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不能太满,月不可太圆
站得高让你看得远,
但是放低姿态,看看脚下,才能让你走得远。
“水不能太满,水满则溢;月不能太圆,月圆则亏。”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物极必反。因此,一个人不可以过分自信。
拿破仑是法国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也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他野心勃勃,一生南征北伐,亲自指挥的战役达到了60多场。但是到最后,他还是失败了。
在霸占了除英俄两国外的欧洲后,为了征服整个欧洲,拿破仑启动了征战俄罗斯的计划。处在胜利巅峰的他对自己的军事部署和指挥很有信心,但他低估了俄罗斯的实力,导致了“滑铁卢战役”的惨败。这也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这次战役之后,他的军队的军事实力受到重创,他建立的帝国也开始走向衰亡。
如果拿破仑能够客观地分析客观条件,做足够的准备,不在胜利巅峰觉得自己不可一世,或许他的结局就不至于此。
在人物传记的研究中,历史上像拿破仑这样因过度自信而失败的例子非常多,比如,项羽的垓下之战。
人们在进行判断和决定的时候,常常会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概率,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过度自信理论”。
过度自信的现象不仅存在于商界精英中,还存在于普通人群中。这样的心理会让我们过分地相信一件任务或认为工作在我们可以把握的范围之内,但是当我们缺乏对客观现状的分析时,就失去了对真相的把握,在应对的时候就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
适时放低自己
在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展馆里,跪射俑被称为“镇馆之宝”。它是兵马俑中的精华,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杰作,也是唯一没有经过修复、保存最为完好的雕刻藏品。
跪射俑何以保存那么完整?
跪射俑之所以没有被损坏,原因就在于它的低姿态。跪射俑的高度只有1.2米,而且它的造型是上体笔直挺立,下部是右膝、右足尖及左足抵地,三个支点呈等腰三角形支撑着上体,重心在下,增强了稳定感。所以和站立的陶俑相比,它不容易倾倒、破碎。因此,虽然经历两千多年,它仍然能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跪射俑的柔软和低姿态使它赢得了完好无缺的机会。这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柔软胜过坚硬,无为胜过有为。学会在恰当的时候,保持恰当的柔和,并不意味着懦弱。
放下完满的姿态,虚心接纳
一位比丘在禅院修行五年之后,准备下山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学成。收拾好行李之后他就去向禅师告别了。
老禅师看着这位比丘,问道:“你已经学好了?”
比丘回答:“是的。”
老禅师问:“什么是好呢?”
比丘回答:“就是脑袋里面装满知识了,已经装不下了。”
老禅师没说什么,只是端来一个装满石头的盆子,说:“这个盆子是满的吗?”比丘回答:“满了。”
接下来禅师抓起沙子往盆子里面放,沙子很快就占满了空隙,禅师问:“满了吗?”比丘回答:“满了。”
这个时候,禅师端来一杯水,倒进盆中,水很快不见了,又倒了很多水进去,直到渗出水来。“现在满了吗?”
这时比丘没有回答,站起来将行李放回了禅房。
不管是知识还是技能都没有真正的“满”的状态,一切都是相对的。
我们经常会自认为“满”了,但是实际上还可以将现有的完满状态细化,或者再装点其他可以弥补空隙的东西进去。我们自以为优秀,其实我们还有很多地方还需要提升。
傲慢和虚伪的谦虚都显示了一个人自认为完满的状态。
在一项对员工的调查中,有90%的大学或大学以上学历毕业的人,都认为自己比同事优秀,而且人们喜欢自我恭维,还能找出自己比别人优秀的证据。而来自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了这些所谓的比别人优秀的证据,都是当事人臆想出来的。
一个人保持的“完满状态”太久,就不容易接纳外界的事物,最终影响到其个人的发展,这和低谷期个人的学习状态完全相反。事实上,哪里会存在完满的状态呢?只要去发现就还有提升自己的空间。
放下自认为完满的姿态,学会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