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商帮传奇(第四部)——浙商纵横
19454700000072

第72章 饮料大王,中国首富

2010年的胡润富豪榜上,65岁的宗庆后以800亿元资产成为中国首富,这是中国第一次有“饮料大王”成为全国首富。

在这个充满娱乐精神、各种新闻层出不穷的年代,中国新首富是谁可能已经不太引人注目。然而,宗庆后这个靠卖水卖出来的首富,这个从传统快速消费品行业走出来的首富,还是引起了无数媒体、国人的关注。

中国钢铁企业的龙头,总资产达2000亿元的宝钢,2009年全年的利润也不过72个亿。而宗庆后掌管的娃哈哈,2009年一年的利润高达100亿。要知道,这是靠卖1元、2元的饮料赚来的利润。

宗庆后卖饮料的经历开始于1987年,不过那时候,他卖的是冰棍、汽水。

创业初期的条件十分艰苦,宗庆后从校办企业办公室,借了14万元,也不敢全部用完,只用了几万元,简单地粉刷了一下墙壁,买了几张简易的办公桌椅,就开张了。作为校办企业经销部,首先要为学校做好服务。所以任何时候,只要接到学校电话,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酷暑,宗庆后都会马上蹬上三轮车,走街串巷把冰棍送到学校去。“一根冰棍4分钱,卖一根只赚几厘钱。”宗庆后至今记忆犹新。

利润虽然微薄,但宗庆后坚信付出总有回报。随着时间的推移,宗庆后的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开始为人家代加工产品。到年底一算账,居然有了十几万元的进账。

没有自己的产品,终究不是长远之计。第二年,宗庆后与其他人合作,成功开发了属于自己的产品——娃哈哈儿童营养液。没想到投放市场后一炮打响,订单雪片般的飞来,产品供不应求。到1991年的时候,娃哈哈的销售已经过亿。

1991年,宗庆后以8000万元的代价有偿兼并了资不抵债的杭州罐头食品厂,并将工人与退休工人全都留了下来。为了让兼并的工人有活干,宗庆后开发出娃哈哈果奶。之后,宗庆后又从国外引进生产线,生产纯净水、碳酸饮料、茶、果汁饮料等100多个品种的产品。

这么多年来,宗庆后始终坚持主业经营,在饮料行业的一方天地辛勤耕耘,不断把主业做大做强,建起庞大的“饮料王国”。如今,娃哈哈在全国58个生产基地建有近150家分公司,3万多名员工,拥有300多条生产线,年生产饮料1000多万吨,连续十二年领跑中国饮料行业。

1998年6月,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下,杭州娃哈哈集团推出非常可乐。宗庆后决定上马非常可乐时,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几乎粉碎了中国所有本土可乐品牌的反击。种种国内舆论大多认为非常可乐不足以与可口可乐匹敌,难免失利。以至于在宗庆后做出这个决定后,外界传来评价:“非常可乐,非常可笑。”在之后的七八个月里,宗庆后开始亲自实施,从配方、设计、广告宣传都一一参与。娃哈哈广告部部长杨秀玲回忆说,为了推出非常可乐,宗庆后参加会议不计其数。宗庆后希望把非常可乐包装成中国人民的可乐、成为普通民众幸福生活的象征。

2002年娃哈哈非常系列碳酸饮料产销量达到62万吨,约占全国碳酸饮料市场12%的份额,在单项产品上已逼近百事可乐在中国的销量,成为娃哈哈集团一个主要的利润来源。非常可乐的成功被誉为商业奇迹。

宗庆后首富的桂冠,是与他的勤奋相连的。他每天工作时间一般在16小时以上,23年来从未改变过。一年中,他有200多天在市场一线奔走、考察,用脚丈量土地,因此有“中国最勤奋的企业家”的美誉。

时至今日,贵为“首富”的他,仍身体力行、事必躬亲,每天审阅文件到深夜,平均两三天就撰写一份销售通报发给各地市场。就连中国人最注重的春节,也照样能在厂区、办公楼里见到他忙碌的身影;每个月,他都要召集全国各地的部厂长商量战略决策,往往要探讨到深夜;每天,清泰街总部那幢并不起眼的六层小楼里,只要他没有出差,他的办公室总是最后一个熄灯。

或许是出身穷苦、又有着15年的上山下乡经历,使宗庆后身上有一种特有的吃苦与勤奋精神。正是依靠这种特有的基因,使他通过卖一瓶一瓶的水卖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新首富。

凡是了解他的人,在谈到他的成功时,都会有相同的感叹:“迟早的事,在意料之中,也在情理之中,这么勤奋、用心的人,做什么都会成功。”

如果说他有什么个人嗜好的话,那么就是喜欢抽烟和喝茶。而他抽烟的动机也很简单,就是为了提神。他喜欢喝茶,也是为了提神。“我一天只睡6个小时,如果不抽烟、喝茶,现在我就会睡着了。”

有一次,电视台要录制节目,专门把他拖到了西湖边,坐着喝茶。节目完成后,他忽然大有感触:“原来坐在这里喝茶这么舒服啊。”下属建议说,要不下回多到湖边办办公,边看文件边喝茶?想想这的确是件美事,但说过之后就全忘了,他总是说:“还不到享受的时候啊。”

俗话说烟酒不分家,但是嗜烟如命的宗庆后却滴酒不沾。在每年的经销商大会上,他总是以饮料代酒,“我们是做饮料的,怎么能喝酒呢?”他常常以此言来抵挡客户们的热情喝酒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