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投资”当“投机”
很多投资者始终不明白这样一个问题,做股票到底是投资还是投机?这是一个很实在的问题,不过并不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关键在于投资者要把问题理清楚。
投资就是长期持有股票,分享公司成长带来的收益。结合现在的市场,投资的概念还可以再缩短一些,只要是持有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差不多就可以算是投资了。投机就是通过二级市场的差价获取收益,持有期限比较短,甚至可以短至一个交易日。
不同的投资者会选择不同的方式。有些投资者启动资金很少,但又希望通过炒股而成为富人,那就只有投机才有可能达到目标。
假设有资金5万,用投资的方法,而且抓到了一家罕见的10年涨10倍的股票,那么10年后的资金是50万,离富人的目标还相当遥远。同样是投入5万,投资者用投机的方法每年翻一倍,这样五年后就是160万。接着再进行投资,假设年收益率很低,只有30%,这样再过5年资金将近600万。两种方法的差异在10倍以上。当然,其中的关键是如何在前几年中使资金快速增值,这是投资者必须攻克的一个难题,所以还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是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看盘,其次是必须自己琢磨出一套研判主力动向的方法,最后还要结合一些短期的基本面因素进行决策。其中研判主力的动向难度比较大,但只要工夫到了总是会有收获的。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要相信自己能够获得最终的成功。大势对于投机并不重要,投机只看重个股,否则的话手里拿着5万元永远也圆不了富人的梦。也一定会有人讥笑投机很累。但投资者都知道,所有的成功者都是累出来的。累也许不一定能获得成功,但不累是肯定不能获得成功的。
如果投资者只是为了资金的保值、增值,或者手头资金非常多,那么可以远离投机。
从小开始逐渐做大
请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卡耐基与妻子一同去商场购物。
他们夫妇俩每人各带了1000美元。卡耐基的是一张500元钞和5张100元钞,妻子的是10张100元钞。
商场里的商品品种非常多,应有尽有。卡耐基和妻子仔细地选购自己喜爱的物品。
过了约半小时后,卡耐基将5张100元钞票全部花掉了,只剩下一张500元钞。
卡耐基找到妻子,发现她已花掉了差不多800元,皮夹中只剩两张100元钞和一些零钱。
从这次购物的经历中,卡耐基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5张100元钞不等于一张500元钞。
他说:“人们都有这样的心理:当自己花掉一张500元钞的时候,会感觉花掉了一大笔钱;但当花掉一张100元钞时却没有这种感觉,只是觉得花去了很少的钱,甚至花完5张100元钞,也没有花大钱的感觉。所以,如果你想节约的话,购物时使用较大面额的钞票效果要好得多。”
事实上,这完全出于人们的心理感觉。这种矛盾从心理学上讲,属于“高额”与“低额”之间的差异,若干个“低额”事实上构成了“高额”,但心理感觉却不同。
一位精明的商店老板,正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特征赚钱的。
这位老板在商店的门口设置了一个“兑银台”,并竖了一块牌子。牌子上写道:尊敬的顾客:您的包里有小额钞票吗?为了您在购买商品时方便,如果您没有小额钞票,欢迎您在此台兑换小额钞票。我们非常愿意为您服务。
于是,很多顾客都在这个“兑银台”将大额钞票兑换成小额钞票。事实上,这正是老板的“精明”之处。
通常的情形是,很多顾客在不知不觉中把兑得的小额钞票全部花完了。比如,有一位中年妇女,带了一张500元钞,在“兑银台”兑成了5张100元钞,结果这些钱全部“留”在了商店。
因此,商店每天的生意都很好,商品像流水一样销售出去,既快又多。老板乐得合不拢嘴。
所以,卡耐基说:“尽管钞票数额完全相等,但不同面值的钞票,在使用时的情形却不一样。”
在花费一些数额不大也不小的钞票时,人们都不会有太强烈的心理震荡,因此即使造成了浪费,也不会心疼。
看完这个故事,你会明白:小钱是商家赢利的法宝,而消费者却不怎么当回事儿。切记,养成积攒小钱的习惯,那是你拥有巨款的前提条件。而投资的道理同样如此,也需要你从小处着手,一点一滴地去积累财富。
充满致富的梦想
有人曾说:“很难相信有谁会把追求财富当做罪恶,事实上,正是因为对财富的追求才使世界变得美丽。”
事实的确如此,从人类的历史看,对金钱的合理追求都是高尚的行为。德国的社会学家韦伯在解释为什么西方社会富翁辈出时指出,正是在宗教改革后,新的教义告诉人们追求金钱是上帝的合理安排,因此人们开始把通过合理渠道和勤奋工作赚钱看成是上帝赋予的事业,亿万富翁也因此不断地涌现了出来。财富对任何社会、任何个人都是重要的;财富是有益处的,它把人们从苦难中解脱出来,走向文明与幸福。
最重要的是财富表现在它能够满足亿万富翁们贡献社会的欲望。那些亿万富翁们,在自己享受生活的同时,还通过设立基金,让其他人分享他的快乐。比尔盖茨是巨富,他设立了世界最大的慈善基金,价值几十亿美元,可以使很多没有钱的人继续上大学,比尔盖茨通过智慧赚取财富,又把它回馈给社会;追求比金钱更高的价值,这不是很高尚的行为吗?他们会有一种常人无法体会的成就感与甜蜜的幸福感。
财富还在于它能够给人以自信。口袋里有钱,银行里有存款,会使人轻松自在,不必为别人怎样看你而发愁,也不必为几百块钱的消费而过多忧虑,可以潇洒地出入商场和豪华的酒店。如果你还没有财富,请正视自己的处境,仔细研究一下财富的价值,把追求财富当做前进的动力。
但是,应当把追求财富当成一个事业,而不是单纯的享受。如果你把追求财富当做一种事业,就会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它,因而也就更容易在生意场上取得成功。对于那些经济成功人士而言,赚钱使他们感到快乐,不在于自己的金钱增加了多少,而在于自己通过赚钱,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这种满足感才真正是快乐的源泉。这种满足感使自己在赚钱的时候感觉自己是在从事一种事业,从而极大地激发自己的创造性和幸福感。
不管你出身怎样,只要你愿意掌握自己的命运,你就能够获得财富。
如果你投入了必要的精力和决心去追求财富,你就能感受到做这件事的幸福。
不管面对什么障碍,你能够为实现自己制订的财富目标而不停息地追求,那你也时刻充满着幸福。
赚取金钱的最大障碍源于内心,妨碍你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你的思想,迷信对别人有效的方式可能会误导自己。
勇敢地走向通往富翁之路,排除恐惧、积极行动,你会获得成功。
投资成功的基本素质
要想投资成功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希望下面列出了几种成功投资的素质,能对广大投资者有所帮助。
1不会从众跟风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从众心理,在投资方面也不例外,交易市场上的交易气氛,往往会或多或少的对投资人的决策产生一定影响。到证券公司营业部现场从事交易的投资人,大概都有过被交易气氛所左右,最后身不由己地跟着气氛买进或者卖出的经历,因为投资人一般都不会拿自己的血汗钱去冒险。这种投资者的从众心理决定投资气氛,投资气氛又影响投资人行为的现象,被称为“从众效应”。“从众效应”往往使投资人做出违背其本来意愿的决定,如果不能理智地对待这种从众心理,则往往会导致投资失败,利益受到损失。有些投资人本来可以通过继续持股而获取利润,由于受到市场气氛的影响,最终坐失良机;有些投资人虽然明知股价已经被投机者炒作到了不合理的高度,但由于“从众效应”的作用,结果跟着人家买进,最后被套牢。
现在在股市上,投资者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逢牛市时,大家都谈论股票如何好赚,入市的人最多,成交量猛增,达到了“天量天价”。很多人不知道,这其实是由于股民的从众心理造成的。结果,达到天价的股票持续不多久,突然下跌,受害人就非常多。所以,股市上有“10人炒股7人亏,另有2人可打平,只有1人能赚钱”的说法。这是对那些总想紧跟大势的投资者的最好忠告。
2不会被贪婪迷了眼
首先,贪婪会使人失去理性判断的能力,不管投资市场的具体环境,就勉强入市。不错,资金不入市不可能赚钱,但贪婪使人忘记了入市的资金也可能亏掉。不顾外在条件,不停地在投资市场跳进跳出是还未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投资新手的典型表现之一。
贪婪也使投资人忘记了分散风险。脑子里美滋滋地想像着如果这只股票翻两倍的话能赚多少钱,忽略了股票跌的话怎么办?新手的另外一个典型表现是在加股的选择上。买了500股20元的股票,如果升到25元,就会懊悔:如果当时我买1000股该多好!同时开始想像股票会升到30元,即刻又追涨买2000股,把绝大部分本金都投入到这只股票上。假设这时股票跌了2元,一下子从原先的2500元利润变成倒亏2500元。这时投资者失去思考能力,希望开始取代贪婪,他希望这是暂时的反调,股票很快就会回到上升之途,直升至30元。他可能看到亏损一天天地加大,每天都睡不好。
其实追加投资额并不是坏事,只是情绪性地追加是不对的,特别在贪婪控制人的情绪之时。是否被贪婪控制,自己最清楚,不要编故事来掩饰自己的贪婪。
总之,要学会彻底遏制贪婪,要学会放弃,有“舍”才有“得”。
3不会冲动行事
规避风险的关键,就是要控制赚钱的冲动。别听说某股有利好,也不顾大盘的疲弱,只想着赚钱,就冲进去。即便没有买进,股价上去了,也不必后悔,主要考虑概率,控制风险。赚钱的欲望要用理性的缰绳来束缚,不可以没有,但不可以泛滥。
相反,投资者可以利用人性的这个弱点,在大众都容易产生赚钱冲动的时候,投资者考虑适当减仓或者退出——每次大盘到了阶段性顶部的时候,都是大众最疯狂抢盘的时候;在大众都恐慌抛售的时候,投资者就可以来捡一点便宜——每次大盘到了阶段性底部的时候,恰恰就是大买家动手的时候。
4不会自信过了头
过分自信的投资人不仅会做出愚蠢的投资决策,同时也会对整个股市产生间接影响。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投资人的误判通常发生在他们过分自信的时候。如果问一群驾驶员,他们是否认为自己的开车技术优于别人,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说自己是最优秀的,从而也留下了到底谁是技术最差的驾驶员的问题。同样,在医学领域,医生都相信自己有90%的把握能够治愈病人,但事实却表明成功率只有50%。其实,自信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但过分自信则要另当别论。当投资者在处理个人财务事宜时过分自信,其杀伤力尤其大。
投资者一般总是非常自信,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更能独具慧眼挑选能赚钱、能生金蛋的股票,而且能选中将来获利的股票——或者,最差,他们也能挑中更聪明的资金经理人,这些经理人能胜过市场。他们有一种趋势,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技巧和知识。他们只思考身边随手可得的信息,而不去收集鲜有人获得,或难以获得的更深入、更细微的信息;他们热衷于市场小道消息,而这些小道消息常常诱使他们信心百倍地踏入股市。另外,他们倾向于评价那些大家都获得的信息,而不是去发掘那些没什么人知道的信息。
正是因为过分自信,很多资金经理人都做出了错误的决策。他们对自己收集的信息过于自信,而且总是认为自己的比别人的更正确。如果股市中所有的人都认为自己的信息是正确的,而且自己了解一些别人不了解的信息,结果就会出现大量的交易。
总之,过分自信的投资者总是认为他们的投资行为风险很低,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5不会过度反应
过分自信的极致就是过度反应。如果投资人的过度反应行为形成合力,便造成整个股市的大幅震荡。关于过度反应,国外统一理论模型对此进行了解释。统一理论模型假定市场是由两种有限理性投资者组成的,分别是“消息观察者”和“趋势交易者”,消息观察者基于他们自己掌握的信息进行预测,而不是根据价格的信息进行预测。趋势交易者恰恰相反,他们只根据近期的价格变化进行预测,他们不关心其他信息。模型假设私人信息在信息观察者之间逐步扩散,之后趋势交易者介入导致价格达到峰值,继而价格出现反转,即为过度反应。
中国股市当前的大牛市格局,就是投资者对以人民币长期升值为背景的流动性泛滥的一种过度反应。他们认为,人民币升值加速流动性过剩,引起资产价格上涨,促使趋势或动量交易者进入市场,使得资产价格进一步上涨,从而造成股市投资者的过度反应。
心理学家还观察到一种“过度反应偏见”。投资者对坏消息有过度、过激的反应,而对好消息的反应则相对迟钝一些。一旦所投资的公司股票的短期获利情况不佳,投资人会迅雷不及掩耳地做出过度反应,从而对股价造成不可避免的冲击。人们将这种过分重视短线获利现象称为“投资人的过度反应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