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一堂哈佛心理课
19510800000041

第41章 净化心灵,让幸福最大化(1)

第1周幸福的“心计”

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

课堂导读:

澳大利亚的土著人有一种神秘的杀人方法,名叫“骨指术”。他们用骨头和头发制成一种工具,名叫杀人骨。杀人者并不需要与受害人有身体接触,只要被杀人骨指过,再尖声念出一串咒语,受害人便犹如长矛刺心,必定在劫难逃。据土著人说,杀人骨可用人骨、袋鼠骨、木棒甚至石块制成。要想使它生效,必须举行复杂的仪式,才能赋予它强大的超自然力量,妇女和非本族人绝不能知道仪式的奥秘。杀人的过程也十分特别:杀人者穿着用白羽毛和人发制成的鞋子,跪在离被杀者较近的地方,将杀人骨像枪一样握在手里,对准犯人,再念出一串咒语,便算完成任务。

课堂精讲:

为什么一根骨头就能置人于死地呢?心理专家研究认为,这是心理暗示的强大作用。所谓心理暗示,指的就是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一信息,从而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心理暗示的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暗示可帮助被暗示者稳定情绪、树立自信心及提升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而消极的暗示则能对被暗示者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多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助长快乐的情绪,从而更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幸福感。

课后总结:

我们常常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不幸的生活不在于别人的罪恶,而在于我们的心情变得恶劣。让生活充满幸福的金钥匙,其实就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多给自己一些自信的微笑和一些快乐的暗示,你就会发现幸福其实就在你的身边从未走远。积极的心理暗示是获取幸福的良药,只要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意识地对生活进行有建设性的心理暗示,就能有效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课堂导读:

古时候,有户人家有两个儿子。当两兄弟都成年以后,父亲把他们叫到面前说:“在群山深处有绝世美玉,你们都成年了,应该做探险家,去寻求那绝世之宝,找不到就不要回来。”

两兄弟次日就离开家,去了山中。

大哥是一个注重实际的人,发现有残缺的玉或是成色一般甚至是奇异的石头时,他都统统装进行囊。几年后,到了他和弟弟约定的回家的时间,此时他的行囊已经满满的了,尽管没有父亲所说的绝世美玉,但拥有众多造型各异、成色不等的玉石。

弟弟却两手空空,一无所得。他说:“我不回去。父亲说过,找不到绝世珍宝就不能回家,我要继续去更远更险的山中探寻,我一定要找到绝世美玉。”

于是,哥哥带着他找到的东西回到了家中。

短短几年,哥哥的玉石馆已经享誉八方。他找到的玉石中,有一块经过加工成为不可多得的美玉,被皇帝用作传国玉玺,哥哥因此也成了倾城之富,而弟弟则始终在寻找所谓完美的玉石,依然一无所获。

课堂精讲:

追求完美,是人类自身在渐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特点或者说是一种天性。但是,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完美的事物。如果为了心中的一个梦想而偏执地追求,全然不顾梦想是否现实、是否可行,那么会浪费许多时间和精力。

我们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学会不苛求完美,对自己宽容一些,给自己的心留一条退路,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之错而埋怨自己,不要因为不完美而怨恨自己,不要因为不完美而觉得不幸福。看看那些活得幸福快乐的人,他们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完美往往会成为人生的负担,那些懂得爱自己、宽容别人的人,才是生活的智者,才会获得幸福。

课后总结:

人生不可能事事都如意,也不可能事事都完美。追求完美固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但是过分追求完美,而又达不到完美,就会产生浮躁心理。过分追求完美不但得不到完美,反而可能离完美越来越远。

莫让内心失去对幸福的敏感

课堂导读:

一个饥肠辘辘的人遇到一位智者,智者给了他一个面包,他边吃边慨叹:“这真是世界上最香甜的面包!”吃完,智者给了他第二个面包,他开心地继续吃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满足感。吃完,智者又给了他第三个面包,他接过面包,以一副饱胀的样子吃了下去。智者又给了他第四个面包,这一次,他满脸痛苦,最初的快乐荡然无存。

课堂精讲:

为何饥饿者得到的面包总数不断增加,而幸福感与快乐却随之减少呢?这里要说的就是著名的幸福递减定律。

幸福递减定律,指人们从获得的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会随着所获得的物品的增多而减少。拿导读中的饥饿者来说,一开始他非常饥饿,第一个面包送到嘴里,便感到无比香甜,无比幸福;吃第二个面包时,由于吃完第一个面包已经不那么饥饿了,幸福的感觉便会明显消减;等吃第三个和第四个面包的时候,反而有了肚子发撑、吃不吃都无所谓的感觉,当然也就没有幸福感了。

幸福是一种灵活多变的感觉,同一个人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环境,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昨天是一种感受,今天是一种感受;开始是一种感受,以后又是一种感受。

我们在生活中还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人在很穷的时候,总觉得有钱才是幸福,但真成了富翁的时候,再被问及什么是幸福时,他往往会说平平淡淡才是真,而不再是金钱。事实上,幸福之所以打了折扣,并不是幸福真的减少了,而是由于内心发生变化。正如幸福递减定律所阐释的,人在处于较差的状态下,为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都可能兴奋不已,当所处的环境渐渐变得优越时,人的要求、欲望等就会随之提升,幸福感也就减少了。

所以,当你感觉不到幸福的时候,可能幸福依然在你的周围,只是你的内心失去了对它的感受。

课后总结:

幸福递减定律告诉我们:幸福随着追求而来,随着希望而来,随着需要而来,但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它又像过客一样,不会永远停留在某时、某处。因此,我们要用心体会生活,感受生活中点滴的幸福,不要让我们的内心麻木,从而失去对幸福的敏感。

要幸福,常念糊涂经

课堂导读: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以“难得糊涂”闻名。据说,“难得糊涂”四个字是他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的。有一年郑板桥专程到此地观郑文公碑,流连忘返,天黑了,不得已借宿于山间茅屋。屋主为一鹤发老翁,自命“糊涂老人”,出语不俗。他的室中陈列了一块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非常罕见。郑板桥对其十分赞赏。老人请郑板桥题字以便刻于砚背。郑板桥认为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方印。

因砚台尚有许多空白,郑板桥建议老先生写一段话。老人便写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宝贵之门也。”他用了一块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一看大惊,才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的官员。有感于“糊涂老人”的命名,见砚背上还有空隙,便也补写了一段话:“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课堂精讲:

想要获得幸福的生活,你就需要拥有一本糊涂经。糊涂的人往往更快乐,幸福会追着他们走,他们不必费尽心机争取,可以随意享受阳光。太过理性的人则是追着幸福跑,用尽全力往往也抓不住飘忽不定、转瞬即逝的幸福。

在人际关系交往中,人们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难免会发生冲突。难得糊涂是心灵免遭侵蚀的保护膜。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糊涂一下,无疑能提高心理承受力,避免不必要的痛楚和心理困惑。有了这层保护膜,会使你处乱不惊,遇烦不忧,以恬淡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

课后总结:

培养自己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遇事总能满足,烦恼就少,心理压力就小。面对生老病死、天灾人祸,以难得糊涂、随遇而安的心态对待,你将拥有宁静清新的心灵天地。

用酸葡萄给幸福加点料

课堂导读:

《伊索寓言》中有一个故事:一只饥饿的狐狸路过葡萄园时,发现架子上挂着一串串葡萄,垂涎三尺,可自己怎么也摘不到。就在很失望的时候,狐狸突然笑道:“那些葡萄没有长熟,还是酸溜溜的。”于是高高兴兴地走了。事实上,葡萄还是没吃到,狐狸仍然饿着肚子,但一句自我安慰的话让它摆脱了沮丧,变得快乐起来。

课堂精讲:

寓言中的狐狸通过自我安慰,即使没吃到葡萄也很开心,这就是典型的酸葡萄心理。所谓酸葡萄心理,指的就是当自己的行为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或未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时,人们便有一种自我安慰的心理机制,即认为得不到的都是不好的,得到的才是好的。

酸葡萄心理属于人类心理防卫功能的一种。当人们自己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挫折感,为了解除内心的不悦与不安,人们就会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使自己从不满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有人说:“我因为没有一双像样的鞋穿而苦恼不堪,直到我在街上看到一个人——他没有了双脚。”在没鞋的时候,想到没有脚的人,没鞋的痛苦和烦恼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通过酸葡萄心理,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同一件事,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结论就会不同,心情也会不一样。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因此若想让自己过得快乐幸福,就要适度保持一点酸葡萄心理,在遇到不好的事情时不妨换另一个角度看待它,以获得心理上的安慰。例如,当你失恋时,与其沉浸在失恋的痛苦烦恼中,不如想一想,下一次遇到的人会比分手的这个好很多;当你遇到挫折时,可以想想“失败乃成功之母”,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也是一种收获;当遇到丢东西等倒霉事时,不妨想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很多事情都存在积极性和消极性,如果你只看到消极的一面,就会令自己陷入低落、郁闷之中;相反,换个角度,从积极的一面去看,就会豁然开朗。

课后总结:

酸葡萄心理是一种有效的自我安慰方法,可以让人尽可能减轻心底的难过和不满。但是,运用酸葡萄心理也应有度,如果过激,就很可能陷入自欺欺人、逃避现实的误区。

第2周让你的心灵充满阳光

内心快乐,幸福自然来

课堂导读:

一个刚入寺院的小沙弥,忍受不了寺院的冷清生活,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这一天,他独自一人走上了寺院后面的悬崖,就在他紧闭双眼,准备纵身跳下时,一只大手按住了他的肩膀。他转身一看,原来是寺院的老方丈。

小沙弥告诉方丈,自己已看破红尘,只想一死了之。老方丈摇摇头,对小沙弥说:“不对,你拥有的东西还有很多,你先看看你的手背上有什么?”

小沙弥抬手看了看,讷讷地说:“没什么呀!”

“那不是眼泪吗?”老方丈语气沉重地说。

小沙弥眨眨眼睛,又是热泪长流。

老方丈又说:“再看看你的手心。”

小沙弥又摊开双手,对着自己的手心看了一阵,不无疑惑地说:“没什么呀!”

老方丈呵呵一笑,对小沙弥说:“你手上不是捧着一把阳光吗?”

小沙弥怔了一下,心有所悟,脸上也泛起丝丝笑容。

课堂精讲:

快乐是人精神上的一种愉悦,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它是抽象的,亦是具象的;它是无形的,亦是有形的。真正的快乐来自内心的体验。金钱、名车、豪宅等外部的条件并不能成为快乐的来源,真正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如果我们的内心觉得满足和幸福,我们就快乐;我们的心中充满灿烂的阳光,外面的世界也就处处充满阳光。

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心理学认为,情绪的发展和变化是我们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产生的,它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方式、生活质量以及与他人的关系。面对同一件事情,积极的情绪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增强人挑战困难的勇气,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和能力,给人带来能量;而消极的情绪会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活力和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快乐这种情绪的个人色彩比较重,对情境的反映不是那么显著。换言之,不论外在情况如何,总是有人认为自己很快乐;有些人则不论发生何事,始终认为自己不快乐。可见,想要有个快乐的人生,关键是要从内心发掘快乐,只要心中常保快乐之情,无论周围环境如何变化,你也能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人的一生幸福与否,关键在于主观心境的变化,选择快乐还是痛苦都在你自己。

课后总结:

幸福需要用心体会。当内心充满快乐时,你自然沐浴在幸福的阳光下。即使周围是无边的黑暗和寒冷,你的世界也会因为心底的快乐而变得明媚而温暖。

用灿烂的微笑点燃幸福

课堂导读:

约翰·内森堡是一名犹太籍的心理学博士。在二战期间,他被纳粹集中营。集中营里只有屠杀和血腥,没有人性,没有尊严。那些持枪的人像野兽一样疯狂地屠戮着犹太人,无论是怀孕的母亲,刚刚会跑的儿童,还是年迈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