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2014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19459400000005

第5章 投资

一、2013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201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省上下深入实施“项目带动行动”战略,全力推进“3341”项目工程,以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经济结构调整、保障改善民生、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等领域为重点,积极对接落实国家支持甘肃发展的各项政策,开工建设了一批事关全省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规划和项目,有力地带动了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较快增长。2013年,全省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开发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07.20亿元,比上年增长27.11%,投资增速比全国高7.5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高4.11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完成5682.55亿元,增长26.86%;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24.65亿元,增长29.17%。综合分析,2013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第一、三产业投资比重上升。2013年,全省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32.64亿元,同比增长36.89%,所占投资比重由2012年的3.4%提高到3.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929.54亿元,同比增长35.29%,所占比重由2012年的42.9%提高到45.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245.02亿元,同比增长19.96%,增速同比下降38.02个百分点,所占比重由2012年的53.7%下降到50.65%。其中,工业完成投资2334.21亿元,同比增长23.50%,增速同比下降22.32个百分点。

(二)主要行业投资快速增长。我省紧紧抓住扶持政策叠加的历史机遇,积极加大对上衔接汇报力度,中央预算内投资进一步增加,有力地支持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领域的项目建设。2013年,全省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完成投资266.30亿元,同比增长56.8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389.64亿元,同比增长41.72%;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232.64亿元,同比增长36.89%;采矿业完成投资452.23亿元,同比增长34.54%;制造业完成投资1111.67亿元,同比增长19.45%;建筑业完成投资910.81亿元,同比增长11.73%。

(三)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全省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24.65亿元,同比增长29.17%,保持了投资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其中住宅投资539.85亿元,同比增长30.87%。全省房屋施工面积6848.4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53%。其中,当年新开工面积2451.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4%。房屋竣工面积915.56万平方米,增长8.41%。

(四)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增长迅速。在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本年到位资金7272.25亿元,增长36.72%。从资金来源来看,国家预算资金到位928.50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省发改委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57.54亿元;国内贷款到位897.31亿元,同比增长32.03%;自筹资金到位4605.80亿元,同比增长39.49。另外,在国家和省上鼓励民间固定投资发展政策的支持下,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3065亿元,同比增长27.6%,占全省投资的比重达47.8%,已成为促进全省投资快速增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五)新开工项目数量和平均投资规模不断增加。2013年,全省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施工项目9357个,同比增加1795个;项目平均投资规模为14959万元/个,同比提高1903万元/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6629个,同比增加1121个,项目平均投资规模为11848万元,同比增加1731万元/个。全省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施工项目2439个,同比增加740个,完成投资3618.36亿元,增长38.09%。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占项目投资的63.67%,所占比重同比提高5.17个百分点。

二、2014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工作重点和任务

2014年,省委、省政府确定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考核目标为增长25%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充分发挥投资在增加总量、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实力等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2014年投资领域重点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落实投资目标考核责任制,确保完成全年投资任务。按照“3341”项目工程确定的到2016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万亿的总体目标和增长25%左右的年度投资目标,重点抓好交通能源、农林水利、保障性住房、工业企业、电源电网、教育卫生、城市基础设施等行业项目的投资落实和建设管理工作。继续实行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管理,落实项目建设和投资任务,强化考核评价,以固定资产投资考核为重点,延伸考核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率、续建项目建设进度、项目结构调整优化等内容。把投资任务分解落实到月度、季度和半年等进度指标,促使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

(二)加强重点领域建设,夯实加快发展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铁路、公路骨架网络,推进主要城市之间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城市的连接。着力解决我省交通“短板”问题。强化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对人口集聚和服务的支撑能力。加快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重点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发展非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产业园区建设。

(三)准确把握中央投资方向,加大衔接争取力度。2014年国家将继续加强“三农”建设力度,加大农田水利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自主创新对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推动产能过剩行业兼并重组、扶优汰劣,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继续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稳步提高社会事业服务水平。继续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要做好与国家有关专项建设规划的衔接对接,按照投资重点积极申报项目。同时,要加强项目施工调度等建设管理工作,加快工程进度,尽早完成投资计划任务。继续加大中央投资项目检查、稽察和审计,切实管好用好中央投资,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和投资效益的发挥。

(四)精心谋划推进重大项目,促进投资稳定增长。以“3341”项目工程为总抓手,深入研究贯彻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优先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重大政策措施,认真贯彻实施国家着眼于扩大有效需求出台的加快棚户区改造、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多措并举发展养老及健康服务业等相关政策措施,着力谋划启动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政策和承接产业转移方向的大项目,编制全省“3341”项目工程2014年银企对接项目目录、招商引资项目目录,充实完善动态项目库。扎实推进省列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审批审查、招投标等工作进度,协调帮助解决建设中的“瓶颈”制约问题,及早谋划筹备重大项目现场观摩活动。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拉动和各级投融资平台的资金保障作用,加强银政企项目对接,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建设,保障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加大招商引资项目推进落地实施力度,努力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五)继续推进“3341”项目工程,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围绕“打造三大战略平台、实施三大基础建设、瞄准四大产业方向”,积极对接国家支持甘肃发展的各项政策,认真谋划、筛选、论证、争取、建设一批关系全省和各地发展的投资量大、关联度高、经济效益好的重大项目。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动态项目库,及时更新动态项目库入库项目信息。加强协调服务,强化监督管理,适时开展项目督察、稽察、检查工作,督促各类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尽快发挥效益。

(六)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释放投资活力。落实好民间投资36条及42项实施细则,抓紧清理和修订有关民间投资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营造公平透明的政策环境。创新融资方式和渠道,完善合理回报机制,尽快在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金融服务、公用事业等领域,再推出一批示范带动项目。强化落实工作监督检查,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七)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简化投资审批手续。认真落实《甘肃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切实把取消和下放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事项落实到位。规范改进核准行为,简化手续,优化程序,限时办结,提高效率和透明度。坚持权力和责任同步下放,调控和监管同步强化,加快建立纵横联动协管机制。继续完善预算内投资管理制度,加快出台政府投资条例,把政府投资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王国斌 孙正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