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腼腆害羞,妈妈怎么办?
19450200000045

第45章 我要做个乖孩子!——不要让孩子与别人争吵、打架

孩子之间因为某些小事而发生一点小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如果这样的小摩擦逐渐升级,变成了吵架、打人,这就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了。

因为,这体现的是孩子的不理智。

妈妈下班回家刚进小区,就看见一群孩子围在一起,走近一看,竟然是自己的儿子和几个孩子正在吵架。孩子们大声嚷嚷着,儿子的嗓门也很大,彼此间不断地说着自己的理由,并数落着对方的不是。

妈妈刚想上前,就发现孩子们互相之间已经开始推搡了,儿子竟然也在那里对别人动手动脚。眼看情形不对,她连忙高声喊了儿子一声,大家一看来了成年人,连忙四散逃开。可这时儿子却仿佛得了救兵,大声喊道:“来呀,打呀,你们这群胆小鬼!明明做错了还不承认!打架我才不怕呢!”

妈妈觉得,儿子又是吵架,又是有打人的趋势,这可不太妙。可看着儿子那义愤填膺的样子,又听他讲完事情的经过,妈妈才明白,原来是刚才那群孩子欺负一个小孩子,儿子是在打抱不平。面对儿子的“义举”,妈妈却又不好说他的表现并不妥当。

一时间,妈妈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在孩子心中,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他的思想很简单,对于好的他会喜欢,但对于坏的他一定会排斥,而且还会排斥得很厉害。也许为了他心中所谓的正义,他就会与人发生争吵,有些孩子还会因此与他人发生肢体冲突。

腼腆害羞的孩子可能不会主动去吵架和打人,但这样的孩子往往性格内向,有什么事情都会压抑在心。就如闹矛盾一样,一旦有些不舒服的感觉在心中压抑得太久,最终可能就会爆发,进而就会去吵架,甚至去打人。所以,这种性格的孩子如果没有学会正确处理问题,那么他的情绪会变得难以控制。

可显然,无论是吵架还是打人,都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而且没准儿还会引来新问题。所以,我们要帮孩子改掉这种遇事鲁莽的习惯,让他成为一个能够理智处理问题的乖孩子,以此来帮他更好地与人相处。

正确引导孩子的“好强”思想

有的孩子认为,如果与人产生了矛盾,自然要向他人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否则,既不和人家吵架,也不与人家打架,从气势上就输了,难道就这么很委屈地听着、受着吗?这可不是强者的表现,明显就是胆小鬼的作为。

其实不然,我们要告诉孩子,好强并不体现在这里,是不是一个强者也不以能吵架、能打人为评判标准。相反,他应该学会讲理,只有以理服人者才能让人尊敬,才会让人心服口服,而且如果能以真诚的态度讲出正确的道理来,没准儿对方还能因此被说服,并与孩子结为更好的朋友。

告诉孩子吵架打人的危害

有的孩子觉得吵架可以显示气势,而打人则可显示自己的力量。但这样的气势和力量都只是外在的东西,并不能真正让对方服气。我们要将这一点明明白白地告诉孩子。

平时,我们自己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就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当我们能冷静面对问题时,孩子通过我们的表现也能学会冷静处理事情。我们可以告诉他吵架、打人所带来的危害:吵架时彼此言词犀利,所以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而打人则是对对方身体的伤害,严重的还可能演变成违法行为。因此,这种既伤人又伤己的处理问题方式是不值得提倡的。

提醒孩子有理不在声高

吵架很容易会引起双方情绪激动,尤其是孩子,一旦情绪激动了,他的声音就会不自觉地提高。但只是高声叫嚷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要教他学会平心静气地去理论。

孩子要会分析自己遇到的问题,找到自己有理的地方,在与人争辩时,将道理一条一条都摆出来,向对方解释清楚。这样,用不着很高的声音,只要道理过硬,就可以说服对方。另外,我们还要提醒孩子千万不要爆“粗口”,别让孩子发生肢体冲突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面对这种情况,有的孩子就会选择拳脚的方式,试图利用拳头来让对方屈服或服输。但这不过是威逼,对方是被迫服输,不过是口服心不服罢了,而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反而可能还会因此而带来新的问题。看看现在社会上,有多少肢体冲突引发的刑事案件,又有多少人为了报复以前遭受的打骂而与所谓的仇人爆发新一轮的肢体冲突。所以,要解决问题只靠手脚是行不通的,必须要靠头脑。

我们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动手打人是错误的行为,不仅不道德,还可能会触犯法律。孩子应该心存善念,不能小小年纪就如此具有暴力倾向。我们可以找一些因为打人而受到法律惩罚的真实事例,让孩子看看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多么幼稚且无效,并找些通过说理来解决问题的事例进行对比,引导他思考怎样的做法才是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