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说治论策
19464300000035

第35章 扶贫工作(7)

关键在党 根本在人 成败在干——晋西北扶贫攻坚考察报告

5月下旬,我们到山西省吕梁地区离石市、中阳县、柳林县、临县,忻州地区偏关县、岢岚县,对扶贫攻坚进行了实地考察。吕梁地委书记姚新章、忻州地委书记刘增宝和地县有关部门的同志专题介绍了工作情况。

吕梁、忻州这两个地区山水相连。黄河流经此地,奔腾咆哮,吞吐泥沙,年复一年。黄土高原连绵起伏,境内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山地丘陵占90%以上。人民世居穷乡僻壤,历来以农牧为主,靠天吃饭,十年九灾。过去有句顺口溜:“男人走口外(去内蒙逃荒),女人挖苦菜”,是旧社会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做了主人。治山治水,改天换地,不懈奋斗。但是,“大锅饭”难以改变这里的贫穷。到20世纪80年代末,两区27个县市中仍有19个贫困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力真正得到了解放,人民群众驱穷致富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空前发挥。此次,我们所到之处,人民群众穷则思变,要干要致富、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业绩鼓舞人心。这两个地区狠抓拍卖“四荒”,坚持小流域治理,昔日的荒山荒坡变成了层层梯田,山上种草种树种柠条,面貌大变。登高望去,千绿万荫入画图。我们站在吕梁山看到那里的老百姓把村周围的所有山坡都治理得井井有条,实地感到了江总书记关于“振兴吕梁、艰苦奋斗”这一题词的精神力量。事实表明,老百姓人穷志不穷,跟党走,热爱社会主义没有变。

晋西北扶贫攻坚的任务是艰巨的。到2000年,在三四年内解决12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实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间紧迫,工作繁重,关键是确立科学的思想路线和正确的指导方针。这一点,山西省委十分明确。省委书记胡富国指出,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扶贫攻坚的重要决策,一手抓吕梁,一手抓忻州。强调要积极响应总书记艰苦奋斗的号召。并且旗帜鲜明地提出:“扶贫攻坚,关键在党,根本在人,成败在干”的口号。考察所见,无不证明了这个口号是正确的。吕梁、忻州地区的干部群众在山西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扶贫攻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其中一些探索与经验值得推广。

一、扶贫攻坚,关键在党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培养造就一批适应改革开放、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农村干部队伍,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打胜扶贫攻坚战的首要任务。对此,各地在长期的实践中进行了多方面探索。但是,“两多两少”(上级抓工作虚招多,实招少;农村干部工作义务多,政治经济待遇少)的状况一直难以改变。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集体经济薄弱,管理力不从心;面对市场经济,工作难以适应;受社会不正之风影响,公仆意识淡薄,农村干部不会干、不愿干、盲目干的问题较为突出。如何加强扶贫攻坚一线指挥部建设,吕梁、忻州两个地区在实践中大胆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二、三”的农村党建新经验。

“一”是重视一把手,即狠抓一把手扶贫工程

省委召开了省、地、县、乡四级书记扶贫攻坚会议,狠抓四级一把手。省五大班子主要负责人,以身作则,分片蹲点,签订责任状。组织全省138个省直机关干部下乡扶贫,省委书记胡富国题写碑名,省直机关在包扶乡村竖起了“扶贫攻坚责任碑”。地市领导都明确了各自的扶贫点。省直机关主要负责人把下乡扶贫作为大事来抓,组织扶贫物资,抽派强硬干部,下乡现场办公,全面组织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省交通厅在中阳县帮助苏村乡农民一举达到人均两亩基本农田,根本上改变了那里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被老百姓称为是继“土改”工作队之后的第二个受欢迎的工作队。说他们自己50年、100年办不到的事情,工作队一个月就办到了。偏关县委书记、政府县长带领县级机关干部每年到扶贫点劳动三个月。这些干部不能按月领工资,生活都有困难,但他们克服困难,与老百姓一起奋战在深沟荒山上,将成千上万亩荒坡治理,漫山遍野植树种柠条、种药材。他们坚持数年如一日,带领群众奋战在攻坚第一线,改善全县生态环境,使黄土高原片片翠绿,竞相伸展,给人一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觉,曾到此地考察过的联合国官员都不禁翘首称赞。

特别是重视攻坚村一把手队伍建设。吕梁从地县乡三级机关选派1168名国家干部,到1051个特困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主任。忻州地区在攻坚战场强化责任机制和激励奖惩机制,打了胜仗奖干部,打了败仗罚干部。1996年,整顿党支部106个,村委会81个,调整村干部141人。一批政治强、作风好、办实事的农村干部在晋西北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扶贫攻坚的带头人。河曲县旧县乡纸房沟村党支部书记李振富将自己承包的煤矿无偿献给集体,由村民股份制经营,在此基础上发展建立了全国首家农民股份制集运站,以煤促工,以工养农,各业全面发展。1996年,全村乡镇企业总产值1.55亿元,人均收入1.1万元,纳税1.07万元,户均纳税4.97万元,成为全省首家人均纳税超万元村,户均纳税第一村。

实践证明,在扶贫攻坚第一线,抓好一把手工程,建好一把手(尤其是农村)队伍,发挥一把手作用,是关键中的关键。

“二”是实行“两票制”,以“两票制”选举干部

河曲县旧县乡首创“两票制”,即群众投干部的信任票,推荐村支委候选人;党员投支部领导的选举票,选举支部领导班子。忻州地区曾在河曲县召开现场会,推广了该县的这一经验。“两票制”是在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广大农民经济要致富、政治要民主的客观要求;是强化干部公仆意识、民主意识,提高干部素质的有效措施。忻州、吕梁两个地区的广大农村实行“两票制”,创造了群众参政议政、当家作主、心情舒畅;干部说法勤政、恪守职责,甘当公仆;干群合力求发展的扶贫攻坚新局面。国家有关部门曾对“两票制”予以充分肯定。

“三”是建立“三位一体”农村干部管理新体制,即管理好现任的,安排好退休的,培训好后备的

这是偏关、河曲等县的经验。偏关县的具体做法是:管理好现任的,就是对现任村支书经组织考核以后,决定继续留任的,一律实行目标管理联绩计酬责任制,奖优罚劣。经济上,除享受现有补贴外,县政府再根据不同的工作量与成绩补贴200至500元。全县每年拿出3~6个农转非户口和3~6个招工指标奖励优秀者。对连续十年评为红旗支部的农村支部书记,县政府出资1000元入养老保险。政治上,对成绩突出,连续三年评为红旗支部行列的符合条件者可上挂乡(镇)副职;跨入省级红旗支部行列的符合条件的录用为招聘干部。党支部书记由县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共同考察,组织部任免,变乡管为县管。暂无合适人选的村支部班子,选派挂职干部。挂职期间,原单位待遇不变,享受村支书有关补贴。安排好退位的,就是对正常退位的干部,关心其政治、经济生活,鼓励他们参政议政。对连续任职15年以上,且年龄在60岁以上的每人每年给予100~200元补贴。培养好后备干部,每个村支部至少培养2至3名优秀后备干部作为进班子人选,专人培养,乡(镇)建档。同时,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一批党政机关青年干部进村定期任职,锻炼提高,将农村作为培养后备干部的一个基地。

吕梁、忻州两个地区在扶贫攻坚中重视一把手、实行“两票制”、建立“三位一体”的干部管理新体制,将党管干部原则,民主政治要求,干部进步需要结合起来,是贯彻江总书记一定要讲政治指示精神的生动创造;它坚持一盘棋思想,实行全方位管理,注意提高干部政治地位、经济待遇和综合素质,激发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造成了后备的、现任的、离任的所有干部拧成一股劲,为扶贫攻坚、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证。这个“一、二、三”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经验具有普遍意义。

二、扶贫攻坚,根本在人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世间最可宝贵的是人。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人民群众是山区脱贫致富的主力军。扶贫攻坚,根本在人,即根本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根本在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科技素质。因此,吕梁、忻州两个地区在扶贫攻坚中十分注重政策扶贫、精神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并在实践中创造了不少好的经验。

柳林县前元庄村村校一体的实践,为山区农村建立农科教结合的新体制闯出了新路,前元庄是吕梁山的一个贫困村。全村157户,2399亩耕地,其中80%以上是25度以上的山坡地。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该村还欠外债6万元,人均100元。新中国成立以来,村教育事业有了发展,但脱离农村的情况较为严重。培养出来的学生一不爱农、二不会农。从1972年到1982年全村毕业的120名高初中学生,因为村里穷,大都外流。在村务农的只有7人。康梦熊任村党支部书记以后,在县教育局的帮助指导下,进行教育改革,建立了“村校结合”的办法,办起了面向全村幼、少、青、壮年的实验学校。村校干部交叉任职,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教委主任,校长兼任党支部副书记,对村里的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共同讨论、决策、规划。使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同步运行。“两基”任务,村校共负。村里需要的200多名中、初级技术人才,学校负责培训。学校教师被聘为村委的“智囊团”,建立了教师联系农户制度。学校教师负责成人的文化课教学,14名有专长的农民兼任学校劳动技术课教学和实习指导。学校图书阅览室白天为学生开放,晚上为农民开放。实验学校设有学前教育部、小学部、初中部、成人教育部,使基础、职业、成人教育相互连接,学生普遍享受初中教育,实践毕业后不能升学的转入本校成人教育部接受继续教育。他们把教学活动、科技活动、生产劳动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教、科、劳兼顾”的教学体制,经过9年实践,该村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发生了深刻变化。适龄幼儿全部入园。小学的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100%。有关部门曾对两年初中毕业的143名学生调查,82人升入高一级学校,占57%,比当地初中毕业生升学率30%高出27个百分点。91人就业,占43%。其中多数从事司机、焊工、农技、缝纫等技术性工种,其中5人已成为科技示范户。前元庄“村校一体”,农、科、教结合的办学体制,为农村分工分业、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全面进步奠定了人才基础。目前,该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前元庄的经验得到了吕梁地委、行署、山西省委、省政府,国家教委等部门的重视。吕梁全区近3000多所中小学推广了该村经验,走上了科技兴村的快车道。

忻州地区1996年在攻坚乡村新建电大工作站1个、中学50所、小学212所、文化室188个、医疗站70个,举办科普讲座1682期,培训农民144686人,推广实用科技24项,3500万亩次,地膜覆盖栽培面积达到101.15万亩,全区一年集资1亿元,累计投资1.3亿元,新建、改建学校16359所。

三、扶贫攻坚,成败在干

不能等、靠、要,不说不干;不能坐而论道,只说不干。必须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山区脱贫致富的现实结合起来,又说又干,真抓实干,咬住扶贫不松劲、抓住攻坚不畏难,走自己的路,创自己的业,这是吕梁、忻州两个地区扶贫攻坚的一个显著特点。具体表现为:

第一,以拍卖“四荒”(荒山、荒坡、荒沟、荒滩)地使用权,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调动农民积极性

1992年以来,吕梁地区拍卖“四荒”地使用权坚持了“五个结合”,即:选择购买对象坚持社区范围内外、行业内外相结合;确定购治规模坚持培养大户与发动大多数农户购治相结合;采取拍卖形式坚持先拍卖后治理和先治理后拍卖相结合;维护政策连续性坚持拍卖“四荒”与承包或租赁小流域相结合;政策配套坚持拍卖“四荒”地使用权和延长耕地承包期相结合。到1996年底,全区12.8万农户、144个机关团体购买“四荒”面积354.34万亩,收回拍卖资金1368.29万元,初治面积达到224.7万多亩。离石市郭七宝弟兄七人购买了1.2万亩荒山100年使用权,累计投资200万元,已治理8000余亩,仅农产品收入就达20万元,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评为全国5名“96,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获奖者之一。1994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林业部曾两次在吕梁召开会议,对该区拍卖“四荒”地使用权做法予以肯定。

第二,以治理小流域为突破口,组织农民治山治水,改变农业生产条件

忻州地区在首创户包治理小流域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采取拍卖、租赁、股份等多种形式,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综合运用,分类指导分区推进,“连续治理,连片开发,规模发展,效益推动”,使山区的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14年间,全区新增初步治理面积907.19万亩,相当于前32年治理总和的1.28倍;新增“四田”113万亩,建成基本农田270万亩;新增林草面积791万亩,达到1342万亩;经济林达到111万亩。偏关县建成机修梯田5.4万亩,基本农田达到23.6万亩,人均2.6亩。人工造林33.2万亩,人均3.1亩。养羊28.6万只,农民人均3.37只。广大农民在治理小流域中,逐步告别贫困,走向富裕。全区99420个农户治理小流域3493100亩,其2/3初步脱贫,1/5稳定脱贫,1300多户达到小康标准。第一个承包户苗混瞒固定资产已达20万元。代县承包户张满全承包280亩小流域价值30万元。

第三,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着力点,大抓水、电、路建设,为农民走出山区闯市场奠定基础

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吕梁实现了县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90%的村通机动车。五年筹资12.7亿元,新建、改造公路8500公里。柳林大电厂的2×10万千瓦机组建成发电。忻州地区1996年义务修路3659公里,铺油路437公里,分别是前3年总和的1.3倍和1.7倍。在攻坚区,打新井217眼,旧井配套203眼,完成挖水工程57处,引水工程57处,通电107个村,安装电话3582部。

第四,以培育农村支柱、主导产业为重点,实现农村整体振兴,引导农民群体致富

忻州地区提出了产业立区的思路。1996年,东六县实施“玉米战略”,西八县实施“山药蛋战略”,全区种植玉米171万亩,山药蛋109万亩。全区养羊283.9万只,养牛25.8万头,养猪118万头,养鸡480万只,岢岚县养羊33万只,户均16只,人均4只,为全省第一。今年以来,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在全区大力实施三项温饱工程,在河曲、保德、偏关、静乐4县攻坚区54个乡镇887个贫困村,人均建设二亩基本农田;在五台、代县、繁峙、神池、五寨、岢岚6县攻坚区76乡镇1353个村,人均地膜覆盖农田1.8亩;在125个贫困乡镇,实现户均一项养殖业,人均一亩经济林。吕梁地区建成了黄河沿岸的200万亩红枣林带,东部丘陵山区100亩核桃林带,北部冷凉区70万亩仁用杏基地,低缓山区80万亩水果基地。红枣产量4200万公斤,占全省的70%,全国的1/3。吕梁、忻州在扶贫攻坚中高举改革开放、艰苦奋斗两面旗帜,坚持政府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基础扶贫与产业扶贫相结合,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相结合,全党动手,全社会动员,全民奋战,干出了脱贫致富的好成绩。1996年,吕梁地区30万贫困人口,忻州地区17万贫困人口跨过了温饱线,两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创历史最好成绩。

此次考察,遇到一些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晋西北干部群众普遍反映,1996年中央和国务院联合下发的12号文件贯彻有难度,如:文件规定,贫困地区可减免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对此,农民欢迎,但当地政府不同意。他们说,干部发工资本来就难,减免了税收,这不是难上加难?因此,他们“宁愿得罪农民,也不愿得罪干部”。再如,文件规定贫困人口可以取消抵押贷款。但是银行不执行,担心有贷无还亏了本。还有文件规定,灾年市场粮价高,农民就愿意卖到市场。因而取消定购粮在实践中难以落实。二是加强宏观协调,做好部门协调显得特别重要。政出多门不利稳定。而多门出政重在宏观协调。此次调查,农村基本稳定。农村经济已经或正在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干部群众正在向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加速前进。他们在扶贫攻坚中,保持革命战争年代的那么一种拼搏精神,发扬了老区人民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更有新意的是融入了新时期科学致富的精神。同时也发现,部门利益分配不公,行业矛盾日益突出,是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不稳定,往往是利益失衡引起的。经济利益决定政治态度。解决稳定问题,根本的是适时进行利益调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况且在“砸烂大锅饭”的口号声中,不公平竞争中产生的利益失衡更有失于民心、党心和党员之心。因而采取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适当地进行一些利益调整应当说是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