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名师教写作系列丛书:十分钟爱上写作.初中卷
19505100000015

第15章 考场实用文体备考(2)

听完老人的叙述,心被濡湿,总想说些安慰他的话,却不知如何去表达,竟傻傻地沉默在那里。从老人家走出来,重回自己房中,回想刚才的那一幕和始终洋溢在老人嘴角的微笑,眼泪便再也抑制不住地顺着脸颊滑落。我知道,老人终是幸福的,正如他自己所言:“不管她变成怎样一个人,只要她在,我就心安,再多的苦难也都是幸福。”

以前总有人问我:什么是爱?如果付出与收获不对等怎么办?诸如此类,我不知道。可是如今,倘若再有人问我同样的问题,我会告诉他们那关于老人的故事。因为,爱是一种信念,是平淡岁月中的相濡以沫,它与得失权衡无关。

而当我这样理解于爱的时候,我知道,是那真实演绎在老人身上的爱,穿透隔墙,在我心中播下种子,滋生出了那一汪滋润而又执着的甘泉。原来,心中珍爱,人生处处不荒芜,即使是没有阳光,每一道晦涩的阴霾都可以是极致的温暖!

美文简析

本文便是根据导练分析2中的真实故事而进行构思和创作出来的,阐述了患难与共与不离不弃的爱的主题。文中画线部分即为全文的“悟”,主要体现在情感和哲理两个方面,前半句是情,后半句是理。

例文精选(三)

旅行,遇见生命的灵魂

文/逆 枫

他是一位老者,一个人在清浅见底的池塘边钓鱼,手握竹竿,踌躇专注。旅行期间,我路过那片山林,在池塘旁边蹲坐下来,观望于他好久好久。出于好奇心,我终于忍不住问他:“偌大的池塘,看得清清楚楚,根本见不到一条鱼,你这样钓鱼,无异于对着自家水缸发呆,纯耗时间啊。”老者只是笑,并未作答,后在我起身准备离开之际问我:

“请问先生,你旅行为的是沿途妖娆的风景,还是心灵的放飞?”

“于我而言,心灵的丰盈比风景更重要。”我立即答道。

“那么如此,我也是在享受心灵净化的过程,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一席话,让我对老者心升敬意,原来,生命是一种修行,杂、贪、嗔、痴等执念,在惠风细雨间,在坦然凝望中,被慢慢净化和圆融了,这便是大格局、大智慧。

有一个小女孩,七八岁,扎两个马尾辫,大眼睛,水灵水灵。我是在南京清凉寺遇见于她的,当时她正坐在寺庙门口的石阶凳上读禅,靠墙一边,是一个大书架,上面全是佛家的书,书架上提着字——赠给有缘人。我觉得困惑,那么小的女孩,能读懂这些深奥的禅文吗?

在与她的闲谈之中,我知道她来寺庙读禅书是每天必备的功课,这是妈妈给她布置的任务,每次看完禅书她都要将所记住的文字或禅理故事向妈妈复述一遍,而妈妈呢,在听完她的复述后都会微笑着给她讲解一些她不理解的地方,如此,她也就从一开始的讨厌转为喜欢,她说,阅读比收到礼物更能让人开心。

我依着她所指的方向,走到了她妈妈的身边,并礼貌地向她询问为何让自己女儿这么小就接触这些的原因。原来,她只是想让她女儿在还未步入社会前,便能修有出世的慈念心,这样,长大后的她就能依心行善,少走一些崎岖的人生弯路。不管结果如何,她说,会坚持。

我听了,愣住了,倘若天下每个母亲都能如她一般用心良苦,又何愁阳光不布满尘世间的每一个角落呢。是的,善的根,终能开出秀美的花。

他是一位年轻人,比我略大五岁光景。我们是在一节车厢里认识的,一见投缘,天南地北,无所不聊。火车快到达终点的时候,我站起开始整理自己的行李,箱子、手提电脑和一个黑色休闲包等。而当我将所有行李整理好,置放自己身边时,他仍丝毫不动,笑着注视于我。原来,他出门,居然从不带任何行李,甚至连更换的衣服也不带,都是到一处买新的来更换。当我准备嘲笑他的偏执作风时,他说了一句非常哲理的话——旅行的意义,就是为了和自己心灵深处的空灵相遇,放下生命中所有的包袱,轻松上路,你能走多远?

下了车,与他告别,回望他渐渐消失的身影,我似乎有所悟,放下执着,不拘泥于外界束缚,真正释放心灵,才能获得新的自由。生命的精彩与绚烂,也就在你学会放下的那一瞬间开始。

老者垂钓为念净心,女孩读禅为修悲悯心,年轻人旅行为遇空灵心,一个“心”字成了生命旅程中的灵魂。是的,跋山涉水,我们遇见过那么多的人与事,扪心问问自己,这一路行来,我们的灵魂,它舒坦吗?

美文简析

本文通过三个故事的叙述,分别“悟”出三个不同的哲理,但看似不同的理,但都紧扣“旅行”“生命”和“灵魂”等关键词,回归本质却是一样的。文中画线部分即为“悟”,此文与前面两篇例文不同,一篇文中有多个故事材料,是“一个故事+小悟”,然后结尾“大悟”的模式。所以,感悟美文的创作,虽然通常是故事加感悟的模式结合,但也可以不拘泥于形式,就好比旅行之人,边走边写一样,边叙边悟,最后点题总结。

§§§第二节人间大爱文的创作与构思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不知名的人、事或物,本是匆匆一瞥,却偏偏在这样一个擦肩而过的瞬间给了你温暖与感动。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大多都非常普通、平凡甚至是卑微的,像一株简单无助的小草。可是,就是这些低到尘埃中的人或物给了你某种心灵上的触动。所以,人间大爱文就是指以第三者观察的角度,来静静描绘陌生人、事或物所带给你的心灵触动的文章,如此,世间诸般感动,都会在你笔下开出一朵静寂的野莲花,温馨而又美好。

一、素材点击

我们来读一首苏东坡的五言诗:“钩帘归乳燕,穴牖出痴蝇,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钩着那并未放下的门帘,是为了等待乳燕的归来。看到窗户上那愚痴的不断飞扑撞击的苍蝇,那么,赶紧打开窗户让它出去吧。心里总是念叨着家里老鼠会不会吃不饱,所以,每次吃饭都会剩留一些。为了爱惜飞蛾的生命,干脆灯也不点了吧,因为,飞蛾会扑火。

提示:这首诗非常感人,描述的是诗人那颗纯真善良的心,红尘中的小生命,他都怜惜,都会为它们担忧和顾虑。虽然,这样质朴的生活年代,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但诗人那般诗意善良的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点醒:人间大爱文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技巧,你只需拥有一颗善良与诗意的心。

1.善良。你的心善良了,内心柔软了,那么,在你生活周围的一切都是可以歌颂的,都可以融情入理,去把握不一样的生命品质和写作主题。

2.诗意。诗意是一门心灵的艺术,有诗意的人,总能将普通的、枯燥的,甚至是乏味的景物,描绘得活灵活现,贴近心灵与生活。如果说善良是人间大爱文的内在基础,那么诗意就是人间大爱文的艺术处理和加工部分。

二、技巧点拨

1.老师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对老夫妻是摆地摊卖早点的。每每凌晨5点多,两人就推着一辆三轮车出来,到了小区门口,支开货物架,然后在三轮车上铺上折叠木板,将豆浆、面包、大饼等放上去,老爷爷负责吆喝,“豆浆,新鲜的豆浆喽……”老奶奶负责收钱和买卖。虽然每天卖得并不是特别多,但两位老人脸上始终如一地挂着微笑,有些时候,还会互相拌拌嘴,相互埋怨一番。

问:这么一则素材,让你写一篇文章,你会如何构思?文章主题是什么?

提示:其实,这样的文章,你并不需要融入怎样的写作技巧,因为故事本身就很有说服力,你只需要静静叙述,学会运用细节描写,然后在故事高潮,点睛感悟便可以了。

主题应该是,幸福不一定就是要有轰轰烈烈的人生,多少的名利富贵等,每天可以和自己爱的人,拌拌嘴,一起担负生活,彼此真心诚意,那就是世间最美好的幸福。

2.有一次我去瑜伽馆学习瑜伽,想学会修心与练气。办好会员卡后,第二周我就开始正式的学习课程了。那次学习的是一个压腿动作,人半躺于垫子上,然后双腿笔直竖立,慢慢地保持笔直姿势往自己脸部那里压下去,教练在一边敦促指导。

可惜我的骨头硬得很,人家都可以迅速压下来,而我只能往下降一点点,就压不下去了,因为觉得这已然是韧带的极限,很痛。教练便问:“尽最大努力了吗?”我回答:“是的。”

接着,她让我闭上眼睛,放轻松,她双手握住我的脚部,帮我旋转做腿部运动。突然,在一个瞬间,将我的双腿压了下来,我立即反弹,刚想骂人,却发现,这一次双腿压下去好多好多,似乎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又尝试了几次,后面每一次都比前面要完成得好。

问:这么一个小生活素材故事,真实经历,你能感悟到什么?

提示:

本来看似不可能已经到极限的事情,在全然放松的状态下,突然又被超越了,然后每次超越一点点,又诞生了新的纪录。这就好比跳高,最后一次的失败,却是自己人生最大的成功。

点醒:所以,我们要将挑战生命的极限作为一种习惯来保持,如此,你会发现,所谓的极限都是可以被超越和颠覆的,而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反复超越自我的组合。

或许,我们的人生,活着,当要学学跳高运动员,以人生最后一次的失败,来实现自己最大的成功。

3.有一段时间生活不顺利,我给自己报了个旅行团出门旅行。

旅行车上坐满了各地朋友,只是导游迟迟未出现,后来,导游终于出现,二十出头,扎两个马尾辫。车上一片唏嘘,惊讶于这位农村出生的大学生便是我们的导游。车子启动的那一瞬间,我似乎闻到了一股异常难闻的味道,捂上鼻子之时,忽见得那放于一角的黑色胶布袋,翘首一看,里面全都是些废弃的塑料瓶,脏乱不堪。坐于我前面的她似乎发现我的不适,赶忙伸手将胶布袋口拧紧,然后回头看看我,窘迫不安的样子。我佯装微笑,心里却对其责备不已,懊悔当初旅行报名。后来,一路上,只要车子到达中途客运休息站,她便都下去拾捡矿泉水瓶,争分夺秒。这样,让我更加厌恶至极,这简直是花钱让自己活遭罪。

问:想一想,如果这个故事到这里,你觉得后面会发生什么下文呢?

提示:

后车子终于到达景区,游客们焦不可待地下车,互相拍照,结伴相玩。女孩则用双手将黑色胶布袋搬下车,然后拎着它往一个小摊边上走去,没走几步,她便因一小石块绊了一跤,袋中瓶子散落一地。女孩站起,拍了拍身上灰尘,又蹲下去捡瓶子,捡好后继续走向小摊。这一幕,游客们熟视无睹,我也不禁噗嗤一笑。可是,后来发生的事,让我们众人都始料未及:小摊边上有一老婆婆正用手编织着茉莉花,见女孩到来,赶忙微笑让座,似乎是腿不方便,她只是略微往旁边一挪,腾出一个空位给她。女孩笑着叫她奶奶,然后将黑色胶布袋放于老婆婆旁边。老婆婆望着袋中的空塑料瓶,会心地笑了,对女孩连声道谢,将编织好的一串茉莉花挂于她的脖子上。

经过仔细打听,我知道了女孩背后的故事:她是旅游系在校大学生,生于单亲家庭,对人友善、认真。一次实习她遇见了这位老婆婆,老人腿生骨刺,无儿无女,无法像其他山里居民一般在景区卖各类玩具、小吃零食或土特产等,而只得靠捡卖塑料瓶和卖些小编织品为生,生活万般艰辛。于是,她屡次找到旅行社负责人,要求每次去该风景区时,都让她当免费导游,为的是给老人送去自己平日早已捡好的废旧塑料瓶,那是老人一个月的生活费。

问:给这个素材故事加上一个文章的题目。

提示:

《一朵茉莉花的香》——女孩的善意,女孩的微茫却不易的付出,就好比那一朵茉莉花的香,淡淡的,沁人心脾。

问:给这个素材故事加上一个文章的结尾。

提示:

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经济能力的女孩,却因于那执着的善意,不惧那万水千山,酷寒炙热,持之以恒地奉献着心中的那份纯美与微笑,与名利沉浮无关,这是何等的不易。而我,一个在社会上闯荡多年之人,却为何要在那些困惑之中而颓废不安?

沉思之中,从女孩身上传来清新淡雅的茉莉花香,于是恍悟:生活,或许真的避免不了失意与困惑,却也无法拒绝一朵茉莉花的香。这一朵茉莉花的香,成了我生命中的永恒。

点醒:叙述故事,大家都大同小异,可是文章的结尾和题目等,却足可以提高文章的层次,内涵和感悟的深度。所以,文章的灵魂结尾能力,是我们学习写作的一个关键,这也是非常困难的地方。

4.一把小刀,你会如何构思?

三、例文精选

小 刀

那年春末,我到一所小学去监考。发卷的时候,我发现,靠近讲台的一个女生怪怪的,左手藏在袖口里,不愿伸出手来。和我一起监考的,是另一所学校的一位女老师。她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随后,我俩便开始留意这个女生。在我们想来,她袖口里的那只不愿展示人的手,一定藏着什么秘密。

考场里静悄悄的,学生们都在全神贯注地答题。只有这个女生,一边答题,一边有意紧藏着她的那只手,一边还不自觉地环顾左右,神色紧张而怪异。这愈加坚定了我们的怀疑,她的手里一定攥着想抄或者其他用来作弊的东西。

然而,我们错了,半小时后,也许女生做题做得太过专注,一不小心,她露出了自己的左手——天哪,这个女生的左手居然没有手指头。

原来,她是一个有残疾的学生!

这多少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愧疚之余,不禁心生悲悯,那位老师,更是一脸的痛楚,小声地嘟囔着:“怎么会是这样,多可怜的孩子啊,多可怜的孩子!”

考试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一道题需要改动,办公室送来一沓纸,纸片上印着一个图形,需要把它粘贴在试卷上,而纸片又过大了点,需要剪掉一些,大小合适,才能粘贴在试卷上。

这下,可难为了这个女生,她还是不愿让别人看到她的那只手,就用左胳膊使劲压紧纸片,右手一点一点地撕,然而,那张纸片仿佛不听话,只要她一用力,就从她的胳膊下跑出来,再压下去,再跑出来,她急得都有些冒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