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财富心理学
19443000000021

第21章 通胀时代,如何保卫你的财富——投资理财中的通胀心理学(4)

从李小末的事迹中可以看出:不论任何时候,每一分钱都不能因为“小”的理由而被浪费,只有将每分钱花在刀刃上的人,才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在当前这个通货膨胀的年代,我们更需要学会节省的理财方式,重视每一分钱,千万不要因为细小的浪费导致自己蒙受不必要的损失。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够成为一个重视“小钱”的理财者呢?

通胀年代让自己成为一个重视“小钱”的理财者的第一个方法:钱无贵贱亦无大小,只有驱除大脑中轻视“小钱”的错误思维,才能够成为一个重视“小钱”的理财者。

很多人不重视“小钱”与通货膨胀并无多大关系,因为他们从懂得花钱开始就基本上不注意“小钱”,没有养成节俭的习惯。在他们觉得一块钱是“大钱”的年纪他们看不起一毛钱,在他们觉得一百块钱是“大钱”的年纪他们觉得一块钱是“小钱”——这是他们财务紧张的最主要原因。

这种思维不但是错误的,而且是非常可怕的——当他们拥有一个亿的时候,是不是一百万也就只是一点“小钱”?

在当前通货膨胀的年代中,我们可能没有被高物价给压倒,但最终却可能被看似不起眼实则很重要的“小钱”给压倒。要知道,“大钱”是由“小钱”积累起来的。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迎战高物价不但要学会理财,更要学会省钱,重视每一分钱的作用——积少成多,只要你不乱花钱,不轻视“小钱”,你就会成为一名重视“小钱”的理财者,并很有可能依此成功战胜通货膨胀。

通胀年代让自己成为一个重视“小钱”的理财者的第二个方法:学会滚雪球。

很多人之所以不重视小钱,是因为他们总是非常“豁达”,觉得自己从不缺“小钱”,也看不起“小钱”,或者觉得不舍得“小钱”,哪有大钱呢?而在执行的过程中他们往往是抛弃了“小钱”却没有换回大钱。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懂得有一种理财方式就好像滚雪球——理财就像滚雪球一样,想要把雪球滚得越来越大,只有不断地积少成多,才能让“小钱”变成“大钱”。

滚雪球并不是说要把每一分钱攒起来,而是积累到一定的数额后,选择合适的理财方式进行投资。如购买货币基金等。换句话说,滚雪球就是用“小钱”赚“大钱”——学会投资,懂得投资,你就能够成为一个滚雪球高手。比如“世界股神”巴菲特,他就是一个滚雪球的高手,他从来不会将自己手头多余的钱闲置起来,只要手头有多余的钱,他就会去投资。

同样,在今天这样一个通货膨胀的年代中,我们更应该向巴菲特学习,善于将手头多余的钱投出去,哪怕是“小钱”,只要你能够投资在擅长的领域内,就很有可能让“小钱”滚出“大钱”来。

6.通胀来袭,我们该怎样理财

一直以来,习惯了储蓄的中国人总是将贷款看做一件迫不得已才会去做的事情——中国人习惯了获得利息,而不习惯于付出利息。我们的这个习惯并不是不好,只不过得看在什么情况下去做。如果是在通货膨胀的“负利率”环境中,我们再将自己的钱存银行,那么这就是一种很让人不能理解的行为了——“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财富缩水,却一副视若无睹的样子”。

当通货膨胀的阴霾已经给我们的生活笼罩上一层阴影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赶紧做出改变——你不能够改变“负利率”的社会环境,但是你可以改变你的理财方式——学会贷款,用银行的钱来抵挡高物价。

市民孙百惠在一家商场做客服部主管,月薪3000元左右,丈夫在一家五金公司做销售,月薪在5000元左右。2010年初的时候,孙百惠和丈夫商量之后,决定购买第二套房子——想依靠房产升值来稳定家庭收入。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之后,孙百惠夫妇买了一套房子,首付40万元,贷款70万元。

在7月份拿到钥匙之后,孙百惠夫妻决定先将房子装修之后出租挣钱。

可是,这时已经没有多少存款的孙百惠夫妇却犯难了——将房子装修好怎么也得15万元,刚刚从银行贷了70万元,如果再接着从银行贷款,自己辛辛苦苦岂不都是为银行打工了?

就在孙百惠夫妻俩为筹不到钱而发愁的时候,一个电话解决了他们的难题——一家商业银行推出了家装贷款业务,只要提供房产证明、个人收入证明和婚姻证明就能够贷款,而且利率比银行的正常贷款要低三成。夫妻俩算了一下,房贷每月要还3000多元,装修贷款每月要还500多元,总计不过4500元。当时恰好孙百惠丈夫升职了,月薪上涨到7000多元,这样每个月的还款压力就不大了。于是,他们俩毫不犹豫地从这家银行贷款15万元。就在他们刚刚花去两个月的时间将房子装修好的时候,通货膨胀的压力就陡然增加了许多,不过他们收取的房屋租金也上涨了不少,恰好将物价上涨的压力给对冲掉了。为此,孙百惠夫妇心里很高兴——幸亏敢于贷款,要不然钱放在银行岂不要缩水,现在不但还贷压力不大,还赚出一套房子来!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千万不要害怕贷款,只要自己能够承受贷款利息的压力,就可从银行“借”钱去理财,这样能够让我们获得更多的财富,尤其在当前物价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学会去贷款来对冲高物价所带来的生活困扰。当然,银行家们都不是“傻子”,不会白白将钱“借”给你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了解自己财务状况的前提条件下,再考虑自己是否应该去银行贷款。那么在通货膨胀下,哪些人是不适合从银行贷款的呢?

通货膨胀下不适合从银行贷款的第一类人群:工作不稳定的人不适合从银行贷款。

从银行贷款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收入稳定性,尤其是分期付款的人更需要注意这一点。要知道,当通货膨胀愈演愈烈之际,任何一个国家政府都不会坐视不管的,因此这是国家货币政策频繁出台的时候。银行贷款时的利息的高低,是决定一个人的还款压力大小的重要因素。而在通货膨胀之时,任何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都会采取加息的措施来增加对物价上涨的抑制力。而一旦此时中央银行采取连续加息的货币政策措施,那么那些贷款者的还款压力就会随着利息的升高而增加。更为重要的是,那些工作不稳定的人本身偿还能力就不高,他们在利息增加的时候必然会产生更大的还款压力,这就会使得他们出现“偿还断链”的现象,所以工作不稳定的人不适合从银行贷款。

通货膨胀下不适合从银行贷款的第二类人群:没有合适的理财渠道的人不适宜从银行贷款。

贷款应该是有目的性地去贷款,而不是听说在“负利率”的时候适合贷款就去银行“借”钱。试想一下,一个人在通货膨胀来临之后,发现存款在缩水时便去银行贷款,贷款之后又没有合适的投资渠道将所贷资金投资出去,这样所贷的款项不仅不会产生价值,还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所以,当我们处在“负利率”的社会环境之下时,一定不要盲目地贷款,不要等贷款下来了之后再去找投资渠道。可以说,这就是一种非常不理性的做法,这种做法只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说,没有合适的理财渠道的人不适宜从银行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