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懂点趣味色彩学·九型人格·心理说明书
19518400000041

第41章 心理说明书(3)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重的砝码,这时在其左手放上305克的砝码,他并不会觉得左右手上的砝码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砝码的重量加至306克时才会觉得有些重;如果右手举着600克,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才能感觉到重。以此类推,右手的砝码越重,左手就必须加更大的量才能感觉到差别。

这种现象被称为“贝勃效应”。

贝勃效应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比如5角钱一份的晚报突然涨了50元钱,那么你会觉得不可思议,无法接受。但是,如果原本500万的房产也涨了50元,甚至500元,你会觉得价钱根本没有变化。

有些人总抱怨恋人对自己不如刚认识时那么好了,其实这也是“贝勃效应”在作怪。在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对方给你的一点点关怀你都会觉得情深似海,而当你们相恋许久之后,与原来相同的那些关爱你便会觉得平淡如水了。

3.齐加尼克效应

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做过一次颇有意义的实验:他将自愿受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去完成20项工作。其间,齐加尼克对一组被试者进行干预,使他们无法继续工作而未能完成任务,而对另一组则让他们顺利完成全部工作。实验得到不同的结果:虽然所有被试者接受任务时都表现出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随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他们的思绪总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所困扰,心理上的紧张压力难以消失。这种因工作压力所致的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即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

4.鲇鱼效应

水池里养着一群鱼,由于缺乏外界刺激,这些鱼变得死气沉沉,容易死亡。渔民偶然把几条鲇鱼放在这群鱼里,发生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由于鲇鱼喜欢钻来钻去,整个水池里的鱼都被带动起来而显得生机勃勃,鱼的寿命也延长了。

在经济、文化等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也会产生鲇鱼效应。

5.期望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古代塞浦路斯一位善于雕刻的国王,由于他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后来竟使这座雕像活了起来。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罗森塔尔及其同事要求老师们对他们所教的小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告诉老师们,班上有些学生属于大器晚成者,并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念给老师听,罗森塔尔认为,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可望得到改善。自从罗森塔尔宣布大器晚成者的名单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和这些学生接触过,老师们也再没有提起过这件事。事实上所谓大器晚成者,是从一个班级的学生中随机挑选出来的,他们与班上的其他学生没有显著不同。可是当学期之末,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时,他们的成绩显著优于第一次测得的结果。这种结局是怎样造成的呢?罗森塔尔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老师们认为这些大器晚成的学生开始崭露头角,便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致使他们的成绩得以改善。

这便是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由于它反映了期望的作用,所以又称为期望效应。

6.安慰剂效应

所谓安慰剂,是指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质构成的、形似药的制剂。安慰剂多由葡萄糖、淀粉等无药理作用的物质构成。安慰剂对那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的病人能产生良好的积极效应,出现希望达到的药效,这种反应就称为安慰剂效应。

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人,称为“安慰剂反应者”。这种人的特点是:好与人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经常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

7.巴纳姆效应

有一位著名杂技师,名叫肖曼·巴纳姆。他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因为他的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很受欢迎。他能使“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人们却常常认为它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巴纳姆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检查后,拿出两份检查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更贴近自己。事实上,这两份结果中,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另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而参加者往往认为前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比如算命,很多人算命后都会觉得算命先生说得真准。实际上,那些去算命的人一般情绪低落、失意,对生活失去信心,没有安全感。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依赖性会比平时大大增强,更容易受到心理暗示。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很快就能觉察到求助者的感受,说些稍加安慰的话语,求助者立刻会升起一股暖意,算命先生接下来的似是而非、无关痛痒的“人生预测”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了。

心理小游戏

你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

当你年老时,请想象一下,以下三个场景哪个最令你向往。

A.闲来无事钓钓鱼。

B.与儿孙去郊游。

C.与老伴相互依偎。

测试结果:

选A:外在导向性目标,你希望对外表现自己,以满足自己主导事物的欲望,一般以获取荣誉为目标。很多男性是这种类型。

选B:内在导向性目标,精神方面的满足所带来的喜悦远远胜于将自己的能力表现在外。珍惜与人的相处、爱情和友谊,因而追求闲适安静的生活方式,能享受家庭带来的幸福感。

选C:快乐指向性目标,喜欢在吃喝玩乐中寻求人生的快乐,拥有更多的人生体验是你追逐的目标。

此项小游戏到此结束,如果你有两个以上的答案难以选择,那就表示你的晚年生活较稳定。

无处不在的心理学现象

心理学是一个多面镜,能照出人们不同的内心变化,这种内心变化影响着我们的性格、行为、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让我们不知不觉中透露出内心的秘密。为什么心理学能对我们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是什么控制了我们?让我们掀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去一窥它的庐山真面目吧。

心理学与生活

我们努力研究外部世界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同样,我们研究自身的内心世界也是为了使其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心理学所要研究和利用的“资源”,主要是我们的心理能力。人的心理能力是非常丰富的,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最珍贵的财富。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那么,心理学与生活到底有无关联,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都受到一定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尽管有时候我们觉察不到。说一个人发脾气、闹情绪,这就是一种心理活动;说一个人洋洋得意、意气风发,这就是一种心理状态;说一个人为何品行不好、思想消极,这其实就是在做心理分析。心理学能够指导我们的生活,越是复杂的生活,越要懂得心理学的道理才行。懂得运用心理学管理自己,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才有意义,我们的学习、工作才会有所成就,我们和他人才能更友好地相处。

人的心理和人的生活是相互影响的。人一出生,就是带着心理能量来的,虽然这种能量是潜在的和不成形的。生活环境的差异对人的早期心理发展有着深远的、导向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出生在一个充满暴力家庭,他的心理就会发育不健全,可能会成为一个性格古怪、情绪反常、十分叛逆的人,他可能早早辍学,不愿回家,讨厌家庭,讨厌社会,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同样是他,如果出生在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他的心理就会健康发展,自小懂得关爱和帮助别人,懂得尊敬长者,懂得好好学习,珍惜家庭温暖——他可能会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人不同的心理,有不同心理特征的人会选择不同的生活道路。因而,我们可以说心理学与生活互相影响。

生活,是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穿峡谷、过险滩、漫平原,九曲十八弯,时缓时急,直至奔腾入海。人则是这条大河上的航行者,时而激动万分,时而忧心忡忡,时而又迷茫惆怅,但终归还是保持流向海的方向,这就是生活中人的心理写照。

人际吸引的心理定式

你有没有发现,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喜欢找A倾诉,而不是B;当你情窦初开之际,最让你着迷的是言语不多的C,而不是整天与你嬉闹的D;身边有很多朋友,但最知心的却只有一个。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为什么我们会喜欢一些人而不喜欢另外一些人?最普遍的答案是:我们喜欢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好处的人。这是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所谓好处,就是人们更愿意接受对方正面的评价和认同,比如当我们买了一件新款的毛衣后,总希望别人夸赞几句:“这款式是这季最流行的,你真有眼光。”“颜色很好看,改天我也去买一件。”这样的话当然是人人都喜欢听的,此时,如果有人与你唱反调,说:“款式虽然不错,但看上去好像不是品牌货。”“价钱有点贵,你怎么不等打折后再买呢?”无论是谁,听到前面那番话,心里肯定是非常受用,因此必然会对说这番话的人充满好感,愿意跟对方交往,而后者自然会产生相反的结果。

除了这个基本原因之外,还有以下几个因素对人际吸引产生影响。

1.个人特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所具备的某种特质会决定他是否受人欢迎。心理学家认为,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真诚。真诚是影响我们形成对他人第一印象的主要特质。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实验,他们让被试者在真诚、沉默、睿智、善良、勇敢、坚韧这六个词语中选出最喜欢的一个词语时,有近八成的人选择了“真诚”。被试者普遍认为,真诚的人让他们感到温暖,具有强烈的安全感。

(2)个人能力。有突出的个人能力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更受欢迎,因为在跟有能力的人的交往中,能够显示出“我也很优秀”这一心理活动。有能力的人也懂得用适当的小缺点或小错误来让对方觉得自己并不那么“鹤立鸡群”、不可接近。心理学实验也证明,当能力突出的人有了一点小小的疏忽或失态时,比他毫无失误时受欢迎程度更高。

(3)外表。毫无疑问,外表俊美的人比相貌普通或丑陋的人更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外表出众的人更招人喜欢。电影和电视屏幕上那些男女明星之所以大受追捧,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美丽俊秀的外表。

2.相似性

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人生观、文化背景、社会阶层以及年龄等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效应?心理学家认为,与自己相似的人一般认同我们的主张,支持我们的观点,使我们更有信心。

3.互补性

在恋爱或婚姻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要么男方性情暴躁,女方性格柔和,要么女方干脆利落,男方优柔寡断。在外人看来,两种性情截然不同的人不可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实际情况是,更多的所谓“性情相投”的人劳燕分飞,而性格不同的爱人往往能使家庭生活更有意思。这就是互补性的作用。

4.熟悉性

熟悉性也会对人际吸引起作用。一样新东西拿在手中,也许你对它普通的样子、简单的构造不屑一顾,觉得这东西土里土气,没什么价值,但是当你整天把玩这件东西,时间一长,你就会慢慢觉得它的普通、简单正是它的价值所在,继而产生了对它的喜爱之情。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是熟悉感培养了人们对它的喜欢。

5.接近性

彼此接近为什么能引起吸引呢?接近性能增加熟悉性,而越熟悉,喜欢的可能性越大。接近性也与相似性有关,在可以选择的前提下,人们往往会选择在某些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为邻居。

群体生活带来的心理变化

我们经常能看到几个中学生凑在一起说话,或是夫妻领着孩子出来逛街,几个女孩子唧唧喳喳地在商场里购物……很显然,我们并不是孤零零一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我们生活于群体之中。学生有学生的群体,家庭主妇有家庭主妇的群体,夫妻有夫妻的群体。他们以社会身份、工作属性、任务目标、相同的兴趣爱好而组成相应的群体,这是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而对群体定下的划分标准。

正因为每个人都存在于特定的群体中,群体内的人才能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给我们提供重要的心理保障。群体生活对个人心理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归属感

往大的方面说,海外游子落叶归根就是对自己民族、国家具有群体归属感的表现。往小的方面说,人们对家庭情感的需求也是一种归属感,正因如此,男人在外面喝得再多,最终也会回到温暖的家中,女人与丈夫吵架后,赌气回娘家,最终还是会回归家庭。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与他人建立联系是得以生存的重要优势,那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群能更好地狩猎、耕种、求偶、繁衍。基于这个原因,归属感是我们心理的先天需求,为了保证这种心理需求的稳定,人们本能地会防止群体关系的破裂。

2.认同感