文学艺术形象,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直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贵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实又安于现状。这个人物是旧中国农民形象的一个艺术典型,阿Q不仅是一个鲜活的个性人物,而且具有极为深刻的性格内涵,他更是一种具有极大概括力的人类性格典型,甚至在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物身上都可能具有。
任何成功的艺术典型都是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典型的普遍性是通过特殊性体现出来的,共性是通过个性体现出来的,本质是通过现象体现出来的。因此,在典型化的过程中,只有通过个性化,才能使艺术形象具有鲜明丰满的个性特征,艺术典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又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虚构性与真实性的统一。任何艺术典型,都是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在独一无二的个别形象中体现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
艺术典型的个性,是指作品中人物形象非常独特,不仅有独特的外表、独特的行为、独特的生活习惯,而且有独特的性格、独特的感情、独特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这个人物形象应当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艺术典型不仅在个性中体现出共性,在特殊性中体现出普遍性,而且也在现象中体现出本质,在偶然中体现出必然性。典型性格或典型人物,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内在的矛盾性,真正展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表现人物深邃的灵魂与内心世界,才能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艺术的真实性指艺术作品作为一个独立的世界,其虚构中的背景、情节、人物等都符合艺术世界中的逻辑,形成一个有机的自然的整体。艺术作品要想塑造出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首先需要艺术家从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出发,对客观现实生活加以艺术概括,在大量的生活素材中发掘出典型人物的原型,再经过艺术加工和艺术虚构,创作出具有较高典型性的艺术形象来。
5.3.2 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古典诗、画、文、赋、书法、音乐、建筑、戏剧都十分重视意境。作为一个美学概念,意境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王昌龄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并提出了意境的概念。刘禹锡和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等创作见解。明清两代,围绕着“意”与“境”的关系问题又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清代诗人和文学批评家叶夔强调“意”与“境”并重。近代美学家王国维在其《元剧之文章》中说:“然元剧最佳之出,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为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王国维在他的另一部理论著作《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称为“境界”:“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境、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由此可见,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这种“情”和“境”不是分离的,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境中有情,情中有境。意境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熔铸的产物,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以达到“情与景会,意与象通”,这一点不但是创作的依据,同时也是欣赏的依据。
意境是文艺作品所要表达出来的内在深意与内涵,有时甚至表现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艺术意境是通过情景交融的客观描绘来达到对“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主观表达。
意境是客观之景与主观之情相熔铸的产物。“具体来说,意境的根源是自然、现实,意境的组成因素是生活中的景物和情感,离不开物对心的刺激和心对物的感受,因此情景交融、情景结合,而有意境。”【7】东晋画家王微曾说:“且古人之作画也,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标镇埠,划浸流,本乎形者融,灵而动变者心也。”【8】这就是说,山水画之所以不同于制作地图,就在于它不是单纯去描绘客观自然,而是要体现画家的情思,得以“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情景结合才能唤起人们的美好情感。徐悲鸿画的奔马,远远超出动物的原形,舒展、遒劲,一种独立不羁的内在力量使人的精神为之振奋。艺术意境正是通过情景交融的境界让人们感悟出无穷的意味,使艺术作品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和审美魅力,令欣赏者获得回味无穷的美感。
意境之所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由于艺术家们抓住了自然形象中富有诗意或象征意义的特征,融情入景、寓意于景,使这些自然形象具有更强烈的主观色彩,使欣赏者能够从有限的艺术形象中领悟到无限的艺术意蕴。在意境中,境是基础,如果没有境,也就没有艺术形象,因此,在创造意境时,艺术家们都十分注意精心选择自然界富有诗意特征的事物或景物。刘熙载曾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境虽然是形成意境的基础,但在意境中起主导作用的仍是情、意。情意虽然从境中产生,但是在艺术中出现的“景”,并不是生活中自然形态的“景”,而是“情中景”,是经过艺术家提炼取舍、熔铸了艺术家思想情感的景物。例如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水天相接之处,帆影已经消逝,表面上这首诗都在写景,实际上却句句都在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些景物中寄寓着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清代画家石涛有一幅画就表现了该诗的意境。画面很简练,但离别情绪却表现在画面。远处的孤帆、空阔的江面、岸边孤独伫立的送行人,画面大面积的江水,不是表现浩瀚长江,而是着意于表现帆影远去,只留下空阔的江面,送行人仍伫立江边,久久不愿离去,流露出对友人真挚的情感。这个例子说明无论诗和画的意境,都是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的。
“意境”不仅只是情与景的融合,而且也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从主体方面来讲,“意境”中的“意”并非某种单纯的情感和情绪,而是情中有理,理中有情,情因理而使“意”具有了深刻性和普遍性:理因情而使“意”具有打动人的力量。如李泽厚所说:“‘境’是‘形’与‘神’的统一,‘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在情、理、形、神的互相渗透、互相制约的关系中或可窥破‘意境’形成的秘密。”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文中,引用前人的观点,从主体方面谈到了意境中三个不同层面的结构,“始境,情胜也:又境,气胜也:终境,格胜也”。宗白华解释说:“‘情’是心灵对于印象的直接反映,‘气’是‘生气远出’的生命,‘格’是映射着人格的高尚格调。”这说明,主体方面的“意”是一个集“情”、“理”、“气”、“格”等多种因素的复合体。在艺术作品中,意境是通过客观物象来表达的,这样,“外师造化”、“行万里路”就成为艺术家创造意境的根本途径。简言之,主体的“意”所包含的“情”、“理”、“气”、“格”等,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来源于现实生活,来源于真实体验。意境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使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创作在审美意识上具备了二重结构:一是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一是主观精神的表现,而二者的有机联系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美。
意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理想境界。作为美学范畴的意境,孕育于先秦至魏晋南北朝,诞生于唐代。还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还直接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例如,舞蹈表演要求以简代繁,讲究生动传神,即强调通过外在形象的塑造传达出内在的神韵,抒发主体的胸臆情怀。意境,主要是指抒情性舞蹈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所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
艺术意境与艺术典型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意境在景物中也有人物,意境的产生本身就是情景交融的结果,一方面以自然景物的意象描述为主,另一方面也必然熔铸进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美学情趣。例如,欧洲教堂的彩色玻璃即富有思想情感和美学情趣,从巨大的彩色玻璃上透射进来的光芒表示天堂的灵感,象征福音书中的新光芒。简言之,如果说典型是在主客体统一中侧重于客体,那么意境却是在主客体统一中侧重于主体:前者侧重于塑造形象,后者侧重于抒发艺术家自己的情感。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典型与意境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二者至少在一点上是共同的或一致的,即它们都是在有限的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无限的艺术意蕴。艺术典型是在个别的人物形象身上体现出共性、普遍性和本质必然性:艺术意境则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让人们领悟出无穷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乃至于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深层意蕴。或许,从有限中把握无限,正是艺术的境界。
5.3.3 格调与品位
艺术作品的格调有高下雅俗之分。它首先体现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立意方面。一般来讲,进步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健康的审美理想以及创作上的社会责任感,是创作高格调的艺术作品的基础和前提。画品与人品,美与善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上是统一的。
俗与雅是衡量作品格调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中国历史上就有“人品不高,用墨无法”之说。高格调的艺术作品一般来说有着健康的内容,深刻的思想,能触及到生活的本质,展示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在艺术上,格调高的作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作品中能看出艺术家深厚的传统功力,恰如其分地用它们表达相应的思想感情,既不装腔作势,也不矫揉造作:另一种是富有探索性和独创性,从这类作品中能看到艺术家对传统艺术观念的批判和所开拓的新的艺术领域。
艺术作品既有格调雅俗之分,也有品位之分。这两个概念的差异在于,首先,格调是一个从作品价值的两极把握作品不同属性的范畴,品位则是从作品中再细分出差异、层次和等级的范畴,如所谓的逸品、神品、妙品、能品或上品、中品、下品之分。其次,格调虽然与艺术表达方式相关联,但更多涉及作品的思想内容,品位虽然也涉及作品的内容,但与作品的审美趣味、艺术追求和表达方式有更多的关系。例如,陶艺设计从远古时期一直流传至现在,乔治·亨治尔就是法国有名的陶器设计家,他设计的花瓶采用非常大胆、独特的几何造型,不均匀的古朴色泽呈现出一种原始的风貌,完全打破了传统式样,而为人们所喜爱。
艺术作品中品位的形成是艺术家从不同的艺术观念出发把握生活的结果。评论一件艺术作品品位高低,主要是看该作品中有益于提高人们精神素质的文化含量和美学含量的高低。
5.3.4 艺术美
“艺术美”是评论一件艺术作品时常常涉及的专业术语,各门艺术都有创造美的原则和法则,文学的内涵精神美,音乐的节奏韵律美,绘画的视觉表现美,建筑的结构布局美,雕塑的造型比例美以及设计的形式法则美,都属于艺术美的范畴,它是一个极其宽广的范畴,是与我们日常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紧密联系的。艺术美是由艺术家的审美意识而产生,艺术家应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美的目的而创造艺术作品。艺术美是美的高级形式,具有比现实美更高的审美价值,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
艺术美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来源于现实美,经过艺术家的提炼而产生的,所以我们说,现实美是第一性的,艺术美是第二性的。艺术家应从生活中去体验、寻找艺术的表现内容和形式。生活,是一切艺术作品的根源。如原始彩陶上的装饰纹样,很多就是以生活中的动物纹样为装饰,如蛙纹、鱼纹等。唯心主义者黑格尔虽然在艺术美的特殊性和优越性方面作过一些深刻的揭示,但是他却片面强调艺术美高于现实美,从根本上颠倒了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从而根本否认了艺术美的客观现实基础。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唯物主义哲学立场出发,坚决批判了黑格尔在艺术美与现实美关系上的观点,坚持了现实美是艺术美的现实基础的唯物主义美学观点,并且正确地看到了现实美较之于艺术美具有无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车尔尼雪夫斯基仍然没有摆脱旧的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在强调现实美是艺术美的源泉时,却认为艺术美不过是现实美的简单的复制品。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这就体现了艺术美与现实美的辩证关系。
所谓现实生活是艺术作品艺术美的源泉,就是指人类社会多种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情感生活等)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现实整体。从价值上来说,它既包含着真善美,也包含着假恶丑。任何时代的艺术作品的艺术美首先就是反映了自己历史时期的根本问题、主要趋势和特殊矛盾。而且艺术美也来自于自然界的美,印象派艺术中,所运用的光与色是来源于自然的,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也是基于艺术家对自然的仔细观察和深刻揣摩而得来的。所以,艺术美从根本上说,来源于人类的现实生活和对自然界的审美体验,是艺术家根据现实生活而创造的第二现实美。
艺术美作为美的反映形态,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和普通实际生活的美相比较,它具有“更有集中性、更典型和更理想”的特点。当把现实的审美经过相对的抽象化处理,而化平凡为神奇后,艺术就可能具有更长久的魅力。艺术美不仅来自现实生活,是现实美的反映,而且也反作用于现实美的存在和发展。它不仅加深了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美的感受和领悟,而且更能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通过人们的审美意识而反作用于人们的行动,从而更进一步推动现实美的不断前进。
创造艺术美是艺术创作的最高要求和根本要求,那么创作艺术美的条件是哪些呢?第一,美的艺术作品必须是完整的,其内容与形式必须是和谐的、统一的,这是必要条件。第二,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意蕴、意境、风格、格调,都是创造艺术美的条件。简言之,“真”是艺术美的基础,“善”是艺术美的前提。一切创造了艺术美的作品,都必定以其鲜明生动的形象表现出社会生活的真理,同时又都突出地体现出艺术家真挚的思想感情,这就是艺术美。因此,艺术作品的艺术美,是真、善、美三位一体,高度统一的。
关于艺术美的本质的看法各种各样,杂然纷呈。大致来讲可以分成三类:其一是主张美在主观:其二主张美在客观:其三认为美既不在主观也不在客观,而在于主客两者的统一。中国艺术中对意境美的追求是物我交感、主客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和谐美,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艺术家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天人合一的境界落实到具体的艺术意象上,就要求主体的内在心意与外在的客观景象相交融。
艺术作品的美有壮美、优美、阴柔之美。
“壮美”的艺术雄浑豪放、博大恢弘,中国古典美学称之“阳刚之美”,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是壮美的典型:西方美术史以米开朗琪罗的雕刻、绘画为壮美的代表。
“优美”的艺术柔和飘逸,温文含蓄,给人以平缓闲适、轻松宁静之心境。中国古典美学谓之“阴柔之美”,清风朗日,湖光山色,幽谷小径,婉约诗词,舒缓乐曲,工笔绘画等均为优美的例子:西方美术史常以拉斐尔的绘画为优美的代表。【9】
中国传统艺术常常不注重客观逼真地摹写自然物象,而是追求离形得神,贵神似而轻形似,即苏轼所说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因而,中国的绘画艺术并不像西方的古典画家严格地遵循透视、色感、形体、比例等法则。宋代郭熙谓“山有三远”:高远、深远、平远,这一独特的“散点透视法”,早已打破形似的规律。郭熙认为山水画仅仅可行、可望是不够的,还要可居、可游,“大乐与天地同和”,是美的最高境界。
艺术作品中的美是有共性的,尽管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处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并且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创作个性也千差万别,但我们仍然可以理解或欣赏前人创造出的艺术美。美术作品有表现出英雄气概的美(如《大卫》雕塑),也有情意绵绵的美(如《舟发苔丝岛》、《浴后的狄安娜》、《秋千》等“艳情主义”绘画作品):有宏伟壮阔的美(如《千里江山图卷》、《溪山行旅图》、《早春图》、《万壑松风图》等描绘北方山水风景的绘画作品),也有幽静旷远的美(如以描绘南方山水风景的《富春山居图》、《江帆楼阁图》等绘画作品):有描绘驰骋沙场、怒发冲冠、壮志凌云的精神美(如《滑铁卢之战》、《自由引导人民》、《1805年5月3日的枪杀》、《马赛曲》等一系列绘画或雕塑作品),也有反映田园、辛勤劳作的现实美(如《拾穗者》、《牧羊女》、《农民的婚礼》、《农民的舞蹈》、《打石工》等)。
建筑作品中有表现庄重的美(如故宫、明十三陵、长城、秦始皇陵、雅典卫城、凡尔赛宫、罗浮宫等建筑),也有典雅轻巧的美(如颐和园、拙政园、网师园、留园、狮子林等皇家或私家园林建筑):风景画作品中有描绘天地山川、日月星辰、浩瀚烟波、汹涌潮水的壮丽美,也有描绘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风和日丽、花好月圆、绿茵春潮的柔和美:有描绘风雪交加、海啸潮涌、暴风骤雨般的急骤美,也有描绘风平浪静、河流潺潺的静幽美。
关于艺术“美感”定义,洪毅然曾在《美感的心理过程》一文中对整个美感心理过程描述如下:第一步,首先通过感觉对象事物外表现象的形式诸因素,即色、线、形、音等:第二步,由于那些感觉印象与头脑里的表象及概念相联系,而知觉其色、线、形、音:第三步,就在知觉其为什么事物的同时,由于与其同样或类似事物或它们的某些相关方面处于过去生活关系的联想,产生某种积极的或消极的情感体验:第四步,在这种美的知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净化原来的情感体验成为美的情感体验。由此可见,审美活动或美感经验乃是一种层层深入的心理过程,所以越来越有意味。
我们在艺术创作之中,经常用“艺术病态”的美来对某些艺术作品进行形容。如马远《寒江独钓图》、元代倪瓒《春江独钓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等,在这些艺术作品中都表现了一些深藏不露的高隐人士,宽袍缓带,极富雅兴,游山玩水:或画隐士和高人对弈:或画隐士之间吟诗醉酒:或画老翁悠闲垂钓:或画隐士隐卧林间,引吭高歌,谈笑风生:或在古树林间下,十分陶醉地侧耳倾听松风林涛的美妙天籁。【10】
艺术美高于现实美。现实生活总是处在流动、变化、转瞬即逝的状态之中,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进行观察、体验、思考、创造的结果,这种独创性使它能反作用于社会生活,参与到时代精神的建构过程中。综上所述,在与现实生活的比较中,艺术作品的艺术美具有超越现实生活的永恒性、统一性与普遍性,广泛的传播性、导向性与感染力,以及高于生活的独创性等特征。正是由于这些特征,使艺术在人类事业的建构中发挥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