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办公室里的趣味心理学
19443600000039

第39章 换位思考,看到他人的处境

竞争时代里的工作节奏日益加快,对个人工作能力的要求也处于不断的提高中。人们对于自我的要求也会逐渐提高,而对他人的要求可能会更高。也恰恰是因为这一“更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变得矛盾而紧张——此时,能否换位思考便显示出了一个人是否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

创建了著名的松下电器公司的松下幸之助先生,在做生意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条重要的人生经验: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

人们交往之间,总有许多分歧。松下幸之助总希望缩短与对方沟通的时间,提高会谈的效率,但却一直因为双方存在不同意见、说不到一块儿而浪费大量时间。他知道,对方也是善良的生意人,彼此并不想坑害对方。在23岁那年,有人给他讲了一则故事——犯人的权利。他终于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学。凭借这条哲学,他与合作伙伴的谈判突飞猛进,人人都愿意与他合作,也愿意做他的朋友。

可以说,松下电器公司能在一个小学没读完的农村少年手上迅速成长为世界著名的大公司,与这条人生哲学有很大关系。

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世界

与同事相处时,许多人都非常善于对他人的工作品头论足,并表示出对他人成就的不以为然;在面对其过错时,往往表现得极为苛刻。可是,这样的方式既对工作不利,也对团结无益,若每一个同事都在工作中抱有“缩小他人的成就、放大他人的错误”的思维方式,那么该工作环境自然会变得极为压抑。

心理换位即换位思考,顾名思义是指换个位置思考问题。换位思考的实质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他人之所想,以相互理解来作为双方沟通的桥梁。人与人之间想要达成良好的关系,就要学会去了解别人的处境,以心理换位来达到互相谅解的目的。这种站在对方立场思考问题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双方在情感上获得沟通,更是增进相互理解的基础。

有心理工作者指出,现代社会人们的共情能力与心理学上所强调的角色转换、将心比心基本上是相同的。对于职场中人而言,个人视角、心绪的不同,令每个人对事物的自我理解也有所不同。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人生价值观、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身份决定了思考角度的不同,同时也决定了思想上的冲击,当他人的行为对自己造成了某种自己并不预期的伤害时,若我们能够放下成见、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那么办公室中的无谓纷争便会少很多。

学会将心比心,进行角色互换

想要让职场换位思考做得更好,你便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学会角度互换

若你期望在真正意义上做到换位思考,你便必须让自己去考虑两方面的不同问题:客观的与主观的。客观方面也就是你看到的、无法改变的实情实景。主观则是自我感受到的,众所周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主观方面的心理换位,便是角色互换,通俗来讲就是将心比心。

(2)避免个人思维的过度运用

在心理换位的同时,避免把自己的期望、思想、态度、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反映到他人身上。这种情况和我们平常所说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有相似的地方:如果在你不是很了解对方情况时过早地对对方的行为特征做出结论,便会妨碍心理换位的进行。

(3)消除对他人的成见

成见就是根据以往对对方的某种印象来确定对方的行为动机,甚至行为规律。成见的存在往往会在人际交往中造成障碍,正如一位哲人所形容的那样:理解是喜剧的作家,而误解却是悲剧的导演,因此,消除他人误解是一个增进了解的机会,这是人们在交往中应该特别注意的一点。

(4)远离以自我为中心

心理换位最忌讳的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总以自己的出发点思考问题,不听他人的意见,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当我们对某人的言行举止产生不满情绪的时候,不妨把自己想象成对方,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如果是你,你会不会跟他一样甚至比他更偏激,多为对方的言行寻找恰当的理由,从而充分理解对方,化解与对方的对立情绪,达到调节自我不良情绪、理智解决问题的良好效果。

办公室生存哲学

事情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当我们与同事意见各异时,不妨换位思考一番,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对方所处的环境角度处理问题,有可能某些眼看无法调和的冲突便会因为我们的换位思考而“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