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财富心理学
19443000000019

第19章 通胀时代,如何保卫你的财富——投资理财中的通胀心理学(2)

其实,安全性高、保值性好只是储蓄理财方式的“表面”而已——将钱存进银行并不一定能够让我们的财富升值。因为当银行基准利率远远低于实际物价水平时,钱存在银行就是一种亏损,这也就是经济学家们常说的负利率导致储蓄财富缩水。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理财知识和理财技巧,积极地让自己变成一个“理财达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通货膨胀下生活得更滋润,才不会再为越来越高的物价而担心发愁。

赵强胜是生活在吉林省四平市郊区的一个农民,他家里的主要收入就是通过种地和农闲时外出打零工获得。可以说,赵强胜和现在中国亿万农民朋友一样,靠卖出自产农产品和外出打工的方式赚钱。但是,只有这两项创收技能的赵胜强却并不是一个收入一般的普通农民——他是村子里的“首富”,家里的存款接近500万元。那为什么赵强胜通过种地和外出打工能赚到这么多的钱呢?是因为他家的地多,还是因为他有什么特殊技能?答案都不是——他只存很少一部分的钱在银行,其他的钱都用来投资。换句话说,少储蓄多理财是赵强胜成为一个农民百万富翁的最主要原因。

1991年时,赵强胜刚满30岁。但是由于生活在农村,结婚早,再加上老婆肚子实在很“争气”,这一年他已经是一对5岁的双胞胎儿子的爸爸了。在中国,儿子多了是一件值得高兴甚至骄傲的事情。但是,此时的赵强胜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家是村子里最穷的“困难户”。看着两个孩子一天天地长大,赵强胜的心里开始发急了:自己该怎么办才能快速致富呢?再不摘掉“困难户”的帽子,等到孩子上学的时候就会受到其他孩子的嘲笑,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这年7月,正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三伏天的大太阳炙烤的柏油马路都起了“皮”。就在这么热的天里,赵强胜开始挑着一担凉茶坐在马路边上卖,一碗凉茶1毛钱。就这样整整卖了十多天,也才赚了30多块钱。赵强胜觉得这个赚钱的方法太慢了,于是他决定跟着村子里外出打工的人出去赚钱。进了城之后,赵强胜先是在建筑工地上做小工,一个月能够剩余300块钱。这让赵强胜非常高兴,这不比卖凉茶要赚得多得多嘛。再后来,本来就会点泥水匠活儿的赵强胜成了大工,一个月下来能够剩余500多块钱。

一年多以后,开始在城市站稳脚跟的赵强胜却随着钱越赚越多而越来越不高兴了,因为他是一个很有追求的人,他要赚足够多的钱,让两个儿子将来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这是当代中国农民工从走进城市就都有过的梦想。有了新想法的赵强胜觉得不能够再这么下去,于是他决定改变现在的赚钱方式——钱放在银行赚利息实在太慢,得让钱生钱才能够快速赚钱。有了这样的想法后,赵强胜将自己存在银行的5000元钱取了出来,招了几名工人承包了一个小工程,等工程做完之后他的5000元竟变成了20000元。尝到甜头的赵强胜不再把钱存进银行,要存也只是存一点点应急的钱。相反,不再往银行存钱的赵强胜还开始向银行贷款,因为他要承包更多的工程。

1998年,赵强胜已经让自己最初储蓄的那5000元翻到了50万元。他在城里买了房子,将两个儿子送到城里的学校去读书,给妻子开了一家小超市让她经营。但是,赵强胜却依然住在农村——他每年在农村承包了上百亩的土地种植农作物,而农闲的时候则会到城市里的工地上去守着。农村城市两头赚钱,这让赵强胜的财富累积速度非常快。等到2005年时,他手里的资产加起来已经有300多万元了。但是此后由于工程不再像以前那么好承包了,闲不住的赵强胜又开始跟着一些朋友学炒股、买黄金。虽然此后他在股市上赔了一些钱,但是价格不断飙升的黄金又让他赚了不少。所以,有乡亲问他为什么能够赚到这么多钱时,他总是用爽朗的声音回答:

“就一句话,放在银行的钱不要太多!”

从赵强胜的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让自己的财富快速升值,最好不要将太多的钱放在银行,而是应该投资在其他领域内——让钱生钱才能够赚到更多的钱。事实上,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许多多像赵强胜一样的人,他们看起来和我们都一样,一样的装扮,一样的谈吐,但是他们却有着和我们不一样的财富地位。而造成这种财富地位差别的不是我们在智力上存在差别,也不是我们在机遇上存在差别,而是因为理财方式上的不同造成的差别。所以在通货膨胀来袭的今天,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理财方式就成为我们抵御通货膨胀,并使财富不断增值的最有效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学习并快速掌握更多的理财方式呢?

让你快速掌握更多理财方式的第一个技巧:培养出优秀的理财意识,随时随地跟着自己的理财意识去学习更多的理财方式。

也许你真的不关心通货膨胀,也许你对于生活质量出现下降无所谓……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你不理财的理由。理财不仅仅是为抵御通货膨胀,防止生活质量下跌,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那些努力工作积极创造财富的人也多半是会理财的人,因为理财能够让人的心态更加积极向上,对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因为理财而“打理”出一个精彩的人生。而那些经常萎靡不振抑或平平庸庸的人,他们也多半是不理财或者说不善于理财的人,因为他们缺少对于财富升值的欲望之时,也就缺少了一种奋斗的欲望,所以那样的人生注定与精彩无关。

事实上,很多人不积极去理财或不善于理财不是因为没有好的理财方式,而是因为他们缺少理财意识——缺少理财意识使他们不注重理财对于自己生活质量的影响,更不要说掌握更多的理财方式了。所以对于那些缺乏理财意识的人和那些想理财又理不好财的人来说,培养出优秀的理财意识,就能够让自己快速地掌握更多的理财方式。

培养优秀的理财意识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应该从三个方面去做:

(1)提高生活质量。只有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要求,才能够激发出自己对于财富的渴望,而有了对财富的渴望就会逐渐增加自己的理财意识。

(2)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理财观念的正确与否决定你能否让自己的理财意识更优秀,因为错误的理财观念带给你的除了巨大的理财风险之外,几乎不会有任何实际的收益,更谈不上让一个人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理财意识。

(3)建立远大的理财目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理财也同样如此,所以我们在理财的过程中就应该先设定一个长远的理财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激励下增进自己的理财意识是培养出优秀理财意识的一个有效途径。

让你快速掌握更多理财方式的实用技巧:向理财专家学习,从专家那里学到更多的理财方式。

在当前这个资讯十分发达的年代,我们接触到理财专家的渠道非常多。比如说收看电视节目,参加理财专家举办的专题演讲,购买理财专家主办的理财报刊等。所以,专家就是我们掌握更多理财方式的一个最佳媒介。如果我们不能利用这一通往财富之路的媒介,那么就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在浪费社会资源的同时,我们也失去了让自己积累更多财富的机会。

诚然,这是一个资讯大爆炸的年代,也是一个资讯泛滥的年代。很多的“砖家”代替专家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总是把假李鬼当做真李逵,这让我们吃了不少亏,损失了不少的财富。所以,我们在向专家学习理财方式的时候,一定要擦亮双眼,切莫把理财“砖家”当做理财专家。

把钱存进银行,这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可是当我们生活在“负利率”的通货膨胀年代时,把钱存进银行就成了一件不折不扣的“坏事”——不仅不会有很高的收益,还有可能无法保值。而很多人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就是理财思维不够开阔,或者是理财方式不够丰富,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开拓自己的理财思维,掌握更多更丰富的理财手段,这样才不会只有将钱存进银行这一种理财方式,才能让自己的财富不断地升值。

4.避免“未富先老”,越早理财越好

为什么你总是感觉生活压力大、肩上的负担重、生活是灰暗的呢?因为你没有对你的人生进行正确的规划。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你不具备危机意识,那么你的人生必然充满痛苦;如果你未雨绸缪,预防危难的发生,那么你的人生就会顺利许多。或许,有人会问:如何才能让生活不充斥巨大的压力呢?答案就是理财!

很多人,尤其年轻人在谈到理财问题时,常常会说:“我没钱,更没有余钱去投资。所以别让我理财,我没有那命。”这样的话并不出人意料——大多数年轻人都会这样说。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工薪阶层和低收入者都抱有这样的观念,认为自己根本不可能有闲心、闲钱去理财,理财是有钱人的游戏。刚刚走上工作岗位、薪水不高的年轻人心中更是会存有这样的想法:“自己每个月的工资基本只够日常开销,想多买件衣服,都要仔细计算半天,哪还有余钱理财呢?”

但是很多专家却建议,只要你有收入、有现金,不管钱多钱少,只要你能好好规划,一样可以理财,关键在于你要具备强烈的理财意识。专家的话并非无的放矢,而是有事实根据的。现在媒体经常报道,有一些有钱人,因为没有很好的理财意识,所以从亿万富翁在短短几年内破产,沦落街头,令人欷歔。

许多人都听说过大名鼎鼎的拳王泰森,他在20年的拳击生涯中赚到了足以令他富足地过一辈子的财富,但是这位身价3.8亿美元的富翁拳王却在2003年向法院申请破产,原来这些财富都被他在几年之内挥霍一空,其原因就是他没有理财的意识。

在理财界有这样一句话:“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想要有财,必须理财。”事实上,在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遇上了一个尴尬的年代,他们毕业后发现大学生已经不值钱了,他们无法将学校中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工作中,失业者遍地都是,求得一个职位比当初高考上大学还要困难百倍。他们费尽千辛万苦求得工作之后,却无法获得太多的报酬,因此这些年轻人能够依靠自己的薪水成家立业、养家糊口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还要再从本来就薄的可怜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用来理财,确实是难为人的一件事。但是如果人们因为工资低而不理财却是大错特错的一件事。

刘文杰从初中开始就拥有一本存折,但是那个时候他的理财手段还很单一,就是储蓄。每个月,他将自己的零用钱省下100元存进银行;逢年过节,他把亲戚给的压岁钱也存进银行。一年之后,他的存折里已经有3000多元的本金。升入高中后,他的零用钱更多,这时他开始想如何能够使自己手中的1万元存款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后来他发现,班上很多同学在第二节课后都会饿,但是学校里又没有小卖铺,因此校门外的商店中常常挤满了买东西的同学。他想,如果将这些钱取出来一部分,到批发市场批发几箱方便面、面包回来,不是既方便了同学,又能赚些钱吗?想到这里,他马上行动起来。

刘文杰到附近的市场尝试批发了五箱平时同学经常购买的口味的方便面和一箱面包,第一天,他只带了一箱方便面和一箱面包进教室。

第二节课间,他立刻将面包和方便面的包装箱拆开,在教室门口卖起来:“为方便广大学生,1年2班卖方便面和面包啦!价钱实惠公道,童叟无欺。”很快,他的第一箱面包和方便面被同学哄抢一空。第二天,刘文杰就将剩下的四箱方便面全部搬到教室,很快又卖完了。这次小小的尝试,让他赚了30元。虽然钱挣得不多,但是他却认为这比将钱放在银行生利息好很多。于是刘文杰做起兼职小贩的生意。但是好景不长,刘文杰的举动被老师发现了,以学业为重的老师自然不再允许刘文杰在课间做生意,而且学校因此给学生专门建了商店,解决了学生课间饥饿的问题。

断了财路的刘文杰只能踏踏实实地学习,继续将钱放在银行里生利息,因为他不知道还有其他什么办法可以理财。很快,刘文杰如愿以偿地考进大学。考进大学后,刘文杰没有再向家里要过一分钱,因为他6年的时间已经攒下近3万元,除了学费、生活费等必要支出外,他依然想着如何能够利用剩下的钱赚钱。如果只是存在银行生利息,他明白这些钱迟早都会被花光,那么自己6年时间攒下的钱未到自己大学毕业就会全都花完,所以,把钱存在银行生利息绝不是一个很好的理财办法。此时,他想到高中时卖方便面的经历,便产生了做生意让钱生钱的想法。可是,做什么生意好呢?校园里可做生意的项目基本都被人占了。就在刘文杰苦苦思索的时候,他的一位舍友对同宿舍的人说:“哥们儿,我炒股赚了5千块钱,这可是我第一次炒股啊,等下课后,咱们去外面搓一顿,今天我请客,庆祝庆祝。”这个舍友是一家证券公司老总的儿子。炒股?刘文杰听到这个新鲜的名词,立刻想到这绝对是一个很好的理财方式,于是他暗暗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