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共和国长子
19459800000006

第6章 “共和国长子”扛起国家的希望

1958年9月,兰州炼油厂第一期工程的16套装置全部建成投产,比原计划提前1年零3个月,节约投资1055万元。新建成的兰州炼油厂当天就迎来了玉门油矿输送的第一批原油。

1958年9月18日,这是一个中国石油炼制史上绝对应该铭记的一天。这一天,新中国第一批汽油、柴油、煤油等6种成品油,从刚刚建设投产的兰州炼油厂汩汩流出。消息传开,全国人民奔走相告,欢呼雀跃!不管是中南海的领袖,还是乡间布衣,人们喜庆的脸庞都荡漾着幸福的笑容,兰炼的开拓者们更是眼眶里闪烁着惊喜的泪花!这是我们自己炼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桶“争气油”!人们的喜悦和自豪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此中国人依赖“洋油”的历史宣告结束。

兰州炼油厂的建成和兰化公司的投产,使我国炼油工业和化工工业在装备水平、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诸方面得到很大提高,是中国工业发展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壮举!这为60年代以后国家新建炼油厂和化工厂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从国家档案馆的文件获悉,中央对石化工业的投资是非常慎重的,不仅多次派专家来兰调查,负责经济工作的主要领导还亲自考察、勘探。大规模建设开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视察、关心这些重点工程的建设。事实上,这些项目从论证、立项、选址、建设以及到最后竣工投产,中央领导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石化工业的干部和工人没有辜负党和国家的希望。

1958年9月27日,兰州炼油厂工人代表刘启盛、贺永友身负全体兰炼人的重托,带着刚刚生产出来的成品油,乘东去的列车,向毛主席和党中央报喜,向国庆献礼!闻此喜讯,毛泽东主席专门委托叶剑英和陈赓在中南海隆重地接待来自石油炼制一线的工人。叶剑英元帅高兴地拉着刘启盛和贺永友的手说:“我们的空军、海军都需要大量的油料,希望你们炼出更多更好的油品。”

元帅的声音不是命令胜似命令,那是国家对企业的一种期望啊!从这一天开始,兰炼就与航油结下了不解之缘,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承担着满足国防建设需要这种光荣的历史使命。

是年10月1日,兰州炼油厂取代“筹建处”正式挂牌命名。

兰化公司机械厂的白恩海也被邀请到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10周年国庆,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兰炼投产以及产出“争气油”的喜讯传到同样正在建设中的兰化时,一墙之隔的化工建设工地沸腾了,工程建设者受到了巨大的鼓舞。他们开足马力,加快速度。仅仅过了11天,兰化化肥厂部分工程竣工了,生产出首批精致甲醇产品,向国庆献礼。

同年11月5日,兰州化肥厂工程全面建成投产,生产出了第一批化肥。按照国家当年的建设计划,排列了一个先东北的吉林化肥厂(102),再华北的太原化肥厂(202),后西北的兰州化肥厂(302)的投产顺序。但是,满腔豪情的兰化人凭着吃苦耐劳、发奋图强的精神,硬是把工程进度提前了很多,赶在太原化肥厂投产之前开车投产。按时攻克了建厂四大战役,即“五一”劳动节空分单体试车;“七一”建党节造气烘炉、压缩机试车;“十一”国庆节出甲醇;“十一·七”十月革命节出硝铵。

1959年3月16日,兰化合成氨厂一期工程也通过了国家验收,国家验收委主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焦善民,甘肃省省长邓宝珊,化工部副部长吴亮平出席了合成氨厂生产典礼。焦善民向大家报告:工程质量全面达标,验收评价“优良”。工程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半,节约投资4000万元。

兰炼、兰化等在建企业的相继投产,给早春的祖国大地,带来了一片生机。希望像春芽一样迅速复苏。

1959年,兰炼开工投产,不仅当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任务,而且上缴利润6355万元,提供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4大类产品41万吨。闻此喜讯,周恩来总理非常高兴,提笔为兰炼题词:“依靠党的领导,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加强组织工作和具体措施,鼓足干劲,争取石油产品的量多、质好和品种齐全,以逐步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周恩来总理的题词,对石油化学工业给予了明确、具体的指导。从这一刻起,石化人真正开始肩负起国家经济建设的重任。

同年9月26日,东北传来特大喜讯:我国发现了大庆油田!

1960年4月,我国第一套年产1.35万吨丁苯橡胶装置全面建成。5月,生产出我国第一批合格的丁苯橡胶,结束了中国人自己不能生产通用型合成橡胶的历史,填补了国家空白,因为生产出了新中国第一块丁苯橡胶,所以被誉为国产“第一胶”。如今,中国是世界汽车轮胎生产大国,国外许多著名汽车生产商所需的轮胎都来自于中国。要保证轮胎质量,生产轮胎的主要原料丁苯橡胶的质量是关键。值得一提的是,正当进行试产之际,又值中苏关系恶化之时,苏联撤走专家、撕毁合同,但兰化人挺立起脊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自己研制出酒精法丁二烯所需用的催化剂,兰化人自豪地命其名曰“304触媒”。兰化也开始了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的历程。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建设以来,进行的第一批伟大的工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实现国家工业化进程的良好开局。

在迎接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肩负华夏儿女无数梦想的新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炼油企业和中国第一个石油化工基地,在祖国的西部诞生了。这是一个国家和一代人一种理想的象征,也是一种胜利的象征!这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建设热情,这种精神上的意义无与伦比!这一刻起,中国人民更加自信地用双手和智慧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自60年代开始,中国共产党通过振兴发展石油化工,有效地缓解了我国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短缺的突出矛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奠定了宝贵的资源基础,并于60年代中期实现了民用、军用石油产品的自给,80年代相继取消了实行了30余年的布票、粮票制度,彻底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国防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把石化工业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推动石油化工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大石油公司2010年全部进入世界500强的前10名之列。

石油和化学工业在那个时代给我们国家积累的财富,不仅仅表现在物质方面,还表现在精神方面。为国家探索比较完整、独立的工业化体系进行了很好的实践。

从此,一个行业的生存价值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历史的风云际会,使这些企业充满了厚重的责任感,也使其染上了民族振兴的神圣风采。

火红的太阳从祖国石化工业辉煌地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