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办公室里的趣味心理学
19443600000012

第12章 让自己变成“白纸”与“空杯”

当你去参与面试、寻找新工作时,你应该明确,自己便是“白纸”和“空杯”,这种空杯会让你摒弃以往的成就,忘却从前的骄傲,以崭新的面貌去面对新企业、新单位的要求,更能让对方清楚地了解到,你是一张白纸,已经准备好了要让他们在上面画上属于他们的痕迹。

某个职业培训课堂上,讲师在他面前的桌子上放了两个杯子。其中的一个杯子是空的,另一个是满的。

讲师拿起一瓶矿泉水向盛满水的杯子倒去,台下的学员莫名其妙地看着这一情景:讲师正倒的那个杯子是满的。

没有想到,讲师对他们的话语置若罔闻,杯子里的水溢了一桌子。

台下的学员终于忍不住了,异口同声地抗议:“别倒了!杯子已经装不下了。”

讲师这才停住手:“是啊,装不下了,你们不正是如此吗?脑子早已满得装不下其他的东西了——但是想学到更多的学问,本身不就需要将大脑腾出空来,把原有的东西都清除出去吗?”

接着,讲师又拿起一瓶矿泉水向那个空杯子倒去,空杯子很快就被倒得满满的。

忘却过去的荣耀,重新塑造自我

“空杯心态”的来历很简单:一位极有名的禅师在接待一位喋喋不休的名人客人时,默默无语地以茶相待,他将茶水注入来宾的杯子中,满了也不停下来。当客人因此而抗议时,禅师才一语道破:对方就如这只杯子一样,脑子里满是自己的看法,若不把杯子清空,自己根本无法说禅。

其实,平心而论,除了刚出世的婴孩之外,世界上没有人能够称自己为纯粹的“白纸”或“空杯”。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过去或者积累的经验,而“空杯心态”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意识,它讲的并非是对过去的一味否定,而是指在新的求职过程中,个人应该怀着否定或者说放下过去的态度来努力融入新的环境中,去对待新的工作、新的事物。

“空杯心态”其实就是一个重塑自我的过程,它所讲究的是自我对过去的放空,低头吐故纳新。可以说,若想要适应时代与环境的变化,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随需应变。而随需应变,便需要我们具有空杯心态——将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一味地在过去的成就里骄傲自满,故步自封。

练就“空杯心态”,打造全新自我

想要让自己真正地拥有“空杯心态”,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敢于挑战自我,永不对现状满足

“空杯心态”的核心就在于随时对自我所拥有的能力与知识进行重整,将过时的清空,为新能力、新知识的进入留出足够的空间,以此来保证自我知识与能力与时俱进。想要做到这一点,个人便需要永不自满、持续学习。

(2)懂得自我扬弃与否定

所有的事物发展都是经过否定之后实现的,可以说,每一种进步都是“外在否定”与“内在否定”协同促成的结果,这是事物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客观运动过程。而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复杂性与个人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共同决定了人类每一步的实践都只是接近真理的一个小过程而已:过去正确的东西,现在未必正确;上一次行得通的方法,可能是导致此次失败的原因——

认识自我与现实的这种矛盾,你才能做到否定自我,扬弃过往的陈旧观念。

(3)放下成功,迎接变化

每一个人都有自我固有的缺陷,都有自己相对薄弱的地方,也许你在某一行业中早已拥有盛名,或许你现在已经具备了杰出的技能与丰富的知识,但是,在新环境、新对手的面前,你根本没有任何特别之处,而你是否能够使用空杯心态对自我智慧进行整理,是否能在困难与挫折面前看到差距,是否能够放下以往的成就,去吸收他人的正确的、优秀的东西,是你能否真正走向成功与进步的关键所在。

(4)放低自己,接纳别人

许多人习惯将自我没有获得新的进步的责任归咎于他人,而更多的人则在一味地抱怨世界太小,无处施展自我才华。但事实上,并非世界太小,而是我们将自己看得太大。当你只能看到自己的时候,自然不会有他人的发展之地,而世界也会因为你的目光如此局限而变得仅剩弹丸空间。将自己放低,将他人看成自己学习的榜样,时时学习他人、提升自我,你的世界自然会变得很大。

办公室生存哲学

“空杯心态”不仅仅是一种心理效应,更是一种人生境界。在面对新的职场之路时,我们一方面期望通过学习来提升自我能力,另一方面却又依然矜持地保持着过往的骄傲,而这种不肯放下的思维最终会导致我们一事无成。主动空杯,让自己从零开始,放下过往的成功与优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最大、最快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