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财富心理学
19443000000004

第4章 为什么财富只眷顾那些积极乐观的人——投资理财应具备的心理密码(3)

5.懒惰作为一种天性

懒惰是与生俱来的,世界上所有人都有懒惰的一面。如果能够舒舒服服地坐着,相信没有人会选择站立;如果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一张大床上,也不会有人选择坐着;工作日每天必须在八点钟起床,而到了周末,很多人都会把整个上午划为“休息”时间,并一直赖在床上……这就是源于我们每个人心灵深处的惰性。试想,如果一个人每天都是勤劳的,可能连周末休息的权利都要失去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客观条件允许我们选择舒服,我们为什么要和自己过不去呢?趋利避害本来就是动物的天性,连植物都是如此,自然也没什么好指责的。况且,无论是减轻心理压力,还是恢复身体活力,都是为了能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此时,懒惰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

然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必须看清两点,一个是自己的懒惰。所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一个人想要拥有自己期待的财富,付出辛劳和汗水是必不可少的。这时,人们不要被懒惰左右。当然,更多的人不仅勤于行动,更加勤于思考。而投资者还有一个关注点,那就是客户的懒惰。这一点投资者可以拿来利用。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每次社会的进步,对懒人来说几乎都是福音。比如,洗衣机、交通工具的出现,都是投资者出于方便客户的考虑。由此可以看出,懒惰作为一种天性,对于推动社会进步,也有着积极的一面。

现在很多投资者都开始关注用户体验,一些比较重视相关文化的企业,还配备了专业的人才甚至相关部门。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体验点,就是检查产品是否可以方便客户,也就是说,是否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懒惰需求。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网络聊天工具腾讯QQ,最初使用文字交流不仅需要键盘,还需要配合鼠标使用;后来为了方便客户,又增加了键盘上的双键发信功能,使用户的网络文字交流可以脱离鼠标;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最后又推出了一键发送功能,虽然这实际上并不能为用户节省多少时间,但用户的体验好感却大大增强了,这也是QQ成功占据国内主流网聊市场的原因之一。如果深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其投资者和开发者抓住了用户的使用方便需求,也就是满足了用户的懒惰心理。

斯坦福大学心理研究中心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世界上80%的人都是被懒惰心理左右的。而其余20%勤奋的人,则是这80%懒惰者的领导者,他们对这些懒惰的人起到领导、监督、督促和奖惩作用。当然,在最终的利益分配时,这20%的人也会首先捞取80%的利益,而那些80%的懒人,只能去分剩下的20%。投资者在看到这个数据后,应该明确意识到两点,一是绝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懒惰的人;二是自己的投资策略,一定要针对懒人的需求,也就是要符合方便、快捷等条件。心理学家曾经努力探寻懒惰心理的产生原因,结果发现一无所求和不劳而获是最重要的“两大杀手”。

在英国的诺丁山密林中,曾经有一只独眼狼危害当地居民,很多猎手用尽浑身解数,却最终都因对方太过狡猾而束手无策。于是,他们不得不去外省求助于一位老猎手。这位老猎手到了诺丁山后,不但没有进行任何捕猎独眼狼的举动,反而每天猎杀野猪扔在雪地里,通常第二天这些野猪就被独眼狼吃掉了。如此过了数月,老猎手忽然说自己的任务完成了,要启程回家。当地的猎手听后都急了,认为老猎手耍了他们。然而,老人却平静地告诉他们:“此时,即使是最笨拙的猎手,也可以轻易猎杀独眼狼了。”猎手们都不敢相信,但还是试着组织了一场围猎行动,结果真的顺利捕捉到了独眼狼。猎手们终于信服了老猎手的智慧,纷纷向他请教成功的秘诀。

老猎手说:“这其实很简单,你们之所以抓不到独眼狼,恰恰是因为你们总在抓它。这让它必须时刻保持警醒。而一条连人都对其束手无策的狼,其捕猎技巧就只会更加厉害。之前,我之所以每天把野猪打死扔在雪地里让它吃,就是为了激发它的惰性。狼毕竟不会思考,它不知道中计,所以不劳而获的心理逐渐激发了它的惰性。为了掌握这条狼的生活状态,我每天上山都会查看它的脚印。最近几天,我发现它的脚印已经比我来的时候深了两英寸,而这就说明,它的体重至少增加了二十磅。年轻的猎手们,这已经完全可以让一条狼丧命在最差劲的猎手枪下了。”

与不劳而获相比,一无所求更容易让人们产生懒惰的心理。尤其是在商业社会中,投资者对于这样的人简直无计可施。不管到了什么时候,总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自己的小满足和小幸福,对社会的索求不多。对此,我们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如果我们是这类人的话,那么是绝对不适合去做投资的,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的影响因素太多。

而如果投资者面对的客户是这类一无所求的懒人的话,应该适时调整自己的应对策略。比如,向他们免费提供一些产品,或者以公益形式和他们共同行动。在现实社会中,公益组织往往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如果投资人能够与这类懒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不仅可以为自己赢得慈善家的头衔,同时也可以在广告效应的作用下,让自己的产品得到更好的宣传,让消费者更加相信自己的品牌。

最后,投资者在面对懒惰问题时,应该认清是行动上的懒惰,还是思考上的懒惰。有些人勤于行动,却懒得思考;而有些人却不怎么劳作,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懒惰的人,但实际上他们的大脑却无时无刻不在飞速旋转着,他们更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行动,以及应该做哪些行动。

6.投资者绝不能有骄纵心理——骄兵必败

如果说低调是弱者的哲学,那么骄傲或者说高调,也绝非强者的智慧。所谓“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从长远来看,强者只是一时的强者,成功也只是一时的成功,而骄傲,只是缺乏长远和广阔眼光的人才会犯的低级错误。作为成熟的投资者,一定是将骄傲视为自己的最大威胁,一旦被这种负面心理情绪所左右,失败的到来将只是时间问题。

首先,骄傲是一种对别人的不尊重,在傲慢的表情和言语举止中,人们可能迫于形势采取迎合的姿态。但对于这种尊严受辱的事情,没有任何人是能够欣然接受的,他们多半会默默记在心中,即使当面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悦,背地里也免不了一番咒骂。如果条件允许,这些屈辱很可能会“奉还”到骄傲者的头上,大多数时候,骄傲者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能明白自己的行为造成了多么严重的后果。所以,一个人哪怕取得了再大的成功,只要稍微有一点顾忌他人感受的意识,就不会产生骄傲的情绪。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骄傲可能造成的伤害更可能是致命的。在现实的市场活动中,几乎每个商家都高喊着“顾客就是上帝”的口号,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商家,却少得可怜。在这句口号中,实际也蕴含着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投资者的利益是由顾客创造的。所以通常情况下,投资者都能够认真对待顾客。但是,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店大欺客”的事情,比如强买强卖、价格垄断、灰色价格等,都是因为商家在企业做大之后,产生了骄傲心理,认为是顾客上门求着交易。更有甚者形成产业垄断,仗着“只我一家,别无分店”,而大肆侵占顾客的权益。当顾客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而与之发生纠纷时,这些商家完全不把顾客放在眼里,目中无人、骄傲的形象溢于言表。对于这样完全与消费者形成对立的商家,如果消费者有一点选择余地,是绝不会去光顾他们的。

骄傲不仅会使所有人生厌,还会把整个世界置于自己的对立面,让自己脱离实际,失去最基本的判断能力。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骄傲是一种自满的表现,而自满会使行为人失去目标和追求,那么后起之秀必然会将其赶超,而骄傲心理还会在这个过程中持续作用,不断加速其灭亡速度。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不能克服骄傲心理,就会逐渐陷入故步自封、止步不前的状态中,如同一百年前的清政府,因为曾经的强大,长期处于一种天朝上国的骄奢梦境之中,最终导致整个民族遭遇了历史上最深重,同时也是时间最长的屈辱。

我们如果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现实生活中越是一些身份尊贵的人,就越是一副老好人的姿态,唯恐对别人的尊重做得不够到位。反倒是那些狐假虎威的人,一个个目中无人,骄傲无比,自以为威严无比,其实只会让人蔑视。面对此类问题时,投资者应该谨记,尊重是靠别人赠与的,在对待顾客时,骄傲的举动无异于自杀。当然,避免骄傲并不是让投资者唯唯诺诺,没有底限,而是要保持一种适度的自信。那么,骄傲和自信应该怎样区别呢?一般来说,自信是一种肯定和确认,而骄傲则是一种无限膨胀。

德国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调查:他发现那些存在骄傲心理的人,多半是一些暴发户。这些人多半没有享用过眼前的富贵,甚至长时间处于社会底层,而一旦得志,就会把自己曾经忍受过的不公加倍施加到与其之前一样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身上。而对于和他们处于同等地位的人来说,暴发户们也会因为敏感的心态而用骄傲姿态“武装”自己,并希望以此来获得对方的青睐,这也是暴发户很难融入上流社会的原因所在。如果这些暴发户不能及时调整心态,那么将始终被边缘化,甚至还有一些人会走上极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新闻,一个人本来可以安安稳稳地生活,却忽然得到一笔横财,或者身份有所转变,然后他便因此而陷入困境,直到最后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所以,骄傲往往会导致失败的结局。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认为,想要克服骄傲心理,首先需要弄清骄傲心理是如何产生的。按照艾宾浩斯的说法,骄傲心理大多产生于优越感。

例如,比对方富有,比对方有权势,比对方有学识等,至少是某些方面比对方更优越,或者旗鼓相当。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处处都不如别人,那么他也就没有骄傲的可能性了。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骄傲心理的戒除尤其应该在优势尽握的状态下,也就是说,在取得胜利时,人们在松懈下来的同时很容易产生骄傲心理。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失败者感叹,说“我太轻敌了”,其实这就是一种骄傲所导致的结果,而且如果仔细品味,我们从这句话里仍然可以嗅到骄傲的气息,这也是很多以弱胜强经典案例产生的原因。

曹操是三国时期最了不起的人物之一,他早年锋芒毕露,后来韬光养晦,终于在壮年时击败袁绍,成为当时我国北方首屈一指的豪强。但是这种顺风顺水的发展,也使他不可避免地染上了骄傲的心理,认为天下英雄只有他和刘备而已,根本没有把别人放在眼里,以致吃了大亏。当初张绣和刘表曾结成联盟,成为曹操的心腹之患。一次曹操准备征伐张绣,本来张绣已经听从谋士贾诩的建议归降曹操,但是曹操却认为自己已经掌控全局,骄傲之下,做出了令其后悔莫及的举动——曹操在张绣归降后强占了他的婶子。

而张绣不甘欺辱,在谋士贾诩的帮助下,设计用兵冲进了曹操大营。

曹操大败,不仅自己割须弃袍,化装逃窜,险些丧命,其手下第一大将典韦也在这一场战斗中丧命。更可惜的是,曹操的长子曹昂当时也在营中,混乱中同样丢了性命。在曹操败笔不多的一生中,这次可能是他最为狼狈的一次,而且是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发生的,即使是后来妇孺皆知的赤壁之战,曹操也没有遇到过如此危险的情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产生了骄傲的心理,从而失去理智,做出了昏聩的事情,以至于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打了败仗,还险些丢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