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家庭幸福经济学
19509900000020

第20章 推开智慧博弈那扇虚掩的幸福之门(2)

部门经理的任务就是发号施令,上头派下来的任务,他一般直接指派给小李做。而小李接到任务后,又不放心给底下的小张做。小张的能力有限,很容易把事情搞砸,到时候自己又没法向经理交代。于是,最终的结果是,小李只得把自己当三个人用,加班加点完成工作任务。

由于在这个部门中,小李表现最积极,慢慢的,其他部门的同事也认识到:办事就找小李。有时候,公司老板也直接给小李派任务。小李桌上的文件越堆越高,一上班,他就忙得连轴转,像个不断打转的陀螺。部门经理和小张则每天无所事事,乐得逍遥自在。

到了年底,由于部门成绩出色,公司特别奖励了4万元,经理独得2万元,小李和小张各分得1万元。小李想到自己辛苦了一整年,到头来却和小张拿得一样多,心里觉得很憋气。但是,如果小李不拼命干活,那他连这1万元都得不到,因为指望经理和小张是得不到奖金的。思前想后,小李还得继续当那头辛勤的“大猪”。

“大猪”拼命干活,“小猪”跟着拿奖金,这样的事情在很多公司都有发生。“大猪”明知道“小猪”过的是不劳而获的生活,也知道“小猪”是不会去主动完成任务的。为了不至于最后落得大家都没“食物”吃,“大猪”总是会跳出来去踩那个踏板。

不过,在工作中,说到底还得凭真本事、靠实力。“小猪”们不劳而获的日子虽然安逸,却并不稳定。他们总得依靠“大猪”吃饭,心里总是没底的:万一哪天,“大猪”一气之下,跳槽走人,自己可就得饿肚子了。而且如果工作的性质发生改变,比如不再是团队合作性质的工作,而变为侧重独立工作的任务,那“小猪”们可就不能再心安理得地坐等“食物”掉下来了。

其实在生活当中,“大猪”们付出了很多,虽然得到了回报,却和付出不相当。而“小猪”们可以在短期内坐享其成,却不是长久之际。在这个博弈之中,最有智慧的表现应该是:既要做“大猪”,也要做“小猪”,两个角色交替,会获得更多的幸福。

与老板周旋,斗鸡博弈帮你忙

赵强大学一毕业就去了南方一家企业,由于刚刚毕业,不懂得职场“潜规矩”,每到发工资的时候,他总喜欢问别人:“这个月你发了多少工资?”没想到,同事们个个讳莫如深,笑而不答。赵强很纳闷:这还有什么好保密的。直到后来,他才明白其中奥秘:原来,公司里每个员工的工资都有差别。

一个偶然的机会,赵强发现自己的工资连续好几个月都比做同样事的同事少。赵强早已过了试用期,他觉得有必要和老板提下加薪的问题。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和老板沟通一下:“老板,有一件事我想了解一下,我发现这几个月我的工资比别的同事少了好几百块钱。是不是我的试用期已过,正式聘用的手续还没有办妥?”老板当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而是很认真地答应去人事那里了解一下情况。

第二天,老板便正式通知赵强:“你的工资早几个月就应该加上去了,只是财务一时没办好手续。以后有什么事,如果公司一时没照顾到,不要有什么顾虑,记得找我谈。”

赵强通过一次合理的试探,便得到了加薪的机会。除了直接提出加薪的要求外,让老板加薪还有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那就是假意辞职。

王华是公司的业务骨干,他的一个老同学在另一家公司干得不错,月薪比他多了近千元。老同学力邀王华加盟自己公司,还说他们老板已经给他留好了位置,月薪也要比王华现在的工资多一千多。

王华考虑到自己公司的老板平时对自己不错,自己在这边也干得蛮顺心的。但薪水毕竟是个诱惑,其实只要老板再给他加个五六百元,他就不会离开公司。

于是,王华找了个机会把老同学的邀请和老板说了一下,并表示如果老板找到接替他的合适人选,他就会考虑离开,如果暂时还没有合适人选,他会继续留在公司干。老板感动之余,当然也明白了王华的心思。到了月底,王华的工资卡里比平时多了八百元钱。

不过,王华这么做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他具有让老板加薪的价值。公司如果完全可以重新聘请别的人来代替王华,那么,王华很可能“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加薪不成,工作也会丢掉。

对于工作中的加薪问题,很多上班族一直很苦恼。加薪是一场员工和老板的博弈,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老板“随口说说”。员工想让薪水符合自己的付出,而老板需要让自己的支出更贴合自身的利益。于是,一场精彩的斗鸡博弈便在办公室内上演了。

有两只很好战的公鸡,在众多母鸡的注视下相遇了。公鸡有两个不同的选择:二是退下来,一是进攻。如果一方退下来,而对方没有退下来,对方获得胜利;如果对方也退下来,双方则打个平手;如果自己没退下来,而对方退下来,自己则获得胜利;如果两只公鸡都前进,则两败俱伤。

因此,对每只公鸡来说,最好的结果是:对方退下来,而自己不退,但这又可能会出现两败俱伤的后果。

如果博弈中有唯一的纳什均衡点,那么这个博弈是可预测的。但是如果博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纳什均衡点,则无法预测出结果。斗鸡博弈则有两个纳什均衡:一方进,另一方退。因此,斗鸡博弈的结果很难预测。

在职场中,斗鸡博弈的最好体现就是让老板加薪。作为员工要想获得这场博弈的胜利,成功为自己加薪,就需要有一定的方法。

首先,如果想要让老板加薪,就必须主动提出来。改用一下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中一句台词:“加薪,你要你就说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要呢?”如果员工不提,任何方法都是无用的。

谈加薪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了解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要在不适当的时机提出要求,地利就是分析自己是否已经做出可以加薪的成绩,人和自然是要揣摩老板的心理和作风。

在分析清楚状况后,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加薪理由来帮助自己的愿望达成。“我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我想要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是现今职场中一个最常用,也最为容易令老板接受的理由。

在选定加薪理由后,最后一步与老板的加薪沟通就变得至关重要。要选对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以及合适的姿态。选择老板情绪愉悦、相对关注度高的时间段,反过来理解就是,不要选择老板心情不好和公司扎堆谈加薪的高峰期与老板沟通。

在向老板要求加薪时,除了把加薪的理由说清楚外,更重要的是确定自己提出的加薪数额。提出的数额,应该超出自己觉得应该得到的数额。一般人请老板提工资,提的数额不多,但是这种低数额的要求对他们有害无益。

提的数额越低,在老板眼里的身份也就越低。这就是博弈的特点,标价太低的物品,反而比标价过高的物品更容易把买主吓跑。如果提的数额合理或者略高一些,老板反而会重新考虑你的价值,对你的工作和贡献作出更公正的评价。即使没有得到要求的数额,老板也会改变对你的看法,会试图进一步了解你。

其实,在与老板形成的加薪博弈中,通常情况下,老板会综合考察员工的能力和价值,判断出加薪的幅度,并以此作为讨价还价的依据。如果员工的理由充分,又有事实依据,即使与老板的看法存在出入,老板也会设法协调,让双方达到均衡。

如果员工迟迟不提加薪的问题,在加薪的对局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那就像斗鸡博弈中的公鸡,在加薪的选择上,选择退却,那么老板可能会分配给其更多的工作,报酬却不一定增加。因为在这场博弈中,最终取得胜利的是老板。

猎狗与猎人,从被猎到共赢之路

有一个聪明的猎人带了几只猎狗去森林里打猎。他发现一只兔子后,放出了一只猎狗。猎狗一直追赶兔子,但是追了很久仍没有捉到。猎人看到此种情景,非常生气,怒斥猎狗说:“你真是没用,兔子那么小,反而比你跑得快。”猎狗喘着粗气回答道:“主人啊,你有所不知。我和兔子跑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我是为了一顿饱饭而跑,兔子它是为了活命而跑啊。”

猎人听完猎狗的解释后,觉得猎狗说得有道理,同时也提醒了他:“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得想个好办法,让猎狗们也为了活命而跑。”于是,猎人召集了所有的猎狗,举行大会,他决定对猎狗实行论功行赏。猎人宣布:凡是在打猎中抓到一只兔子的,可以得到一根骨头的奖励,抓不到的就没有饭吃,年底再进行考核,最后一名将被杀掉。

猎人的新方法果然有用,猎狗们为了避免被杀,又为了获得更多的骨头,抓兔子的积极性得到大幅度提高,每天抓到的兔子数量迅速上升,猎人获得了相当好的收益。

可是,没过多久时间,新问题又出现了。猎人发现猎狗们每天抓到的兔子数量不少,但都是一些小兔子。猎人通过观察发现,原来大兔子跑得快,非常难抓,而小兔子要好抓得多。抓到大兔子和抓到小兔子得到的骨头是一样的,于是猎狗们都去抓小兔子。

猎人发现了猎狗们在利用自己规则的漏洞,他决定改进一下自己的方法。经过思考后,猎人决定奖励骨头的数量不再与兔子数量挂钩,而是每过一段时间,就统计一次猎狗捉到兔子的总重量,按照重量决定猎狗这段时间内的待遇。

这个方法一出台,猎狗们的积极性再次被激发,抓到的兔子数量和重量都有了增加,猎人非常高兴。不过好景不长,又过了一段时间,猎人发现,猎狗们抓兔子的积极性又开始下降,而且越是有经验的猎狗越缺乏斗志。猎人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于是他找到了最早跟随自己的猎狗。

忠诚的猎狗告诉猎人:“主人啊,这阵子我们都在琢磨。我们把最宝贵的青春都奉献给了您,可是我们会慢慢变老,等我们抓不到兔子的时候,您还会给我们骨头吃吗?”猎人听完恍然大悟:原来猎狗们需要养老保障。

这一次,猎人对奖励制度再一次作出调整,他规定了每只猎狗每月的任务量,如果每月抓到的兔子量超过任务量,那多余的兔子量将会作为储备储存到猎人为猎狗建立的账户上,这样一来,如果哪天猎狗跑不动了,它就可以从这个储备账户上提取骨头。这个新的政策再次刺激了猎狗,它们又开始努力为自己储备任务量。

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有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些优秀的猎狗竟然逃离了猎人的束缚,自己抓兔子去了。这使猎人有些着急,他想,难道是奖赏的力度不够?于是,他把“优秀猎狗”的奖励标准提高了2倍,这一招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没过多长时间,离开猎人去抓兔子的优秀猎狗一下子增多了。

猎人意识到猎狗正在流失,并且那些流失的猎狗开始和自己的猎狗抢兔子。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猎人很无奈,他找到那些离开的猎狗,问它们这一次又是为什么离开。

其中一只猎狗对猎人说:“我们努力抓兔子,只能得到几根骨头。而我们自己抓兔子,还能吃到肉,那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去抓兔子呢?”不过,这只猎狗也同时表示:“也不是所有的猎狗都能顿顿有肉吃,有时候抓不到兔子的最后连骨头都没得吃。”

于是,猎人进行了改革,使得每只猎狗除基本骨头外,还可以从抓到的兔子中提成兔肉。而且这个提成会随着贡献和时间递增,这样一来猎狗们也能吃上兔肉了。既又保障的骨头,又有兔肉吃,猎人的这个决策出来后,流失的猎狗们纷纷要求重归猎狗队伍。

同时,为了增强猎狗的归属感,猎人又专门成立了猎狗股份公司。他给所有参与抓兔子的猎狗都分配了股份,于是每个猎狗都成了管理者。猎人的这一招相当有效,猎狗们将猎狗公司完全当成了自己的家。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猎狗主动离开。

最终,猎人和猎狗在不断的博弈中实现了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