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19461300000002

第2章 计划经济的由来及其特征(2)

二、社会主义的创立与传统计划经济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科学地总结和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已有的思想成果(尤其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揭示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从而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必然代替资产阶级指明了方向。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和分析,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部秘密,指出在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一个全新的人类社会阶段——社会主义必然实现的历史发展趋势。

正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20世纪初期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起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同一个时空中同时存在,从而实践地验证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通过暴力剥夺剥夺者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过程中,虽然每个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具体方式和途径不完全相同,但其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根本内容和实质意义是相同的。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通过没收官僚大资本、和平赎买中小资本以及对小私有者进行和平改造三大途径建立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制度是指一个社会的所有生产关系中最为基本和最为重要的内容,它反映一个社会的社会性质。描述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经济运行形式、收入分配方式。马克思在对他所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进行描述时认为应主要包括三个特征:(1)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即生产资料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2)商品生产将被消除,代之以计划经济;(3)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

西方经济学家则认为制度是约束人们社会行为的规则总和,经济制度就是经济组织或包括决策结构、信息提供和协调机制、产权、目标体系和激励机制在内的复合体。制度和经济制度具有降低交易费用、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保护个人自主权利、防止和化解冲突、使外部性内部化等多项功能。

很显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说的经济制度是指有关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性的制度。而西方经济学所描述的经济制度则是有关经济运行过程的具体制度,两者的涵义和判断标准差异很大,不能混同使用。

由于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在概念上较为抽象,因而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在实践中需要通过一定的经济体制加以具体表现。经济体制即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经济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的总和,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具体方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作为具体组织经济活动和分配资源的手段或工具,经济体制自身并不具有特殊的社会属性,它可以为不同社会经济制度所服务。当经济体制一旦和某种经济制度相结合,则会由该经济制度赋予经济体制以某种社会性质,成为该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因而,即使经济制度相同的国家,也会具有不同的经济体制;而经济制度不变的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其经济体制会相异。

经济体制的优劣要通过具体的标准来衡量,好的经济体制应该是能够保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较高的经济效率、较强的经济稳定性、合理优化的经济结构和公平收入分配的经济体制。

(二)特殊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选择计划经济的必然性

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原因和条件。在中国,这种原因和条件的理论渊源就是计划经济理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是在计划经济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这种理论长期为计划经济体制服务,并从一种简单的设想发展成为整套的理论,进一步演变成维护计划经济体制的一种重要意识形态。这种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其经济意义在于提高劳动资源配置的效率,节约劳动时间。而实现劳动资源的最佳配置,就需要通过某种手段进行调节。在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调节手段就是市场;而在马克思所设计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中,这种调节手段则是计划。二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的否定。由于认为正是私有制才产生了商品、货币、市场,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万恶之源,所以无产者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就必须同传统的所有权及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除此之外,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之所以选择计划经济模式还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的社会条件。

第一,社会主义没有先验和成功的模式可供借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究竟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应选择何种模式建设社会主义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和答案可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但该理论中并未详细描绘未来社会的蓝图,更没有针对某个具体社会主义国家规划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因而每个社会主义国家都需要根据经典作家们的预测和自己的特点来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对马克思等经典作家们一些论述的机械理解和错误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曾对未来社会作出过一些谨慎而大胆的猜想。如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将在一些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在继承了资本主义最先进的生产力之后,应实行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商品货币关系已失去了存在的理由等。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发达的商品经济,因而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总是结合商品经济进行的,从而使人们误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们反对商品经济,抛弃商品经济。而现实是社会主义首先成功于那些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商品经济并不发达的一些较为落后的国家,因此生产力水平大多比较低,中国等部分社会主义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还需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其实,结合经典论著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在对未来社会作出相应的预测时,从来也没有认为传统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绝对的固定模式。

第三,社会主义长期革命斗争的惯性影响。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在最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前,都曾经历过长期而激烈的武装斗争。在战争期间,出于前线物资供应和保证后方稳定的需要,革命占领区和根据地都曾实行过严格的军事经济体制,而军事经济实质上就是非常严格的计划经济。战争胜利后,已有的军事经济方式和计划经济体制惯性地被依然保留下来,并作为一种固定模式推广至全国和整个社会主义阵营。

第四,社会主义国家出于医治战争创伤和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战争结束后,生产力往往遭到严重破坏,物资紧缺,民不聊生,国家千疮百孔,需要尽快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发展。此时,如果选择商品方式发展经济,恢复和发展国力之路就会相当漫长;而如果选择计划经济,则会由于其资源集中的高效能使国家迅速从战争破坏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

第五,实行计划经济模式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赶超式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社会主义公有制一般是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实行计划经济模式,运用指令性计划和直接的行政调节,由国家直接控制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并通过非均衡的价格结构获得实现工业化所必需的积累资金,可以在短期内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而有助于社会主义国家实现赶超型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而单纯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虽然也能逐步实现工业化,却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第六,前苏联经济体制的示范作用。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件前无古人的社会实践,对于每一个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来说,都存在着经验借鉴和积累的问题。前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又是列宁的故乡,因而它首先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就很自然地成为后来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唯一先例。特别是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在初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因此就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很强的示范效应。

第七,建国初期调整经济利益关系和推进生产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公有制刚建立时,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利益关系被打破,而以劳动者双重所有权(即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和生产资料的公共所有权)为基础的利益关系还没有明晰化,劳动者之间的私人利益暂时被公共利益所掩盖,企业也还不具有自身独立的经济利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的生产和交换就只能由统一的中央计划来调节,否则整个经济活动就会陷入无序状态。

另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分工还不够发达,社会需求的结构也比较简单,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比较容易由计划部门做出安排。因此,在上述条件的影响下,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后,必然地要选择计划经济模式。

总之,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曾被认为是唯一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并先后被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这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一时冲动,而是一种历史的产物。今天坚持和维护这种旧体制的国家虽然已经所剩无几,但我们仍然要对其进行全面、历史、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