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
19517800000013

第13章 距离的守望——论人性(2)

我们要对自己的生命感恩,学会尊重他人的同时也尊重自己。生命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贫穷富贵,生命面对的都是同样的困境,如何让时间过得有意义。如果我们不尊重自己的生命,那么我们就自动取消了生命的意义。

聆听良心的声音

当我走进我所称的自我的内心深处,

总是会获得一些特别的感觉,

或其他像是热或冷,光或影,

爱或憎恶,痛苦或快乐的感觉。

没有感觉,

我无法了解自我,

我只能遵循自己的感觉。

——【苏格兰】大卫·休谟

种树先种根,养德先养心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王阳明的这句话与重视培养心性的儒家思想一脉相承。所谓的内圣外王说的也大体是这个意思。

儒家传统思想讲究的是人的内在修养,是从根本上塑造独立的君子人格。在君子人格的主导下,继而生发出自成体系的处世原则和行为规范。春来草自青,有了高境界的内在修养,所有外化的行为都自然而然地具有高尚的情趣。

心灵高尚的人是幸福的,他所做出的一切美好的事情都出自本人真诚的意愿,丝毫没有强迫的成分,也不带有功利的目的。他不做边边角角的修补润饰工作,他做的事情自有一种浑然天成的超脱。他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向大地,任凭风吹雨打,始终挺立在蓝天下。

阿喀琉斯有着年轻人特有的鲁莽,爱意气用事,没有大局意识。然而这只是现象的表面,阿喀琉斯所有的鲁莽和任性都源于他从生到死矢志不渝的信念。那就是对至高无上的荣誉的追求。荣誉是他评判一切事物的标准,所有与这一价值标准相违背的东西,对他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从这个角度来看,阿喀琉斯的愤怒就有了充分的理由。他的愤怒远非一时的年轻气盛,争风吃醋,而是荣誉被践踏玷污后的极大愤慨。

阿喀琉斯因为战场上的出色表现,得到了战利品——女俘布吕塞伊斯,在阿喀琉斯看来,这是自己应得的荣誉,是自己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象征着自己的威严,神圣不可侵犯。而阿伽门农不由分说把女俘掳进了自己的帐篷,无疑侵犯到了阿喀琉斯视为生命的荣誉。阿喀琉斯之所以随希腊联军来到特洛伊,不是为了金银财宝,也不是为了报复王子帕里斯,他来只有一个高尚的目的,那就是获得不朽的名誉。母亲忒提斯已经预言到阿喀琉斯将会在战场上失去生命,但是阿喀琉斯毅然决定留下,以死换取后世的敬仰,而不愿返回家乡,默默无闻地孤老终生。

荣誉对阿喀琉斯而言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生命易朽,而荣誉永存。因此当阿伽门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践踏了阿喀琉斯的荣誉,阿喀琉斯不可能忍气吞声,上场协同作战,既然作战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荣誉。

荣誉就是阿喀琉斯的根。他所有的行为也因此带上了高尚的格调。抱着这样的观念,阿喀琉斯注定成为最耀眼的英雄,其他卑劣的意图永远不会在阿喀琉斯这里找到立足之地,除非拔掉荣誉的根,而这个时候只能是阿喀琉斯生命终止的时候。阿喀琉斯是幸运的,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在战场上挥洒汗水和激情,为荣誉而战斗,那些被后世传送的功绩是阿喀琉斯生命的自然生长,不是他强加给自己的责任。荣誉之根成就了阿喀琉斯传奇的一生,让世界记住了这个年轻的生命。

一个没有坚定信念的人的一生是可悲的。他的一生都在摇摆。他是一个空心人,在各种诱惑之间痛苦挣扎,而始终决定不了自己的方向。他想成为一个好人,但这种愿望由于不是从根底生发出来的东西,只能像昙花一现一样一闪即逝。一点点的风吹雨打就能够让它夭折。他不能够从成为一个好人这件事本身获得乐趣,他需要外界的回报,需要整个世界全部人类记住他曾经做过的每一次牺牲,他需要的是感恩戴德,是鲜花和眼泪。当自己不幸被遗忘,热情也就被浇熄。

避免这种悲剧发生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心中有不变的信念。信念是我们行动的不竭动力,外界的纷纷扰扰不会对我们产生干扰,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那不是支持我们一直走下去的那股力量,我们的力量来自自身,来自自己的根。

别用谎言的纸包裹事实的火

语言是我们所能想到的迄今为止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人类最初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中,彼此之间沟通交流的手段极其有限,靠的只能是张牙舞爪的动作和咿咿呀呀的声音。与动物不同的是,吃饱喝足后我们不满足于以吼叫来发泄多余的能量,我们渴望用有效的沟通来打破自己孤独的生存状态,在辽阔的大地上听到自己的回声。

于是,语言拯救了人类。语言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孤立的个体连接成了一个集体。从此人类所有的恐惧、兴奋、忧伤、快乐都有了具体的物质形态,可以随时随地得到集体的分享,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在集体的参与下变得不再沉郁。人类有了了解他人、了解世界的最可靠的渠道,只要有口有耳,我们就能在自己和整个世界之间自由游走。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寓所,它让我们游离的生命找到了安身之处。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语言这所面朝大海的房子被谎言弄得乌烟瘴气。我们常常在回家的路上迷失,再也看不清邻居家袅袅升起的炊烟。谎言在这条路上为虎作伥,想要自由地进入他人的世界,开始成为了一种奢望。

谎言是一条禁令,是一种拒绝的姿态,它将你拒之于千里之外。或者让你在行走的道路上南辕北辙。

今天的我们已经习惯了谎言,反而是赤裸裸的事实总会让我们感到不适。当最后谎言被层层揭穿,我们才明白复杂的事情归根结底都有一个最简单不过的事实,简单到比谎言还不可信。

然而事实之所以是事实,是因为它不需要任何伪装和掩饰。水落石出之时,所有的伪饰终究会凋落,而事实却注定万古长青,就像林肯说的那句话,你可以骗一些人一辈子,可以骗所有人一阵子,但是你不能骗所有的人一辈子。

说谎的人在本质上都是胆小的人。他们在问题面前不是勇敢地去面对既成事实,积极寻找出路,而是无一例外地选择了逃避。他们用谎言编织成一个堡垒,自己躲在堡垒里自欺欺人。不幸的是,谎言的堡垒经不起烈火的焚烧,风雨的洗礼,在铁的事实面前它显得那么不堪一击。蹉跎了这么久,转了一个圈,我们重新又站在了原点,该面对的终究还是要面对。

当初伊阿宋答应迎娶美狄亚并非出自真心,他对美狄亚撒了谎,为了得到珍贵的金羊毛,伊阿宋出卖了自己的爱情。然而接下来的婚姻生活也没能够让伊阿宋如愿以偿地爱上美狄亚,他们之间隔着一个无法逾越的世界,一个是古希腊灿烂文明的宠儿,一个只有野蛮国度的懵懵懂懂;一个凭借的是高度的理性思维,一个只听从自己的血肉之躯。这场以谎言开场的悲剧,最终也以伊阿宋的谎言结束。为了让美狄亚心甘情愿离开,伊阿宋又编织了另外一个将他置于绝境的谎言。他把自己的一己之私说成是为了孩子的未来。美狄亚在希腊人的谎言面前终于爆发,在巨大的痛苦中亲手结束了自己孩子的生命,让伊阿宋的谎言暴露在阳光下。

伊阿宋的悲剧就在于他自以为聪明,把谎言当做一种工具来解决问题。而谎言正是所有问题的开始,一个谎言的产生意味着下一个谎言的登场,为了圆谎,无休止地进行着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到最后我们自己也分不清到底什么是真相,什么是谎言了。诚实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因为我们直逼问题的核心,没有走弯路,没有骗自己。暂时的痛苦和绝望也许难以避免,但是痛苦过后我们可以踏实地继续我们的人生。

人生本来很简单,是谎言给生活带上了扑朔迷离的假面具。更可悲的是,层层的假面具掩盖混淆了最初的事实,剥夺了我们知道真相的权利。

拒绝谎言,就是解放自己,还原世界的单纯。

让你的智慧仅仅用于正直地行动

美德让人喜爱,智慧让人敬佩。对于美德有时候我们可以视而不见,然而智慧却不能被偏见遮蔽。在现实中美德可能会走投无路,而智慧却始终左右逢源。美德如流水般柔软细腻,智慧似刀剑锋芒毕露。美德需要条件,智慧无条件成立。

然而存在着这样一个让人欣慰的悖谬——智慧离开了美德就成了最无可救药的愚蠢。

真正的智慧,在其种种强势的背后,需要首先有一个承载其意义的语境,并不是所有聪明的念头和行动都可以被冠以智慧二字。这个语境就是美德的观照。抛开美德,空谈智慧,是对智慧这一概念的错误混淆。

美狄亚或许是希腊神话中唯一一个能与奥德修斯比智慧的女人。她精通各种法术,善用各种草药,并且还有通神的能力。在遥远的东方科尔喀斯国,高贵冷艳的美狄亚,这个野蛮国度的公主,以其无可匹敌的智慧得到举国上下的尊敬。爱神阿芙洛狄特适时在美狄亚的心中播下了爱情的种子,让美狄亚瞬间迷失在对伊阿宋的狂恋之中。面前的这个男人,英俊魁梧,然而却与美狄亚无关,伊阿宋不远万里来到科尔喀斯,一心为了传说中的金羊毛,对于美狄亚他一无所知。爱情的火焰将美狄亚的理智焚烧成灰烬。她不顾一切背叛了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歇斯底里地把自己奉献给一个遥远的陌生人。

接下来美狄亚所做的事情让所有的人触目惊心,他暗中帮助伊阿宋打败了地里长出来的战士,跟伊阿宋乘船返回希腊,杀死了前来追赶的弟弟,将其尸骨切成小段撒向大海,以此来拖延父亲的时间。美狄亚如愿以偿地嫁给了伊阿宋,并且为他生儿育女。然而当伊阿宋为了自己的前途偷偷与科任托斯国的公主定下婚约,智慧的美狄亚再次被邪恶的力量控制。为了报复伊阿宋,美狄亚杀死了公主,为了让他永远活在痛苦和悔恨之中,这个可怕的女人用匕首刺死了自己的孩子,坐上龙车飞向雅典。

美狄亚的智慧曾经给自己的国家带来了希望和快乐,然而当她被邪恶和妒忌所控制,她的智慧也就成为助长错误的凶手,成为了反对智慧本身的异己力量。我们想象不出一个人要疯狂和愚蠢到什么程度才能狠心杀死自己至亲的手足和孩子。失去理智的美狄亚,出卖了上天给自己的智慧,也受到了滥用智慧的惩罚。

或许智慧从来就不是可以单独成立的品质,智慧也需要有提供营养的土壤,有自由行使主权的范围,离开了这个范围,智慧就不再是照耀人性的光辉。这个土壤和范围就是正直和美德。智慧的人把智慧仅仅用于正直的行动,这样当风雨兼程走到生命的最后,他才能无悔曾经生而为人,质本洁来还洁去,他保持了一个人的骄傲和尊严。

把智慧用在投机取巧的事情上,是白痴的所为。可以想象在他们一开始做出这个世间最愚蠢的决定之时,智慧肯定在沉睡中迟迟没有苏醒。真正有智慧的人绝不允许这样白白浪费掉自己宝贵的智慧,尤其是浪费在如此低级趣味和没有价值的事情上。被污染的智慧跟所有邪恶一样,没有任何程度上的差别,唯一的差别即是:你的智慧越高,你的罪恶也就越深重。

就像大力士赫拉克勒斯,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第一次面临这样的抉择:是追随象征高尚的白衣女人,还是投向邪恶的黑衣女人的怀抱。而他的选择足以显示他的智慧,黑衣女人给出的荣华富贵、锦衣玉食的生活没有让他动摇,他选择跟着白衣女人继续自己的人生之旅,虽然白衣女人告诉过他,这条路充满了艰辛和痛苦。但智慧的赫拉克勒斯知道,只有在这条路上,心灵能得到永恒的安宁。

和气者未必善良,善良者未必和气

与人为善是人际交往中的一项准则和法宝,能够真诚地为别人着想的人总不会人缘太差。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每一个真心为对方考虑的人都希望能同时得到对方的理解和包容。这本无可厚非,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与人为善变成了与人为“和”。善良与和气之间被画上了等号。仿佛善良的全部内涵就是其乐融融一派和谐的团圆景象。

善良被做如此注释,反映了人类内心深处的自卑和懦弱。与害怕被蒙蔽相比,我们更害怕自己被否定。来自外界的否定,不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都会让人感到深深的厌恶,因为这种否定让我们对自身产生怀疑,对存在产生恐慌。否定和肯定不一样,肯定一个人做了某件事,仅仅是具体针对这件事而言,没有更深层次的潜台词,而否定一个人做了某件事,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它往往影射到一个人的总体人格,涉及幕后那个支撑所有言语和行为的庞大的价值体系。而一个人的价值体系、处事原则是其所有经验的整合,这个过程从人有记忆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这个体系。摸爬滚打,苦心经营的这一切就是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这一个”所凭借的东西。一旦这种价值体系受到质疑,其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它在向你暗示,你这么多年来经历过的一切都是错误的。

坚强的人无所畏惧,直面自己的困境,坦承自己的失败,趁还不是太晚,潇洒地从头来过。而大多数的人都是懦弱的,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一事实,他们愿意据理力争,即使自己也隐约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还是要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咽,硬着头皮一条道走到黑。对他们来说,善良的人是不否定的人,是能包容一切错误和荒谬的人。而不幸的是,生活中充满了不否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