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家长是孩子的学习指导师
19451300000019

第19章 门捷列夫是运气好吗

1834年2月7日是俄国著名科学家门捷列夫(1834—1907)的诞辰。在他生前,就有人说他不过是运气好,洗洗扑克牌就发现了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说:“不是这样的!对这个问题我研究了十几年,终生努力,便是天才。”

如何看待孩子?孩子是人,孩子是未成年人,孩子是有能动性的人,孩子是有潜能的人。孩子终究要长大,家长不要包办代替,要让孩子在挫折中成长。

有些人对中国教育并无深刻了解,就颐指气使,盲目指挥。例如,国外有高考,他就建议国内应取消高考,改为推荐,这种人到底是什么目的呢?现在有一股潮流:似乎家长和老师总是错的,对孩子要多表扬不批评,千万别给孩子任何不及格的分数,甚至取消百分制。有些做法,似是而非。蝙蝠不是飞鸟,石头不是美玉,白骨不是象牙,稗草不是稻苗。辨别真假是非,必须仔细考虑。《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个案例,一个女孩子从小被父母赏识,被夸得天花乱坠,结果到中学后,得了精神病,学习失败,只能休学在家。

年轻人要对家庭、对社会、对自己负有责任,不能因为一些不顺心,就出走、逃避、割腕、转学、出国。人生不可能没有失败,逃避不是办法,必须认真地面对生活。努力学习的孩子才有快乐,有所追求的孩子才有快乐。一个人如果在生活中没有激情、无所事事、没有追求、也无所用心,那么他就会感到无聊、虚无、沦落、无力、无能和空洞。

亲子活动: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对年轻人寄予很大的希望,他曾经写诗勉励年轻人。

“发愤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

家长和孩子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

天才就是勤奋,但勤奋不是死用功。一个人喜欢做某件事情,欲罢不能,他很勤奋。在别人看来,他似乎在是受苦受难,其实他自己觉得是在享受。曹雪芹写小说时只食粥,贝多芬作曲时疾病缠身,爱因斯坦研究物理时是个小公务员,陈景润做数学时室内无桌,但别以为他们都是在受罪,其实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在享受生命。所以,家庭教育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能自己努力学习。

温馨提示:

家庭教育中,千万不要把快乐和艰苦对立起来。快乐常常不是要等到艰苦之后,而是在艰苦之中。强求的暂时的快乐往往会导致终生的遗憾。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就会每天都过得很充实。人生最快乐的时候,是他专心致志从事自己所热爱的工作并取得成绩的时候。而当一个人无所事事的时候,也是他百无聊赖,很不快乐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