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老教授谈厦大“四种精神”
19462700000010

第10章 弘扬以萨本栋校长为代表的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1)

厦门大学从诞生、成长、壮大到现在已逾93年,历经无数风雨沧桑,特别是八年抗日战争那个年代,经历了无比严峻的考验,学校被迫内迁到闽西长汀。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经萨本栋校长精心谋划,惨淡经营,团结全校师生自强不息,使得战争年代的厦大仍然弦歌不辍,还培养出一批批栋梁人才,创造了异常辉煌的业绩。

这就是以萨本栋校长为代表的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厦大成为“南方之强”,是厦大人的骄傲,是历代厦大人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熠熠生辉,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并且要加以发扬光大。

对厦大师生在萨本栋时期(1937—1945年)艰苦创业过程的回顾与总结,对自强不息精神进行历史探讨时,首先要研究其代表人物萨本栋校长。

水有源,树有根。萨本栋精神的形成,有其历史的渊源。我们在此试图探索这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科学家的成长历史。

早年的萨本栋

萨本栋,字亚栋,1902年7月24日出生于福建闽侯的一个迁徙来闽的蒙古族家庭。其远祖萨拉布哈为元世祖忽必烈的战将,其独子阿都赤被御派镇守云代并定居于雁门(今山西代县境内)。阿都赤之长子萨都剌是元代四大诗人之一;元泰定皇帝帖木儿钦赐其姓萨。这是萨氏家族正式立姓的开始。传至萨仲礼,他是元癸酉年间的进士,官至福建中书省检校,便举家从雁门迁入福州,子孙繁衍,渐成望族。其同族中前辈名人有中国海军名将萨镇冰。

萨本栋幼年勤奋好学,小学在福州上学。191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的清华学校。1921年他又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并被派送留美。1922年,他进入美国名校斯坦福大学学习电机工程。1924年,他获得学士学位后,转入麻省伍斯特工学院(WPT)深造。为了理论上的深入研究,他进而转学物理。该院校风纯朴,目标是培养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相融合的优秀人才。1927年,萨本栋在此初露头角,他以全优成绩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早期的萨本栋成长在祖国内忧外患十分严重的时期。他深知亲身求学的校园清华园和毗邻的圆明园曾经遭受英法联军火烧、严重毁坏,使他深深感到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之痛。特别是,他亲历了“五四”运动的启蒙和洗礼,深感国家兴衰、民族苦难的攸关;他与当时的同班同学闻一多、吴泽霖、罗隆基等人一样怀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1914年,当他聆听到梁启超到校所做的“君子”为题的报告,勉励学生要立大志、自强不息时,受到很大鼓舞。他铭记清华学校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以此作为他终身的座右铭。他积极参加校内的各种活动。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战斗犹酣的时候,清华学校举行反对强权、反对侵略的辩论会。在会上,他担任正方主角,获得最佳奖。

在美国求学期间,他目睹种族歧视情况:看不起华人,甚至排挤、刁难华人,不给租房、理发,心中愤愤不平。他与同学何浩若等人自发组织中国学生会,被选为干事。他们积极表现中国留学生的品德风范,消除美国人对华人的偏见,再加上他自己的天分和努力,在中美名校的培养和名师的熏陶下,他打下了扎实的专业素养。

1927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萨本栋被聘为伍斯特工学院研究助理以及威斯汀豪斯电机制造公司的工程师,从事研究工作。他在美国专业年刊上发表《三相交流系统中的非平衡因素》等论文,为学术界所瞩目,蜚声学术界。他在此期间,由于研究成果卓著,深受公司重视。他拥有优越的职位、丰厚的物质待遇,为许多留学生所羡慕。

其时,列强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觊觎中国的野心十分昭然,国人为之忧心忡忡。这一切,让血气方刚的萨博士感到重任在肩,一心向往祖国,要把他自己所学回报祖国。所以,当接到清华大学(1928年,清华学校刚改名为清华大学)物理系要聘请他返校执教时,他欣然同意,毅然决然于1928年夏天回到清华园。

在清华大学的九个年头

从1928年到1937年的九年时间,萨博士一直在清华埋头苦干。他认真教学、自编教材,先后出版了中国人首次用中文编写的自然科学高校教材《普通物理学》上下册和配套教材《普通物理学实验》。这套教材一出版,立即被各高校竞相选用。与此同时,他不忘投身科研。他创造性地将并矢量方法和数学中的复矢量应用于解决三相电路问题,发表十多篇论文,深得学术界的推崇。此外,他热心校务,当选为清华教授会最年轻的评议员,积极参与学校的校务决策。

他苦心从教,充分备课,课堂上的演示形象,考试严格而灵活,又与学生问答互动,获得赞誉。学生认为上他的课既是知识的盛宴,又是精神的享受。他当年的学生,如王淦昌、王竹溪、钱三强、何泽慧、钱伟长、翁文波等人,后来成为海内外著名的科学家。其中不少人在成材后感恩于他,说这是他们一生中引以为骄傲的亮点之一。

这一时期,曾经是厦大学生,后来任职清华大学的杨福生教授以及杨平生教授回忆说,“他(指萨本栋)在美国的学习成绩斐然,获得过金钥匙奖(一种科学奖)。以这样的业务基础回国……不难名利双收。但是他却选择了教师职业,还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编写教材上,夜以继日地伏案工作,力求把自己掌握的物理学知识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地写进书中。而更加不寻常的是当他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普通物理学》交给商务印书馆时,他不仅没有要稿费,而且还把版权也永远送给了商务印书馆,”此举充分体现了萨本栋以科教报国的胸怀。

这一时期,国人因感到日本侵华日益加剧,例如“九一八”事变等等,兴起抗日救亡运动。萨本栋也非常关注、积极参与。他在清华大学员工临时紧急会议上,大声疾呼“国难当头,为抗战做些贡献”。随后,他与当时在京的教授朱自清、叶公超、金岳霖、钱玄同、杨秀峰等60多人,联名发表对时局的意见书,提出坚决抵抗、抵制日货的要求和开展捐献等一系列具体行动。他们的行动和呐喊,声势浩大,推动了华北军民一致救亡。在这些救亡活动中,萨本栋都积极参与。作为教师,他一面搞好教学,一面开展捐献活动,带头拿出一天薪金,并拿出衣物、药品捐给前线战士,并指导他们制造防毒面具,为抗日出钱出力。萨本栋等教师的爱国情怀,感动了当时不少师生。

这一时期,萨本栋经过清华的办学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究科学,重于实干”等等校风的熏陶和他自己教研实践中的锻炼以及抗日爱国激情的迸发,逐渐发展成为十分成熟的、能肩负大任的爱国教育家、科学家。(就连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等当年西南联大的学生,在回忆那时学习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知识基础时,因得益于萨本栋所编写的物理教科书和其他著作,仍然赞不绝口。)

光辉风范献身厦大

(一)临危受命 办学报国

1937年初,陈嘉庚橡胶实业受日、英商人排挤,严重受挫,无力负担其创办的私立厦门大学办学经费,遂于当年7月1日将厦门大学无条件捐献给当时的国民政府。经教育部接办后,私立的厦门大学改为国立厦门大学。7月6日,教育部聘请当时年轻有为、声誉隆盛的清华大学教授萨本栋为国立厦门大学首任校长。萨本栋接任校长次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为了祖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他“临危受命”,毅然决然挑起重担,不畏艰险长途跋涉南来厦门,于当年7月26日正式上任。

不久,“八一三”事变爆发,东南沿海要地厦门形势日趋严峻。8月24日,旅居厦门的日侨纷纷撤退,萨本栋意识到日本妄图侵占厦门、金门的野心。9月3日,日舰炮轰厦门胡里山,摧毁厦大生物大楼,严重威胁厦大安全。萨本栋当机立断,指挥若定,除安排全校师生员工把校内各种重要文件、图书、仪器设备迅速装箱,为迁校做准备外,另一方面,仍照常做好新学年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招生和聘请教师工作。考虑到厦大面临的战火威胁和师生安全,于厦大遭炮轰的次日即暂迁往当时的公共租界鼓浪屿,借用英华中学及毓德女校部分房舍继续上课。

是时,厦大师生群情激愤,积极投入抗日救亡工作。他们向居民和商人募集基金慰问驻军,鼓舞抗日将士的士气。同年10月“厦大学生救国服务团”正式成立,创办《救亡言论》等刊物。11月金门沦陷。为保卫母校,避免战争的毁坏,配合国家长期抗战策略,学校领导群体精心考虑,决定内迁长汀。他们认为,东南半壁尚须保存高校,厦大留在长汀,可免东南学子向隅。长汀虽为山区但有粮食而且安定,自然环境比较优良,师生得以安心从教和求学,可以就地就近培养战后人才。

萨本栋主持迁校工作十分出色,途经千里,有序地把学校内迁山城长汀,保证人员平安到达,图书、仪器设备完好无损。他周密筹划和从容指挥迁校工作。事先,他召集领导群体进行开会讨论,制订迁校计划,周密安排一切事宜。是年12月24日起,按计划、高速度迁移。当时交通极为不便,千里路程,要越鹭海、九龙江及十余条大小溪流和崇山峻岭,路窄而崎岖,很不安全,还要提防抢劫。当时汽车是主要的运输工具,数量不多且陈旧,途中经常出现故障。但在萨本栋领导下,重要的、急需的教学用书、仪器设备和有关员工先期安排到达,为复课做准备。其余师生员工分批翻山越岭,均安然到达,前后仅用20天时间。当最后抵达的师生员工,目睹迁校工作有序进行,图书、仪器、设备井然安排停当,生活又有保证,无不对萨校长表示钦佩和感激。

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多所高校在不断搬迁。有的高校,由于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和长远计划,多番迁移,颠沛流离,师生员工不断减少,图书设备损失惨重。也有的学校在迁移中,遭到日寇轰炸或其他劫难,大量物资被毁,损失惨重无法办学。而厦大在搬迁中,全部完好无损,而且到达长汀之后,马上得到妥善安顿,这在全国内迁高校中是极罕见的。次年1月17日在长汀复课。由于萨本栋的远见卓识和超凡的领导才能,学校声誉蒸蒸日上。不少青年不顾千里迢迢,跋山涉水慕名前来,甚至远在北方沦陷区的爱国学生冒着生命危险,辗转数千里,以能考上厦大为荣。

1945年8月,日寇无条件投降。厦大于1946年迁回厦门。

厦门大学内迁长汀办学,前后历经8年,由于学校办学成绩突出,毕业生各地竞相聘用,成为东南一隅的文教中心,被誉为南方之强,蜚声中外。

当时学校领导的主导思想是教育学生“读书救国”或“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思想。当年萨本栋对学生的教诲,对全体师生勖勉的言辞,充分地体现了其崇高的思想境界,至今读来仍令人感到亲切,极富哲理,催人奋进。他在庆祝厦大建校17周年时,为与大家共勉,列出了他为人处事的20信条,现摘要录出,以体现他当年治校和处理各方关系的原则,很有特色:

1.自奉应俭约,工作应紧张,但不可伤及营养或害及卫生。

2.对于国魂所寄托事业,资助务必慷慨。

3.不应互相攻讦,做出为“亲者所痛,仇者所快”的事情。

4.在艰危中,须特别努力分内职务,务求无负陈嘉庚先生毁家兴学,及政府将厦门大学收归国立之至意。

5.应先用客观的态度,观察并分析民众的痛苦,以作课余假中下乡训练民众的指南针;要记得衣食足而后知廉耻。

6.对于正在试做中,而成绩尚未表现的事业,千万不要大吹大擂。

7.举办一事,不要以首创者自诩;做完一事,不要以成功了自满,应牢记本校校训“止于至善”。

8.居于任何行政地位,应蹈规守法,切勿破坏行政系统。

9.到了一个新地方,要先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再谋改革方法,不要自视太高,目空一切。

10.移入乡村,不应常说“这地真糟,什么东西都没有”;应时时想“此处尚好,还有不少人物”。

11.因负责做事而遭他人毁谤时,毋须灰心,要知道时髦的骂人艺术是“不骂不如自己者”。

12.对待诚恳的人,办法只应一个:就是同他一样诚恳;对待狠心的人却有两个办法:如果你能狠心,那么,不妨使用更狠的手段;如果你狠不下心,最好用诚恳的态度去感化他。

13.不要因为韩复榘而小看了我国抗战的军人;不要因为汤尔和而骂尽所有留日学生;不要因为郑孝胥而怀疑个个福建人;也不要因为傀儡戏演员中(注:指汉奸政权)有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们,就自毁敌人视为眼中钉而方在萌芽中的我国高等教育。

14.青年可用理智来训导,不可用地位或势力来压迫。

15.学习教育的同学们,要知道教育家应有政治的头脑,但不可做政治的活动。

16.学习政治的同学们,将来上了政治舞台后,要善用教育原理与教育心理,但不得干涉教育行政。

……

20.要思想纪律化,最好去研究数理;要知道祖国的可爱,应当温习史地;语文不通顺的人,在学术界不会有地位;不动手做实验,休想控制大自然,以造福于国家及人民,这些是厘订本大学第一年课程的基本哲理,同学其善喻斯意!(注1)

以上信条也是萨本栋的高等教育观。他热爱祖国,面对列强欺辱,日寇入侵,他深知高等教育对国家强盛的作用,因此立志办好教育。他的教育救国思想与陈嘉庚“毁家兴学”是浑然一致的,他勇敢地挑起办好厦大的重担,就是为了培养大批报效祖国的专门人才。

(二)筚路蓝缕 勤俭办学

内迁初期,报到的学生仅198人。百事待举,萨本栋毅然担当起来。他说,“现在不是推诿责任的年代”,“事无大小,我都要亲为或与闻”。他首先把各部行政集中起来领导以提高效率,立即安顿师生员工和安排教学准备工作以及其他亟待解决事项。

(1)校舍建设

因陋就简地利用小小的县学文庙加以修葺作为大礼堂兼大报告厅,万寿宫(明末皇嗣之行宫)作为图书馆,为当时的教学中心。行署旧址作为办公厅及实验室,教授及家属挤住在仓颉村和破损的长汀饭店,每家仅分到一间至二间。萨本栋住宅是仓颉庙,一座陈旧简陋的平房。八角亭为单身员工宿舍,旧的祠堂、庙宇、救济院辟为男女生宿舍,还租用附近民房,作为部分学生宿舍。文庙东侧广场扩建为公共课室,又在万寿宫东侧建成嘉庚堂大课堂和外文书刊阅览室,改造旧监狱成为理工科的实验室,每系只分二、三小间。当时天后宫、万寿宫白天光线不足,晚上气灯光线亦弱,师生都在煤油灯、灯草芯灯下备课、学习。由于陆续报到的学生逐渐增加,校舍缺乏,就开发环北山南麓,兴建以树皮为盖、木板为墙、夏布当玻璃的教室和宿舍。长汀时期,校舍建设沿用厦门母校楼舍名字。如女生宿舍取名笃行斋以示斋名源自在厦的女生宿舍笃行楼;男生宿舍取名囊萤斋、映雪斋、集美斋、同安斋也对应在厦的楼舍。很短时间,学校就拥有简朴实用的嘉庚堂、集思堂、文法商阅览厅,还建起工程馆、蓄水池、水力实验室和实验工场等,把山坡开辟成多个运动场。以后又在中山公园兴建了求是斋、勤业斋等学生宿舍以及相对高级的老古井五栋楼。说高级,其实也全是土木结构的平房,居室间仍用木板条钉上再敷以黄泥与石灰。住陋巷,居陋室,师生坦然。认为抗战艰难,有此栖身之地已很满足了。

(2)防空措施

当时厦大虽在山区,但没能完全避开日寇飞机的威胁,山城仍面临日机的骚扰。厦大领导于是在山麓开挖十多个防空洞,警报器为旧的手摇式,设于北山上。平时的报时,实行海上报时法,击铁轨计数报时,这一习惯沿用至1945年。敌机临空时,萨本栋总是亲自指挥同学疏散,每次他都是最后一个进入防空洞,而且亲自把守洞口,敌机不离去,则不让学生冒险出洞,指挥井然。厦门市当时已经是沦陷区,而长汀虽然不是沦陷区,可是野蛮的日机还是时不时飞来疯狂地骚扰、扫射、轰炸。

(3)供电建设

迁校初期,长汀对外交通十分不便,只有长途汽车站几辆用木炭作动力能源的旧客车。学校买了一辆小轿车分配给他作为“校长座车”。

其时,长汀全城没有发电所,也没有电力供应。为方便师生教学科研和学习生活,萨本栋竟拆下座车的发动机,把它与从桂林买来的一台20kW的发电机以及一台以木炭做能源的小型煤气发生器配合组装起来,在校内架设了输电线。就这样厦大有了小型发电厂,可以供电。各系的试验室可以用电进行定量分析,可以用上真空泵、钠灯和自制试验装置,并且开设工场实习课。晚上,宿舍有了电灯,再也不必几个人挤在一起共用一盏煤油灯了。

(4)教学用的实验室

学校当时缺乏经费,总是设法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自力更生筹建水利实验室,还积极地建设其他厂房,使当时的厦大拥有一座具备模、铸、锻、机、钳和动力等各个工段的实习工厂。它为理工学院有关各系学生的实习创造了十分难得的条件。当时原材料十分缺乏,学校利用驻长汀美国空军一架报废的军用飞机,组织大量人力把它拖到实习工厂,将大量的铝合金器件熔化铸成各种型材,成为同学们工厂实习时难得的好材料。

(5)教学科研必需的图书杂志

在经费困难情况下,学校尽力节省开支,但为保证教学却设法向国外订购急需的书刊和药品,使当时的图书馆仍能正常运转,教学、科研顺利进行。抗战困难的年代,在厦大的图书馆内竟然能看到当年从英、美、法、德订购的最新出版的主要图书刊物,自始至终一直没有因战事而停止采购,中外学者对此赞叹不已。

(6)日常生活

当时萨本栋以及领导群体,怀着“教育救国”和勤俭办学的思想,带领师生克服面临的种种困难。那时物质生活十分清苦,学校决定从点滴着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逐渐形成淳朴、优良的校风。有关日常生活,萨本栋经过调查,从当时环境和实际情况出发做出如下决定。

①吃的方面:学校自己制作豆腐,提倡吃糙米饭,既省钱,又富营养。早期每日两稀一干,后期一稀两干。早餐一勺黄豆或腌菜、萝卜干,中餐一盘水煮青菜,汤由公共大桶里取用,平常配菜只有芥菜,山芋,红、白萝卜,“铁板”(指海带)和“钢管”(指空心菜),春夏秋冬只是这几样菜,为增加营养,有时也有几片肉片。不过饭量不加限制,这一点很受当时流亡学生和贫困的内地学生的欢迎,这保证身体健康的正常需要。萨本栋处处为师生着想,力求达到安居乐业,稳定情绪达到全力投入教学之中。考虑到师生的一些福利,甚至将学校粪便承包给当地居民,把微薄的收入当作补贴之用。在长汀,萨本栋与其他师生员工生活一样艰苦。那时粮食配给,大家一样。如缺粮,学生优先照顾;有时断粮,萨本栋“在粮缺早两天,已在吃番薯了”(据邹文海教授校刊文章)。原来,他率先垂范,令人感佩不已。

②校舍内用水:系从井里面打上来的,一桶一桶地挑到宿舍里,倒到大水缸储存使用,很多同学仅用一脸盆的水,从洗脸、擦身到洗脚,十分节俭。

③穿的方面:师生均以朴素为荣。许多同学买不起新衣服,旧衣服一补再补;许多同学常年不换衣服,脏了洗后,晾干马上再穿;有些同学同穿几套破衣服。学生中因经济困难,甚至有穿稻草编的草鞋、穿木屐的。同学们认为在这艰苦环境中更能培养自强精神,不追求衣食,而追求学到真知识真本领。当时的教授常年穿着蓝色布大褂或中山服,偶有西装革履,但多是战前购置的。萨本栋终年穿布中山装,一双晴雨兼用的旧皮鞋,有时竟穿力士牌球鞋,一改过去在清华大学时的西装革履。他的家人理发不上理发店,两个孩子和他都由其夫人剪发。他生活十分简朴,降低水准,感召了不少师生。

④住的方面:当时学生住在集体宿舍,10多个甚至20个人住在一个大房间,里边排满床架和小方桌,合用一个25W的电灯。住得拥挤,特别是晚自习时,人进进出出,很难安心读书,加以灯光差,自备灯草芯灯,看书久了,眼睛会发花,纸上的字会跳舞。所以大家都争着去阅览室,既安静,又便于借阅指定的参考书。但人多位少,往往找不到空位。因此每天清早图书馆阅览室开门之前,同学总是排长队等候开门,争先恐后去抢占位置,以便自修、整理笔记、做作业等。阅览室总是爆满,学习气氛甚浓。

⑤医疗方面:当时博爱斋等靠山的学生宿舍,周围是灌木树林,正是蚊虫滋生的地方。夏天蚊子多得出奇,家境困难的学生无钱买蚊帐,用被单当蚊帐。一条被单冬天缝在棉絮上是被子,夏天拆下来把四角绑在双层床架上当蚊帐。因为旧被单不透气,闷热得喘不过气来,正想探头到帐外通气,大群蚊子又蜂拥而来,简直无法入睡。更有甚者,染上了疟疾、打摆子,唯一的有效药品是金鸡纳霜,这药产于印尼,学校很少有此药,痛苦可想而知,不过在困难的条件下,只能在同学之间互通有无了。

⑥学习方面:厦大学生勤奋学习。有个特点:人人都有完整的笔记本。

由于战争及交通困难,当时在厦大很难买到课本,各科教材,除少数教授给提纲式讲义外,均靠老师口授,学生勤做笔记的办法来上课。记得不全或理解不深时,互相借看笔记本或切磋补救。缺乏书本,自然不好,但从另一面来看,学生自己动手做笔记,手脑并用,可以加深印象。如果缺课或不记笔记,考试将无课本可读,无法应付。所以不敢迟到,非常用心听课记笔记。例如,当时朱保训老师,讲“国际贸易与金融”、“货币银行”两课,他按时到教室,一坐下便开始讲课,一直讲到下课铃响。这中间整整50分钟,内容丰富,条理分明,没有废话,教室内学生聚精会神,只听到记笔记时刷刷的速记声。当时遇到好的老师,讲课资料丰富时,更不敢懈怠。这样积久便养成大家善于记笔记、爱好记笔记的良好习惯。由于受到好老师的陶冶,学生都有浓厚的向学的风气。

那时候,白报纸和道林纸根本见不到。幸好有连城出产的地方纸“玉扣纸”(改良纸)比较便宜合用,可以应付使用。当时经常使用的是钢笔。课堂上记笔记和做作业时就用钢笔,但若在毛边纸上写字就麻烦了,一不小心就会出现一幅水墨画。因此,师生也常用毛笔写字,不仅写中文也写英文。在此困难情况下,还争取出版《厦大学报》、《经济》、《商学》、《科学》、《唯力》、《教育周刊》等刊物。

当时理工科穷苦学生无钱买计算尺,而且根本无处可以购买,后由厦大化学系教师陈允敦自己在简陋的条件下研制出计算尺。这种计算尺还十分精致,有三种型式,具有现代计算器的许多功能,只是囿于有效数字位数的限制,可以满足当时学生的需要,因价钱公道,闻名遐迩。使用计算尺可将乘除换成对数加减进行计算的办法;做水力学习题(因为水力学习题里常有指数小于1的计算,用对数可把指数变为乘数)一天只做一道,因为一校对如果发现问题又得反过来查表计算,水力学的习题很烦琐。当时航空系本来应该学流体力学,因为没有条件,只好开水力学代替。

当时学校利用监狱旧址动工修葺作为化学系实验室。酒精缺产,断绝来源,就用炭炉代燃,因而桌上灼痕满目,灰烬遍地,要人守候,十分不便。于是师生合力自制酒精分馏器,能自产酒精来满足需求。

当时药品来源也受阻,重要酸碱就自己制造。还自制制冰与燃气的装置,以供教学之用。

生活和学习条件是艰苦的。高年级同学毕业前向低年级同学转让旧书、制图仪器和计算尺,是常有的事。那时的学生没有谁敢于懈怠、主张不读书。大家都怀着读书救国的信念,劲头十足。入夜阅览厅中成群学子埋头在灯光下静悄悄地阅览学习,蔚为一道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