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创业前奏曲(第二部)——网站运营之人性、策略与实战
194505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互联网网站运营做什么?一旦在运营前面加上互联网或者网站的名号,很多非互联网行业的读者会觉得难以把握,说不清楚。但是,凡是做事情,都有目的,运营也不例外,先思考运营的目的是什么?清楚了这一点,剩下的就容易了。互联网的运营,是为了实现用户价值和商业目标,同时也是考虑如何更好地引来人、引来更多的人、留住人、留住更多的人,如何让用户体验更好,如何实现最终的商业目标等。听上去是不是与运营一个餐馆差不多呢?

这里说的互联网网站运营,并不是狭义的网站运营经理的职能,而是把互联网网站整体看做一个事业单位来运营,不仅包括产品本身的运营,也包括了从网站的引人、引流量到留人、留住流量、如何获得收入等方方面面,是大运营的概念。

本书阅读提示

本书崇尚实战,根据目标制定运营策略也是实战的重要部分,是决定实战发展方向的出发点。本书主要从网站运营心理学的角度去谈论互联网网站运营,尤其是从了解和把握用户心理需求的角度去制定运营策略。

所以,本书的重点不是阐述如何做网站运营的具体细节工作,比如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活动运营、产品运营以及渠道运营、数据分析等。

由于谈到用户心理和人性,会触及人内心深处的欲望、本能,不可避免地,在道德上它可能是不完美的,本书只谈商业案例,不做道德评判。道德评判不在本书的谈论范围,希望各位读者明鉴和有所取舍。

另外,本书所说的心理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学,而是从通俗意义上讲的心理学,更多是从人性的角度谈论,而不是从科学实证的角度阐述,这也是希望各位事先知悉的。本书通过把行为心理学常识与网站运营结合起来,去分析网站运营背后的深层心理驱动力,启发互联网运营者思考,以制定合适的运营策略,少走弯路。这也是本书最大的诉求。

本书的各个章节独立,不管你从哪一章开始看都可以。什么时候有空就拿起来看看,烦了就放下来,随心所欲。

本书读者对象

如果你是在互联网行业有多年运营经验的资深人士,本书不一定会有太多启示,书中所提到的案例及观察可能是你曾经的体验或心得,欢迎交流与批评指正。本书主要为如下人士准备:

(1)进入互联网行业不久的从业人员,包括产品、运营、市场、销售、设计及技术人员;

(2)希望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大学生;

(3)关注互联网创业的大学生;

(4)希望了解互联网行业及创业的非互联网行业人士;

(5)想了解和提升互联网运营技能的其他人士;

(6)准备和正在从事电商行业的相关人士;

(7)对创业或者商业本身感兴趣的人士,本书的案例虽然主要针对互联网网站运营,但它讨论的是商业背后的心理驱动,是相通的。

本书可以帮助各位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网站运营表象背后隐藏的各种运营策略原理,以及用户群体的心理方向。但读书并不会产生最终价值,唯有实践才能。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为了在实践中能够运用起来。希望读本书的读者,不要把它当成书来看,而是把它当成实践的初步指南,甚至是颠覆和批判的对象来看。

同时,互联网网站运营并不是本书能够完全承载的,它只是一个小小的起点,网站运营的真正沉淀需要靠大家共同的实践和总结,所以,借此机会,希望通过这本书与各位人士一起来完成。只有通过运营形成自己的方法,甚至能够发现本书的很多提法是片面的,那么本书才会有实际价值,好的运营不是靠看书学来的,而是更多的实践积累和不断总结思考而来的,这个无人可替代。

在互联网江湖沉浸越久,这个感觉就越强烈:逻辑上很多事情都说得通,道理上谁都明白,但是放到了实践中,往往又是另外一回事。因此,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感受和通过逻辑总结出来的语言,是完全不同的。后者,即使再强大,往往也不堪一击。

本书互动

希望能够跟各位读者交流,各位看完书之后,尤其是在实践之后,可以把你的实践结果及经历发到邮箱:taileyu@gmail.com,或者到太乐鱼社区进行讨论:www.taileyu.com/bbs,希望更多人参与进来,讨论、完善,一起把互联网网站运营理论和实践发展丰富起来。如果有足够多更好的案例,可以把读者们的案例重新归纳总结,更新版本。另外,各位有什么建议,也欢迎反馈给我,在微博上交流探讨:http://t.sina.com.cn/huangliangxin。

致谢

参与本书编写工作的有黄亮新、王建功、周锦增、李金宇、程显峰、公芳亮、荀杜鹃、郝兆颖、张绍东、罗楷,在此表示感谢。

本书虽然不是大块头,但在本书的书写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尤其是太乐鱼的朋友们。

感谢发友网CEO王建功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他提出了不少建议,包括交流各种网站运营实战经验,给予很多启发;感谢BFIC创始人潘新经常提出一些好的建议;感谢公芳亮在太乐鱼运行过程中提供的帮助;感谢嘉德咨询首席顾问郭嘉一直的支持;感谢哎呦网络北京总经理金京日的支持;也感谢如下朋友们一直以来的慷慨支持:感谢千团网CEO刘扬;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DM互动总经理刘东明;柏雅资本董事总经理周炜;掌握时代程显峰;启明泰和胡朝晖;团宝网副总裁蒋虹;DCCI李金宇;搜团网创始人高丽丽;qu114网创始人黄浩文;新外汇创始人王曦;杭州华驰科技总经理及指南针电脑读屏设计者张楠;涵宇户外CEO小Y;义乌爱就推门公司总经理童元智;好投网创始人户才和;牛酷网创始人唐僧哥;Ideainside营销传播机构总经理曹芳华;住哪网CFO梁自云;新闻稿在线创始人&CEO孙德活;武汉骏腾数码总经理王阳;琦设计创始人邓琦华;九十行创始人高弘;还要感谢殷建东、曲建菲、付长沐、赖万强、陈虹如、刘会强、唐和燕、李刚强、淘男网Elson、魏蕊、袁琦、张绍东、李建文、宋利斌、张玉田、范志勇、tech2ipo朱成龙、周建珍、兆阳、bshare元龙、陈耘成、尹大强、刘洋、刘磊、路旭、蔡文姬、赵洋、姚敏、邹燕、王军力、杜勇、李秋、李静涛、罗楷、许彬、徐冕、杨帆、张克胜、郝兆颖、程威、徐俊、王国杨、徐贤标、赵文银、于咏林、袁求、李靖、陈天乐、蒋泽军、刘兴中、龙泰君、刘俊伟、吴声稳、许荣军、叶相君等同学一直对太乐鱼的支持。

感谢易观国际董事长兼CEO于扬,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乾龙创投创始合伙人查立,团宝网CEO任春雷四位老师的赠言斧正,感谢各位老师付出的宝贵时间。

感谢太乐鱼所有的互联网创业家朋友们的支持,你们的支持给予我很大的激励,是我前进的重大源泉,你们的支持始终是温暖而有力的。

感谢每一位曾经共事过的同事,感谢每一位通过网络认识的朋友们,不管观点是否相同,和你们的每一次交流互动,都是我学习的好机会,你们每一次的鼎力帮助都给我莫大的支持。

感谢我的家人,我整日忙工作,忙写书,占据了本来属于你们的宝贵时间,是你们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我,你们的无私支持一直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

最后,这本书能快速面世,得益于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感谢编辑孙学瑛女士一直以来的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