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柴米油盐中的经济学
19508000000007

第7章 衣衣不舍,选其最优——衣柜中的经济学(3)

首先,从商品的来源上看,不同的进货渠道,商品的价格就不同。例如,同一种产品,如果是直接联系厂商,从其大批量进货,则商品价格会较为低廉,但若从其他经销商手中进货,就会增加购入成本;再例如,从不同的生产者处采购同样的商品时,因存在不同生产效率的差异,商品在出厂时原价可能不同。其次,在运输的过程中,使用的不同交通工具的费用不同,增加的成本也就不同。例如,用水运或者用陆路运输,费用就不相同。最后,超市规模的大小,经营费用也是成本,会有一部分均摊在商品的价格中。以此看来,两家超市同物不同价似乎合情合理。然而,事情还远没有这么简单。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状况。以前,我们去公园买门票会发现,对本国人卖低价,对外国人卖高价。现在有的地方,对有本地身份证的卖低价,对外地来的游客卖高价。乘公交车,买了月票的老乘客与偶尔的乘客所花的钱不一样。飞机票,寒暑假时对学生、教师打折卖,只要你有学生证和教师工作证。卖电脑的,卖给大学生就比卖给公司职场的人便宜。用电,工商企业用电与居民用电价格不同,白天与深夜的峰谷电价也不同;电影票,一般对少年儿童实行“半票”,看同样的电影,节假日的观众也要比平时的观众多付钱买票。有的舞厅为了使舞客在跳舞时可以成双配对,只对男士卖票,女宾可以完全免费。

可见,同物不同价并非只有成本这一影响因素,其背后定还有别的因素。

企业的性质是赢利,因此它的任何活动都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润最大化。实行同物不同价实际上是企业的一种销售策略,这种策略即为“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是指商家在出售完全相同的商品或提供相同的服务时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钱,即我们所说的“看人下菜碟”。商家之所以这么做,是由不同的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弹性决定的。由于每位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敏感程度不同,有的人节俭,对价格斤斤计较;有的人富有,对价格满不在乎。这样商家对不同的消费者区别对待,就能实现自身的利润最大化。

显然在这场博弈中,吃亏的总是消费者。那么能不能找到一个合理的办法来有效地制止这种状况发生呢?目前看来还没有。因为根据市场经济的原理,在市场上,价格应由销售者自由决定,并由市场来调节,所以对于商品,工商管理部门只会要求其“明码标价”,其他方面绝不能有所干涉。于是,只要销售者的定价过程没有违法,就有完全的定价权。

面对市场上的不规范情况,也有很多人呼吁政府相关部门不应坐视不理,必须采取一定措施,以进行规制。但这一想法被一些经济学家所反对,他们指出,“一旦政府干预定价,那不是又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了吗?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被束缚,无法正常发展。况且,让政府定价,可定价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操作?操作的时候如何把握尺度呢?”因各地、各个经销者的情况不同,这些都无法完全按照政府的初衷去落实,所以,这些经济学家强调,政府不应当干涉市场,应让市场自己去调节。价格贵了,你完全可以不买。买的人少了,自然卖得贵的商品就会降价。不要因为看到价格有差异就去干涉它,要知道,政府的干涉具有外部性、机械性和不易恢复性,很可能会打乱价格市场的正常秩序!

作为普通的消费者,商家的价格歧视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如果我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或许还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利用商家,最大限度地节省我们的开支。了解了价格歧视,我们就能看到纷乱的价格混战背后的实质,这对我们的生活来说无疑是有益的。

洋布没有销路——供需矛盾

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用枪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英国商人为能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而欣喜若狂。当时英国棉纺织业中心曼彻斯特的商人估计,中国有4亿人,假如有1亿人晚上戴睡帽,每人每年用两顶,整个曼彻斯特的棉纺厂日夜加班也做不完,何况还要做衣服呢!于是他们把大量洋布运到中国。

结果与他们的梦想相反,中国当时仍然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体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保守、封闭,甚至排外的社会习俗。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但没有改变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当时,上层人士穿丝绸,一般老百姓穿自家织的土布,中国人晚上没有戴睡帽的习惯,洋布根本卖不出去。

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古代有“洛阳纸贵”这么一个故事。《晋书·文苑·左思传》中记载:在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他就是左思。经过长期准备,他写出了一部《三都赋》,当时人们都认为其水平超过了汉朝班固写的《两都赋》和张衡写的《两京赋》。一时间,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好几倍。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三千文,后来竟销售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买纸,抄写这篇千古名赋。

英国的洋布之所以卖不出去,是因为市场上根本没有对洋布的需求;洛阳的纸价一夜之间翻了好几倍则是因为市场对纸需求过大。两个例子一正一反很好说明了供需矛盾对市场的巨大影响。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学习经济学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你只要掌握两件事,一个叫供给,一个叫需求。”一般来说,供需平衡时,市场价格就是正常价格。当供大于求时,市场价格低于正常价格;当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高于正常价格。

供给指的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这种供给是指有效供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和供应的能力。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指的是消费者想得到某种商品的愿望。需求不是自然和主观的愿望,而是有效的需要,它包括两个条件:消费者有欲望的购买和有能力的购买。

关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人们普遍认为需求决定供给,如人们有穿皮鞋的需求,市场上才会出现皮鞋的生产与销售。不过,供给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

曾经有一个“向和尚卖梳子,卖得越多越好”的营销故事。

几乎所有的人都对这样的命题表示怀疑:把梳子卖给和尚?这怎么可能呢?搞错没有?和尚没有头发,根本就用不着梳子。面对根本没有需求的市场,许多人都打了退堂鼓,但还是有甲、乙、丙三个人勇敢地接受了挑战……

一个星期的期限到了,三人回公司汇报各自的销售实践成果,甲先生只卖出1把,乙先生卖出10把,丙先生居然卖出了1000把。同样的条件,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甲先生说,他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无数次和尚的臭骂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挠,终于在下山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小和尚因为头皮痒在挠头,他递上了一把梳子,小和尚很高兴地买了这把梳子。

乙先生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把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的头发都吹乱了。乙先生找到住持,说:“蓬头垢面对佛是不敬的,应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头。”住持认为有理。那庙共有10座香案,于是住持买下10把梳子。

丙先生来到一座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住持说:“凡来进香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回赠,保佑平安吉祥,鼓励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字,然后作为赠品。”住持听罢大喜,立刻买下1000把梳子。

看似没有需求,被丙开拓出来崭新的市场。通过这个故事来看,经济学的“需求决定供给”的论断不是绝对的。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供需不平衡导致这些商品的尊贵,因此,白菜在浙江能卖出好价钱,而芦荟在北京也能卖出好价钱。

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关系成反比,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例如,如果每勺冰激凌的价格上升了2角钱,你将会少买冰激凌,你会购买冷冻酸奶。如果每勺冰激凌的价格下降2角钱,你会多买一些。由于需求量随着价格上升而减少,随着价格下降而增加,这就是需求量与价格负相关。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对经济中大部分物品都是适用的,而且,实际上这种关系如此普遍,以至于经济学家称之为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

价格是市场的晴雨表,反映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变化。供给与需求是使市场经济运行的力量,它们决定了每种物品的产量以及出售的价格。另外,价格的变化与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息息相关。如果你想知道任何一种政策将如何影响市场的价格,你就应该先考虑它将如何影响供给和需求。例如,当“非典”袭击中国的时候,全国食醋、消毒液、药用口罩的价格都上升了,一些日用品也成了普通消费者的抢购对象,这主要是因为突如其来的“非典”病毒造成了消费者对这些物品需求的剧增。在欧洲,每年夏天当新英格兰地区天气变暖时,加勒比地区饭店房间的价格就会直线下降。当中东爆发战争时,美国的汽油价格上升,而二手凯迪拉克轿车价格会下降。这些都表现出供给与需求对市场的作用,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通过价格来反映的。

但在少数情况下会出现相反的情形,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价格越低,需求量反而越小。这种商品通常是社会上具有象征地位的炫耀性商品,例如钻石、古董等,它们常常会因为价格的提高需求量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