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创业前奏曲(第二部)——网站运营之人性、策略与实战
19450500000025

第25章 相似关联策略

在商业活动中,商家很喜欢使用相似关联的策略来打动人、影响人。例如,房屋销售员或者汽车销售员总是喜欢抓住顾客言语中的蛛丝马迹,包括客户的教育背景、出生地、家庭等相关信息,比如客户说自己的老家在广东梅州,销售员可能说自己的老婆或者朋友老家也是广东梅州的,说梅州的客家话怎么好听,梅州的风景如何秀丽等。

销售员这么做,表面上是套近乎,但这样的套近乎是有心理学依据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对跟自己有相似性的人更有好感,包括观点、个性、背景、生活方式等。商家为了影响客户,会找到更多相似的元素,在润物细无声中影响到顾客的选择。

谙熟相似关联原理的网站运营者很善于采用此策略,在网站的外表、氛围上做文章,这也是为什么Logo设计、色调设计很重要,它不仅仅是一种符号,还代表了一类客户相似性。很难想象My Space创立之初,假如设计得老气横秋或平淡无奇,还会吸引那么多的年轻人疯狂加入吗。

凡客的相似策略

举一个凡客选择代言人的例子。凡客的代言人选择被很多人认为是成功的案例。凡客找了两位80后名人作为代言人:韩寒和王珞丹。他们努力、奋斗,广泛地代表了年青一代人。韩寒是80后的精神领袖,有80后的心态,有简单但深邃的语言风格、看问题有深度,深得80后年轻人的喜爱。王珞丹长得像邻家女孩,并不艳美,没有所谓传统的明星范儿,但有足够的名气与人气。这些符合现代年轻人的成长心态,平凡,但是喜欢自我表达,更多自我的认知,这是一代“我的地盘我做主”氛围下长大的年轻人。他们通过与凡客品牌的结合,尤其是与凡客体的结合,充分抓住了年轻人的心理,引爆了流行潮。

凡客体,也被认为是2010年广告界的顶峰之作。其核心也在于撬动了年轻人的内心认同,达到了相似关联策略的最高境界:共鸣。

运营成功的起点,不在于设计,不在于产品,而在于用户的心理需求。

新浪微博运营的相似策略

相信经常玩新浪微博的用户都会注意到一个细节,新浪微博右侧有一个子栏目:“可能感兴趣的人”,它会经常推荐一些跟你背景、经历、兴趣相关的人。通过这个增加用户互动和沟通的可能,从而增进网站的活跃度。

这些对于新注册用户尤其重要,通过关键词标签的调整,它会把用户的同学、同事、MSN好友、有共同兴趣的人推荐给用户。让用户一开始不会感到孤独。这是网站运营中常用的一招,也是为什么社交网络发达的重要原因。

开心网当初的流行也是充分利用了同事间有相似背景的原理,当每天在MSN邮件里收到有很多实名好友、同事、同学邀请加入开心网时,第一天可能会忽略,但是接二连三的邀请邮件,最终会沦陷,免不了好奇,上开心网看一看,发现有如此多熟悉的脸孔在玩,最终成为注册用户。

相似性策略除了找到共同的背景和相似之处外,用目标用户群懂的语言表达和沟通也是一种运营的艺术。

要智慧,也要通俗的表达。很多学者的书充满智慧,但是表达的语言很晦涩,这样就很难被更多人认知。

而对网站运营来说,一定是希望被自己锁定的目标用户群知道得越多越好。所以,以用户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是网站运营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涉及多个方面,也包括网站的文案表达,这是网站编辑需要历练提高的方面。

不仅网站运营如此,股市也如此,凯斯网络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后,开盘价6美元,首日收报6.01美元,比8美元的发行价下跌了24.9%,后来虽然股价小幅上涨至7美元,但后又回落到6.01美元。

这与优酷和当当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时的股票大涨形成鲜明的对比。创新工场的CEO李开复认为用合适的语言包装是其中的一个关键。

“优酷和当当暴涨因为:(1)投资银行用易懂语言包装(中国You Tube,中国Amazon);(2)股民认为自己懂这类产品和商业模式;(3)看到百度腾讯的涨幅;(4)中国概念。”

“斯凯大跌理由:美国人不太懂它的模式,而且美国人都用iPhone&Android,认为feature phone没戏,所以四个理由只有一个成立。”

虽然,一家公司的价值需要通过长期的运营来体现,但是用合适的语言跟目标用户群沟通成为某个时期价值评估的重要因素。

同样,对于网站运营者而言,找到与用户相似的地方,是打造网站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关键策略。这也是其他的网站可以复制功能、模仿页面,但是无法用合适的语言取得用户信任的原因。

对于网站运营者而言,相似策略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共鸣。这个策略谁都明白,但是要做到,一定要对网站运营的一切素材,比如从网站的Logo、网页色调、文案、信息结构、流程、功能等都进行改造和调整,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刚才提到凯斯网络因为沟通的原因,在短期内损失了市场价值,而有些公司则用相似性原理赢得了市场价值。Hulu是一家美国视频网站,它的流量在2010年时大概相当于Youtube的10%,却赢得了40%的广告市场份额,堪称市场奇迹。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它们通过数据化的运营,推荐了很多让用户喜欢的视频,在这一块深度挖掘。

有些电影网站也是根据影星、题材、风格、评分等因素推荐给用户,大大提高了看另外欢他的其他作品。再比如当用户看完电影《美国往事》,电影网站会通过相似关联原理向用户推荐:“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如下的几部电影,包括《闻香识女人》、《天堂电影院》以及《雨人》等影片,这些影片同属经典影片,口味相似。

当看完《黑道大哥再出击》,这是一部印度电影,根据这个口味,网站推荐了一系列印度电影,包括《印度先生》、《天赐良缘》等。

类似的例子在网站运营中运用较多,比如亚马逊、各种新闻网站、音乐网站等,会根据用户的喜好相似原理,实时推出相关推荐,尽可能争取互联网用户的稀缺时间。这里留待各位读者同仁到各个网站去观察体验和实际操作。

在电子商务的具体实战中,这条原理也可以运用到产品的图片设计和摆放中,比如说,为什么很多网站喜欢用真实网友或者真人来做模特,而不是只拍衣服、假发等产品的图片。这也是根植于用户的相似关联和已经“拥有”的内心感觉。当用户看到了真人穿上的衣服或者带上的假发之后,尤其是跟自己气质类似的真人模特,用户会产生自己也拥有它的感觉,在想象自己穿上该衣服或者带上该假发时的情景,在内心里已经把该物品进行了虚拟的“占有”。这对于提高下单率会产生积极影响。

当用户看到带上假发的真人图片和只有假发的产品图片时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看到带上假发的模特,用户会产生自己已经戴上假发的虚拟感受,就是所谓的感同身受,而只有假发的产品图片则无法产生此类心理感受。商家找真人戴上假发拍照需要支付成本,但这个成本值得,因为它有利于提高商品成交的转化率。

另外,相似性存在于一切平常的生活环境中,比如下面这条微博,是帮考网的营销微博,充分利用相似原理来获取用户的点击。图片中的人物不是明星,而是普通的员工,它的环境不是其他场所,而是办公场所,它的话题不是其他热门话题,而是那个时期考托福的人比较关注的话题。这些元素都可以引起目标用户群的关注和转发。

(来源:帮考网的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bk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