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家长是孩子的学习指导师
19451300000030

第30章 如何望子成龙

家长原来可以这样做

身教胜于言教,家长爱学习,孩子紧跟上。家长应帮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自己的需要。学习必须要付出比较多的智力活动,才可能成功。创设优雅的家庭文化环境,是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要基础。

家长帮助孩子发现自身优势,开发潜能,会使孩子更加出色。吕型伟先生多年前说过:“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今天听来,仍旧是至理名言。

本章还强调了家长应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敢于怀疑既定权威的求是态度;对理性的真诚信仰和对知识的渴求;对可操作程序的执著追求;对真理的热爱和对虚伪行为的排斥、憎恶;对公正、普遍和创新准则的严格遵循。

新华社银川2005年11月19日电,18日的《银川晚报》刊登了一则醒目的急聘启事:“现有一名高三学生成绩较差,急需有真才实学的老师辅导,辅导期5个月,辅导费每天500元。如考上名校,奖励30万元。”登广告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生意太忙,没有真正关心过孩子的学习,开过家长会才知道,原本学习成绩优秀的儿子,现在的成绩一落千丈。情急之下,他刊出招聘启事,希望请到高人,帮孩子在高考前把成绩提高上去。

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教育对促进个人的收入水平作用显著。小学文化程度群体的平均年收入是大学文化程度群体平均年收入的三分之一。现在许多人家只有一个孩子,怎能不望子成龙?但任何一个教师只有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的作用,如果学生自己不努力,再天才的老师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地让孩子的成绩突然提高。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很多,有学生自身因素,也有环境的影响。内外因素相互影响,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异很大。

从环境影响看,社会风尚、学校教育和家庭氛围共同构成了学生学习的环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来说,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学习成绩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学习型家庭的孩子成才比例显然比平均水平大得多,家长是否有学习的示范作用、家里是否有一块安静的空间和一段不被打扰的时间也与孩子的学习成绩密切相关。

就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内部因素来说,也不是单一的。第一,遗传素质,也就是所谓的天资。遗传限制了人的表现,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学习成绩不良者可以做智力测试。各国对智力超常儿童有特殊教育,我国因传统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极少关注此类学生,仅中国科技大学和北京八中有少年班。研究表明,天才或智力超常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靠后天教育是无法制造天才的。(格兰特·斯蒂恩.DNA和命运:人类行为的天性和教养,李恭楚,吴希美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第8章。该书介绍,目前的研究表明智力的遗传率为60%。)鼓吹早期教育能培育天才纯粹属于误导。如果测试表明孩子智力发展正常(世界上97%的学生没有智力问题),可以考虑内部因素。第二,经验。有的学生学习效果差是由于缺少某一部分知识,难以继续学习;也有的学生是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结果在学习中事倍功半。第三,身体。有的学生体弱多病影响学习,有的学生视力或听力有障碍,影响了学习效果。第四,学习动机。这是常见的原因。学习时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过度焦虑而影响发挥?是否贪玩而对学习没有兴趣?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社会心理方面有以下两点。

——家长溺爱无度、放任自流或高压专制、期望过高,都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动机。教育家吕型伟先生说:“人常常被自己营造的光环所迷惑,因而往往使教育工作走入歧途。当前的独生子女现象,更使天下父母看花了眼,以为他们个个都是天才,长大都能当‘总统’,不能冷静对待自己的孩子,赶着鸭子上架。”以下几种情况会影响家长树立威信:家长言行不一致,家长有过错不愿承认,过分依赖物质奖励孩子,不诚信,家长当着孩子面争吵,在孩子面前说别人的坏话,爱不懂装懂,好虚荣。

——学生的自我认识偏差,畏惧竞争、害怕失败、只重实惠、经常从众。现在舆论追捧“快活”,似乎追求的唯一目标是快活。实际上,生活不必一味追求快活,须知“快活”就是“快死”。因为活得快了,离死亡就近了,可以用此话告诫孩子不要贪图快活而荒废学业。

张先生若想帮孩子提高成绩,不必掏30万元,不如按下面程序来办。

一、诊断问题

这是第一步。通过观察、询问、了解、咨询,与孩子共同努力,找准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再设法解决。本步骤的前提是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家长要仔细观察,减少唠叨,巧妙鼓励,正确批评。

一些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还习惯于把“眼睛”一味向上望,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没考到第一、没考到满分就是做得不好,特别是和同事的子女比较时,如果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如别人的孩子,就会自觉脸上无光。回到家中,便把火气撒在孩子的身上,狠狠地训斥一顿,不管孩子的自尊心受不受得了。这种苛刻的教育方式作用到孩子身上,很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同时也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却毫无效果。

二、端正态度

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关键是使孩子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素质教育也应看重考试能力。

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家长应帮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自己的需要。学习必须要付出比较多的智力活动,才可能成功。

小陈的父亲是教师,母亲是菜贩。单日母亲到县城买来新鲜菜,双日到镇上集市卖掉。日复一日,非常辛苦,母亲不让孩子操心贩菜,只让孩子专心学习。可是小陈贪玩,学习成绩下滑。周末,母亲带他一起到县城进货,一天的经历让小陈难忘。菜市老板对母亲冷嘲热讽,班车售票员抱怨母亲带菜上车,母亲一直笑脸相迎。第二天5点半母亲叫他起来卖菜,他见菜已经都装上了板车。去集市要路过一条长长的大坡,母亲拉车,腰弯得很深,小陈在后面推,觉得车真的很重。两天下来,母亲没说什么,只是那笑脸使他觉得自己不应该。晚上,小陈对母亲说:“妈妈,我以后早上起来和你一起推板车,不耽误学习的。”此时的母亲哭了,给小陈讲些人生道理、生活艰辛和学习的重要性,小陈听得很认真。

家长可以对孩子说:你不必过于注重结果,你不要期望一定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如果你真正投入到学习当中,你的生活将会是无比美好的。找到你的位置,这将会使你变得与众不同,真正使你不同的就是你能够获得快乐的地方。

三、创设环境

让家里有一个温馨的学习氛围。孩子得到温暖的关怀,容易激发学习兴趣。曾因先后发现了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而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非常注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除了教两个女儿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教她俩每天一小时的手工劳动或智力练习,以及学习园艺、塑像、烹调、骑车。后来,她又把包括两个女儿在内的十来个孩子组成一个教学班,聘请著名学者来讲物理课,孩子们特别爱上这门课,因为居里夫人几乎不在教室上课,而是在某个实验室里或某个现场,进行生动有趣的讲解。例如,讲物体下落定律时,她把蘸了墨水的自行车滚珠,放在倾斜的平面上,画出抛物线。她还与孩子们一起制造寒暑表。居里夫人注重对孩子兴趣的激发,使她们萌生了探究学问的兴趣,丰富了她们健康人格的内涵,影响了她们的人生之路。她的女儿伊伦和女婿约里奥用人工方法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元素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人是最好奇的动物之一。有的孩子厌学,这是有办法改变的。有的家长可能来硬的:“不许玩游戏机,快做作业去!”还有的家长可能来软的:“做了作业,我带你上肯德基。”也有的家长用威胁:“看你考不上大学,将来怎么生活?”这些方法效果都不会好,因为这些方法并没有使孩子从心里喜欢学习。只有像上面所说的居里夫人的做法才是真正有效的。

另外,当孩子某一次考试考砸了,或学习某一门课遇到了挫折,这时孩子最需要他人的鼓励和帮助。如果家长能肯定中含有批评,激励后不忘指导,孩子会知道努力的。

四、复习应考

科学的方法有助于发挥孩子的潜能,做好应考准备可以有备无患,提高成绩。

复习应考要让孩子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具有扎实的知识技能结构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平时努力学习,牢固掌握知识,才可能在考试中有所作为。

亲子活动:

1.共同探讨孩子学习的态度,是否有改进余地。

2.指导孩子用以下3种方法复习。

——多种形式复习。复习是对信息的重新编码,可采用看、听、记、背、说、写等多种形式复习整理知识,不必一味机械重复。科学研究指出,复习的效果在于编码的适宜性,而不在次数。

——当天进行复习。听讲之后尽早进行复习,可减少遗忘。同时可使新知识联系起来,搞清楚知识前后的联系和规律。

——单元系统复习。这一般在测验和考试之前进行,这种复习的重点是领会各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抓重点和难点,并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对错题进行再次练习被证明是提高成绩的法宝。

3.复习应考要让孩子掌握科学的应考方法。

在孩子思维的速度、思维的广度、思维的深度、思维的精度、思维的活度几个方面进行训练,有所提高。

——不能偏学偏科。一个学生对某一门学科有着更浓厚的兴趣是自然的,但是不能因此而忽视其他学科的学习。基础教育的课程,多为基础知识,犹如树之根茎需要具备健全的根系,一个人的成功也需要合理的基础知识作为根基。加之现在考题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偏科可不行。

——学会整理概要。读完一文一书,学完一章一节,要用清楚的条理、简练的语言把基本内容做一个概括。方法可用列表、画图、做卡片、写笔记等。数学家华罗庚在学习时首先会真正弄懂书中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再把全书的各部分内容串起来理解,加以融会贯通,从而弄清主要问题及各个问题之间的关联。这样,就抓住了实质。

——做好具体准备。考生要客观现实地评估自己,确定合理目标。考生如能淡化竞争,淡化成绩,跳出题海,反而能提高水平。人做事有两种方式:一种叫举轻若重,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当采取这样的方式,一点一滴都不放过,一招一式务必认真,把每一次作业都认为是高考;另一种叫举重若轻,大事临头,泰然处之,才能考出好成绩,考试就应举重若轻,把考试看成是一次平时的作业。要想好突发事件的应对之策,要熟悉考场和赴考路线,填好志愿。

孩子每日应按时作息,坚持体育锻炼,合理补充营养。学习要通过学生的大脑来进行,学习是脑力劳动,是脑细胞的功能活动,其艰苦性和对能量的消耗,往往不容易为人们所了解。大脑重量虽然只占人体重的2%,用脑时耗氧量却占人体总耗氧量的32%。因此,只有理解脑,才能科学用脑,使大脑处在最佳状态,这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对从事紧张脑力劳动者,为使得思维敏捷,推理迅速,有必要吃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学生在学习期间应有足够的营养供应。学生的早饭要吃好吃饱,肉、蛋、奶、禽、鱼、蔬菜、豆类、水果、干果含有各种营养,要均衡补充。大脑在工作时需要大量氧与糖,因此学习环境空气要清新,注意通风换气。饥饿时血糖低,就难以高效学习。对营养液、补脑汁要遵医嘱,随便服用是不可取的。学习要劳逸结合,学生进行1小时学习活动后应休息一会儿,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噪声、缺氧、阴暗、强光、异味、杂乱不利于大脑机能的发挥,烟酒更是对大脑有害,为学生所不取。学生保护大脑的重要举措是保证每日的睡眠时间,不熬夜。另外,学生应每日进行体育锻炼,身体各系统正常运转,才有大脑的高效率。学生和家长大多认为服药能提高考试成绩,专家认为这样不对。有着多年经验的冯建校长说,高三学生小张,刻苦复习,饮食正常,未服用任何药物和保健品。但高考前,家长买了大量所谓“提高记忆力”、“醒脑、健脑”的保健品给他服用。小张对保健品产生了依赖,疲劳和遇到难题时总不忘“进补”,但考场上不能服药,导致了心理紧张,不知所措,反而对成绩有不利的影响。

考前家长六忌:一忌如临大敌,二忌唠叨不休,三忌照管过度,四忌期望过高,五忌盲目攀比,六忌威逼利诱。

考前家长要帮孩子做好物质准备,如各项应考用品的准备、午饭安排、午间休息等。

温馨提示:

总而言之,四步小结如下。

清晰诊断问题;

态度决定一切;

创设温馨环境;

掌握科学方法。

家长应帮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自己的需要。学习必须要付出比较多的智力活动,才可能成功。一个人不会从学习很差突然变得学习拔尖,就像普通人跨栏想突然超过刘翔根本不可能。素质教育绝不是不要考核,而是要求考核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和经常性。减轻学生负担绝不是对学生放松要求和撒手不管,而是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接触世界,接触事物,接触生活,学习更多的知识,做更多的事,思考更多的问题,培养其独立思维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