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给小学生讲世界地理(上)
19515600000007

第7章 千奇百怪的地形地貌(2)

为了进一步保护湿地,保护湿地中的丰富物种,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签署了《国际湿地公约》。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湿地的保护工作也非常重视,在湿地调查和研究、立法和规划、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恢复重建、国际合作和宣传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知识链接:

《国际湿地公约》。

《国际湿地公约》全称为《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拉姆萨尔签订,经1982年3月12日议定书修正。

公约中所规定的湿地包括沼泽、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活动的水域、淡水或咸水,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公约宗旨是承认人类同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应通过协调一致的国际行动,确保全球的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得到良好保护和合理利用。

沼泽。

沼泽一般是指地表过湿而生长着沼泽植物,并有泥炭形成以及堆积的地段。世界上的沼泽主要集中在亚洲,其中,西伯利亚沼泽的面积最大。有些沼泽下面是没有底的泥潭,看上去好像绿色的地毯,但人一踩上去就会陷入泥潭,所以人们称沼泽为“绿色的陷阱”。

沼泽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水热状况以及地貌,其中水分条件是沼泽能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在一些气候湿润的地区,河水带着许多泥沙流入湖泊,在湖边或河口地区,水面突然变宽或者水流速度突然减慢,使得泥沙沉积下来,逐渐形成浅滩。天长日久,湖泊变得越来越浅,各种各样的水生植物也逐渐繁殖起来。这些植物不停生长、死亡,大量腐烂的植物残体开始不断在湖底一点点堆积,慢慢形成泥炭。当湖泊中间的沉淀物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原来水面宽广的湖泊就很快变成水草丛生的沼泽了。在有些高原、高山地区,因为冬季地面积雪,直到次年春夏季节冰雪才开始融化,地面开始积水,这时短草伴着苔藓植物丛生,也同样可以形成沼泽。

人们常常认为沼泽是个烂泥塘,毫无用处,但事实上,沼泽与森林、湖泊、草原一样,都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可以净化水质,调节气候,还是许多珍稀动物的栖息地。所以,我们不仅要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沼泽,而且应当对其加以保护。

知识链接:

沼泽植物。

沼泽植物指的是生长于水边湿地或浅水的高等植物,多数为多年生植物。在温带淡水边,可见到的沼泽植物主要是芦苇类、野慈姑、柳、赤杨等,在热带则可见到杯芋等。

根据沼泽水和泥炭的营养状况的不同,沼泽植物可分为富养植物和贫养植物。富养植物指在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营养较丰富、灰分含量较高的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如芦苇、苔草、桤木、落羽杉等;而在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营养贫乏、灰分含量较少的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则称为贫养植物,如泥炭藓、圆叶茅膏菜等。

冰川。

冰川与人类息息相关,我们的母亲河长江与黄河就发源于冰川。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水库,全球大概有70%的淡水储存在冰川中。

冰川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是雪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而来的。要形成冰川,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固态降水,其中包括雪、雾、雹等。没有足够的固态降水,就无法形成冰川。

我们知道,海拔越高温度就越低,当海拔超过一定高度,温度就会降到0度以下,固态降水才会常年存在,这一海拔高度称为雪线。在雪线以上,降雪容易保存,形成雪盖,之后还要经历一些复杂的变化才形成冰川冰。

冰川冰形成之后,当温度接近0度时,原本稳定的结构开始变得不太坚实,很快发生塑性变形。只要有适当的坡度,在压力与重力的作用下,冰体就能向下流动,越过雪线,伸出冰舌,从而形成冰川。

冰川只能存于极寒之地,地球上的南极和北极终年严寒,有大量的冰川,而在其他地区,只有高海拔的山上才会有冰川。

冰川是可以运动的,当然速度极其缓慢,不易察觉。为了证实冰川在流动并测量其流速,地质学家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在阿尔卑斯山的老鹰冰川上,用石块砌一座小屋,观测它的流动和流速。13年后,这座小屋居然向下移动了1428米。很明显,小屋是不会走动的,是小屋的地基——冰川向下流动时,小屋被动地一起“搬家”了。

知识链接:

移动最快的冰川。

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和瓦尔迪兹之间的哥伦比亚冰川长54千米,宽4.8千米,最高点为910米。1999年,它平均移动速度为35米/天,在过去的20年中,它的移动速度加快了一倍,是有记录以来移动最快的冰川。

沙漠。

沙漠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一望无际的广阔沙漠总是令人望而生畏。

沙漠的形成有两个主要原因,那就是干旱和风。世界上的沙漠大多分布在南北纬15度—35度之间,这些地方气压高,天气稳定,风总是从陆地吹向海洋,海上的潮湿空气无法进入,因此雨量极少,非常干旱。地面上的岩石经风化后形成细小的沙粒,狂风卷起沙粒四处飘扬。那些被吹起的沙粒在风力减弱或遇到障碍时堆成许多沙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沙漠。不过,有些沙漠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人为造成的。人类乱砍滥伐,破坏草原,令土地表面失去植物的覆盖,大片绿地就变成了沙漠。

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面积约860万平方千米,“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就是“大荒漠”的意思。这里的降水非常少,气候炎热干燥,有的地方甚至一年中滴雨不降。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中就是“进得去,出不来”的意思,这里降雨量极少,蒸发量却很大,气候特别干旱。这里唯一的交通工具是骆驼,它喝一次水后,可以几天几夜不喝水,照样行走如常,人们称之为“沙漠之舟”。

沙漠会给人类带来很大危害,它能吞没农田、村庄,埋没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就是被沙漠吞没的。所以,我们要多植树造林、植草固沙、保护环境,不要让沙漠继续扩大。

知识链接:

骆驼是如何在沙漠中生存的。

被称为“沙漠之舟”的骆驼,是如何在缺水缺食物且炽热干燥的沙漠中顽强生存的呢?

原来,在骆驼的驼峰中,贮存着大量的沉积脂肪,这些脂肪被氧化后产生的代谢水可供给骆驼生命活动的需要。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能量贮存库,为骆驼在沙漠中长途跋涉提供了物质保障。

骆驼体温范围很广,最高可达到41度,最低则为34度,体温波动范围为7度,这非常适应昼夜温差大的沙漠环境和减少水分损失的需要。此外,骆驼长而蓬松的驼毛,在其体表形成了一个有效的隔热屏障,驼毛间不流动的空气层影响传导和对流,可以有效降低低温条件下体热的散失和高温条件下外热的流入。

再有,骆驼的鼻黏膜面积大,增加了呼出气体中水分的再吸收,减少了呼吸失水;浓缩的尿液减少了排泄废物中水分的消耗;干燥的粪便也对减少水分消耗起了一定的作用。

洞穴。

在很多人眼里,洞穴似乎是一个神秘的地方。许多电影中描述的洞穴总是藏宝之地,里面隐藏着各种奇珍异宝。那么,真实的洞穴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洞穴是自然形成的、人可进入的地下空洞,通常因水的溶蚀、侵蚀和风蚀作用而形成。按照成因,洞穴可分为原生洞穴和次生洞穴,原生洞穴是地下空间与周围岩石同时形成的洞穴,比如火山喷发时形成的熔岩洞;次生洞穴是指先形成岩石,而后岩石又受各种外力作用形成的洞穴。大多数洞穴属于次生洞穴,如喀斯特溶洞、海蚀洞等。

喀斯特洞穴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形成的地下空间,又称溶洞。洞穴堆积物主要有化学堆积、流水堆积、生物堆积等,包括钟乳石、石笋、石幔、石珊瑚等多种形态,并且它们姿态各异,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对象,还是重要的旅游观光资源。

世界各地还分布着很多饶有趣味的洞穴,例如秘鲁的某个村庄里有一个音乐洞穴,它能在不同时间发出不同的乐声。清晨,洞穴内发出阵阵悦耳动听的风琴声;中午,洞内好似锣鼓喧天,热闹异常;傍晚,洞内“笛声”悠扬,时高时低。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洞穴里还会传出婉转动听的“女声独唱”,着实令人惊叹。

而委内瑞拉也有一个奇特的云雾洞穴,它每天定时定量喷吐无味无毒的云雾,上午11点开始喷吐,一次两小时,天天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