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网络微软360度
19456300000001

第1章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高校在校生数量已达2700万人,居世界第一——这是不久前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先生向国内外媒体介绍中国教育开放与国际合作现状时所举出的数字。他进一步指出,“教育的发展将使中国从13亿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

中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在本届奥运会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万众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幅幅凝聚着国人非凡想象力、创造力的历史画卷和现实图景依次展开:当小女孩用稚嫩的童声“歌唱祖国”,引来全场观众应和;当2008位表演者以象征天人合一的太极圆阵让世界领会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真实内涵;当体操王子李宁高擎奥运火炬,穿过“祥云”一飞冲天时,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同样的感受——13亿人为奥运的付出是值得的。全球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运动员会聚于五环旗下,在中国北京实现了奥运史上规模空前的大团圆。

我坚信,未来十年内,在IT及其他高科技产业领域,中国同样能够演绎本届奥运的辉煌。此前我也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人才库,且不乏对于科技创新而言至关重要的智慧资源。但能否圆梦的关键仍在于,我们须将数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将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强劲的创新动力,进而将“中国‘智’造”的梦想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我认为,建立科学的、完善的人才培养及应用机制将成为中国打造知识型经济、奠定“智造业”根基的关键所在,而在此方面,有志于根植中国的全球性企业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一家已有30余年历史的创新型企业,微软公司自创立之初,便一直以人才为企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能量之源。微软成长的过程,便是吸引人才、培养人才、聚集人才乃至追随人才的过程。也正因如此,在人才策略、管理、培养和使用方面,微软亦建起了一套激励团队进取和创新的运营模式及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这使得我们的员工总是能够在自我实现、团队成长、企业成功和产业共赢等多元层面寻求到宝贵的平衡点。

这本书的编撰者大多身在微软雷德蒙总部。在局外人眼里,他们可算是一群不计得失的工作狂。在繁冗的工作之余,他们全身心地投入编书这一极富挑战性的业余爱好,好像很不可思议。但驱动他们寄情于文字工作的,恐怕是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虽然远在异乡,但大家总想着把这个号称“十万软件集团军”之成功奥秘,分享给国内软件业同行和有兴趣的读者。

当前,国内的人才成长环境已经与30年前有了天壤之别。崛起的、富强的中国为这个时代的青年人创造了更丰富的个人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对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读者们能够经由本书获得某些有益的启示,那我想,曾为本书的付梓而殚精竭智、废寝忘食的作者们应该会感到万分欣慰。

接下来,就请大家尽享阅读和思考的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