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家长是孩子的学习指导师
19451300000023

第23章 用巧妙的方法提高记忆效果

3月14日是π日。公元466年,祖冲之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圆周率近似值,这一纪录在世界上保持了1000年,简称“祖率”。大家知道,圆周率是个超越数,其小数部分是无限不循环的。人们喜欢用比赛背诵圆周率来考察人的记忆能力。印度人瑞詹背到圆周率第31811位,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π的前20几位是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

亲子活动:

亲子共同来背诵记忆这个数值,想想有什么巧妙方法?本节最后的“温馨提示”前对此介绍了一个好方法。

一、记忆有招

中小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记忆,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是掌握知识的基本手段。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学过的东西能牢牢记住,知识丰富,成绩优秀。所以,谁都希望自己能够过目不忘。但是,有的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老是记不住学过的东西,于是孩子就哀叹:“哎,我脑子不好,我缺少记忆细胞。”一个人记忆力的强弱确实是和先天有关系的,但是培养和锻炼也可以提高人的记忆力。

中小学生要想在学习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离不开平时的积累,离不开复习,复习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砍柴的樵夫砍了一堆柴之后总要整理一番,捆扎起来,然后运走,这样经过长途跋涉就不会丢失柴火。相反,如果砍了柴不去整理,乱成一团,经过路途的颠簸,到家后会发现柴火已经所剩无几。人们吃葡萄时,也会发现:那一串串完整的葡萄都是好葡萄,而一粒一粒散落的葡萄经常是破了皮的、变味的坏葡萄。知识必须系统,才好掌握和运用。所以,记忆和复习在学习中非常重要。学习中记忆的好方法有哪些呢?

上海有一位张老先生,身边没有亲人。一天早晨,他身体不太舒服,家里的水管又坏了。于是,他拨打社区的老人服务电话“88547”,服务人员立刻上门服务,把水管修好了;社区保健医生也来为他看病送药。张老先生上了年纪,记性不好,这个电话号码又不常用,他为什么能够记住不忘呢?原来社区设置这个服务电话号码时,已经考虑到老人们记性差,利用了谐音记忆的方法,很有意思:

“拨拨我社区——(上海话谐音,因此联想到)88547。”

同样在上海,60多年前有两家出租汽车公司,互相竞争激烈。一家公司为了让乘客比较容易地记住自己公司的电话号码,这样叫车容易,就花很大的价钱买了个特殊电话号码“40000”。他们的广告词为“四万万中国人都来坐中国公司的车”,结果生意兴隆。另一家公司的电话是“37159”,不太好记,因此比起那一家,生意就清淡了。该公司很着急,后来急中生智,也登了一条广告:“‘三拳一壶酒’(37159),也是中国公司的车,欢迎大家乘坐。”结果,这家公司的生意也好起来了。

这两个故事说的都是巧妙地利用谐音,使人们记住了他们的电话号码,用心良苦。这个故事启发了家长,学习中帮孩子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必一味地死记硬背书本。良好的方法能使孩子更好地发挥、运用其才能。

人感知某事物后,那事物的印象并不消失,而是成为人的经验。记忆就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记忆是大脑的功能之一。我国现代文豪茅盾先生能够完整地背诵一百二十回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开始,人们还以为这是溢美之词,这么多内容,怎么可能完全背下来呢?有一回,几个朋友应邀去茅盾家里聚谈,吃饭的时候,大家请他背诵《红楼梦》助兴。他欣然答应,客人们随便点了一回,他就滔滔不绝地把这一回背了一遍,大家才知道确实名不虚传。茅盾惊人的记忆力,对他在文学上取得辉煌的业绩起了很大的作用。

从信息加工角度来说,记忆是信息的存储,人们可以用不同的策略来学习材料。心理学实验中让学生学习20对单词,如图钉—泡菜。对一组被测试学生要求反复默念,对另一组被测试学生要求想象两个词的相互作用,如图钉扎进泡菜。此后测验两组的回忆效果,只呈现左边的词,让学生回忆右边的词。第一组学生回忆了45%的词,第二组学生回忆了75%的词。说明对信息深加工的项目比对信息浅加工的项目记忆的效果更好。有时反复背诵对信息浅加工的项目,效果并不大。

二、具体方法

学习中,不少学生往往记忆了后边又忘了前边。家长可以对孩子进行学习方法的辅导,用以下方法来记学到的知识。

——清仓查库法。学生的中心任务是学习。如果整天记一些诸如网上聊天的行话、电子游戏的技巧、某歌星的逸事、某影星的嗜好,那头脑就乱了,与学习有关的事物可能被挤到头脑角落里。要知道,甘蔗没有两头甜。有所弃才能有所得,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所以,聪明的学生总能舍去这些不必要的记忆内容而专心学习,要清仓查库,不要在脑中胡乱堆放无用的杂物。

——及时复习法。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学习之后短时期内,遗忘的比例很高。因此,如果在学习之后能及时复习,就可以大大提高记忆的效率,学生如果养成做作业之前先复习的习惯,学习成绩必然提高。复习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承上启下,十分重要。学生在复习中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并提高对知识运用的技巧,进而使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样才能使知识真正为自己所有。学生在复习中容易犯的几个毛病是平时不复习,考前突击;不会做题了,才想起要复习;复习时一味死记硬背,没有章法。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掌握以下复习要点:多种形式复习;当天进行复习;单元系统复习;假期不忘复习。

——错题留集法。家长可以建议孩子设立一个《错题集》,把作业、测验、考试中做错的题收录其中,加上正确的解法与批注。这样到了考试之前,就可以重点复习这批被集中关押的题目,在考试时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个方法已被实践证明对提高学习成绩非常有效。

——歌谣口诀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是既省力又不容易遗忘的方法。可惜的是,有不少知识是难以理解的,变化是不规则的。这时也不是没办法了,可以把它们编成歌谣或口诀,记起来就方便了。

亲子活动:

1.歌谣口诀法。例如,24节气可以编成如下歌谣: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又如《历史朝代歌》:

夏代商代与西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一统,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2.联想记忆法。把要记的内容和我们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回忆时一联想就记起来了。如上面说的上海社区老人服务电话;又如歌德——“歌颂德国”,是德国诗人;又如拜伦——“崇拜伦敦”,是英国诗人。

3.背唐诗。爸爸、妈妈和孩子轮流各背一首,要求完整、准确,以多背者为胜,看看到底谁取得胜利。

4.想出记忆家里电话号码和手机号码的好方法。

5.日本富士山高为12365英尺,怎么记呢?可以联想为12个月是365天。以下数列怎么巧记?816449362516941,答案在温馨提示中。

千千万万的事例证明,学习成功者不一定都具有超常的智力,但却从未有过一个懒汉。正是:

及时、分步——记忆的窍门;

背诵、重复——记忆的根本;

理解、联想——记忆的基础;

趣味、争论——记忆的益友;

简化、整理——记忆的助手;

体验、应用——记忆的关键。

2005年11月1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吕超经过连续24小时零4分的努力,背诵圆周率达到小数点后67890位。如果用谐音法,我们可以轻易地在短时间内记住圆周率小数点后22位,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讲一个故事:一个数学老师上课来到教室,叫学生背圆周率小数点后22位,接着就到山上庙里与和尚喝酒去了。一个聪明的学生想出谐音,帮助同学们记住了22位数:

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尔乐。

温馨提示: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人的一生中,需要记忆的事物太多了。家长要告诉孩子:记忆方法可以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就是好方法。以上方法可以借鉴,不一定照搬。另外,在学习中不要一有了困难就到处寻捷径,找方法。

“书山有路勤为径”,勤奋就是最好的方法,懒人就没有方法可言。亲子活动5的答案:81、64、49、36、25、16、9、4、1,原来是9的平方一直到1的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