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一堂哈佛心理课
19510800000047

第47章 不可不知的心理学定律(3)

课堂精讲:

这就是瓦拉赫效应。瓦拉赫效应说的是,人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既有强项也有弱项,人一旦找到自己的智能最佳点,使智能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取得惊人的成绩。

可以说,一个人成功与否,并不仅仅取决于学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更取决于自己能不能扬长避短,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认识自己、发展并经营自己的长处,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懂得经营自身长处的同时,我们还应当对自身存在的缺点有清醒的认识。有些缺点如果确实无法弥补,那么就没必要在这上面耗费自己的精力,应当集中精力经营的长处。

课后总结:

幸运之神往往垂青那些扬长避短的人。人生成功的诀窍在于经营自己的长处,使自己的人生增值。

不值得定律:你的心态决定你的选择

课堂导读:

伦纳德·伯恩斯坦年轻时和美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柯普兰学习作曲,附带学习指挥技巧。当他在作曲方面找到自己的兴趣的时候,他的指挥才能被当时的纽约爱乐乐团指挥发现,并被力荐担任纽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结果,他一举成名,在近30年的指挥生涯中,成了爱乐乐团的名片。然而,他并不认为自己是成功的,始终受到“我喜欢创作,可我却在做指挥”的想法的折磨。

课堂精讲:

在人们的眼中,伯恩斯坦是出色的、成功的,但在他自己的眼里,他并不是成功的。他一生都活在苦恼和矛盾之中,最后也带着深深的遗憾告别了人世。

不值得定律,指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一个人如果做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低,即使成功,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感;如果在做自认为值得做的事情,哪怕是用西瓜换芝麻,也会感到快乐,并认为每一个进展都很有意义。

“值得”与“不值得”的区别,在于人们的内心如何衡量。如今,不少年轻人在得到一份工作后,都渴望做出成绩证明自己,却认为简单的小事不值得做,从而失去了很多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和走向成功的契机,这正是不值得定律的一个明显体现。

在了解了不值得定律后,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就要及时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坐标,找到心中的那把标尺。在遇到真正值得做的事时,就应该坚持不懈,尽全力去实现它。

课后总结:

我们应理性地对待心里的标尺,在众多选择中,要认清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然后竭尽全力,把值得做的事情做好。

第4周人生处世的定律

禁果效应:禁果的魅力更强大

课堂导读:

在《圣经》中,上帝为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建了一个乐园,也就是伊甸园。上帝让他们住在园中,负责修葺与看管乐园。同时,上帝还特意吩咐他们不能吃善恶树上的果子。

有一天,夏娃因为禁不住蛇的诱惑,被善恶树上的果实所吸引,于是摘下树上的果子,吃了下去。她把果子也给了亚当,亚当也吃了。

后来,上帝得知此事,将他们赶出了伊甸园。同时,上帝惩罚了罪魁祸首——蛇,让它用肚子走路;责罚夏娃,增加她生产的痛苦;责罚亚当,让他终身劳作才能从地里获得粮食。

课堂精讲:

夏娃和亚当为什么要违背上帝的旨意偷吃禁果?是因为他们饥饿,还是因为他们嘴馋?都不是。这个《圣经》中的故事,揭示了人类的本性中具有的禁果效应。

所谓禁果效应,是指越是禁止的东西或事情,人们越是好奇和关注,充满窥探的欲望和尝试的冲动,更加想得到或知道的现象。

禁果效应与人们情绪中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有关。一般来说,无法知晓的神秘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对人们有更大的诱惑力,更能促进和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的需求。我们常说的吊胃口、卖关子,就是因为人们对信息的完整传达有着一种期待心理,一旦关键信息在接受者心里形成了接受空白,这种空白就会对被遮蔽的信息产生强烈的召唤,这种“期待—召唤”结构就是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基础。

禁果效应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禁果效应,可以有效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提升人们的勇气和意志,激发人们的行动力,而消极的禁果效应则会给人带来极大的危害。

因此,在利用禁果效应时,一方面,我们可以把某些人们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物或人为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另一方面,我们不要轻易把某些不喜欢或不赞成的事物当成禁果,以免人为增加其吸引力,最终导致不好的结果。

课后总结:

禁果效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作用。利用禁果效应时,我们要先预估它将带来的后果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然后审慎地付诸行动。

邻里效应:强化良性的社会感染

课堂导读:

1950年,美国有三位社会心理学家对麻省理工学院17栋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进行了调查。住户住到哪一个单元,纯属偶然,哪个单元的老住户搬走了,新住户就搬进去,因此具有随机性。调查时,所有住户的主人都被问道:在这个居住区中,和你经常打交道的最亲近的邻居是谁?统计结果表明,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在同一层楼中,和紧隔壁的邻居交往的概率是41%,和隔一户的邻居交往的概率是22%,和隔三户的邻居交往的概率只有10%。多隔几户,实际距离增加不了多少,但是亲密程度有很大不同。

课堂精讲:

所谓邻里效应,是指一个人的性格、品性与其周围的环境有很大关系。社会感染对处于邻近空间中的人群起到一定的整合作用,人们相互之间靠感染达到情绪上的传递交流,使之逐渐一致起来,进而引起比较一致的行为。

邻里效应的发生过程可以归结为一种近距离的社会感染。由于人们普遍存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期望,要努力和邻近者友好相处,所以会尽量避免让近邻感到不愉快;同时,人们看待对方,也倾向于多看积极的方面,忽视消极的方面,这样,各自便为邻里效应的产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前提。

但这不意味着,在邻近的人群中就一定能发生积极的社会感染,产生良好的邻里效应。所以,对蕴藏于邻里效应背后的社会感染机制,我们应当采取分析态度,既要善于强化良性邻里效应,为自己与邻里双方扮演好社会角色服务,也要注意防止恶性邻里效应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课后总结:

我们要注意身边的邻里效应,努力做到强化良性感染,防止恶性感染,用理智控制闸把好认识邻里面貌这道关口。

视网膜效应: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

课堂导读:

卡耐基提出,每个人的特质中大约有80%是长处或优点,而20%左右是缺点。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而不知道发掘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进而使得他的人际关系无法得到改善,生活也不快乐。

课堂精讲:

当我们自己拥有一项特征时,我们就会比平常人更加注意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这种行为习惯体现的就是视网膜效应。

视网膜效应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由于我们习惯于注意周围的人身上是否具备与自己同样的特征,因此当我们身上具有某些好的性格特质或行为习惯时,我们就更容易看到他人身上的这些特质;相反,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而不知道发掘自己的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因此,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想发现他人身上的美好之处,那么我们首先应当具备发现美的眼睛,这就要求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

生活中,那些人缘很好、受人欢迎的人,大多是乐观的、积极的、热情的人,而那些不被众人喜欢的人,他们身上往往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例如悲观、消极、自私等。可见,想建立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建立起正向积极的性格特质和处世的态度,做一个随和达观的人,这样身边的人愿意与我们接近,愿意与我们建立起长久的人际关系。因此,我们平时要多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他人,注意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点。

课后总结:

在视网膜效应的影响下,看到自己优点的人,才能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他人,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必备条件。

熟人链效应:这个世界说小不小,说大不大

课堂导读:

一个年轻小伙子准备去拜见未来丈母娘。他路过一家食品店,看见一条长蛇般的队伍延伸而出,原来是人们在排队购买脱销已久的名牌火腿。他忽然想起,说过她妈妈最喜欢用火腿煮汤。于是,他使出浑身解数,插到了队伍的前列。一位女士看不惯,批评了他几句。他恼羞成怒,脱口便骂,把女士气得怏怏离去。他心里想,反正茫茫人海,谁也不认识谁。

当他提着火腿,敲开女朋友的家门时,一下子惊呆了,前来开门的正是那位女士。

事后,他羞悔交加:“早知她是谁,我哪能干那事啊!”

课堂精讲:

如果以你自己为圆心,以你与各种人关系的亲疏为半径,画出大大小小的圆来,就会形成一张关系网,一些看似与你毫无关联的路人在这张关系网中,恐怕是属于最外层的人物了吧?事实并非如此。

美国有人分析过,如果随意挑出两个美国人来,例如罗伯斯和约翰,那么,他们相识的可能性只有二十万分之一。但是罗伯斯认识某人,某人又认识另一个人,另一人又认识约翰,这种可能性却要多达一半以上。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所谓的熟人链效应。

社会是一个开放性系统,而每个个体都与社会是相联系而存在的。社会系统的开放性,使如今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村庄,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在瞬息之间传播到任何别的地方,就如从一个村庄的东头传到西头那么容易,那么迅速,甚至更容易、更迅速。整个社会系统就如同一个大的熟人链,这条熟人链无始无终,如同经纬线一样网罩着整个地球。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这熟人链上的一环。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熟人链效应,扩大自己的交际圈。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人都是生活在一个社会中,认识的人多了自然好办事。俗话说:“在家靠自己,出门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所以,我们要利用自己已有的人际网,延长自己的熟人链。

课后总结: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张巨大的社会关系网,也许看来毫不相干的两个人,极有可能因为其他一些人联系起来。所以,请善待你遇见的每个人,也许这个人与你不仅仅是萍水相逢,还可能有更深层次的联系。

归因偏差:遇事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课堂导读:

旧时有一位私塾先生,自诩文章高明。他与自己的弟子们一道连续几届参加科举考试,但每次都是弟子中举,自己却名落孙山。一次,主考大人宴请社会绅士名流,会上谈及此事。主考大人问他这是什么道理,他愤愤然吟诗道:“文章不如我,造化不如他。”说罢,扬长而去。

课堂精讲:

导读中的故事体现的是一种心理上的归因偏差。归因偏差是指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而否定自己对失败负有责任的倾向。例如自己不如别人,却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怪别人造化好。

这种归因偏差还体现在如何看待他人。例如有个孩子有一份作业急着要交,可他死活都做不出来,就去问另外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却推托说现在有点忙,要他去问别人。这时,第一个孩子想:“有什么了不起的!比你学习好的多得是,臭美什么呀!”这也属于归因偏差的一种,即观察者倾向于强调行动者特质的作用,而行动者倾向于强调情境的作用。

如何避免这种归因偏差呢?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让成对的男性进行简短的交往谈话,另外两个男性在旁观察。随后问这些人,个性品质和情境特点在交谈的行为表现上的重要性如何。结果,行为者认为情景特点比较重要,而观察者则认为个性品质比较重要。然后,他又让部分行动者和观察者观看谈话录像。这时,每个行动者看自己就像观察者看他一样。而每个观察者则从行动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环境。通过这种移情转换,结果,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差异大大减少了,更多的行动者进行了内部归因。

由此可见,为了避免这种归因偏差,我们要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别人的角度去处理同样一件事,就会理解别人的行为和心情了。在日常的为人处世中,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关怀,出现问题时不要怨天尤人,先从自身找原因。

课后总结:

归因偏差是一种对人和对事不客观的评价态度,这会使我们忽视自身内部的原因,而将一些不好的事情归咎于外部环境中的人和事。要避免归因偏差,就要学会换位思考,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不要推卸责任,要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